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时间:2021-03-11 18:09:0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 士气 再创

    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本文关键词:云南,士气,再创,鼓舞,评审

    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本文简介: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2011年5月29日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卫昆在2010年全省财政评审培训暨表彰会议上的讲话一、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客观认识我省财政评审工作的现状云南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起步于2000年,在十年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经过10年发展,全省财政投

    总结经验鼓舞士气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本文内容:

    总结经验

    鼓舞士气

    再创云南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2011年5月29日

    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卫昆在2010年全省财政评审培训暨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一、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客观认识我省财政评审工作的现状

    云南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起步于2000年,在十年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经过10年发展,全省财政投资评审队伍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和财政管理改革方面,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财政评审工作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认真回顾和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既能够促使我们冷静客观地查找工作中的不足,也将为下一步评审事业的发展打牢基础。

    (一)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的情况。

    云南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于2000年9月组建成立,10年来,我省财政投资评审坚持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突出评审工作重点,创新评审工作思路,不断提高评审效率,积极开展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评审、财政专项资金核查、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试点探索等工作,实事求是审减了大量不合理资金,有效堵塞了财政资金使用中的“跑冒滴漏”,评审成果逐步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财政投资评审的作用逐步显现。目前,除省评审中心外,全省已有16个州市、41个县级财政部门成立了评审中心或评审科。十年来,我省的财政评审工作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稳步开展:

    1.保持财政投资基建项目决算评审力度,增强财政部门对基建项目财政支出资金的监管力度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评审,是评审中心成立以来最为基础性的工作,特别是在评审业务开展之初,通过竣工决算评审收回财政资金后,评审工作的效果得到彰显。此后,在基本建设领域,评审工作不仅有力遏制了财政投资项目建设中高估冒算、挪用资金和超概算等损害国家利益的问题,并且强化了财政部门专业监管职能。10年来,全省各级评审机构先后对中央和地方2488个财政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了评审,涉及资金达432.75亿元,审减不合理资金31.14亿元,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实施预算评审,加强财政部门对项目支出的有效监管

    项目支出预算评审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部门预算编制较粗的情况,特别是有关部门先定预算、后找项目的惯性做法,评审中心积极参与项目支出预算的评审工作,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资金下达前,开展对项目支出预算的评审,通过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的有效监管,形成了信息对称并且具有专业技术性质的财政管理新模式,在小型病险水库改造的预算评审中,还组织进行了定额标准的制定工作,增强了财政部门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发言权。二是积极推动部门预算事前评审工作的开展,针对各部门预算编制不细、不实、不准的情况,经过周密的准备和细致的研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评审工作制度文件和办法,通过对项目的入库评审和细化评审,打牢了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首先,根据项目审核中存在大量技术性审核的客观实际,从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项目分类资料清单和审核指标体系,从项目立项申报的环节开始,引导各预算单位按照细化的要求编制预算,通过入库评审找出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次,实施项目预算细化评审,在满足项目支出预算科学性的前提下,对追加预算和年初预算中的重点项目,通过技术性手段审核,真正挤出了水份,并确保项目实施需要,有力地推动了财政部门对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十年来,全省财政评审部门共评审预算项目6385个,评审金额达971.53亿元。

    3.大力推进专项核查工作,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为改进和加强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财政评审围绕财政资金支出情况,积极开展专项核查工作。先后对省级基本支出基础数据、省级管理的中专学校生均经费和地矿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等进行专项核查,核查出多报、重报人员和车辆的“吃空额”现象,为部门预算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评审中心根据财政部的委托和我省财政资金管理的需要,分别组织进行了科技三项费用、农村电网改造、污水设施处理项目、通县油路建设、农村卫生院建设、病险水库改造、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土地治理等项目的专项核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财政财务管理的建议,不仅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一些建设性意见还得到了财政部有关司局的好评。十年来,全省财政评审机构开展了61个专项资金核查项目,累计参加人次达2031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32条。

    4.积极开展试点研究,努力探索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新路子

    评审中心对水利、公路、教育和监狱等六类18个基本建设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试点。通过基建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探索总结了财政支出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应把握的工作重点,并组织完成了《云南省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指南》的编撰出版工作,受到全国财政同行的好评,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实现绩效评价软件化操作,又开展了“多目标树图”课题研究,随后编撰出版的《云南省财政支出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多目标树图研究与应用》一书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我省财政评审工作的主要特点。

    云南财政评审工作的推进,不仅通过大量具体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工作指导方法和理论探索的沉淀,也在不断发展的理念逐步积累下,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特点。我省的财政评审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工作方法和理论探索,是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评审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从零起步、逐步完善的过程,如何能够规范、有效开展工作,规避可能出现的财政评审风险,并且推动评审工作不断发展、前行,就必须依靠点滴积累,总结工作方法、形成规章制度,打牢评审工作发展的基础。十年来,我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一是规范评审流程,创建了评审十步法,从项目筛选、拟定项目评审计划、向项目建设单位发出评审通知、组织评审、交换意见、出具正式报告、资料归档、督促落实等十个环节入手,全面规范评审工作流程。二是完善评审方法,通过认真梳理工程、政策、财务三者在财政评审工作中的关系,从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评审工作开始,将工程造价评审、财务评审作为评审工作的两大支撑点,并通过横向的政策性综合评审作为连接两项内容的桥梁,以此为基础的H评审法,目前已经在包括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在内的多项财政评审业务中得到运用。三是切实规避评审风险,财政投资评审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性分析依靠的是对现行法律和政策的掌控,其定量分析主要依靠专业技术手段支撑。因此,在各项评审工作中,将法津风险作为财政评审不可触碰的红灯,政策风险作为财政评审可掌控的黄灯,专业技术风险作为财政评审可快速通过的绿灯。通过牢牢掌控专业技术风险,努力驾驭政策风险,极力规避法津风险,形成了对评审风险合理规避的机制。四是及时推进制度建设工作。从最初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评审、中期的基建项目绩效评价、目前深入推进的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工作,我省的评审工作都以制度建设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保障,相应出台各类制度、办法,为指导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2.坚持树立“六项发展理念”,是确保工作重心不偏移的必要手段

    一是坚持“以有为求有位”的理念。通过积极做好厅党组布置的各项工作,将工作成效作为确定和拓宽中心工作职能的重要前提,以最初的基本建设竣工决算为例,在2003年通过评审工作,成功收回近8000万元的项目结余资金,并以此为契机确定了省投资评审中心作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行政监管职能,随后开展的专项资金核查、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预算评审,也都通过具体工作成效,奠定了评审工作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中的地位。二是坚持团结干事的理念。在中心成立的十年时间里,中心始终将团结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在厅党组和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上下齐心,形成了风清气正、凝聚力强的工作氛围,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坚持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严把评审质量关,通过建立严格的评审质量控制流程,使评审结果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以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效,营造更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四是坚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的理念,积极探索聘用中介机构参与评审工作的途径。通过与中介机构的双向交流,中心的同志了解和熟悉了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一支熟悉财政政策、适应多种评审业务的社会中介队伍,在业务不断拓展、工作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较高的工作质量。五是坚持服务为本的理念。评审工作拓展的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方面,与厅内各业务处紧密配合,围绕着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目标,针对各业务处在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充分利用评审中心的特长和优势,加强对各业务处室工作服务,并以此实现双赢。六是坚持开拓创新的理念。不仅对原有的工作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密切关注财政改革的新动向,积极拓宽评审工作领域。从原有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评审业务起步,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积极开拓了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核查、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研究等新的工作,充分发挥了评审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

    3.狠抓“两步推动”不放松,是确保工作动力持续增长的关键环节

    首先,是通过理念和工作推动了机构的发展,在中心成立十年的时间里,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时间没有超过三年,就通过以上的相关工作及取得的成效,顺利完成了向参公管理的转变,在其余六年的时间里,中心作为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厅内各行政处室在同一工作平台上,围绕财政的中心工作,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通过机构性质转变,中心与厅内各业务处室一样,各相关工作流程均按照厅内的统一规定执行。其次,是通过机构发展推动了人员交流和队伍建设,通过中心机构性质的转变,顺利打通了中心与厅内各业务处室之间的人员交流渠道,十年中,中心共向厅内各业务处室输送了12名优秀干部,通过这些干部到厅内行政管理处室工作,有力地宣传了评审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实绩,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了厅内各业务处室5位同志到中心工作,为中心的业务拓展及时补充了新生力量,使中心工作更加紧密地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为评审中心进一步调整工作职能、转变机构性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目前财政评审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财政评审机构的职能定位问题。从全省评审机构的职能定位来看,由于职能定位不清晰,同时缺乏较高层次的管理法规依据,极大地限制了评审工作的监管效力,特别是在评审工作越来越多地嵌入财政预算管理中心工作后,必须要具备依法行政的基础职能,才能够有效地发挥评审工作的作用。其次,是开展财政评审工作的认识问题。我省作为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受财力影响,在财政评审的业务开拓上,客观上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这些并不能成为阻碍全省财政评审工作均衡发展的理由,全省财政评审工作的发展还参差不齐,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财政评审在预算事前控制中的作用,评审工作的业务范围还很狭窄,局限性还很大,仅通过决算评审等事后控制的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财政中心工作的需要的。第三,是财政评审工作的外部环境问题。财政评审工作是推进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历年来较为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制约,导致财政评审工作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是项目的前期准备不足给评审工作带来了资料缺失等客观问题,另一方面,较为细化的评审工作也对相关部门原有管理模式形成了冲击,其主观抵触情绪对评审工作正常开展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二、认真分析,找准方向,准确把握当前财政评审工作面临的形势

    不论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评审还是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财政评审工作的发展,就是要通过较为细化的技术性手段,弥补日常财政管理中相对粗放的不足,财政评审工作的发展,必须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同步,必须结合当前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来认真分析眼下财政评审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努力推进财政评审工作,是财政部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要

    财政评审工作本身具有的科学化、精细化特性,在其实质上与当前预算管理改革中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是高度统一的。首先,从预算管理与财政评审在科学化方面的关系来看,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遵循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客观规律,通过科学确定公共财政支出的内涵外延,完善和修改当前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流程,才能确保财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与实事求是的道路,顺利推进。针对财政评审工作而言,目前采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相结合的评审方式,首要解决的就是科学性的问题,而财政评审工作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就是以专业技术为支撑,靠专业、数据、事实说话,“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科学评审,客观结论,尊重规律,这是财政评审工作所具备的、最为坚实的基础。因此,财政评审所具有的科学化特性,与财政改革实施科学化管理的内在需要是高度一致的,财政评审工作就成为了解决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其次,从预算管理与财政评审精细化方面的关系来看,以往较为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不仅体现在预算资金与项目难以同步的问题上,同时也反映在具体项目支出预算缺乏定额标准的方面,财政改革要求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就需要形成整体项目储备齐全、具体项目定额标准健全、预算资金可执行度较高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格局。而财政评审工作所具有的精细化特性,使得从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到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细化评审过程,政策把握必须做到泾渭分明,数据核实必须做到不失毫厘,定额标准的运用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财政评审工作对项目储备是否完整、预算资金是否科学的结论,也就是预算精细化管理中,检验项目资金合理性与可执行性的一把尺子。

    (二)不断深化财政评审工作,是预算公开、透明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推进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当前财政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今后一个阶段预算管理发展的大势所趋。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一定意义上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其意义在于利用社会公众力量推动社会监督介入公共财政管理,不仅使财政管理的全过程都暴露在阳光之下,也对各资金使用部门的具体管理形成监督。针对长期以来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通过包括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在内的各种手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从根本上促使整体预算编制质量能够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建立起全面、规范的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体系,从预算申报到预算编制各个环节,确保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真正做到预算编制的公平、公正,才能够确保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工作顺利实施。目前,预算信息公开、透明的工作,推进方向还主要是在预算结果的公开方面,财政评审针对具体的项目开展工作,还基本能够跟上公开、透明的步伐。但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必将从预算结果的公开回溯到预算编制过程的公开,这就要求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财政部门尽快建立一套能够满足预算信息公开、透明要求的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求财政评审工作不能够仅仅着眼于具体项目评审这样一城一池的攻守,而要具备全局性的眼光,利用掌握大量基础数据、熟悉众多行业标准、深入具体项目的优势,为建立财政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发挥自身的巨大优势,为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工作最终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三)全面提高财政评审工作,是引导部门作为预算编制、执行主体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困扰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不均衡等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各部门并没有真正履行其预算编制、执行主体责任导致的。而且,随着这一惯性作用的影响,加之财政支出盘子年年增大,粗放编制带来的预算执行进度慢、结余结转资金大的问题愈发突出。如何让各部门切实履行其作为预算编制、执行主体的责任,需要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改革中运用多种综合手段加以引导,财政评审工作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年初预算和追加预算项目的事前评审,加强与部门的沟通,指导部门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对于部分项目储备不足的部门,还可以在资金下达前,针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细化评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采取专项资金核查的方式,查找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部门加强项目执行管理;对已经完工的项目,还可以结合基建项目竣工决算评审的方式,探索其它领域项目决算评审工作,检验预算编制质量。财政评审工作在整个项目资金管理中全过程的介入,将对引导部门发现和解决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座各位同志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财政评审工作的重要性,而回顾评审工作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断拓展的业务领域、不断新增的工作职能,也正是对我们工作重要性的最好证明和肯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十年来的艰辛和努力,让我们能够站在与财政管理改革息息相关的高度,来检视过去的点滴得失;认清方向,振奋精神,我们才能紧紧跟随财政管理改革前行的脚步,充分发挥评审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评审工作的技术性优势,不辱我们肩上所负的光荣使命。

    三、完善体制,突出重点,再创我省财政评审工作新业绩

    云南财政评审的十年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我省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走过的艰辛历程,而云南财政评审工作的未来发展,也必将更加贴近全省财政预算改革的脉搏。结合中央和我省财政管理改革工作的进程,下一步我省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发展,要从“抓体制、抓常态、抓基础”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抓体制

    体制因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财政评审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在清楚认识投资评审工作作用和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明确评审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财政部门要清醒地看到,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财政事业的快速发展,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和范围已由过去单一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决算评审,逐步延伸到部门预算编制评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专项资金核查、绩效评价等工作中,投资评审正成为部门预算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监控环节。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理念下,财政评审嵌入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程度越来越深,财政评审工作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而目前,由于评审机构没有清晰明确的职能定位规定,一些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相互协调沟通,特别是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中,财政评审的介入缺乏体制层面的支撑,不能完全适应财政改革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需要,如:近期开展的定额标准调研工作,以及相关强化预算管理的评审机制建立,均受制于评审机构当前事业单位体制的限制,难以满足依法行政的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应当明确评审机构和评审工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的定位,明确其管理环节、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通过赋予评审机构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并相应明确在组织管理中介机构对财政资金和项目进行评审、核查等工作上的职责,从业务拓展的角度,将部门预算编制评审和追加预算评审工作,部门项目支出标准定额调研、制订、修订等新工作,交由评审机构完成。在此基础上,明确财政评审工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为财政评审机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将将评审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性环节,从评审范围、程序、方法上给予统一,并形成评审结果运用的规范模式。

    (二)抓常态

    要真正发挥财政评审工作的作用,仅靠提高认识、转变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量具体评审工作的开展,才能确保财政评审工作能够在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中凸显其优势和地位。抓好财政评审常态化工作的关键,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年初预算和追加预算评审的常态化工作,解决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质量问题。针对目前的项目支出预算评审中采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评审指标体系,要在年初预算编制和追加预算审核中加以运用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项目支出预算审核标准,以此规范各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和财政部门内部的预算审核工作,解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项目预算编审标准带来的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质量问题。

    二是通过预算资金下达前评审的常态化工作,提高财政资金执行力度。目前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中,通过切块下达和以奖代补方式实行专项资金管理的项目还不多,很多专项资金在预算编制时还不能明确到具体的项目,相关部门要在年度执行中组织申报、审核后才下达,预算执行进度偏慢,通过财政评审的介入,将财政部门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的工作思路直接作用于项目实施部门,以项目评审促使部门加强项目储备、提前项目规划,查找和解决长期以来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问题。

    三是通过项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常态化工作,真正实现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目的。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的制定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就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从定额标准的长期性看,由于涉及到不同类别的项目,还要对影响各类项目支出标准的具体实物量因素做出科学判断,就需要我们在科学划分项目类别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较为全面地收集、整理、调整现有的定额标准,利用现有数据资料,通过项目调研、数据采集、数学模型分析、实物量测算的方式,补充、新增当前缺失的定额标准,最终形成完整的定额标准体系。从定额标准的长效性看,由于各类项目支出定额标准,所涉及的具体指标体系较为复杂,对定额标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也较多,这些因素的变动必然会对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产生影响,就需要我们根据各项指标受客观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建立评估体系,适时对定额标准值或定额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正,充分保障定额标准的科学、合理。

    四是通过决算评审和专项核查常态化工作,检验和校正在财政预算评审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工作,与决算评审、专项核查一样,都是财政评审工作中相互作用的重要业务,预算评审的结果可以通过后者得到检验,而决算评审和专项核查的结论又是指导前者进一步得到完善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决算评审和专项核查工作的作用,是确保财政评审业务整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真正体现出财政评审工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优势。

    (三)抓基础

    财政评审工作,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而对财政评审工作自身而言,更需要狠抓基础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只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评审队伍。

    一是继续抓好制度建设。结合职能定位的转变,要认真清理目前评审机构内、外部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内部制度建设上,要结合厅内工作流程的规范和修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内部工作规定和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明确责任、规范评审人员行为,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为评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外部制度建设上,着手研究制定云南省财政评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将目前涉及到的评审流程、方法等内容,通过制度的方式固化下来,从而形成科学、完整、涵盖评审工作全过程的财政评审工作制度体系,以规范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提高评审工作质量,降低财政评审业务风险。此外,还要加强内部教育,在增强制度约束力、执行力上下功夫,并且通过不断总结,提高制度建设的创新力。

    二是切实抓好信息化手段创新。财政评审工作从业务内容上看,涵盖了工程技术、财务等领域,不仅涉及到的政策法规体系繁多,而且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招标文件、合同也内容复杂,各类定额和数据量很大;从评审项目的内容上看,包括了预算评审、决算评审、专项核查和绩效评价,不仅评审时间长短不一,工作地点和方式的差别也相对较大。因此,单靠手工操作或其他软件的支撑,难以保证评审的工作效率,无法实现评审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必须以信息化手段创新为基础,研究、开发符合我省财政评审工作特点的软件操作系统,为财政评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实现与预算管理等系统的对接、与相关部门项目管理软件的同步,不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促进评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

    三是抓好评审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廉政建设,是评审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业务培训方面,随着评审工作内容的不断扩展,对评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结合工作的发展,及时发现和分析评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并围绕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评审工作的要求。在廉政建设方面,财政评审是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专项资金进行审核的一项技术性工作,评审结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由此带来的廉洁自律要求就很高,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廉政建设。不仅在评审机构内部,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筑构思想道德防线,并且要对参与评审的中介机构和工作人员强化廉政意识,通过签订廉政建设承诺书等方式,加强考核与管理。评审队伍的建设,必须要做到在业务素养和工作中,关心和帮助每一名同志,在廉洁自律和纪律上,严格要求和督促每一名同志,确保我们的评审队伍永远保持动力和活力。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的是,针对全省评审工作发展和财政评审队伍建设不均衡的局面,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把财政评审队伍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定要将财政评审工作放到财政管理改革的整体布局中抓好落实。“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无论在评审工作与其他财政工作的共同发展上,还是在评审工作的业务范围拓展上,各级财政部门都要下功夫、花力气,真正发挥评审工作服务于全省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十年磨一剑,这十年中,正是在部中心和厅党组的领导下,正是通过所有评审人员的不懈努力,云南财政评审这把利剑发挥了为财政改革披荆斩棘的巨大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大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担子还很重,“面壁十年图破壁”,只有不止步于原先的成绩,只有继续保持不断创新、进取的昂扬斗志,才能以我们扎实的工作,为建设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一伟大目标做出云南财政评审人的新贡献。

    篇2: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报相关表格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报相关表格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申报,表格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报相关表格 本文简介:附件3年云南省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信息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负责人:报送时间:*年*月*日序号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主管部门单位详细地址需具备职称或职(执)业资格专业其他条件拟从事岗位人数6附件2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请登记表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学历现从事专业职称资格职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报相关表格 本文内容:

    附件3

    年云南省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信息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

    负责人:

    报送时间:*年*月*日

    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主管部门

    单位详细地址

    需具备职称或职(执)业资格

    其他条件

    拟从事岗位

    人数

    6

    附件2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申请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学历

    现从事专业

    职称资格

    职(执)业资格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方式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有关精神,本人自愿到乡镇基层从事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申请人(签字):*年*月*日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上级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县(市、区)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年*月*日

    附件3: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期满考核鉴定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学历

    职称资格

    职(执)业资格

    身份证号

    服务单位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联系方式

    个人账户名称

    开户银行

    账号或卡号

    本人签字:*年*月*日

    服核

    务鉴

    单定

    位结

    考论

    单位:(盖章)*年*月*日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年*月*日

    县(市、区)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年*月*日

    备注:考核鉴定结论须有优秀、称职或不称职的明确意见。

    附件4

    年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期满人员名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

    负责人:

    填报日期:*年*月*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服务单位

    服务单位所在县与乡镇

    服务起止时间

    服务期限

    附件5: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期满人员岗位补贴申报表

    月至

    月,共有

    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州(市)乡镇基层开展服务工作,服务期为

    年,现已期满。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申请核拨工作岗位补贴

    万元,详细情况见附件。

    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州(市)财政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篇3: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20XX-20XX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

    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2011-2015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 本文关键词:云南,电网,县级,大纲,编制

    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2011-2015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 本文简介: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2011-2015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前言1.编制依据和目的1.1编制依据:根据南网公司《“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和管理要求。1.2编制的目的2.县(市)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县(市)国土资源面积、行

    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2011-2015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 本文内容:

    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节能降损规划

    (2011-2015年)报告大纲及编制说明

    前言

    1.编制依据和目的

    1.1编制依据:

    根据南网公司《“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和管理要求。

    1.2

    编制的目的

    2.县(市)基本情况

    2.1自然概况

    县(市)国土资源面积、行政区划、地理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等。

    2.2

    社会和经济发展

    分析和收集2009年及2010年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其中应至少包括:

    2.2.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年增长率等主要国民经济指数;

    2.2.2行政区划按各乡镇统计的城乡居民人口数、乡镇和农村户数等。

    3.县(市)级供电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电网概况

    分发电、电网、供售电和供电公司经营状况等部分。

    3.1.1发电部分:2010年区域内现有的电站名称、装机容量、年发电量、保证出力、利用小时等。

    3.1.2电网部分:2010年区域内县有的110千伏及35千伏变电站名称、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主接线和设备情况;各变电所最大负荷、负荷分类比例、容载比等情况;分电压等级输电线长度、导线截面、建设年限等。要求提供:

    3.1.2.1

    2010年35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地理接线图中,应标明线路导线截面、线路长度等。

    3.1.2.2

    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的10千伏出线概况表,其中应包括出线名称、供电范围(乡镇名称)、主干线和主要分支线导线截面、线路总长度(主干线和各分支线路总长度)、最大供电半径(变电站至最远台区的线路长度)、台变数量及容量、建设年限、供电最大负荷和年供电量、线损率等内容。

    3.1.2.3各乡镇居民户表数(分集镇和农户数),已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户数、未通电户数等。

    3.1.3供售电部分:应收集和分析本县(市)级供电企业发展状况有关数据和资料,包括历年的装机容量、电网覆盖率、村和户通电率、供电量及售电量、各级电压的线损率等。

    3.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经济性问题:分析电网目前运营存在的线损高等经济性方面的主要问题。

    从电网现状分析:

    3.2.1.1

    35-110千伏主变:台数、总容量,其中有载调压变压器台数及总容量。

    3.2.1.2

    10-110千伏线路总长度,其中各型号导线总长度和占的比例。

    3.2.1.3

    10千伏配电变压器台数及总容量,各类型号台变数量及总量、比例等。

    3.2.1.4各乡镇总户数、已改造户表数、比例等。

    3.2.1.5按照分压、分区(供电所)、分线和分台变的“四分”原则,分析线损情况。

    3.2.2无功补偿和电压质量问题:分析电网的无功补偿、线路功率因素和线路供电半径及供电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2.3普遍服务问题:分析边远地区无电人口通电和一户一表改造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2.4

    其它问题。

    4

    县(市)级电网节能降损的目标、原则及技术措施

    4.1

    农网节能降损的目标

    4.1.1

    农网线损标准

    根据南网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优秀企业标准,10千伏及配变综合线损率≦7%,0.4kV低压网线损率≦11%。

    4.1.2农网降损目标

    在分析目前电网线损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网公司、省网公司提出的降耗目标,提出公司年度降损的具体目标。

    线损率:

    10千伏~110千伏综合线损率降到7%及以下;低压线损率降到11%及以下,对比国内外同业的先进标准,分析和提出县级供电企业的年度降损目标。

    根据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十二五”节能降损规划,开展县级供电企业线损重点整治工作,将线损“四分”管理工作逐步推向县级供电企业,持续推进农网降损工作,到2015年全面消除综合线损率超过12%的县级供电企业。云南电网公司将2011-2013年列为降损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将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技术降损,按照《云南电网公司农电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意见》中“五步法”要求指导降损工作开展,将云南农电系统线损率降到6.8%-6.6%。2014-2015年为巩固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统计线损和技术线损之间的波动差值缩小到0.4个百分点以内,到2015年,将综合线损率维持在6.4%-6.2%之间,确保在“十二五”期间使云南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供电半径:线路首端至末端的距离110千伏供电线路长度一般不超过60千米;35千伏线路不超过30千米;10kV配电线路的长度宜控制在以下范围内:A类3km,B类4km,C、D类6km,E类10km,F类15km。0.4kV低压配电线路的长度宜控制在以下范围:A、B类200m,C、D类250m,E类300m,F类500m。

    功率因数:110kV

    、35kV电压等级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应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并满足在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设备容量为100千伏安及以上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35~110千伏变电站二次侧功率因数为0.95及以上。

    运行电压偏差:

    (1)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

    额定电压的10%。

    (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3)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4)特殊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按供用电合同商定的数值确定。

    4.2

    农网节能降损的原则

    农村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降损措施,以使事半功倍。

    管理线损电量则是在计量的统计管理环节上造成的,包括:各类电表的综合误差;错抄、漏抄及计算错误;设备漏电;无表用电、窃电等造成的电量损失,需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与管理措施来避免和减少。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农网节能降损节能的管理措施,包括:

    指标管理:线损管理部门应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以获得较合理的线损指标,将指标按年、季、月下达给各基层部门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另外,还应将用户电表实抄率、电压合格率、电容率可用率、电容器投入率及节能活动情况等列入线损小指标考核,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管理积极性。

    无功管理:除进行正常的功率因数考核外,针对一些用户只关心功率因数是否大于0.9,对无功倒送不加重视的情况,有选择地在用电量大、功率因数接近1的用户处装设双向无功电度表;根据负荷用电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投切装置。

    谐波管理:随着电网中非线性用电负荷,如整流设备、电熔炼设备、电力机车、节能器具、荧光灯、电视机、电脑等的大量增加,配电系统中谐波污染日趋严重。谐波不仅会使系统的功率因数下降,而且在设备及线路中产生热效应,导致电能损失。因此,应对本公司网内的谐波存在和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应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计量管理:正确的电能计量既是降低线损的依据,也是考核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对电度表应定时检查、校验,及时调整倍率,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对于关键部位的电度表尽量采用具有记忆功能的电子式电度表,并尽可能的推广集抄系统。

    统计分析:分区、分片、分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开展理论线损计算,定期分析线损现状,分析电压、无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线损指标的完成。做好月、年度线损率曲线,掌握系统有功、无功潮流、功率因数、电压及线损等情况,为满足下年度负荷增长、提高电能质量、系统经济运行及制定降损措施提供依据。

    技术线损电量是在传输过程中直接损失在传输设备上的电量,主要有:正比于电流平方的配电线路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电能损失,也称负载损失;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损失和电容、电缆的绝缘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互感器铁心损耗等,也称空载损失。技术线损电量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降低,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力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农网节能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包括:

    4.2.1

    县级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着线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重点为:

    4.2.1.1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改造原有线路,加大导线截面,采用低损耗变压器。

    4.2.1.2电网升压,简化电压等级和变压层次,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

    4.2.1.3设备和仪表:推广应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4.2.2电网的无功补偿

    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4.2.3电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

    在系统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前提下,做到电力网及其设备的经济运行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4.2.3.1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应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4.2.3.2确定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是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的问题。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选择最佳解列点。

    4.2.3.3合理运行电压:电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千伏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

    4.2.3.4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相负荷:负荷峰谷差大,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线损大。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特别是低压网络,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了线损。

    4.2.3.5变压器的经济运行: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电网降损的重要内容,一般除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外,在变电所内应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并联运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电的可能性,又可以根据负荷合理停用并联运行变压器台数,降低变压器损耗。

    4.3

    节能规划的技术措施

    针对县级电网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引起电网损耗的原因,在采取管理措施的同时,分析和提出节能规划的技术措施。本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需要一定投入达到节能降损目的的措施。

    4.3.1

    优化电网规划

    要充分认识电网规划与建设环节在节能降耗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规划阶段,就要将节能降耗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统筹考虑。组织开展分级电网优化研究,结合电网实际情况,简化电压等级,优化无功配置,延伸高压向负荷中心直接供电,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交叉供电、迂回供电。

    4.3.1.1电网建设与改造:由于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供电的安全和质量,而且也导致线损偏高。

    4.3.1.2

    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避免迂回供电,新建或改造原有线路,加大导线截面。

    4.3.1.3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和变压层次。

    4.3.2推广应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4.3.2.1在新建的工程中推广应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4.3.2.2在改造的工程中加大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优先考虑淘汰陈旧老化、标准低、损耗高的设备,推广应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4.3.2.3合理使用变压器:35-110千伏主变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10千伏配电变压器选择S11型等新的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同时,必须合理的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变压器的位置靠近负荷中心。

    变压器容量(kVA)

    S7及以下

    S9型

    S11型

    非金合金

    50

    80

    100

    315

    500

    4.3.2.4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10-110千伏导线的要根据供电负荷的需求并考虑远期

    (一般可按5年考虑)

    用电负荷的增长,合理选择线路导线截面,推荐选用的导线截面。

    A类供电区110kV主干电缆线路截面不宜小于800mm2,B、C类供电区110kV主干电缆线路截面不宜小于400mm2,B、C类供电区110kV主干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240mm2,D、E、F类供电区110kV主干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185mm2。35kV主干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120mm2。

    10kV线路推荐选用的导线截面见表4-2表,

    220-400伏低压线路可根据条件选用钢芯铝导线、铝芯绝缘线、集束导线,主干线导线不宜超过两种,并按远期规划考虑,截面不低于35mm2,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接户线和室外进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绝缘电线,电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表4-3表的规定。

    表4-2

    10kV中压架空线路截面选择

    供电区

    主干线

    次干线(mm2)

    分支线

    最大负荷

    (kW)

    导线截面(mm2)

    最大负荷(kW)

    导线截面(mm2)

    最大负荷(Kw)

    导线截面(mm2)

    电缆线路

    A、B、C、D类

    >=3750

    400

    >=1200

    150

    [3000,3750)

    300

    [800,1200)

    120

    =1800

    240

    >1200

    150

    >=800

    95

    =1500

    185

    >=1000

    120

    50

    [1200,1500)

    150

    <1000

    95

    <1200

    120

    表4-3

    接户线和室外进户线最小允许截面

    mm2

    4.3.2.5采用节能型照明电器

    根据供电设施建筑布局和照明场所合理布置光源、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类型是降损节能的有效方法。推广高效节能电光源,以电子镇流器取代电感镇流器;电子调光器、延时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感应式开关取代跷板式开关应用于公共场所,将大幅降低照明能耗和线损。

    4.3.3

    优化电网无功补偿配置

    农村配电网降损一般采用无功补偿方式,作用在于消除配电网上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产生的无用消耗,从而达到有功功率最大限度出力的效果。县级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无功补偿的方式为: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合理地选择无功补偿方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能有效地稳定系统的电压水平,避免大量的无功通过线路远距离传输而造成有功网损。对配电网的电容器无功补偿,通常采取集中、分散、就地相结合的方式;电容器自动投切的方式可按母线电压的高低、无功功率的方向、功率因数大小、负载电流的大小、昼夜时间划分进行,具体选择要根据负荷用电特征来确定。

    4.3.4完善电压监测点设置

    电压监测点的设置应满足国家电监会和南网公司的要求,完善电压监测点设置的目的就是监测电网的电压运行状况,为电网改造和提高电压质量提供依据。

    4.3.5

    加强谐波监测和治理

    4.3.5.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供用电要求、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内容,督促用户装设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提高企业用电功率因数,减少电网谐波污染对计量准确性和附加损耗的影响,确保有效降低电网输变电设施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4.3.5.2电网装设并联电容器后,系统的谐波阻抗发生了变化,对特定频率的谐波会起到放大作用,不仅对电容器寿命产生影响,而且会使系统谐波干扰更加严重。因此有较大谐波干扰而又需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4.3.6

    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

    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调整用电设备运行方式,合理分配负荷,压低电网高峰时段的用电,增加电网低谷时段的用电;改造不合理的局域配电网,保持三相平衡,使工矿企业用电均衡,降低线损。

    4.3.7

    开展线损理论计算

    通过农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实际线损对比分析,为采取降损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5县级电网节能降耗规划

    5.1

    县级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

    农网的新建和改造要充分结合县级电网规划,要对电网进行分级优化研究,解决简化电压等级、优化无功配置、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交叉供电等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负荷需求的准确预测,避免新建变电站接入负荷变动大,造成轻载和过载等运行不经济的情况发生。

    5.1.1

    35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

    5.1.1.1以已编制的

    “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重点研究35千伏目标网架,论证35千伏目标电网的网络结构;必要时应进行负荷变化对目标网架影响的敏感性分析;提出“十二五”的电网分年度建设项目。

    5.1.1.2

    35千伏电网建设与改造规划要充分分析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用电需求的发展,优化和加强电网结构,缩短10千伏供电半径,满足有关规程和导则的规定。

    5.1.1.3加快电网的覆盖面,提高电网通电率,结合负荷的需求原则上对成规模的集镇基本实现每个集镇建设一个35千伏变电站。对重要集镇的35千伏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

    5.1.2

    完善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规划

    结合无电人口通电和一户一表改造,对电网高耗能设备和送变电容量不足,出现“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等提出完善电网的改造与建设规模。

    5.2

    电网无功优化与配置

    5.2.1

    35千伏变电站无功优化配置

    (1)35kV、110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

    (2)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并满足35kV、11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中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5.2.2

    10千伏线路和配变无功优化配置

    (1)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10kV线路补偿为辅。

    (2)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85考虑,补偿到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照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0%~40%时配置。

    5.2.2.1县级电网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

    10kV线路采用加装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办法,达到降损节能的目的。其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按平均负荷计算应该补偿的容量值,用该法确定的无功补偿容量在用电高峰出现时无功缺额仍较大;考虑到未来五年负荷的自然增长,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按目前最大负荷进行配置是比较合理的。补偿地点设在线路的无功负荷中心处。配电线路无功补偿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应根据线路基本参数和运行参数、以总有功损耗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后确定,线路补偿点不应超过3个,且应避免出现过补偿。

    配电线路负荷的分布一般都不规则,很难精确计算最佳安装地点,但可简化成简单的几类线路,各种典型负荷分布线路的无功补偿安装最佳位置见表4-4。没有优化计算条件的可参照表4-4和线路实际情况确定补偿位置和容量。

    表4-4

    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推荐位置及容量

    负荷分布

    组数

    补偿位置

    补偿容量[1]

    补偿度(%)

    集中

    L

    Q

    100

    均匀

    2/3L

    2/3Q

    66.7

    1

    2/5L

    2/5Q

    80

    2

    4/5L

    2/5Q

    1

    2/7L

    2/7Q

    86

    2

    4/7L

    2/7Q

    3

    6/7L

    2/7Q

    递增

    0.775L

    0.8Q

    80

    1

    0.54L

    0.386Q

    90.4

    2

    0.86L

    0.518Q

    递减

    0.442L

    0.628Q

    62.8

    1

    0.253L

    0.42Q

    76.8

    2

    0.588L

    0.348Q

    注[1]:对于固定补偿,Q=最小负荷时线路首端无功功率;

    对于分组自动补偿,Q=最大负荷时线路首端无功功率—固定补偿容量。

    5.2.2.2县级电网0.4千伏线路无功补偿

    安装在变压器的低压侧首端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效果只是补偿10千伏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对整条低压线路的无功补偿效果不是很显著。根据补偿电容器离负荷越近补偿效果越好的原则,考虑到农村配电网线路负荷的分散性、不稳定性和用电负荷不定期性以及低压配电网分支出线较多的状况,采用分散补偿的方式效果比较好。

    5.2.3

    电网无功优化配置计算

    为使电网无功到达优化配置的目的,应开展农网无功优化计算。计算的方法建议如下:

    5.2.3.1从提高功率因素需要

    Qc=Ppj

    (

    √1/cos2Ф1-1

    -√1/cos2Ф2-1

    )

    确定的补偿容量

    5.2.3.2按网损最小

    Qc=Qpj

    -

    0.5△PcU2/

    R

    确定补偿容量

    其中:Qc

    ——所需补偿容量,kVar

    Ppj、Qpj

    ——平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kW、kVar

    CosФ1——补偿前的功率因素

    cosФ2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

    △Pc

    ——补偿电容每kVar的有功损耗,kW

    R

    ——补偿点至电源点的等值阻抗,Ω

    U

    ——补偿点运行电压,kV

    5.3

    其它技术措施

    5.4

    投资估算及年度计划

    对规划实施的节能降损措施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6

    农网节能降损效益分析

    6.1

    降损节约电量预测

    根据公司的供电量预测和降损目标,计算和分析降损节约的电量。

    6.2

    节能效益分析

    6.2.1对规划实施的节能降损措施进行效益分析。

    6.2.2对投资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如最简单的分析方法是对采取的节能降损措施所需投资,与采取该措施后所节省的供电成本比较,分析投资回收期。

    7

    结论和建议

    19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