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家乡悠揚的渔歌美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6:09:2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家乡 悠揚的渔歌 美文

    家乡悠揚的渔歌美文范文

    它入心,那沙哑伴有粗旷,从山海间飛来响铃般的童声,拨动着渔家人的心弦,也触击着游人的心灵。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它悠揚,令眼前呈现千帆竞发的图景,在浩瀚的海面悠然飞向天边;

      它悦耳,如随风奔流的波涛,击崖拍岸,合奏起浪花交响乐,为鱼米之乡放歌;

      它委婉,在渔船、沙滩、渔家院落,飘飘而来,剪辑成渔夫驭海踏浪的生活缩影;

      它入心,那沙哑伴有粗旷,从山海间飛来响铃般的童声,拨动着渔家人的心弦,也触击着游人的心灵。

      这就是我的美丽家乡悠揚的渔歌。

      我的家乡锦州湾王家窝铺,山水相依,渔帆远影,鱼虾蟹鲜美,弯曲的海岸线数百里,与葫芦岛、山海关、营口等海域相连,形成北方一副多彩迷人的渤海蓝图。站在山崖巅,一眼可见大海中耸立两座相邻互对的大小笔架山岛,岛的南面高北面低,像两艘劈波斩浪的渔帆,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人雅士,前来探寻大海的本色与神奇,聆听风里浪里带来的渔歌故事。

      家乡的渔歌,来源于渔夫海上生活的艰辛体验,也来源于渔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悟感。七十年代初期,年少的我首次听到渔家人唱着一首《沧海笔峰》的歌:“海中挺立两座山,威武好比似海神,出海渔船遮风浪,镇守平安两道门。”说来也是,海里的两个小岛,一南一北相距约四海里,就像两道山门横立在海岸对面,给人以守海护镇之山所感,不难理解这是渔家人深情随口而唱的渔歌,小镇人喜欢听,也跟着一起唱,是对笔架山岛所爱所崇所安的表白。早年间的渔夫,只要看见笔架山岛三角架上升起了黑色大网球,便预知会有大风或台风袭来就不出海了,笔架山早已成为了守望渔夫出海的安全岛。

      小镇渔家人,对这两个海岛有着很深的寄托,每到农历初一和十五,渔夫妻子会雯诚祈祷丈夫出海平安,鱼虾能有好收成。小镇里还流传这样一个神话传说:早在很久以前,当地老百姓因没有船只去笔架山石楼拜佛,只好下海游泳上岛,遇上风大浪高,时有发生人未上岛却被浪涛淹没的悲剧。观音菩萨得知后,派仙女下凡,不辞辛劳在海岛与岸滩间投放卵石铺了一条路,后人把这条路叫“天桥”。人在“天桥”走,上下岛就安全了。渔家人编唱了一首歌《感恩仙女铺海路》:“仙女投石铺海路,解除渔家人愁与忧,百姓走在天桥上,不忘仙女送恩酬。”许多外来客人一边听着渔家女人唱渔歌,一边走过鹅卵石路上岛游览,下山后忙着在仙女石雕像前拍照留念,不时的也会轻声哼唱几句渔歌。

      渔夫的妻子爱说爱唱,常站在笔架山顶为出海的丈夫唱起《渔夫踏浪歌》:“风儿轻,水花静,打鱼人驾船浪里行,不图大富和大贵,只盼渔船顺水又顺风。”这支渔歌既是唱给丈夫的,也是妻子唱给自己的,心里企愿日子过得平静而又多几分滋味。

      在小镇海边,我常去看一排排、一片片整齐晾晒的渔网,耳听阵阵清亮的渔歌声,总有一种心动之感。“海边沙滩上,日照渔网闪银光,渔家人穿梭引线补渔网 ,多打鲜活的鱼虾蟹呦,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力量喽喽哎。”听得出来,这是渔家女人从心底流淌出的《织补渔网歌》民间曲调。我还四处探访询问,收集整理和记载,便知小镇上一代代渔家儿女就是唱着这些渔歌,驭海临风,以出海打鱼为生,并随着岁月的流转把渔歌传唱下来,形成渔家人独有的民风曲调。

      小镇的渔夫对大海情有独钟,即便在冰雪寒冻的腊月里,渔夫的心里就萌生了盼望春潮的念头。渤海春潮是渔夫一年的希望所在,春潮好一年的生活就有了底数。在盼望春潮的时候,男女老少常凑到一起唱着《渔家人的歌谣》:“春打六九头,出门看春潮,盼个好年景,鱼虾肥又好。”这熟悉的歌谣,多少年来时常在我耳边缭绕,这歌谣的乐声直向那锦州湾的辽阔深处飘然而去。

      当春潮涌来时,习惯了起五更睡半夜的渔夫,顶着海上刺骨寒风,开始了出海捕捞的辛劳日子。早春的风卷着涛浪,将一群群雪白的毛虾从深海推向浅海水域,渔夫一边托着带有冰碴的虾网,一边哼唱着《网罗小毛虾》渔歌:“小小毛虾如雪白,冷水宝物开海来,风寒冰水经得住,多捞毛虾心花开。”手冻紫了,脸冻红了,看着成筐成篓的新鲜毛虾,兴奋得嘴里的渔歌哼唱个不停。渔夫把打捞上来的毛虾用盐水煮熟,在草垫子上晾晒成干虾皮,还在大缸里酿制一些虾酱和虾油,这些都是市场上老百姓看好的海产品,日常炒菜煲汤不可或缺的鲜味佐料。

      渔夫出海,也有风波浪里平险的渔歌故事。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清晨,三条渔船同时航行接近捕捞区域时,突然飞来百余只海鸥,在渔船的舵楼、桅杆上叽叽嘎嘎叫个不停,老船长见此状觉得异常,莫非海上生灵预知了什么不测?便命令三条渔船立即调头返航。渔船离码头约四海里处,海上刮起七、八级大风,浪高四尺,天空黑云翻滚,倾盆大雨向海面压来,渔船开足马力,在风浪中摇晃着靠上了码头。所有渔夫长叹一声:“是精灵的海鸥救了咱渔船,救了咱船员的命阿!”不久老船长与几名船员一起,编唱了一首歌《灵善的海鸥》:“精灵小海鸥,展翅也风流,善为渔船巡险诊,渔夫永远记心頭。”歌声在海边码头上荡漾,在陡峭山崖间回响,悠然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从此,渔夫常在海岸边洒一些小鱼小虾,以喂养和默念海鸥的救生善举。

      渔夫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在秋季,凭着满身的力气,在海上打网根、洒渔网,安网标,静静等候潮水涨落,鱼虾蟹过网。趁着间歇,船上渔夫凑到一起,端起妻子备好的酒,面对大海仰脖喝上几口,亮开嘶哑的嗓门儿,唱起《海上渔歌》来:“浪花起,船悠悠,秋汛出海赶潮头,洒下银网一片片,只盼鱼虾肥蟹入网袖。”一船唱引来数船合,茫茫大海上远远可听得见悠悠飞扬的渔歌音。

      一阵欢唱过后,渔夫拉起挂着踏板鱼、燕鱼、鲈鱼、梭鱼、大青虾、飞蟹的长网,哼着《渔夫拉网小调》:“拉呀么重重的渔网呦,鱼儿欢来虾蟹跳,咱心里乐淘淘哎,国家建设的事儿,装在心里头哎喽嘿。”歌声过后,渔夫轻轻摘下网上鲜活的鱼虾蟹子,放入船仓和筐篓,一条条载满新鲜货的渔船,轰隆隆驶向码头,为国家换回贸易收入。

      夜里捕捉鱼蟹,是渔夫的另一番本事。月亮悬挂夜海的上空,温柔轻抚海面流动的波浪,星星眨着亮眼,好奇的直视大海夜色。赶夜海的渔夫穿好水衣,手提荧光灯,带上挂满鱼钩的筛箩和钓蟹线盘,驾着小木船,踏醒沉睡的夜海。

      鱼儿和螃蟹喜欢夜光,成群结队奔亮而来,爱嬉水的梭鱼和鲈鱼,竞跳出水面来扑光捉影,红甲蟹也翘起两支铁钳般的爪,横着向亮光爬来。渔夫把带有鱼饵的锐钩放入海中,将每尺距系着小鱼的长线轻抛水中,坐在小船上一边等待鱼儿咬钩、螃蟹夹食,一边哼唱着《夜深赶海乐无穷》的渔歌小曲,“夜海静悄悄,星月开眼笑,水面浪波稳,只待长线收。”低声哼唱的渔歌声,悠荡于宁静的夜海上。

      十几分钟过后,渔夫提起带着鱼钩和蟹食的长线,只觉咬钩的鲶鱼和钳食的红甲蟹在使劲拽拉,提线的手也在抖动,渔夫乐滋滋地摘下钩住的一条条鲶鱼,又用网槽捉下一只只红甲蟹,装入箩筐里。这种鲶鱼和蟹子生长和繁殖于锦州湾,肉质鲜嫩且细腻可口,渔家人爱吃也常吃,营养丰富。一个夜海下来,遇上风平浪静的好潮水,能钓鲜活的鲶鱼和蟹子几十斤,收入可观也是当然了。带着赶夜海的收获,渔夫嘴里哼着渔歌小调上岸了,夜海平静了。

      海里的礁石看似沉默,对于海生灵来说,礁石是它们牢靠的依附之地,海蛎常年生长在礁石上,当赶海人用尖尖的小铁刨,掀开海蛎的硬壳后,壳内肥厚的肉十分鲜嫩,渔家人善用海蛎肉炖汤菜和炖豆腐,一踏进渔家院便可嗅到鲜香的味道。渔家孩子聚在一起最爱唱《海蛎炖火锅》之歌:“海蛎肉鲜哎,海蛎味美哎,海蛎火锅满屋香,吃着海蛎不下桌唻唻哎。”渔家的孩子爱吃不得了,吃过了一顿,还想着吃好下一顿。

      有着螺旋式外壳的海螺,也把礁石当作理想栖息地,潮水涨满了,海螺依靠自身的软体肉,紧紧吸附在礁石上,任凭潮水和风浪的冲击,海螺岿然不动,驻守礁石不离开。潮水退落以后,趴在礁石上的海螺慢慢移动下来,一点一点移向深水区,把外壳掩护起来,不让赶海人找到身影;而外壳带有斜纹的麻蚶子,生存在礁石周边的泥沙里,以礁石做掩体,减缓海潮的冲击力,护佑泥沙中的麻蚶子安稳生存。

      海螺肉呈蛋黄色,麻蚶肉显乳白色,无论炒菜或炖汤菜放入其中,味道鲜香无比。难怪每当我走入渔家人小院,总能听到《螺蚶鲜肉美餐歌》的哼唱声音:“下海挖蚶捡海螺,渔家人围桌炖火锅,螺蚶肉鲜香满院,社会主义的好日子,真是越说心越乐。”海边人家早有海螺、麻蚶肉炒韭菜的习餐,炖火锅更是常规家宴,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开心,也是不忘党恩的心里表白。

      小镇的捻船匠,是一门特殊的传统手艺,渔船安全出海,少不了捻船匠的用心修理。当我听说颜惠义老人做了一辈子的捻船匠,便急切赶到海边的捻船地方,有二十几只需要捻修的大小渔船整齐排列着。只见颜师傅领着六个徒弟,用桐油将碎麻线与白灰搅拌在一起,拌成油粘粘的船腻子,用一把窄条铁弯钩将腻子捻入船板的渗水处,再一下下敲打凿子,把腻子凿进渔船渗水的板缝里。

      捻船到了兴头上,大伙唱起了自编的《捻船工》小调:“渔船受损莫要怕,捻船工匠修理它,晾晒几日涂漆油,出海打鱼不愁渗漏了。”歌声虽有些不齐走调,但在海滩上却有着云天飘来之感,渔歌也焕发了捻船工的活力和干劲儿。颜师傅挺看重这门手艺,说自己是渔船的安全守护人,也因而赢得了渔夫的信任与尊重。与捻船工在一起,我得知了颜师傅一辈子甘愿守在海边的缘故,靠着一门手艺日子过得满幸福、满有滋味的,一直到老哪都不愿去,哪也不想走,一心干着自己的捻船活,守着空气清新,鱼米富足的家乡。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五十余年转眼走过,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小镇建成了国家级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现代化的锦州港口岸,渔家人的眼界也放更远了,由近海捕捞,向远海拓航,小帆船发展为远洋大渔轮,经济和社会效益贡献率数倍递增。

      越是生活的日新月异变化,小镇渔家人越发热爱海边家乡,越发爱唱家乡渔歌,越发念念不忘党的似海恩情。即使出远海打鱼,也常把《海上渔歌》、《织补渔网》、《网罗小毛虾》、《渔夫拉网小调》等悠扬上口的渔歌和小调,唱到远洋深海,让家乡的渔歌飞往更遥远的地方;当渔家人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时,也不忘唱起《鱼虾好收成》、《海蛎炖火锅》、《夜深赶海也有乐》、《捻船工匠》等一些好听的渔歌与小曲,让渔歌为渔家人的生活添色,让渔歌激励渔家人,在进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接续拼力奋斗。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