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专题六,,群文通练一 劳动者之歌

    时间:2020-10-22 15:12:5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劳动者 之歌 专题

      群文通练 群文通练一

     劳动者之歌 主题解说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文明:只有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刈禾女之歌》,以苏格兰正在收割的劳动少女为抒写对象,由诗人偶然看到的普通生活场景为意识流叙述的起点,娓娓道来,一个劳作姑娘的内心世界构成了此诗的主旋律。《金黄的稻束》整篇都围绕“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展开,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体——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和母性的歌颂。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刈禾女之歌 辛 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卅日 在苏格兰高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答: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7.应如何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答:

      8.“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

     答案精析 1.D [本诗体现了“我”的主人翁意识,我是原野的主人,说明自己面对原野忘了自己,要表达的是为了这片可爱的土地,我可以忘了自己,我愿意为这片土地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2.B [没有“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也不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3.①“水瓶”和“井”空而常满。刈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②“空而常满”指“我”内心空闲,却十分充盈,感到满足;③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

     4.①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刈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对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律感;③充分调动个人感官,多角度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④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5.D [D 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D项也不例外。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6.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7.①“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②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8.①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②“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给稻束赋予了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