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团场历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0-06-26 08:57:2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团场 调查报告 历史教学

     团场历史教学现状调查

      ——89 团高中历史为例

      八十九团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虽然在办学的历程中,她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但长期以来,在有关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教师们比较注重从一般教育理论出发,构建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以及相应的评价系统。这种研究范式强调了教学的标准化,但往往忽略了学习主体对课程的认知,对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影响。为了及时了解和反馈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实施方面的信息,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之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相适应,2013 年 4 月~7 月,我校高中历史课题组成员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围绕刚刚开始的高一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设计了《高中历史教与学的调查问卷》。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历史学习情况调查工作。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的数据分析,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感受和认识,现将此次调查问卷反映的内容、分析的结果以及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调查的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是八十九团中学历史组申报课题的初期研究阶段部分,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及历史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知评价的基本情况,对学习历史课程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程度,特别是了解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动机。作为教师们,企图通过分析和研究影响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各种可能的因素,找到历史教学中具有规律性或时代性的东西。

     二、调查的内容 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历史课程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涉及到在各类历史学习内容中学生的主要兴趣点,历史知识的来源,对学习历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历史学科教育的功能及对历史课程评价方式的期望等几个方面。

     三、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取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八十九团中学高一学生。使用分随机抽样方法,即在高一学生班取 41 名学生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 41 份,回收率为 100%,有效率为 100%。本次抽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由于在调查之前,事先已经在学生进行了比较好的准备,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了本次调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调查的主要结果 1.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在问到“你对历史感兴趣吗“”时,有 25 名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有 2 人表示特别感兴趣,但也有 14 人表示“不太感兴趣”。统计结果表明,高一年级中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比例为 66% %,表示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占 0 0% %。说明多数学生对历史是感兴趣的。

     2 . 对于“你喜欢目前的历史学习方式吗”回答“特别喜欢”的有 0 人;回答“比较喜欢”的有 26 人;回答“不太喜欢”的有 14 人;回答“一点也不喜欢”的有 1 人。说明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3.关于目前的历史学习状态,有 15 名学生回答的是“主动学习”,有 26 名学生回答的是“被动学习”。通过对比发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比例不高,说明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有待改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态度还有待提高。

     4.在历史学习状况看,绝大部分学生对现在历史学习状况不太满意,有 28 人。对于现在历史的学习方式也不容乐观,6 人对目前的学习方式很不满意。从结果可以分析我们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历史学习方法,传统的历史学习状况有待改革。

     5.对于学习时间的把握上。发现学生每天用在学习历史的时间“有很多”的是 0 人;“半小时——一小时”的有 2 人;“半小时”的有 19 人;而没有花一点儿时间的也有 19 人。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很被动,根本不花时间去学习历史。

     6.“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您有兴趣深入探究吗?”有 1 人选“很感兴趣”;有 10 人选“有兴趣”;有 23 人选“一般”;有 7 人选“没有”。

     说明学生还是有兴趣去探讨研究开放性题目,并乐于思考,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学习方法。这就有待历史教学的研究发展。

     7 . 对于“认为与同学合作时,最重要的是”有 2 人选“自己努力做好份内的事”;有 10人选“团结他人共同努力”;有 27 人选“经常讨论和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有 2 人选“只按自己的意见”。

     说明学生还是非常喜欢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

     8.对于喜欢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选择“小组合作”的有 2 人;选择“班级合作”的有 14 人;选择“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的有 3 人;选择“个人独立完成,不参与合作”的有 2 人。可以看出学生自学积极性不高,而且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也有限。

     9.对于在历史学习中最应该改进的是什么?有 24 人选“学习态度”;有 11 人选“学习方法”;有 6 人选“学习习惯“。说明在学习历史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均是成败的关键。

     10.在每节历史课前,是否清楚的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有 1 人选择“每节课都了解”;有9 人选择“新授课了解”;有 25 人选“偶尔了解”;有 6 人选“不知道“。我们了解到学生不预习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

     11.调查还发现,学生在历史课上的学习方式有 10 名学生以“可以引起学习欲望”,有 20学生是“偶尔感到很期待学习下去”。显而易见,老师的传统授课对学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这样对老师的教学要求就比较高。当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不会盲目崇拜,可看出课堂教学改革有必要。

     12. .对于“你关注自主探究吗?你认为互动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回答“非常重要”的有 8 人;回答“可有可无”的占 8 人;回答“师生要共同参与”的有 25 人;回答“完全不需要”的有 0 人。说明学生是很喜欢自己参与到学习中的。

     13. 对于老师平时的提问,学生的处理方式中“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的有 9 人;“能引发我对知识的深入探索”的有 15 人;“能引起我对知识批判性反思”的有 18 人;“帮我分析、复习、记忆知识点”的有 29 人;(多选题)。说明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还是热情不高,有待加强。

     14. 对于“课堂上你主动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回答“问题简单,有把握”的有 15 人;回答“能够展现自己”的有 5 人;回答“配合老师”的有 6 人;回答“希望和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的有 15 人。可见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和老师同学交流互动。

     15. 对于“小组讨论问题,你会如何参与?”回答“听别人说”的有 4 人;回答“自己想自己的”有 1 人;回答“和同学一起讨论”的有 35 人;回答“请老师帮助”的有 0 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小组交流,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

     16. 对于“对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一般通过哪种方式解决?”回答“向任课老师提问,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有 22 人;回答“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的有 34 人。(多选题)从中可以知道绝大多数同学还是积极主动的追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大有可行。

     17. 对于课堂上的师生讨论会出现哪些现象。回答“讨论不起来”的有 7 人;回答“讨论无秩序,乱轰轰”的有 16 人;回答“讨论草草收场”的有 7 人;回答“讨论结果达成一致”的有 11 人。说明课堂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有待改进。

     18. 对于“认为平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回答“老师是中心,高高在上,学生以接受和服从为主,师生关系不融洽”的有 6 人;回答“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

     关系民主、互动、融洽”的有 32 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19. 问答题:你愿意参加什么形式的历史活动? 你认为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能给你最大的收获?(应对策略中反映)

     20、历史老师应如何改进教学,你的建议是:(应对策略中反映)

     (附)高中历史教与学学习现状问卷调查表

      题目选项 a b c d 题目选项 a b c d 1 2 25 14 0 11 10 20 10 1 2 0 26 14 1 12 8 8 0 25 3 14 26 0 0 13 9 18 15 29 4 0 7 28 6 14 15 5 6 15 5 0 2 19 19 15 4 1 35 0 6 1 10 23 7 16 22 134

     11

     1 7 2 10 27 2 17 7 16 7 11 8 2 14

     3

     2 18 6 2 32 1 9 24 11 6 0 19

     10 1 9 25

     6 20

      五、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动 因 首先,历史的教育功能作用和现时价值是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主要动因。事实表明,虽然社会上对历史学科有种种偏见,但在潜意识里,人们对于历史教育的功能和学习价值意义仍是不可否认和抹杀的,这正是在不利的环境中历史学科仍然有顽强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其次,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历史的轻视直接导致年轻一代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淡薄。

     再有,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却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兴趣来自历史课。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在教学设计上下狠功夫,把握好历史课堂这个小舞台,教学目标不仅仅重视基础知识的实现,把教学过程与方法也要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非仅仅是手段,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到教学的和谐统一,这样,教师不仅上课生色不少,而且历史知识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东西,而是鲜活的。

     另外,从历史教科书的期望上看。深层次的分析表明,按新课程的理念,历史教科书虽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最直接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的过程中大胆处理教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能够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由于评价对教育教学在现实实践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新课程进行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兴趣,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不以学生试卷中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六、应对策略 第一,要注重学科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和利用已迫在眉睫。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历史课程资源是指相关的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遗址等。由于历史课程资

     源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线教师都比较重视运用这些资源为教学所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更要主动自觉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第二,导学案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1、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学,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同时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心。

     2、导学案可使问题情境化。即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主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以人教版必修二第 5 课《开辟新航路》为例,我在设计这份导学案时特别重视运用历史材料来创设问题情景,例如需要学生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我搜集了四小段历史材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理解15 世纪的西欧人为什么敢于追波踏浪冒险远航?从而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暂时“身临”特定的历史情境去思考问题,就比较能历史地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3、导学案设计中能体现所教内容的知识结构。“导学案”模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将知识问题化。第一,导学案在整个教学内容问题设置前,先设计一个【自主学习】,任务是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习一个新内容,必须首先阅读梳理知识结构,掌握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二,问题在布局上要能体现知识结构。导学案尽管是由多个问题组成,但只要注意问题的安排,照顾到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就会避免问题的堆砌之嫌。

     4、导学案要可以加强培养学生史料研读的能力,寻找学习历史的门径。

     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史料或历史材料,从而对当时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分析,得出结论。近几年新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即创设新情境,给出新材料,要求学生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坚定不移推行和实践新课程,努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这与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兴趣直接相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则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一家言、一堂言,而不注重学生的反映,课堂教学方式要尽力多样化,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第四,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历史是无法再现的,也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模拟。所以,历史知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语言的传递,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表象,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面面俱到,一讲到底,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被动接受、兴趣索然。因

     此,要根据高中学生思维水平、操作能力大大提高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有序地开展双边活动,启动学生思维和探索,注意讲授法、谈话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把教、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教材中分析、介绍得比较详细、明了的知识,“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时,才去帮助他”。

     第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魅力感动学生。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的学习效率。“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不良的师生关系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会阻碍教与学的结合,阻碍教学交往的通常性与有效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对学生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习。作为教师,严师的要求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在对学生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第八,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渗透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摒弃了传统的阶级斗争史观,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历史遗产,内容更多更广也更深。例如必修 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来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教材编写者选取的一些内容就连老师以前都不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胜任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必须更新观念。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决定者。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传统的基本功显得更加重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课外知识、灵活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熟练的多媒体辅助手段等,都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因此教师只有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培养,才能有利于课程改革,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