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分级诊疗总结》

    时间:2021-03-24 18:19:5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诊疗 分级

    《分级诊疗总结》word版 本文关键词:诊疗,分级,word

    《分级诊疗总结》word版 本文简介:封丘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我院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的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的工作要求。一、主要措施(一

    《分级诊疗总结》word版 本文内容:

    封丘县人民医院

    分级诊疗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我院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的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的工作要求。

    一、

    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院认真落实省市卫计委关于分级诊疗工作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了分级诊疗服务主题宣传工作,其中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及部分职能科室为成员。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设分级诊疗办公室于医务科,由医务科长为办公室主任。还成立了分级诊疗专家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并明确各小组职责。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医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版面。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3、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分级诊疗工作。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各临床医务人员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的相关文件及传达分级诊疗有关会议精神。

    (三)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1、持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乡市2016年度城乡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做好与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工作,安排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定期安排高中级卫技人员到基层开展义诊、会诊及查房,建立长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今年我院安排两名外科医师在冯村乡卫生院及赵岗镇卫生院实行为期一年的下乡帮扶工作。在下乡期间,我院的医师手把手的传授基层医师开展二级以下的手术,使基层医师掌握了一些手术技巧。填补了一些不能开展的项目。并在李庄乡卫生院安排每周一次的内科专家查房,会诊及业务讲座。孙庄乡卫生院安排专家讲座。通过不同形式的帮扶及支援,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技术及诊疗水平。使老百姓免去了路途劳苦,足不出户的就可得到好的诊疗技术。同时,我院今年继续接受新乡市中心医院支援我院的7名专家的支援,截止到10月份,7名支援专家在我院共诊查门诊病人1455人次,诊查住院病人1193人次,参加抢救危重病人14人次,带教手术42例,危重病例讨论53例,专题讲座36次,培训医务人员440人次,参加下乡义诊17次,开展新项目2项,(室上速的心脏电复律治疗3例、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综合治疗2例)。

    2、积极推进双向转诊工作,尤其是作好双向转诊基层协议医院的对接工作,加强与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系,提高转诊会诊质量和效率,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合理互联共享;在实行对口支援、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以来,我院与全县辖区内15个乡镇卫生院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准备利用3年的时间进行点对点的帮扶。同时还与县辖区内全部的乡镇卫生院共24家签署了双向转诊协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向转诊,截止到10月份,我院接受通过双向转诊的上转病人数有229人次,我院通过双向转诊下转病人数有36人次。在双向转诊中,我院严格按照制定的转诊标准及转诊流程进行转诊,深受兄弟单位及病人的好评。

    (四)逐步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制度

    稳步推行签约服务

    1、为了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全县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封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居民或家庭与医师团队签约服务模式顺利开展,我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团队,第一批与5个乡镇1600余户的家庭实行签约服务,主要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的病人,通过集中召集、入门入户等形式进行签约及宣传。在与居民签定服务协议书的同时,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的监测,对老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每年开展一次家庭健康评估,规范管理慢性病人群。通过这次签约,也完成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患者的筛查,并按慢性病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治疗管理方案,定期进行访视,提供规范服药指导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

    (五)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我院信息系统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同年10月份,我院又相继实行了一卡通服务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服务,实现了检查图像和报告的实时共享、分析、存储及远程调取,为病人预约就诊、分诊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等待时间,优化就诊流程,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截止到今年10月,我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达228例。远程病理20例,通过远程进行讲座教学共176次。通过与上级医院的远程对接,使我院的外院转诊率大大降低。减少了病人的就诊费用。

    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多次到外地进修学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次主持协调会,协调处理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工作衔接问题。

    今年10月以前,因系统原因,我院临床路径一直停留在纸质表格上运行,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变异及退出较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今年10月以来,领导加大力度优化了系统,把临床路径维护到系统当中去,便于路径能更好的开展。

    截至到今年10月,我院已与近10家省市级医院建立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使患者能在基层医院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疑难危重患者同比增加10%,2016年累计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1650人次,接受上级医院转入的病人数未能完全统计。

    2016年1—10份总诊疗量和住院人次分别为408750人次和19199人次,较去年分别增加为9.3%和8.9%。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转诊、转院流程不太顺畅。针对部分病情较危重的病人,我院医疗水平有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上下级医院之间衔接欠妥,转院流程不合理。

    3.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上级医院转回来的病人却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我院大多数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省市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下转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这说明我们与上级医院沟通还不到位,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重形式不重实质,

    4.受城乡居民就医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医疗条件不均衡,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多集中的省市级大医院,居民对县级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三、应对措施

    优化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同时我院应继续加强对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构建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建立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控制院外转诊比例。

    篇2: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关键词:诊疗,前列腺,方案,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简介: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1、诊断:(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1)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3)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本文内容:

    癃闭(前列腺增生症)诊疗方案

    1、

    诊断:

    (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

    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

    2)

    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手术后患者。

    3)

    男性直肠指检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

    4)

    作膀胱镜、B超、腹部X线等检查,有助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诊断如下:

    1)

    多为50岁以上老年男性。

    2)

    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史。

    3)

    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显著延长。

    4)

    直肠指诊: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中央沟变浅消失。

    5)

    B超:可探明前列腺增大程度,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

    6)

    膀胱镜检查可直视下见前列腺增大,向尿道腔突出,使腔变窄或阻塞,前列腺部尿道拉长。

    (2)

    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诊断如下:

    1.

    湿热下注证:小便量少难出,点滴而下,甚或涓滴不畅,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2.

    肝郁气滞证: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不畅,胁痛,小腹胀急,口苦,多因精神紧张或惊恐而发。舌苔薄白,脉弦细。

    3.

    浊瘀阻塞证: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甚或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4.

    肾气亏虚证: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2、

    治疗:

    (1)

    中医辨证论治

    1.

    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黄柏、栀子、大黄、滑石、瞿麦、扁蓄、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片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针灸: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神阙(灸)。

    穴位贴附:阴陵泉、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2.

    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

    方药:沉香散加减。沉香、橘皮、柴胡、青皮、乌药、当归、王不留行、郁金、石苇、车前子、冬葵子、茯苓等。

    中成药:逍遥丸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针灸:双肝俞(-)、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气海(-)、神阙(灸)。

    穴位贴附: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3.

    浊瘀阻塞证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代抵挡丸加减。当归尾、山甲片、桃仁、莪术、大黄、芒硝、郁金、肉桂、桂枝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针灸: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血海(-)、气海(-)、神阙(灸)。

    穴位贴附:阳陵泉、中极、气海等。

    4.

    肾气亏虚证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肉桂、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中成药:济生肾气丸等。

    中药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针灸:双肾俞(+)、命门(+)、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神阙(灸)、关元(灸)、气海(灸)。

    穴位贴附:肾俞、中极、气海等。

    (2)

    外治法

    1.

    中药热奄包。以八正散化裁方水煎后热奄包小腹部,方药如下:

    大黄30g

    栀子20g

    萹蓄20g

    瞿麦20g

    滑石30g

    甘草15g

    木通15g

    车前子15g

    2.

    中药直肠滴入。以三黄汤加减行中药直肠滴入,使药物直达病所,方药如下:

    黄芩25g

    黄连15g

    黄柏30g

    大黄20g

    姜黄25g

    白芷15g

    厚朴15g

    陈皮15g

    甲珠10g

    甘草10g

    3.

    中药熏洗、坐浴。

    4.

    栓剂塞肛。

    (3)

    西医治疗

    1.

    药物治疗

    1

    α1受体阻滞剂

    能减少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的张力,从而缓解膀胱出口梗阻,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线用药,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哈乐)。

    2

    5α还原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以达到减少前列腺体积的目的,如非那雄胺(保列治)。

    3

    对症支持

    合并感染配合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抗病毒,能量支持抗氧化等。

    2.

    手术治疗

    包括开放手术、腔内手术以及激光手术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目前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4)

    其他治疗

    1.

    中频治疗

    2.

    冷冻治疗

    3.

    微波治疗

    4.

    其它

    3、

    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ZY/T001.1-94),评价标准如下:

    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

    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

    未愈:症状无变化。

    篇3: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关键词:诊疗,试行,外科,乳腺增生,中医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简介: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本文内容: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

    (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痰瘀互结证: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边界不清的坚实肿块,质韧或韧硬,肿块可有刺痛、胀痛或无自觉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变化不甚相关。月经可正常,部分月经愆期,或经潮不畅、色暗有块,或伴痛经。舌淡暗或暗红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苔白或腻,脉涩、弦或滑。

    3.冲任失调证: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和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关系不明显。常伴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寐多梦,面色晦黯或黄褐斑。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枳壳、川芎、香附、陈皮、炙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丸、消乳散结胶囊等。

    2.痰瘀互结证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逍遥蒌贝散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芍药、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甘草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乳癖散结胶囊等。

    3.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摄冲任,散结止痛。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味或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岩鹿乳康片、乳增宁片等。

    (二)外治法

    1.贴敷疗法

    (1)散结止痛膏

    操作方法:一侧乳房一贴,贴于乳房最痛处。揭去隔黏照纸,贴于患处。

    (2)药物乳罩:由川乌、商陆、大黄、王不留行、樟脑等组成。选择与患者胸围合适的特殊乳罩,将药袋插入与病变部位相应的夹层内,务使佩戴乳罩时药袋能紧贴乳房患处。每次月经前15天开始用药,7~10天换药袋1次,经期停用,1~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3)穴位贴敷:采用磁贴,取穴:膻中、乳根、期门及乳房局部阿是穴,以上穴位各敷一贴,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4)耳穴贴敷法:王不留行子或磁珠。功用:通络止痛,安神助眠。方法:清洁耳部皮肤预贴部位,探寻耳部较强反应点,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于反应点。留穴按摩,每日3~4次,每次按摩1~2分钟。每3~4天更换一次,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取穴区:内分泌、胸椎(乳房)、肝、皮质下、子宫(卵巢)等。

    2.理疗

    (1)微波理疗:由五灵脂、三棱、莪术、三七等组成酊剂外用。功用:活血通络、消癖散结。用于治疗乳腺增生合并囊肿者。方法:用酊剂浸湿棉垫敷于乳房,借助微波照射,将中药离子透入增生部位,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2)神灯理疗:适用于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证,通过特定电磁波的谐振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囊肿吸收、结块消散。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3)三才配穴理疗:运用乳腺治疗仪,根据中医辨证,选用穴位组合,对乳腺进行局部治疗,10天1疗程,治疗3~5个疗程。

    3.其他疗法

    (1)塞鼻疗法:用公丁香为主的中药研末塞鼻,药物可随呼吸进入所属经脉,起到疏肝、健脾、温肾、调和冲任之功。

    (2)推拿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内关、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膻中、乳根、手三里、背俞穴、太溪、阿是穴等穴位,用揉法、点法、按法、提拿法、按揉法、振腹法等手法治疗。

    (三)针灸疗法

    1.体针:常用的穴位有乳根、肝俞、丰隆、行间、足三里、肾俞、关元、三阴交、血海、阿是穴等以及乳房肿块周围围刺。

    2.耳针:常用的穴位有内分泌、交感、皮质下、乳腺、垂体、卵巢、肝,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1次,两耳交替,每日自行按压2~3次。

    3.皮内针:常用的穴位有屋翳穴,皮内针由内向外平刺入皮下,以患者活动两臂无胸部疼痛为宜,用胶布固定,留针2~3天。留针期间每日按压2~3次。

    4.穴位注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斜刺肝俞、膈俞,可少许提插捻转,回抽无回血后,即可将丹参注射液2ml推入,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5.穴位埋线:随证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肝俞,胃俞、太冲、丰隆、乳根)。埋线时间:卵泡期(经期第5~8天),每月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四)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2)适龄婚育,提倡母乳喂养。

    (3)家庭和睦,夫妻生活和谐。

    (4)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及美容护肤品。

    (5)重视乳房疾病普查与自我检查。

    2.饮食调理

    提倡低脂肪膳食,可选番茄、胡萝卜、菜花、芦笋、黄瓜、丝瓜及绿叶蔬菜等;常食新鲜水果、食用菌类。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少用油炸食物、烟酒、咖啡及木瓜等。

    3.情志调理

    解除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及时缓解紧张、忧郁、恼怒、悲伤等情绪,有助于减少乳癖的发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治愈:改善率≥90%;

    显效:改善率70%~90%;

    有效:改善率30%~69%;

    无效:改善率<30%。

    (二)评价方法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价。

    1.疼痛分级与评分

    0级(6分):无触痛,无自发痛;

    1级(12分):触压痛,无自发痛;

    2级(18分):自发痛,以经前为主,呈阵发性;

    3级(24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

    4级(30分):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

    2.肿块分级与评分

    ①肿块硬度分级

    1级(3分):质软如正常腺体;

    2级(6分):质韧如鼻尖;

    3级(9分):质硬如额。

    ②肿块范围分级评分(1个象限按1.5分计算)

    1级(3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

    2级(6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3~4个乳房象限;

    3级(9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5~6个乳房象限;

    4级(12分):肿块分布范围局限于7~8个乳房象限。

    ③肿块大小(最大直径)分级与评分

    1级(3分):肿块最大直径≤2.0cm;

    2级(6分):肿块最大直径2.1~5.0cm;

    3级(9分):肿块最大直径>5.0cm。

    3.全身伴随症状评分

    未变

    改善

    恢复正常

    情绪变化

    月经异常

    腰膝酸软

    两胁胀满

    瘀血症状(舌质、舌下脉络情况)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