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时间:2021-03-01 18:02:2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不辱使命 知识点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本文关键词:不辱使命,知识点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本文简介: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本文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

    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二、基础知识

    1、正音

    唐雎(jū)

    怫然(fú)

    跣(xiǎn)

    抢地(qiāng)

    韩傀(guī)

    休祲(jìn)

    缟素(ɡǎo)

    色挠(náo)

    2、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安放)

    (2)轻寡人与

    (“与”通“欤”,语气词“吗”)

    (3)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青色)

    (4)寡人谕矣

    (“谕”同“喻”,明白,懂得)

    3、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

    (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

    (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4、一词多义

    (1)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2)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

    (3)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4)夫

    A、此庸夫之怒也(fū

    成年男子名词)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

    发语词无义)

    (5)以

    A、以头抢地耳(以: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介词“凭借”)

    C、徒以有先生也(以介词“因为”)

    D、以大易小(以介词,用)

    整体把握

    1、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2、结构内容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状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跑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3、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1)通过对话,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本文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跃然纸上。

    (2)运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文中的秦王和唐雎本身就是两个相对而存在的人物,他们的身份、地位、目的,乃至性格、思想、语言、行为等都截然不同,在尖锐、矛盾冲突及多方面的对比衬托中突显人物,奇妙无比。

    唐雎的性格: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秦王的性格: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的形象。

    题目:

    1:在文章中找出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施恩嘉惠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礼,盛气凌人的句子。

    答: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与君”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简析“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在文中的作用。

    答: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了本国国土的利益。

    3: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的潜台词。

    答:你最好将你们的国土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4: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语言描写,突出人物思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很多,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例。

    答:

    蔺相如完璧归赵

    晏子使楚,楚王自取其辱

    诸葛亮舌战群儒,连吴抗曹

    6:唐雎以“士之怒”回击“天子之怒”,表现怎样的精神?

    答:忠贞爱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7:唐雎反击秦王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故事?

    答:表明要效仿他们,刺杀秦王,同时表明和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8:唐雎反击秦王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答:

    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安陵国。

    1.(1)fú(2)qiāng(3)xiǎn(4)guī(5)jìn(6)gǎo

    2.(1)扩充(2)有才能有胆识的人(3)只,仅仅(4)交换(5)吉祥(6)道歉(7)屈服(8)明白,懂得3.(1)即使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五百里吗?(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3)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4)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5)心理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6)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4.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5.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6.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7.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8.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9.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10.“海大鱼”,以海喻齐国,实以海水喻齐民,以大鱼喻靖郭君,大鱼在海中最为得意,钩网对它无能为力。11.“谏止三言”,妙在客进“三言”之前的请谏,故作十三字的危言,又复进八言“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加上最后的注释词共五十六言。12.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认识。

    课堂练习

    1.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

    B.听、讲

    C.派、遣

    D.出使

    E.使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2)唐雎不辱使命(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2.请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

    A.骚挠

    B.屈服

    (2)长跪而谢之曰(

    A.道歉

    B.谢意

    (3)天下缟素(

    A.gǎo

    B.kǎo

    (4)弗敢易(

    A.交换

    B.交易

    3.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4.找出下列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安陵君能够答应我吗?

    5.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其许寡人。”(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词。

    (1)仓鹰击于殿上(

    (2)秦王色挠(

    2.唐雎面对秦王以________相威胁时,他以________作答,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________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王形象。

    3.翻译下列句子大意。

    (1)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5.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1)秦王怫然怒(

    (2)以头抢地耳(

    (3)亦免冠徒跣(

    (4)聂政之刺韩傀(

    (5)休祲降于天(

    (6)天下缟素(

    2.解释加粗词语。

    (1)请广于君(

    (2)非士之怒也(

    (3)岂直五百里哉?(

    (4)弗敢易(

    (5)休祲降于天(

    (6)长跪而谢之(

    (7)秦王色挠(

    (8)寡人谕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其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感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10.“海大鱼”有何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说一下对“谏止三言”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靖郭亦纳谏,乃辍城薛”,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