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九年级物理电学解题方法技巧

    时间:2020-10-14 15:09:2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电学 解题 九年级

     九年级物理电学解题方法技巧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掌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和学习尤为重要. 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后,重在应用:一方面用于实际生活,另一方面用于解题,而且学生能够做一些物理习题、掌握一些方法、技能,也会感到有成功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物理解题训练中指导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对已学过的知识起到“再现”和“加固”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训练思维的能力。

     物理习题中题型虽然不一样,但是审题和分析的思路却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列出方程,且所用的数学计算不能太繁琐。讲解习题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还要抓住典型题目,巧设疑难,一题多变,增强学生洞察知识内涵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我尝试总结了一些解题的方法. 用“组合法”解题 由于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求某待求量时能够选用的公式比较多(初中电学大部分是纯电阻电路)到底选用哪一个公式直接、恰当,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入手,如果用组合法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求解就容易多了。为解题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解题效率。

     “组合法”即是根据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量,进行观察看看能组合成哪些公式,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求解.(通常把题目中的恒量看成已知条件)

     例 1:两只白炽灯泡 L1、L2 分别标有“220V40W”、“220V100W”串联接入 220V 的电路中,哪个亮些 解析:1、已知额定状态可求出陷含条件 R1、R2。

     2、L1 与 L2 串联,I 作为隐含已知条件。

     3、题目要求判断哪一个灯泡更亮些,即求 P 实 观察:

     1、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有:电功率—P 实、电阻—R、电流—I 2、观察 P、I、R 则组合成公式:P=I2R ∵R2<R1、L1 与 L2 串联 根据 P=I2R 可知 P1>P2 ∴L1 更亮些 此方法在力学中也常用 用“表达法”解题 “表达法”也可叫做“表示已知条件”法,实质上就是“综合法”,但是往往讲到综合法时,大部分学生当时能够理解,过一段时间又难以排上用场。如果用表达法,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且容易记忆。

     “表示已知条件”法即是把已知条件中的物理量用公式表示出来,再找待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逐步跟所求量联系起来,思路是从已知量入手逐步探究到未知量(列方程)并进行观察、求解. 例 2:所示 ab 和 bc 是两根电热丝.若把 ab 端接入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其功率为60 瓦;若把 ac 端接入同一电路中,其功率为 15 瓦,则把 bc 端接入电路时其功率为多少 解析:此题涉及两根电阻丝 ab 和 bc 及已知了它们的电功率,其中电源电压及 ab和 bc 电阻值是多少,题目并未告知,要直接求出 bc 端的电功率很困难,但由题目可知: bc,分别已知 Pab、Pac 为:60W、15W

     根据题意用表达法表示出已知条件:

     ∵题目中已知量有:P、U(隐含条件)

     ∴选用 P=表示出电功率(组合法)

     Pab==60WPac==15W 又因为 Rac=Rab+Rbc 就可以找到待求物理量中的一个条件 Rbc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了. 解:设电源电压为 U Pab==60WPac==15W ∵Rac=Rab+Rbc∴Pac==15W 再用“倒数法”进行观察找到 Pbc 与已知条件的联系. ∴Pac=-=20(W)

     此方法在力学中也常用 用“电源电压不变法”解题 一般用于:

     1、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开关的闭合、断开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的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但电源电压不变. 2、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电路中连入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 3、在同一电路(或几个电源电压相等的不同电路)中,变阻器的阻值发生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电源电压不变)

     其中例 2 同样也可以用此方法解答:

     解析:根据题意中三段电阻丝分别三次接入同一电路中,所以电源电压不变,根据

     前面分析选用 P=表示出电功率,即有:

     1、Rab 接入电路时 U2=PabRab=60Rab 2、Rac 接入电路时 U2=PacRac=15(Rab+Rbc) 3、Rbc 接入电路时 U2=PbcRbc 由此,上面三个式子可以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知:

     Rac=Rab+Rbc 电源电压不变得:

     U2=PabRab=60Rab…… U2=PacRac=15(Rab+Rbc)……② U2=PbcRbc……③ 联立解方程组可得 Pbc=20(W)

     注意事项 以上三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易懂,且克服了学生做题无法入手、做题难的畏惧心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能够根据题目所述,明确电路是通路、断路还是短路。若电路中各元件用导线连接,开关(电键)闭合后,电流能从电源的正极出来沿着导线通过用电器回互电源的负极的电路,就是通路。若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形成,则电路是断路。如果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通过导线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就是短路。短路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电路发生短路,将严重损坏电源。

     ③必须弄清楚电路中各个开关的作用,弄清各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用电器。

     ④弄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情况,滑片的移动如何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引起其他物理量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的是由滑动变阻器连入可能造成的短路现象。区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弄清它是测量哪个元件或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2)识别电路的方法 ①对于非常直观、简单的电路,可以直接根据串、并联关系的定义去判别。

     ②有些电路,通过开关来改变电流的流向,往往不容易区别用电器的串联、并联关系,对于这种电路,只要抓住电流路径就很容易解决。

     3)列方程解题 把已知量直接代入物理公式计算的简单题,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有些题不能直接利用算术解法,找到相应公式,代入已知数据,算出某个物理量的值,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列方程来求解。

     列方程解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什么物理量作为方程的求知数可使解题方便、简单,而并不一定是求什么就选什么作求知数。

     4)利用比和比例解题 初中物理电学规律很多,其中有些是用正比例或反比例形式给出,因此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列出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解题。利用比和比例解题好处很多,特别是不出现中间环节的计算结果可减少出错,减少大量的不必要的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符合条件的不能随便写比例关系;二是要分清正比还是反比,一正一反,相差甚远。

     经常用到的、能够列比例关系式的规律有以下几个 ①欧姆定律有关内容 a、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②串联电路中的有关内容 a、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导体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c、导体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d、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③在并联电路中 a、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电阻成反比; b、导体的电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电流通过各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1、运用比例法解题 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反映二三个物理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而这些物理量之间又常存在着正比和反比的关系。用比例法解题,不仅可使解题过程清晰、简化、明了,还可加深对物理公式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运用比例法解题时,解法可归纳为以下三步:1)写出表达式;2)列出比例关系并化简;3)代入数据运算。

     2、运用列方程(组)法解题 在物理习题中,有很多情况需要运用列方程(组)来求解。如力学中的力的平衡、杠杆平衡,热学中的热平衡等。在解这一类问题时,抓住“平衡条件”就能列方程;电学中的当电路的连接情况发生改变导致部分电流、电压发生改变,题型中抓住对某一用电器而言,其电阻不变,或整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这些“不变量”,也能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尤其是一些典型性问题无其他方法可以解答的,非采取此法不可,因

     此列方程(组)已成为物理学习中的一种常用的、典型的解题方法。

     运用列方程(组)解题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三步:1)找等量关系,就是根据题中的物理过程、所给条件或要求找出列方程所必需的等量关系;2)列方程,就是依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基本公式及已知条件列出关于所求物理量的方程或方程组;3)求解,就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方程或方程组,得出所求物理量。

     3、运用不等式法解题 不等式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同类量大小、确定某一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表达某一条件、或用来求某一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确定范围;2)表达条件;3)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4、运用假设法解题 解物理题的方法很多,如果题目所给条件不多,或物体所处状态不明朗、或题中的结果不几种明确的可能性,但缺少一些必要的判断条件时,我们不妨试试用假设法去解题。假设法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化难为易,节省解题时间的作用。

     1)假设物理量: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要假设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而这些物理量并不需求其大小,假设只是为了列式进行计算。

     2)假设状态:

     3)假设结果 5、运用替代法解题:用相等的量进行替代 6、运用整体法解题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