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题库(2020年九月整理).doc

    时间:2020-09-30 15:12:3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题库 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2. “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朱熹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循序渐进 3.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青少年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詹姆斯

     D.霍尔 4.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人生全程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詹姆斯

     D.霍尔 5.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儿童发展“内化说”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

     。

     A.维果茨基

     B.布隆斯基 C.鲁宾斯坦

     D.聂恰耶夫 6.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

      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A.房东岳

     B.廖世承 C.陈鹤琴

     D.朱智贤 7.解放后,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房东岳

     B.潘菽 C.陈鹤琴

     D.朱智贤 8.下列 不属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任务的是

     。

     A.描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B.解释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C.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D.对有心理疾病的儿童进行干预与治疗 9.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过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以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测验法 10.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

     A.一线教师

     B.教育管理人员 C.教育专家

     D.专职研究人员 11.下列不属于教育行动研究特点的是

     。

     A.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

     B.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C.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研究

     D.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研究

     12.“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说明教学的目的是

     。

     A.教会学生学习

     B.教会学生研究 C.发展学生智力

     D.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 四、问答题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和教学有何意义? 2.教师如何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3.如何理解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等的优缺点? 4.如何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5.怎样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五、材料分析题 1.在本章开头的案例中,针对武爱东的违纪行为,(1)程发老师处理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你应该怎么做?(3)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你如何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和处理这一事件? 2.刘老师教初一的政治课程,他在处理小张同学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遇到了麻烦。今天上课时,小张叠了个纸飞机,他趁刘老师板书的时候,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刘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 D.3.D.4.B.5.A.6.A.7.D.8.D.9.B.10.A.11.C.12.A.

     四、问答题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和教学有何意义? 答:首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的理论,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指导。此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教师每天的有效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重视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更多的人深入到中小学去与教师一起研究,针对实际教育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讲直接用于改进教学。

     2.教师如何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答:教师作为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与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不同,教师所从事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情境中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也不是形成某种理论,而是解决问题,即教师所从事的研究主要是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参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教师在工作环境中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如何理解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等的优缺点? 答:观察法能获得大量生动直观的资料,比较真实可靠,研究结果也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外部效度较高;但观察法因缺乏控制,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观察的结果难以深入量化分析,需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来增强其科学性。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同时能保证所收集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访谈法也有缺点,一是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研究者的素质的影响;二是有些问题被访谈对象比较敏感,不宜进行访谈;三是访谈结果处理比较麻烦。问卷法的优点是,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比较方便;样本量大,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匿名性强,主试与被试间的相互作用小。但是问卷法也有一些缺点,由于问卷的问题和回答方式比较固定,因而灵活性不强;问卷法通常只能研究一些比较简单、表面的问题,难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问卷法得到的结果的真实性受问卷的效度和被试的态度影响较大。

     实验法的优势是能对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能从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分离出来,以检验和揭示有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对变量的操纵和控制也是实验法的缺陷,因为实验中对变量的操纵难以排除人为化的影响,实验情境中许多特定因素的作用也使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

     测验法的优缺点与问卷法类似,所不同的是,测验法所运用的工具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量表。

     4.如何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答:会学习不仅仅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会学习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2)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3)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会学生学习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5.怎样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答:要成为专家型教师,需要从所教学科内容、一般教学方法和讲授所教课程的特定教

     学方法中不断学习;需要进行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使日常工作和事物的完成逐渐自动化;需要培养洞察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专家型教师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需要时间,需要在实践中的不断练习、反思和再学习。成为专家型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经过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这几个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答:(1)程发老师处理的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一味地采用惩罚进行压制;(2)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我会向秦老师那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关怀,因势利导,激发其内在的动机。

     (3)作为一名有意识的教师,我会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发现其闪光点,逐步加以转化。

     2.答:作为有意识的教师,刘老师在处理小张的不良行为时,会思考一些处理方法,如第一种方法是训斥小张;第二种方法是忽视小张的行为;第三种方法是让小张去办公室呆着;第四种是说服教育;第五种方法是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组织全班同学对该事件进行讨论;第六种方法是表扬小张同学飞机叠得好,借机教育他要制作一架真飞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小张内在的学习动机。其实,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优势和缺陷,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可能很完美。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就是小张同学为什么会表现出捣乱行为?其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只有搞清楚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所采取的措施才是有效的。

     学

     海

     无

     涯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

     A.种系进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B.人类的心理发展 C.民族心理发展

     D.个体人生全程发展 2.哈洛(Harlow)的恒河猴隔离实验说明了

     。

     A.遗传的决定作用

     B.环境的决定作用 C.早期经验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D.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通常说“好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说明了

      。

     A.遗传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C.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D.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4.鸟类印刻现象说明

      。

     A.个体发展存在阶段性

     B.个体发展存在多样性 C.早期经验决定个体发展

     D.个体发展存在关键期 5.一般认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1-3 岁

      B.3-5 岁 C.1-5 岁

      D.4-5 岁 6.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具备守恒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具备“去自我中心”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强调语言和交往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科尔伯格 9.重视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埃里克森

     D.科尔伯格 10.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埃里克森

     D.科尔伯格 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个体的

     。

     A.本我的发展

     B.自我的发展 C.人际关系的发展

     D.思维的发展 12.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所探讨的核心是儿童

     。

     A.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B.道德情感的发展 C.道德意志的发展

     D.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填空题 1.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是

     岁,儿童音乐学习的关键期是

     岁前。

     2.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

     和

     两种方式逐渐适应环境,与环境不

     学

     海

     无

     涯

      断取得平衡,并逐渐习得新的图式,从而使心理不断得到发展。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其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和防止

     ,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4.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和

     。

     5.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包括

      定向和

     定向两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 1.关键期 2.图式 3.同化与顺应 4.最近发展区 5.自我同一性 6.心理发展

     四、问答题 1.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2.简述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教育的意义。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和教学观。

     5.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6.比较与评价科尔伯格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五、材料分析题 1.根据本章开头的材料分析:(1)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2)为什么 Itard对 Victor 的教育并不成功。

     2.7 岁的姐姐琪琪带着 5 岁的弟弟冬冬一起去买冰淇淋吃,她给弟弟买了一块筒状的冰淇淋,给自己买了一块棒状的冰淇淋。弟弟盯着姐姐的冰淇淋似乎想说什么,姐姐见状对弟弟说:“我的虽然长一些但是也细一些,你的短一些但是也粗一些,我们两个的冰淇淋是一样多的”。

     请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析姐姐和弟弟的心理特征。

     学

     海

     无

     涯

      第二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D.5.C.1-5 岁 6.C.7.C.8.B.9.C.10.A.11.B.12.A.

     二、填空题 1.5,6;2.同化,顺应;3.同一性,同一性混乱;4.前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5.惩罚与服从,相对功利主义。

     三、名词解释 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图式: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皮亚杰指出,凡能在行为中可以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之为图式。

     3.同化与顺应: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4.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5.自我同一性:是指主体我与客体我、现实我与理想我等方面的统一状态。

     6.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人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个性社会性发展。

     四、问答题 1.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答:有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2.简述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教育的意义 答: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因此,教育要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4.简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和教学观。

     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借助于语言进行交流,使得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在教学观上,维果茨基围绕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学

     海

     无

     涯

      5.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答:埃里克森认为,个性是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发展经历几个既连续又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成功地完成发展任务,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如果发展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要解决八对矛盾。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强调自我在发展中的成熟和作用,并且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的人格发展很有价值;同时从毕生发展的角度诠释人格发展的模型对人格发展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比较与评价科尔伯格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皮亚杰及其同事主要从三方面研究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1)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2)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3)儿童的公正观念。在研究方法上,皮亚杰主要采用临床法和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皮亚杰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和考察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并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也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就是道德认知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三阶段六水平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道德观念发展阶段,强调道德发展与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之间的关联。在研究方法上,科尔伯格主要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五、材料分析题 1.答:(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发展可能性,环境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等)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2)早期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进行教育效果就比较差。

     2.答:姐姐具有守恒和去自我中心;弟弟不具有守恒,存在自我中心性

     学

     海

     无

     涯

     学

     海

     无

     涯

      第五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布鲁纳提倡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指导学习 2. 以下哪个内容 不属于...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律

     。

     A.准备率 B.练习率 C.强化率 D.效果率 3.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动物只对特定的强化刺激产生唾液分泌条件作用,而对其它近似的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象称为

     。

     A.消退 B.维持 C.分化 D.泛化 4. 当一个受过处分的学生持续表现出良好行为时,校方就撤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做法属于

     。

     A.消退 B.负强化 C.泛化 D.正强化 5. 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符合

     。

     A.人本主义思想 B.建构主义思想 C.认知同化思想 D.行为主义思想 6. 下列哪一个 不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

     。

     A.注意过程 B.动机过程 C.认同过程 D.动作再现过程 7. 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

     A.信息加工的过程 B.认知同化的过程 C.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D.产生顿悟的过程 8. 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喜爱的活动去强化不喜爱的活动,这是

     。

     A.普雷马克原理 B.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C.泛化原理 D.皮格马利翁原理

     学

     海

     无

     涯

      9.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10.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叫做

     。

     A.直接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1. 提出自我实现人格观的马斯洛是属于

     。

     A.人本主义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学派 12. 儿童在学习了“胡萝卜”和“菠菜”这类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并列学习 B.组合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13. 下列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通过听课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14.下列哪种学习属于独立的发现学习

     。

     A.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B.小学生通过自编口诀背诵圆周率 C.中学生通过听课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15. 在下列心理学家中,哪位强调强化的作用

     。

     A.马斯洛

      B.皮亚杰

     C.铁钦纳

      D.斯金纳 16.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学

     海

     无

     涯

      C.加涅 D.桑代克 17.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随机通达教学 D.合作学习 18.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费希纳 D.巴甫洛夫 19.班杜拉提出的两种强化为

     。

     A.直接强化和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和间接强化 C.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20. 奥苏泊尔认为动机至少应该包括

     。

     A.学习内驱力、工作内驱力和生活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成就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成就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

     。

     A.原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习的影响 C.行为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

      D.图式在学习中的作用 22. 一个人为了保持家长、教师等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达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叫(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目标内驱力

     二、填空题

     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被称之为

      ;斯金纳的条件反射被称之为

      。

     2.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而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

     3.在学习方式上,布鲁纳提倡

      ;而奥苏伯尔提倡

     。

     4.奥苏伯尔把接受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

      。

     5.罗杰斯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做到三点:

     、共情心和

      。

     学

     海

     无

     涯

      三、名词解释 1. 负强化 2. 程序教学 3. 替代性强化 4. 发现学习 5. 先行组织者 6. 共情心

     四、问答题 1.简述强化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2.比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3.评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4.比较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观点; 5.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6. 理解加涅对学习结果划分的教学意义; 7.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 在第五章开头的案例中,斯科特的做法很有效。试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分析斯科特所使用奖励、惩罚、代币制的理论机理及其作用。

     2.在班杜拉所做的经典实验中,一开始成人为儿童示范对玩偶的攻击性行为,两个儿童观察后,模仿成人对玩偶的攻击行为,玩得很开心,于是习得了攻击行为。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儿童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根据这一实验研究,(1)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解释儿童不良行为习得的原因;(2)分析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3)分析班杜拉示范教学的机能价值。

     学

     海

     无

     涯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2. C;3. D;B;5. B;6.C;7. C;8. A;9. B;10. C;11. A.;12. C;13.C;14.A.;15. D;16. A;17. B;18. D;19. D;20. C;21. B;22.C。

      二、填空题

     1.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2.尝试-错误;顿悟。3.发现学习;接受学习。4.机械学习;无意义学习。5.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三、名词解释 1. 负强化: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以增强反应发生的频率。

     2. 程序教学:指将各门科学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的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并及时给与强化,使学生最终掌握所学的知识。

     3.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4. 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5. 先行组织者:指一种包摄性较广、概括性较强、最稳定、最清晰的引导性材料,通常是新概念的上位概念。

     6. 共情心:也译移情,指学习的促进者能设身处地地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了解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情感体验,与学习者共情。

     四、问答题 1.简述强化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答:斯金纳非常重视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重要性,他详细研究了强化的种类、强化的性质以及强化的作用模式等问题,形成了他的一套强化理论。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把强化程序分为连续强化和断续强化。他还比较了惩罚与负强化。在教学中应用:程序教学、课堂管理、行为塑造、行为矫正等。

     2.比较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答: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所研究的是应答性行为,是被动的;研究的重点是使

     学

     海

     无

     涯

      中性刺激如何变成条件性刺激,即侧重于研究刺激的变化,故也称之为刺激型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物的强化意义在于使中性刺激具有信号意义,即研究的核心是揭示刺激物的信号意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所研究的是操作性行为,是主动的;研究的重点是使自发行为变成操作性行为或工具性行为,即侧重于研究行为的变化,故也称之为反应型条件反射;强化的意义在于使得行为具有工具性,并详细探讨了不同的强化类型和程序所具有的强化作用。

     3.评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注社会行为的习得,而非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注重学习中认知因素的作用,将认知过程引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行为主义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加以融合,从而超越了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认知理论学习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严密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并且以人为研究对象,摒弃了行为主义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使得研究结果更富有说服力;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的方式,并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而不是主要通过直接学习获得的,从而丰富了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班杜拉关于环境、个体与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理论,强调期望、信念、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强调认知因素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避免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忽视认知的弊端,更加全面地阐释了影响行为的因素;班杜拉提出三种强化模式,而非单一的直接强化模式,完善了强化学习原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和示范教学过程,揭示了示范教学的一般规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比较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观点 答:桑代克通过对动物学习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他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境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研究结果,提出三条著名的学习律:效果率、练习率、准备率。苛勒认为,学习是对知觉情境的重新组织,即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从学习的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从学习的过程看,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通路的联结,而是在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刺激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

     5.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即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学习所要掌

     学

     海

     无

     涯

      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也是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含三个并行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通过这三个过程,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布鲁纳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最重要的是学习者要具备善于发现学习和训练有素的认知能力。此外,布鲁纳还特别强调认知需要和内部动机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认知-同化的过程,即是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改组,一方面是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奥苏伯尔对学习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者是否对材料意义理解,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一是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二是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联系。具备这两个条件,学习者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进行相互作用,于是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奥苏伯尔非常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已有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学习动机方面,奥苏伯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驱力组成: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和附属驱力。

     6. 理解加涅对学习结果划分的教学意义 答:加涅把学习结果看作是学生性能(capability)的改变。五类学习结果分别是:(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这五类结果设计到学生的认知领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有相通之处,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

     7.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是:在学习目标上,要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在学习动机上,强调需要和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对人生发展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在学习途径上,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学;在教学观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倡导“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方面(如行为

     学

     海

     无

     涯

      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这对于当今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主张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去解释和理解行为,尤其关注人的情感、需要、知觉、信念、尊严与价值等,以发展人性、开发潜能、促进自我实现为人生的目标,这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主要的启发意义。

     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作为一种认识论思潮,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地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的实质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改变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学习是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内容不应该事先被确定下来和系统化,学习内容包含在学习环境中,每一个体从各自的现状出发,学习那些认为是重要的、想要的、有用的东西。学习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个人意见。建构主义教学目标强调把“理解认知过程”和有用的“意义建构”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把社会化和文化适应作为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简单的、直接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反省的、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出四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1)抛锚式教学模式;(2)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3)随机通达教学模式;(4)支架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是对传统教学的革命,对于改革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忽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等;以及改革学生不加思考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知识、机械重复的练习等学习方式,都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 答:斯科特所使用奖励有:不定期给玻璃球(可变比率强化)、联欢会和看卡通片(符合普雷马克原理)、冰淇淋或披萨饼、海星卡等,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奖励属于强化,具有加强行为的效果,可变比率强化效果最好;斯科特所使用的惩罚有:口头警告、黄色卡片、失去自由活动的时间(负惩罚)、给家长写便条。斯科特使用自制的代币或特纳币给学

     学

     海

     无

     涯

      生奖励,其实上述的玻璃球也属于代币制,具有强化作用。

     2.答:(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不良行为的习得原因可能是观察并模仿了他人的不良行为,并受到了强化或替代性强化;(2)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观察)、保持、动作再现(模仿)、动机(强化)四个过程;(3)班杜拉认为在示范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榜样有助于提高示范教学的机能价值。榜样具有示范性,感染性,可产生替代性强化。

     学

     海

     无

     涯

      第六章习题

     一、 选择题

     1.学生对学习结果归因为“能力”,它是

      。

     A. 内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B.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C. 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D. 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2.学生对学习结果归因为“运气”,它是

      。

     A. 内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B.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C. 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D. 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3.学生对学习结果归因为“老师评分不公平”,它是

      。

     A. 内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B.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C. 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D. 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因素 4. “学生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其先前的学习行为没有受到强化或是因为受到了惩罚所致”,这一观点最能体现的是

      。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归因理论

     D. 自我效能感理论 5. “学生学习动机低下是因为他(她)不相信自己能胜任学习这一任务”,这一观点最能体现的是

      。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

     D. 自我效能感理论 6. “有些孩子认为,只要我不努力学习,那么考不好也并不能说明我很笨”,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下列哪种理论进行解释

      。

     A. 自我价值感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归因理论

     D. 自我效能感理论 7.根据耶可斯-多德森定律,下列哪个表述正确

      。

     A.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B.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 C.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

      D.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总体上呈倒 U 型关系,且受任务难度影响 8. 有些小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老师的一面小红旗。这种学习动机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内化动机

     D. 近景动机 9.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人是

      。

     A. 海德

     B. 罗特 C. 韦纳

     D. 麦克莱兰德 10.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B. 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C. 个体的身心状态

     D. 个人的知识水平 11.根据自我价值感理论,有些学生不愿意努力学习是因为

      。

     学

     海

     无

     涯

      A. 习得了无助感

     B. 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 C. 害怕困难

     D. 自我效能感低 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求知欲属于

      。

     A. 低层次的需要

     B. 基本需要 C. 成长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填空题

     1.阿特金森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不同倾向:

     和

      。

     2.海德把归因方式分为

     和

      。

     3.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七种,还进一步把这七种需要分为两种水平,前四种需要称为

     ;后三种称为

      。

     4.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对归因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概括的是

      。

     5.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提出自我价值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三、 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 2. 内化动机 3. 自我实现的需要 4. 自我效能感 5.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6. 成就动机

      四、问答题

     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简述自我价值感理论的主要思想。

     3. 简述归因训练的步骤。

     4. 根据强化动机理论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5.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如何引导学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6. 如何根据归因理论引导学生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合理归因? 7. 如何根据自我价值感理论解释有些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努力学习? 8. 根据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9. 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采取具体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案例分析

     1.小林和小华是初三学生,这次的英语考试他们俩都考了 95 分的高分。小林对学习充满兴趣,无论对哪门课、哪个新内容,他都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尤其在学英语的时候, 他经常会问自己,“如果是外国人看到这个会怎么说呢?”“这个想法用英语怎么表达呢?” 于是,每次上英语课甚至做练习他都乐在其中,英语成绩一直很稳定,爸爸妈妈对小林的学习几乎不用操心。小华的情况则不相同。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他,学习成绩一定要好,这样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上了初中,爸爸妈妈对英语也特别强调,以后上大学考英语四六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只要成绩好,爸爸妈妈就给他奖励(比如钱、

     学

     海

     无

     涯

      零食、玩具、带他去玩等等),而只要成绩不好,就会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慢慢地,小华也知道考出好成绩有多重要。为此,他有时也会努力学习。但是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而且,他越来越觉得学英语很痛苦,感到很累。

     请根据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对小林和小华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谈谈对教育的启示。

     2.期中考试结束了,老师把数学考卷发给学生。学生拿到卷子的时候,各自表现了不同的态度。小 A 看到自己得了 80 分的卷子,很不高兴:“上次考 85 分,这次才 80 分,都怪自己运气不好,考试那天感冒了,所以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气死我了!”小 B 虽然考了 78 分,但高兴极了,他对小 A 说:“瞧,我一点都没复习就考了 78 分,你还每天复习呢,比你才少两分,看来我是个数学天才!”小 C 一向很认真,她考了 95 分,说:“我觉得上课认真听、多做练习,还有认真复习才能考得好,这叫工夫不负有心人吗!”小 D 拿着自己 55 分的卷子,唉声叹气:

     “认真有什么用,多做练习有什么用?反正我怎么努力都是白费,注定我数学学不好了,唉……” (1)试分析这几位同学的归因特点;(2)分析者几位同学的归因对他们以后学习动机的影响;(3)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如何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归因?

     学

     海

     无

     涯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B. 4. B. 5. D. 6. A. 7.D. 8. B.9.A. 10.A. 11.D. 12.C.

      二、填空题

     1.追求成功;回避失败。2.内部因素;外部因素。3.基本需要;成长需要。4.海德;韦纳。5.班杜拉;科文顿。

      三、 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是指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具体而言,学习动机是发动、指引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2. 内化动机:由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内部动机,或者叫内化了的外部动机。

     3.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渴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自己越来越靠近自己希望成为的人的一种需要。

     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胜任某项任务的信念。

     5.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和多德森(1908)的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总体上呈倒 U 型关系,且受学习任务难度的影响,该规律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具体地说,学习动机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习,而当动机保持在最佳水平时,则可以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过低时,个体对学习活动态度冷漠,学习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

     6.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莱兰德和阿特金森在默瑞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研究发现,成就需求强烈的人喜欢选择难度大,有挑战的工作,他们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获得更大的成功;而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的任务和独立决策少的任务。阿特金森还进一步区分了成就动机的两种不同倾向:力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

      四、问答题

     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它们间的关系是:出现的顺序是由低到高、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可以分为二种水平。

     2. 简述自我价值感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自我价值感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文顿在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归因理论而提出的。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着眼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的问题。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1)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2)学生倾向于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显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3)追求成功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学生倾向于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感。(4)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倾向随着年纪的升高而变化转移。

     3. 简述归因训练的步骤 答:第一步,要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教师可以通过访谈或问卷等方式来了解。第二步,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任务。第三步,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如果学生的归因比较积极,如把失败归因为没有努力,教师应及时强化。如果根据学生的归因中存在问题,如把成功归因为运气,

     学

     海

     无

     涯

      把失败归因为能力等,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4. 根据强化动机理论,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答:强化动机理论是行为主义范式下的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认为,操纵有机体行为之后的强化事件可以引发和维持有机体的学习行为,因此,强化动机理论主张从外部对学习动机进行控制,适时给予学生表扬或奖励,或者免于处罚,可以增强学习的学习动机。

     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如何引导学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 答:阿特金森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力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根据成就动机理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就...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