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1-09-30 10:32:0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报告会 讲话

      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上的讲话

      按照中央、省委和xx市委的部署,xx市委组建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团。根据市委统一安排,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一次集中宣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总结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主要考虑、突出特点和重要内容,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建议》的逻辑主线。新发展阶段科学标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位,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必须联系起来领会、贯通起来推进。下面,围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结合前期学习体会,我讲四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论断。对于这一论断,要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2%左右,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将会突破100万亿元,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67%上升到70%。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xx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基本实现,雄安新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xx冬奥会场馆和配套设施基本建成,首都“两区”建设(指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xx年xx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两区”建设规划(xx-2035年)〉实施意见》,计划到2035年,张家口全面建成首都“两区”,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步伐加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生产总值跃上新的台阶。从XX看,我们围绕加快构建“XXX”发展格局,凝心聚力、拼搏奋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许多新机遇新挑战

      关于新机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中央又做出新的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投资发展潜力、广阔的消费发展空间,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空间广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拥有充分保障。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等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关于新挑战。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二战后形成的全球权力和治理格局面临解构和重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可以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国内发展环境也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目前,xx也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交通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广阔,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但前进道路上也同样存在不少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更好统筹“两个大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三)新发展阶段具有许多新的重要特征

      第一,我国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是新发展阶段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

      第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奋斗,我们即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新方位。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些年来,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实现全面小康,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不但要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新发展理念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次全会在提出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同时,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这同样是一种战略谋划和战略安排。“十四五”规划不是孤立的规划,而是向2035年远景目标迈进的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规划。因此,在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同时,对未来15年的发展任务和目标统一擘画(筹划、安排),有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统一性、一致性。对于新发展理念,可以从5个方面来把握。

      (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个远景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三力”大幅跃升。其中,经济实力,主要指标体现在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科技实力,主要指标体现在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综合国力包括经济体系、治理体系、文化软实力、美丽中国、中等发达国家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现代化治理体系就是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法治”;文化软实力,就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五个国”;美丽中国就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中等发达国家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远景目标最后落在美好生活、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上。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共17句话,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蕴含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指导思想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不断推进改革,坚定不移不断扩大开放,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个新”都具有新发展阶段特征。比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部分,不同于“十三五”时期提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今年全会对经济增速没有过多强调,而是要求“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增大,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也是一个客观规律,改革开放(1978)以来四十多年,我们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5%的速度,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年均3.6%的增长速度,我们的经济总量由原来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上升到16%左右,可以说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比“十三五”平均水平可能会有所降低,不少专家预测,这个期间实现5%到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是5.0%-5.5%左右。

      (五)“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建议》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从12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三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七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八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九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十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十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十二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被细化为48项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接续做好下一个五年工作系统制定了“施工图”。

      三、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重要着力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在《建议》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全局性,需要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做到两个“看清楚”:

      一是看清楚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开放之前,限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我们的经济建设规律把握水平,我国的经济循环主要是国内循环,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可以说具有较为明显的封闭性。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循环。2001年是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加入了WTO,利用当时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国际产业分工加快调整的有利的机遇,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和“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7%。2008年又是一个重要节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经济逐步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那时候起就开始了经济再平衡并取得显著成效,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顺差指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转移收支三个收支,收入大于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大约10%下降到xx年的1%左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4.5%下降到xx年的35.7%,外贸依存度逐步放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多方面要素成本上升,国际社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冲击,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我国传统循环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我国大国经济特征凸显,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增强,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从长远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有利于持续改善我国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发展质量,有利于不断增加全体人民福祉。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这是我们的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而非被动应对和权宜之计。

      二是看清楚构建新发展格局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有机统一性。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互促的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今时代,任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扩大内需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我国产业链和需求市场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即便特朗普加征关税、大打贸易战、高喊中美“脱钩”,同时叠加疫情严重影响,今年第三季度中美贸易额还是同比增长了16%。在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国内循环越顺畅,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我们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也有利于带动和激活国际循环,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着力加强。

      一是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事关我国新时代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从我国发展实际看,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遵循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了高收入经济体。这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在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而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没有自觉地推动和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中量的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及时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需要顺应并遵循这一规律。对于我市来说,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经济指标增长还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城市建设还有不足、人居环境仍需改善等等,距离中央、省委提出的战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xx来说,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老路上,决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

      二是关于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党中央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时,第一次把创新放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建议》提出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中,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首位进行专章部署,充分彰显了创新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依然困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然依靠进口。中国装备自给率虽然达到了85%,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为人才从事研究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保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关于坚持系统观念。《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都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系统观念不仅是指导全局工作的,也是在全局工作下指导各项工作的方法论。我们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强化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考验。越是形势复杂,越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这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今天,在座的5个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党校和市直工委,要带头胸怀“两个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带头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聚焦推进xx以及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深入发扬“严细深实快”工作作风,知重负重、快马加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市委组织部要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围绕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各方面力量向中心任务聚焦、向全局工作聚力,努力把组织优势、组织资源、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资源、发展活力。要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拓展创新路径,把“小切口”做成“大文章”。要以农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把人选“入口关”,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羊”,大力推进党支部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整顿应建未建、软弱涣散等问题,健全完善党建统领的农村治理体系和城市社区治理体系。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抓住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契机,推进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及省委、xx市委若干措施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接续培养机制,把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要大力实施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计划,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平台支撑,建强服务体系,大力引才用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同志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谋划、工作举措、工作成果。要在“学懂”上下功夫,无论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还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每一句话都极富深意。要在“弄通”上下功夫,把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各单位领导班子要认真务虚,结合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对“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举措,特别是明年工作思路、任务目标进行研究谋划和细化实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