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稳中更加求质,创新实现自强

    时间:2020-11-27 12:09:3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公报 全会 自强

     正文目录

     1.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 3

     2.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

      ........................................................................................................................................................ 5

     2.1.

     经济发展趋势

      ............................................................................................................................................................................ 5

     2.2.

     经济发展战略

      ............................................................................................................................................................................ 6

     2.3.

     产业政策

      .................................................................................................................................................................................... 7

     3.

     风险提示

      ....................................................................................................................................................................................... 12

     图表目录

     图

     1

     过去十年我国

     GDP

     增速有所降低,通胀水平稳定

      ............................................................................................................ 6

     图

     2

     两个五年规划中农业成就

      ................................................................................................................................................... 10

     图

     3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 11

     图

     4

     2020

     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 12

     表

     1:“十三五”时期与“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对比

      ........................................................................................................... 4

     表

     2:“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战略对比

      .................................................................................. 7

     表

     3:2018

     年与

     2013

     年去产能对比(单位:个)

      .................................................................................................................. 10

      1.

     十九届 五中 全 会公报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重要议题。10 月 29 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对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进行阐述。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内容包含两大重点:

     一是经济 增 长 与 居 民 收 入水 平 。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二是公 平 性 。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中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内容包括:

     1. 经 济 在 质 量 效益明显 提 升 的 基 础 上 实现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经济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2. 国 内 市场更加 强 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3. 居 民 收 入增长和经济 增长基本同 步 :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分配结构明显改善。

     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相比,本次五中全会公报在发展战略与理念上也有着延续与转变:

     首先是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国 仍 然 处 于重要战略 机 遇 期 ,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国际 力 量 对 比 深 刻 调 整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 国际环 境 日 趋 复 杂, 不 稳 定 性不确定性明 显增 加 。

     其次,关于创新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 十 四五 ”时期坚 持了创新的 核 心地 位 ,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再次,关于改革,“十三五”时期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十四五”时期 提出 建立 建 设高标 准 市场体 系 ,并延续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最后,本次五中全会公报 增加了对 实施 国 家 安 全 战 略 , 建设 更 高 水 平 平 安中国以及国 防和军队现 代 化的内 容 。

     核心总 结:

      1 1 )

     统 筹

      2035

      远景目标与十四五时期具体任 务 。

     十四五期间“五位一体”各方面的变革、提升和优化是实现远景目标的开局要求。

     2 )

     淡化 经济增速指 标 ,强调经济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

     没有设定较为明确的经济增速目标,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两大循环”新发展格局,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要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中更加求质”。

     3 )

     突出 强调创新的 核 心地位和科技自强自立的战略重要 性 。

     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将会做重要的完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渠道优化和体量占比)将会持续和较为显著向创新领域、重要科技行业倾斜和集中。

     4 )

     将扩 大内需和实 现 高水平开放有机统一在 “ 两大循环 ” 格局 中 。

     通过产权和要素市场化配置重大改革,增强国内大市场,扩大有效的国内需求, 增强经济内循环动能,提高抗外部扰动能力。依凭国内大市场,扩大开放程度和层次,提高对外部经济的带动力,同时也以开放促进国内加快改革。

     5 )

     具体 任务和领域 中 的 “ 关键词” ” 。

     (1)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强调“ 优化国 土 空 间 布局 ”,突出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

     (2)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强调“ 安全发展 ”和“ 国家 安 全 ”,涉及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

     (3)

     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方面,指出“ 全面 加 强 练兵备 战 ,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表 1:“十三五”时期与“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对比

      “ 十三 五 ” 时期

      “ 十四 五 ” 时期

      经济发展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生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文化文明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国家治理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改革

     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国防安全

     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资料来源:新华社,研究所

      2.

     回顾 “ 十二 五” ” “ 十三五 ”

     过去两个五年规划期间, 我国经济 实现 了 稳 定 增 长 , 经 济增 速 由 高 速 增 长转为 中高 速 增 长 , 经 济 结 构 上 发 生了 转 型 。

     回顾“十二五”“十三五”,尽管我国经济发 展在此期间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但我国 发 展 仍 处 于可以 大有 作 为 的 重要 战 略 机 遇 期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

     2.1.

     经济 发展趋势

     2.1.1.

     十二五 规划中对 经 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 45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 构 调 整 取 得 重 大 进 展 。

     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4 个 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 4 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1.2.

     十三五 规划中对 经 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 济保持 中 高速增 长 。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成 效 显 著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 展 协 调 性 明 显 增 强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图 1 过去十年我国 GDP 增速有所降低,通胀水平稳定

     资料来源:Wind 资讯,研究所

     2.2.

     经济 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因此,规划中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也各有所侧重。

     2.2.1.

     十二五 规划中的 经 济发展战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明确了以下重大政策导向:

     加 强 和 改 善 宏 观 调 控 。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建 立 扩 大 消 费 需 求 的 长 效 机制 。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调 整 优 化 投 资 结 构 。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 善投资体制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鼓励扩大民间投 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

     依 靠 科 技 创 新 推 动 产 业 升 级 。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 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促 进 区 域 协 调 互 动 发 展 。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2.2.2.

     十三五 规划中的 经 济发展战略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 推进供 给侧 结 构 性 改 革 ,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 推动产业 结构 升 级 , 扩 大 有效 和 中 高 端供 给 , 增 强供给结 构 适 应 性 和 灵 活 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支柱, 去产能 、 去 库存 、 去 杠 杆 、 降 成 本、 补 短 板 ,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表 2:“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战略对比

      “ 十二 五 ”

      “ 十三 五 ”

     经济增 速的定调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冲击成果;

      经济发 展战略侧重点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3.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研究所 2.3.

     产业 政策

     在过去的十年中,党中央贯彻落实“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各新兴产业都获得了不菲的成就。

     2.3.1.

     十二五 规划的现 代 产业政策与成就

     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新旧动力有序转换,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1 1 )

     农 业综合生产 能 力持续提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二五”规划指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规划中提出四大战略性目标: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党中央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长期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 1.2 万亿斤,连续 8 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11 连增”;今年夏粮增收,全年有望实现“12 连增”。强化水利灌排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9.4 亿亩、占比超过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步伐加快,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家庭农场超过 87 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 128 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12 万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例超过 ,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 2 )

     工 业转型升级 步 伐加快

     “十二五”纲要中提及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 力。在工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彰显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我国着力于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十二五”以来,我国一手抓淘汰落后,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改善品质质量,取得了良好成效。“十二五”前 4 年,累计淘汰钢铁落后产能 7700 万吨、水泥 6 亿吨、电解铝 169 万吨,提前 1 年完成了“十二五”任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2014年,随着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制造业中,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不但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潮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制定“中国制造 2025”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力求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3 3 )

     服 务业发展保 持 良好势头

     “十二五”规划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 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同时,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2011 年-2015 年期间,我国服务业取得大发展。2014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高到 ,2015 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 ,自 2012 年起超过二产,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服务外包、人才服务和品牌培育等产业规模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得到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牵引的电子商务、产品定制和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 3563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0.63 ,家庭服务、旅游服务、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4 4 )

     新 兴产业快速 发 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 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十二五”规划期间,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经济新增 长点生机显现、千枝展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 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7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比重提高到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已经超过 。尤其是,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兴、华为、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国际领军企业,基因工程、医疗器械、超材料、卫星导航、无人机等行业的一大批中小企业也开始在 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 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 GDP 的比例提高到 9.4 。

     2.3.2.

     十三五 规划的现 代 产业政策与成就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也是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尤其在产业政策上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了成长步伐。

     1 1 )

     农 业农村目标 胜 利完成

     “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作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 产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2019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 13277 亿斤,创历史新高;人 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 470 公斤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粮食安全线。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央坚持“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战略,完成 8 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 10.88 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 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 ,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

     此外,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 。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已建成 453 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作物耕种收 机械化率超过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 年突破 1.6 万元,提前一年实现翻番 目标,增速连续 10 年高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产业扶贫政策覆盖 了 的贫困户。中央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中央部署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带动整个社会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

     2016 年至 2020 年 9 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8.64 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 1.66 倍。农村改革持续深化。2 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 动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6 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农村改 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图 2 两个五年规划中农业成就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研究所

     2 2 )

     工 业持续实现 结 构优化升级

     “十三五”规划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 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 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 本。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初步形成,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钢铁、煤炭、煤电、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行业供求矛盾缓解,经营状况好转,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取得实质性成效。2016—2018 年,钢铁和煤炭分别压减淘汰落后产能 1.5 亿吨和 8.1 亿吨,煤电淘汰关停落后机组 2000 万千瓦以上,均 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根据 2019 年公布的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相较 2013 年第三次普查结果,2018 年末,有原煤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 2556 个, 比 2013 年末减少 ;其中,年产量 90 万吨以下的小型原煤生产企业 2237 个, 比 2013 年大幅减少 2290 个。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法人单位数为 2.2 万个,比 2013 年末下降 ,从业人员数下降 ,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下降 1.2 个百分点,是制造业大类行业中降幅最大的行业。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也持续快速回升,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

     表 3:2018 年与 2013 年去产能对比(单位:个)

      十三五 规划

      十二五 规划

      有原煤 生产规模

      90

      万 吨以上工业企业

      2556 3775 年产 量

      90

      万吨以下 的 小型原煤生产企业

      有黑色 金属冶炼和压 延 加工业法人单位数

      2237 2.2 万 4527 3.12 万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所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2据01,8 年末,规模以上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企业 法人单位分别为 3.4 万个和 13.3 万个,比 2013 年末分别增长 和 ;资产

      总计增长幅度均在 以上,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分别比 2013 年提高 4.0 和 4.5 个百分点。劳动力和资金向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的转移步伐加快。2018 年末,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 2013 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资产总计占比提高 6—7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壮大,成为制造业发展新引擎。

     3 3 )

     战 略新兴产业 发 展势头良好,新动能持续逆势增长

     “十三五规划”指出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 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培育 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2016 年-2020 年期间,我国在推动“三去”工作的同时,中国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快速发展。为全面监测新兴经济发展变动情况,国家统计 局于 2018 年开始测算和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从 2015 年 到 2019 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提高到 。虽然目前“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发展势头旺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动能减弱 带来的影响,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 3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资料来源:信息资源开发部,研究所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则显示,以 2014 年为 100,2015—2019 年中国经济发展新 动能指数分别为 123.5、156.7、210.1、270.3 和 332.0,持续较快增长势头。其中,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网络经济、转型升级和知识能力等五个分类指数基本实现了不 同程度提高。2020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

     4 4 )

     服 务业稳步持 续 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 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

      细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

     2020 年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5 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4.7 、4.0 和 ,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

     图 4 2020 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资料来源:工信部,研究所

     数字技术推动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这是中国经济的坚实根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新技术、新服务密集推出,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是我国服务业提质扩容、转型升级的有力见证,构成了“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9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 ,比 2015 年提高 3.4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信息产业等加速成长。2019 年,我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已达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近 4 年年均增速高达 ,在三次产业中数字化水平最高、转型速度最快。

     数字经济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既巩固了服务业在“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也有力提升了服务供给的品质。

     3.

     风险提示

     政策与宏观经济超预期变化。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