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2020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有感

    时间:2020-12-09 20:22:2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政绩 领导干部 有感

     5 5 篇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有感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坚持实绩为上,优化考核内容指标。政绩考核是检验工作实绩的“试金石”,引领改革发展的“风向标”,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需要不断完善方式方法,强化分级分类考核,突出发展主题主线和工作特性,将考核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既看现实成效又看长远发展,既看政府债务、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也看公共服务、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具体工作,摈弃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表面文章,坚持“大小”结合、“粗细”融合,描清政绩的“神经机理”,有效识别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工作成效,勾勒出领导干部的“立体像”。

     坚持考用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绩考核,“考”是基础,“用”是关键。要加强结果反馈,坚持考用互通、考用结合,对照工作目标要求,在肯定实绩成效的同时、指出短板不足,做到“结果必反馈、反馈必及时”。同时,进一步丰富激励鞭策手段,落实奖励激励举措,把

     政绩考核与提拔任用、评先评优、休假疗养、教育培训等“有机”结合,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贯穿政绩考核全过程,以考核赏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将考核压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充分发挥政绩考核“助推器”作用。

     坚持群众参与,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考得好不好,还要看分数”,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将对党员干部的考核指挥棒交给人民群众,在考评体系中画好民意“延长线”,在考核指标设计上提升群众话语含金量,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干部考核的优劣标准,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察德辨才、任用提拔和民主考评,采取问卷调查、召开群众听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管好用活“12380”监督平台,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准确客观,把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干部的“正衣镜”、政绩的“度量衡”,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让虚假浮夸、投机钻营的政绩无处藏身。

     治国重在治吏,治吏重在考核。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好办实,让人民生活水平在新时代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二】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提出要“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实践中,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听取群众意见、考量群众感受、侧重群众评价,提升干部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群众声”中考准、考实干部。

     用人得当,首在知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如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是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将引导干部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建设,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上。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显绩、轻潜绩”的现象:有的认为政绩考核主要是以项目建设、经济指标等“一锤定音”,而民生考核不“显山露水”,难以具体

     量化和衡量;有的认为民生考核零散琐碎,难以具体操作;有的在考核中虽然也设置了群众评判的指标,但往往就是发一发测评表、听一听群众评价,没有真正发挥影响力……群众评价在干部考核中难以发挥作用,就难以引导干部聚焦民生事业发展,影响干部考核工作质效。要把群众关切、群众口碑、群众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不断提升干部政绩考核的群众参与度。

     以“群众声”为导向,提升考核“引领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要科学设置政绩考核指标,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成情况、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的考核权重,加大其他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引导领导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来抓好民生事业建设。要用辩证思维设置考核指标,摒弃简单地用几个数字和指标来衡量干部政绩的做法,把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城市变化与农村发展、经济总量增长与群众个体实惠、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相结合起来,让领导干部既注重显政,又着眼隐绩,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群众变化成为干部政绩“晴雨表”。

     以“群众声”为标尺,增强考核“牵引力”。实绩考核是指挥棒,也是牵引棒,要不断改进考核的方式方法,做到真考、考真,力求考准、考实。一方面,要延伸考察触角,多走到群众中、走到工作一线,采取调研、谈话、走访等方式,在群众中听取对干部工作的评价,了解和掌握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对干部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开辟人民群众参与干部政绩考核的通道,充分吸取群众智慧,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干部具体工作评价中,把群众主观感受变为干部评价的客观标尺,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度量衡”,作为干部调整政绩观、价值观的“正衣镜”,引导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努力创造造福人民的政绩,赢得群众的点赞和支持。

     以“群众声”为指引,突出考核“向心力”。万事民为先。把干部的政绩考核话语权多倾向于群众,多交一点到群众手中,让干部政绩从群众口中评判,才能改变“眼睛朝上”、迷恋“形象工程”、玩弄“政绩数字”的做法,发挥群众“阅卷人”作用,让干部晒出“政绩单”,昂扬精气神。树立以群众评判作为干部政绩好不好的导向,把群众的“评价分”作为干部“考核分”的导向,让群众监督、评判优劣,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注重把干部服务群众的成绩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

     育、管理监督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那些政绩突出、群众评价好的干部及时识别出来、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对那些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及时调整、惩罚,通过奖优罚劣,凝聚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磅礴动力。

     “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各级各地抓好通知的落实,就要切实改进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树牢“群众满意”的政绩考核硬杠杠,“考”出更多工作有实绩、群众口碑好、干部皆认可的好干部,引导广大干部多到群众疾呼声响亮的地方,多谋“民生改善”的大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群众点赞声,让群众竖起点赞“大拇指”。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人民利益“置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

     邀请群众参与,能走实人民幸福路。群众参与政绩考核是将干部工作呈现在群众评价的“点餐”菜单中。品的是政府工作中的“油、盐、酱、醋、茶”,鉴的是干部运用公权力的“煎、炸、烤、蒸、炖”,将群众的切身“口

     感”作为一把尺子去衡量政府工作的“酸、甜、苦、辣、咸”。用政绩考核增强百姓话语权分量,倒逼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多去想一想群众接受不接受、看一看群众高兴不高兴、听一听群众满意不满意,督促懒政、不作为的“蜗牛”干部踏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快车道”。

     重视群众感受,能找准人民满足点。群众感受就是百姓心声,聆听心声就是党员干部着眼群众细微之处。以解决百姓冷暖作为干部是否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一个维度,要把百姓“小事”作为干部的大事来办、百姓难事作为干部的急事来抓、百姓愁事作为干部的心头事来解决。关注群众感受不只是单纯盯着调查问卷得分、百姓口中的好坏是否满足上级考核要求,而更注重群众内心真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个人政绩不再看领导“脸色”是红是白,而更关注百姓的“心情”是好是坏。这样才能让漠视人民群众权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之风、奢靡之风无“身”可藏。

     体现群众评价,能划定人民安全线。着眼群众评价本质上是重视百姓看法,让群众的意见建议由“耳边风”“传声筒”变成干部“红锦囊”“暖手宝”,让百姓一言一行切实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人民群众的话,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有“回响”。让为民着想、为民分

     忧、为民“舒愿”的“民本型”干部有才有为有位,受群众监督,经群众考评;让“常听萧萧竹,多疑疾苦声”,成为干部新时代的“总关情”;让“摇椅式”干部逐渐淡出群众的视野。如此,人民的幸福感才能获得稳步提升,百姓脸上才会多添几分笑颜。

     【篇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推动领导干部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这就要求考核领导干部要多到现场看一看、多在具体事上见一见、多到群众堆里听一听。

     多看一看现场,以现场的“前后位”看干部为民的担当之气。现场考察,能够不加任何修饰地、最真实地反映干部情况,是收集干部表现“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方法。不断优化考核方式,设立“观察哨”,定期不定期深入到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民生建设项目的现场去看,少一些对干部个人的“纸上谈兵”。坚持“远观”和“近看”相结合,拉近考核干部的“镜头”,做到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听一听他们一言一语中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观一观他们一行一动中是否

     做到了把人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面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看哪些干部是抢着听在前面、赶着跑在前面、争着干在前面,看哪些干部占领着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C”位、“咖”位、“头”位。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场考核的“反光镜”优势,把那些真正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的优秀干部“反射”出来,更好、更快地进入到组织视野中来。

     多见一见具体事,以办事的“成败率”看干部利民的干事之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本质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考准考实干部的“**真面目”,也要从关键点、关键事来抓。见事如见人,见关键事最能体现一个干部的主要特点和能力水平,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陷入对干部“镜花水月”的虚像当中。用好年终工作总结、述职述廉报告,结合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等,找出干部为民办事的具体事、代表事,重点了解、掌握、分析干部在分工负责的脱贫攻坚、就业促进、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民生指标,推进完成情况表现如何,抽丝剥茧,看干部到底承担了多大责任、发挥了多大作用、实现了多大目标、取得了多大成绩,合计为民办了多少实事、攻克了多少难题、推动了多少发展。同时,还要关注每个细节和

     环节,从细微处挖掘干部的潜在能力,形成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

     多听一听群众说,以群众的“好差评”看干部得民的公仆之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把群众的感受和评价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中来,把干部考核“打分权”交给群众,倒逼干部干正事、干对事、干让群众满意的事。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为打造所谓的华丽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大肆建造地标性建筑、毁林还耕等,干出了不少让群众嗤之以鼻的“坏事”“蠢事”,不忘初心,最后也都以“下台”惨淡收场。因此,看干部赢得了多少民心、民意支持率多少、群众基础如何,还是得访一访群众的“嘴巴”。走出机关、沉入基层,眼睛向下、俯下身子,通过走访摸底、网络问答、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群众“真心话”,预防干部考核“大冒险”。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群众安全满意度调查、创城满意度调查等,广泛听取有一定知情度、关联度服务对象的意见。把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方式、内容向社会公开,提高民意调查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充分运用好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引导各级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民心为圆心,个人能力为半径,日日修炼“内功”,全力画出更多、更大的同心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得人之要,首在识人。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事业发展和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广大年轻基层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用功迎接好政绩考核这场“大考”,以自身能力提升促考核全面达标,以高素质“迎考”促高质量发展。

     “用心”迎考,坚定对党忠诚的“初心”。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也是考验党性修养的锻造石。不忘初心,首先就是不忘“为人民谋幸福”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干部,要立足本职工作、克服重重困难,用真心实意迎接好政绩考核,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孤苦,更要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时时刻刻

     将忠诚使命牢记心间,把初心扎实融入一线工作,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负家人和自己的期待。

     “用情”迎考,保持躬身为民的“恒心”。“干群鱼水情”,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然而,现实中有个别干部忘了鱼水之间的依存关系,一心只想往上游,成了“浮头鱼”,做事“蜻蜓点水”,只重“门面功夫”,不干实事、欺上瞒下,损害干群关系。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年轻基层干部要在“迎考”过程中付出真情,要有坚持思考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常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疾苦,对群众存在和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脱、不留死角,用解决问题的实绩实效取信于民,让鱼水之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用力”迎考,强化担当有为的“决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等目标,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作为年轻基层干部,要有担当的宽肩膀和干事的真本领。不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也要拿出真抓的实劲、善抓的巧劲、长抓的韧劲,下定决心、真抓实干,敢于啃硬

     骨头、动真碰硬,敢于涉险滩、动奶酪,敢于跑难题、闯难关,决不能遇到急事就躲、遇到难题就推、遇到矛盾就绕道走。要把基层一线当作人生路上磨砺的“必修课”,真正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用功”迎考,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考不必同,期于精细。只有深度消化考核理念,精细划分考核内容,在遵守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在“迎考”中考出真成绩、凸显出真水平。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广大年轻基层干部也要时常为自己打气,告诫自己决不退缩,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脚踏实地,拼搏实干;要有“仰望星空、心怀远方”的愿景,调整情绪,释放压力;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坚定不移,一往无前;正视眼前的苟且,并目眺远方,努力在坚持、奉献和拼搏中迎接一个从容、丰盈的人生。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