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现状分析

    时间:2020-10-04 11:57:4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介入 幼儿 现状分析

     摘 要 游戏活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游戏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幼儿在过程中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在整个游戏中体现出的情绪,和进行指导的方式都会对游戏是否成功达到目标产生影响。

     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西安某公办幼儿园一个中班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在观察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介入指导幼儿游戏起到积极作用占比例较大,无效果占较少的比例,说明教师介入游戏是可以为幼儿提供支持,拓展幼儿游戏经验和水平。在研究中也发现,教师介入时所运用的语言不太规范,有时会因教师自身原因,只是随意的回应幼儿,并没有真正解决幼儿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在研究的最后预设出了一些策略供教师参考,首先要耐心观察,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解决幼儿的需要,其次要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第三要学会运用多种介入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第四教师要进行定期培训,学会反思总结,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特点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本文希望可以给教师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在实际当中让教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也能让幼儿在一个相对活泼和谐的环境下成长,并体验到幸福和知足。

     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介入现状 Abstract Game activities as a common way of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ame, teachers must play a guiding role, so as to better enable children to gain in the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er in the game to reflect the emotions, and the way the guidance will be on the success of the gam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impact.

     In this research, we focused on children"s regional game activities and try to observe the children’s behavior and study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one public kindergarten, which locates in Xi’an. We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games is mostly positive. Only in a few cases the involvement is not ideal.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eachers can help to support children because of their involvement in game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sometimes if teachers replied to children in a casual way, the children’s problems would not be completely solved. Here we come up with some tips for teachers so that they can follow. Firstly, teachers should be patient. They need to always keep an eye on the children to see if they need help. If so, catch a chance to be involved in. Second,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spect the main part of games, offering a harmonic and free condition to children. Third, teachers need to find out multiple methods to be involv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y need to choose the best way to do the involvement. Last, teachers should be regularly practiced to study how to feedback and summarize. Finally, teachers should make appropriate plan and aim based on different groups of children. In our research, we try to offer help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involvement so that more happiness for children will be gained. Key words:Teacher;Children’s game;Present situation 一、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当今社会的节奏变快,对于教师的教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当中,游戏的地位被得到重视。但由于有些教师对游戏和教学的错误理解,从而影响了她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所以本论文以“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现状分析”为题,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师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并且关注教师在游戏中所处的位置和如何突发情况之下给予幼儿相关的指导意见,重点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如何合理的处理与幼儿的关系,从这些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些方法与建议。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游戏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目标。不少教师也认识到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对幼儿进行指导也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希望能给教师在引导幼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场景方面的问题提出思考,并给教师在今后对于幼儿游戏中的指导提出借鉴意义,使教师能够从中汲取、总结经验,做到满足幼儿自身对游戏的需要,提高教师介入的水平,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教师介入游戏提供一些实例依据。作为游戏中的主导力量,尽管已有部分的理论依据,但是怎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依然存在疑惑。目前教师更多的只是在意自己教育的目标是否完成而忽略了幼儿自身对游戏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在现实之中教师在具体场景之下参与的具体情况,希望能够更好地让教师发挥出应有的指引作用,并有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好的自我发展。

     (二)国内研究外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研究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现状的问题中,对介入的目的和方式已有了一些探讨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于介入时机方面 王青莲在《促进教师适时介入游戏的有效性策略》中提出五种教师应当适时介入的时机,①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的时候;②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③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④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则的消极内容的时候;⑤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遇到挫折,纠纷难以实现自主愿望的时候。[0]在这五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适当的介入。

     .科技文汇,2010:57-58.] (2)对于介入的方式方面 谢琴在《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探讨》中提到,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有三种,即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垂直式介入。但是选用哪一种方式更为合理还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游戏特点选取最合理的方式。

     国内的一些研究主要侧重教师和幼儿如何更好地合作和协调,研究合作过程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借鉴作用。但是针对教师介入这一主题还存在研究的不足,所以对于教师的介入问题有很多思考和完善的地方,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现状大多是关注成人参与幼儿游戏的作用,且这个作用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方面是成年人的参与可以对幼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让幼儿有一定发展的空间,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对英国幼儿园的观察研究显示,当老师参与游戏时,游戏情节的持续时间是儿童自己游戏时游戏情节持续时间的 2 倍,并且故事情节也更加精致复杂。[1]教师积极的与幼儿发生互动与交流,与幼儿建

     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会幼儿友好相处的方法,使游戏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但是另一方面则是成人参与幼儿游戏给幼儿游戏带来负面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成人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游戏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积极的情况,让游戏失去了本身的乐趣,并没有让幼儿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让幼儿积极参与思考。“鼓励儿童自己开展游戏,好过我们自己装模作样的教育式游戏对他们造成的影响”[2]所以教师在总体介入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度的把控,找准正确的时机,给幼儿正确的指导,而不是让自己的权利给幼儿施加不正当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总结,发现研究者根据教师介入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及建议。本研究将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记录观察,对教师介入现状即介入的目的、方法、效果三方面作出观察,对观察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幼儿游戏及分类 (1)幼儿游戏 对游戏,有很多种解释,在我国大部分教育书里,大都比较认可《教育大辞典》第 2 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定义:“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了游戏既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而存在,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且又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3]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幼儿游戏分类 我国幼儿园游戏分类有多种方法,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分类方法[4]: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①按照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分类:无所事事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旁观行为、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②按照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类: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游戏。

     ③按照幼儿游戏中交往关系的不同分类:亲子游戏、师幼游戏、同伴游戏。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也称区域活动或区角活动,是现如今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占据时间多、空间大、使用的物质材料最丰富。区域活动是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的空间划分,而游戏则是按活动的性质命名。《纲要》也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活动中,内容组织的重点要有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因此,要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在区域活动之中,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幼儿的性格和自我特点等因素进行设置,并且将资源最大化,为游戏的目标进行预期设定,通过各种方式的配合使得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便利。

     3.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行为的界定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行为,也称“游戏干预”,指教师通过直接介入幼儿游戏对幼儿的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但教师更多的把“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行为”称为“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行为”。

     (1)教师介入游戏行为的目的 教师介入游戏并不是没有目标的,而是为了让整个游戏更加合理地进行下去。因为在整个游戏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对于幼儿正向的引导和鼓励,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培养主动动手操作的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和自身性格的培养,也能为幼儿的进一步成长打基础。

     (2)教师介入游戏行为的意义 第一,将幼儿游戏得以拓展。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幼儿可能会不自觉地受到挫折,那么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个积极的微笑,让幼儿摆脱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愉快地进行游戏。

     第二,培养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教师作为游戏的“旁观者”、“引导者”、“游戏者”,是幼儿的好伙伴,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更好地发展,并且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促进教师和幼儿的良好关系。

     第三,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游戏时,教师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而是在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与引导者。一定要明确幼儿发挥的是主体作用这一观点,必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介入只是以引导的身份为了提供合理必要的帮助,并不是教师作为整个游戏的主体。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西安某所公办幼儿园一个中班的师生为观察对象,以区域活动为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其中观察教师分别以教师 A、教师 B、教师 C 代称,三位教师的教龄分别为 5 年、2 年、1 年。

     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 (1)观察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观察表的分析总结,从四个方面对教师介入目的做出了统计,即维持秩序、回应幼儿、提供支持、引导游戏。其中在维持秩序中又分别从维持纪律即当幼儿争抢玩具或是发生纠纷冲突时和行为规则即要求幼儿爱护玩具、遵守游戏规则的指导这两方面做出总结。其次是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回应幼儿,如解决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幼儿请教师加入游戏或欣赏自己的作品等教师介入情况进行了统计。第三是教师对幼儿游戏提供支持,即当幼儿遇到困难,游戏无法继续进行或是想要放弃时,无法正确使用活动材料时教师的介入情况。第四,教师介入引导幼儿游戏,当幼儿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目标进行游戏或是重复同一个游戏时教师介入游戏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2)访谈法:通过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组织幼儿活动时分别对三位老师进行很随意的聊天交谈,对于教师何时会介入游戏、怎样进行指导进行了一些交流,了解教师在介入游戏时的现状。

     (3)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及分析,了解幼儿教师介入游戏的现状,提炼主要观点,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

     二、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现状 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在整体的游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整个游戏活动以一种较好的方式完成。但是教师在参与幼儿活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何时参与,参与要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实践之中得以思考和总结的。本研究从教师介入目的、介入方式和介入效果方面通过观察对介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一)教师介入目的 教师的介入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有一定的目标存在。教师是希望通过自己引导者的能力,给孩子在游戏之中带来便利,也能培养孩子的积极态度。通过对已观察的案例进行整理,总结出以下表格: 表 1-1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目的统计 Table 1-1 teacher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game statistics 介入目的 介入次数 概率 介入行为的举例 维 持 秩 序 维持纪律 67 38.3% 幼儿之间发生纠、要求幼儿放好乱扔的玩具、要求幼儿不要大声吵闹...... 行为规则的指导 25 回 应 幼 儿 求助 28 33.4% 请幼儿解决游戏中问题、请教师加入游戏、请老师欣赏作品...... 告状 40 邀请 12

     提供支持 31 12.9% 解决游戏中游戏材料、游戏情景、游戏同伴、游戏难度等问题...... 引导游戏 37 15.4% 引导低水平重复的幼儿扩展游戏、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了解......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以下结论: 1.教师介入维持游戏过程中的秩序的比重较大为 38.3%,这说明在介入游戏时教师更重视幼儿游戏的秩序和游戏环境。

     案例 1 建构区,幼儿都在自由的搭建,因为建构材料都散落在地上,伦伦和墨墨因为搭建的材料不够但又因为需要同一个材料而发生争执,开始只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谁该拿到这个活动材料,教师 B 立刻介入其中,对伦伦说:“把这个玩具给墨墨,你换一个也可以搭。”伦伦脸上表现出不开心,等教师 B 走后突然拿起一个玩具向墨墨扔过去,将墨墨推到在地上用玩具不停地打他。教师注意到后及时介入将幼儿分开,避免发生意外。

     案例 1 中教师的介入只是为了避免幼儿争执发生意外,维持游戏活动的纪律避免影响其他的幼儿,此时教师更看重的是幼儿活动的环境和纪律,这种危险的行为也不能发生,幼儿的安全最为重要。

     2.教师回应幼儿的介入占 33.4%,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被观察班级的幼儿告状的次数很多,且一旦有一个幼儿告状周围的幼儿也会做同样的事,开始教师会介入游戏处理幼儿矛盾,之后则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只用简单的语言如:“恩”、“好,我知道了。”等来回应幼儿,降低幼儿告状几率。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的介入占 15.4%。教师在游戏之前会对幼儿的一些行为进行一个预测并在过程中会进行一个评估,如果幼儿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教师就必须及时告诉幼儿正确的行为做法,这样就可避免出现一些因为幼儿操作不当破坏游戏积极性的情况。但观察中发现,教师介入指导幼儿

     游戏时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介入语言过直白,直接告诉幼儿怎样是正确的做法,而没有适当的引导语言。

     案例 2 科学区投入一个新活动,区域里四位幼儿都表现的十分踊跃想要尝试新的活动,此时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告诉幼儿这个活动应该怎么样做,接着拿起旁边的活动材料,一个环状的小棍子,用小棍子将小球夹起放进环状内,然后慢慢运进一个身上有和小球一样大小圆的刺猬身上,在演示了一两遍之后问了幼儿是否明白游戏规则,幼儿点头后强调说:“就这样玩,别把玩具弄坏了。”之后老师便起身离开。幼儿开始将小球用小棍子运到刺猬身上。

     案例 2 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幼儿活动规则,但介入过于直接,幼儿刚选择好区域,教师就介入告诉幼儿玩法。教师先应适当的等待观察,看幼儿是如何操作活动材料,如果偏离了这个活动的目标在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活动材料比一开始就介入告诉幼儿如何操作更有效。

     (二)教师介入方式 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必须经过仔细的观察之后才能进行介入,并且要注意介入方式的选择和考虑,不能影响到幼儿在游戏之中的参与程度,也不能让幼儿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而且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现实的情况差异很大,就要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的方式指导,提高游戏的活跃气氛。当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随意玩耍、活动材料使用不当或是吵闹需要维持纪律的时候,三位教师选择的介入方式也分为几种情况。

     1.借助语言方式介入 在观察中发现,如果教师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时,她们首先都是以口头语言的方式介入,阻止幼儿吵闹、命令和要求幼儿禁止做某些事,有时甚至还会训斥不听话的幼儿。但是这样的介入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幼儿游戏的需要,幼儿也仅仅只是一时的安静,继续活动,但之后依旧重复之前的行为,或是吵闹或是

     玩耍,有的幼儿因为教师的批评变的对游戏没有兴趣,这样反而有时会影响幼儿游戏。

     案例 3 教师 A 在为下一步投放区域材料做准备,无暇顾及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图书角的四名幼儿开始围在一起看一本书,因为其中两名幼儿在舞蹈班学舞蹈,因此,这两位幼儿突然在图书角跳起了舞,一边跳一边唱,教师 A 听到声音后,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看了一眼大声的喊道:“图书区的,让你们看书你们在干什么,能不能安静。”幼儿听到了教师的训斥,立马做下来拿着书装作看书的样子。之后教师 A 继续自己的事情,然而不一会,这两位幼儿看教师 A没有注意自己便又开始起来跳舞。

     案例 3 中教师的介入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图书角是安静阅读的地方,然而幼儿却在区域里跳舞,没有遵守区域规则还影响到了其他两位幼儿。此时教师的介入只是训斥幼儿没有安静的看书,介入之后幼儿还是重复之前的动作。

     第二种情况是当教师就在一旁观察幼儿的游戏,此时的介入会有一定的作用,教师一般也是选择借助语言的方式介入,询问幼儿情况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在游戏中,教师通过询问、建议、鼓励以及一些肢体语言(眼神、表情、手势)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指导幼儿的游戏。

     案例 4 建构区幼儿自由的搭着积木,三个幼儿一起搭建,搭好后其中一个幼儿睿睿很兴奋的向老师喊到:“老师,你快看我们三个一起搭的城堡,很好看吧。”老师笑着点点头,然后他们三个推到之前搭建的城堡,又开始搭建一个更为复杂的。

     案例 4 教师借用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肯定幼儿的成果,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幼儿有信心,让幼儿感觉自己的努力被得到认可,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有动力去尝试和挑战更有难度的活动。

     2.借助游戏角色介入

     在借助语言方式介入以外,使用最多的介入方式就是借助游戏角色的身份,通过游戏角色自然地介入幼儿的游戏中去。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一些规定和特殊性,成为游戏当中的一个角色,并且在整个游戏当中生动活泼地将这一角色活灵活现,并且带动幼儿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之中。

     案例 5 在玩超市的游戏时,扮演收银员的悦悦在结账时总是算不清帐或是算错。导致顾客小朋友们都十分着急自己动手在收银处拿钱。当其他顾客在购物时,教师作为财务主管说:“现在对收银员进行简单的培训指导。”接着伸出手用扳指头的方法告诉悦悦:“顾客给了你 5 块(伸出 5 根手指头),你看她的东西是 2块,你就收回两个手指头,看看还有几个手指头就找她多少钱就好。”“好了,现在是验收时间,让我看看培训的怎么样。”接着教师便站在一旁观察悦悦是否学会,开始悦悦还有些慢,经过自己多次操作已经不会出错,教师才从区域旁离开。

     案例 5 教师选择借助游戏角色自然的介入幼儿游戏,通过扮演财务主管帮助收银员悦悦解决不会算数找钱的问题,这样既不会打扰到幼儿游戏还可以引导幼儿游戏,拓展幼儿游戏水平。

     3.借助游戏材料介入 案例 2 中教师介入采用了借助游戏材料的方法,游戏材料在任何的游戏当中都是基础,只有有了充足的材料才能使得游戏更好进行。在玩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将所有的游戏材料全部发放完毕,而是随着游戏的进行不断发放,可以为教师的介入奠定基础。

     (三)教师介入效果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后产生的介入效果是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之下,是否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更好地使得整个游戏合理的运行,最终实现游戏的最初预期。本研究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活动行为的效果分为三种:正向效果,负向效果和无效果。

     通过对观察表的统计,三种介入效果所占到的概率如下图: 1.正向效果 案例 2 中教师通过游戏材料方式介入幼儿游戏,通过讲解游戏规则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游戏,帮助和引导游戏的顺利进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个时机并不完美,但是还是给整个游戏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幼儿在其中逐渐会独立进行思考和反思,对于整体的游戏效果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好处。

     2.负向效果 当然教师介入并不完全都是积极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的消极作用。因为教师是成年人,在理解幼儿的整个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差异,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部分缺乏经验的教师有可能忽视了游戏的目标,而更多以“对或不对”的基础评判标准进行引导,这样就没有更多考虑到幼儿在游戏之中的真实想法。甚至部分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缺乏合适的方法,不合理的介入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幼儿疲于主动思考,不愿意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不好习惯。这种介入的情况下,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游戏。

     案例 6 美工区的几名幼儿在活动时都喜欢在画好画后用剪刀沿着纸的边缘剪,有的甚至将纸全部剪成纸屑,老师看到后立刻介入游戏,说到:“你们不要用剪刀剪这个纸,你看看剪成什么样,不要再剪啦。只有画的整齐、好看的画才能贴在外面。”幼儿听到后,相互看了一眼,虽然放下了剪刀但是拿着笔也没有很认真的在画画,只是随意的在纸上画着圈。

     案例 6 中教师介入的方式存在很大问题,并没有真正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就让幼儿暂停游戏。其实美工区就是提供给幼儿随意涂画和剪纸,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涂涂画画。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剪纸的目的,事后在询问幼儿为什么剪纸,她们的回答是想将自己画好的花朵剪下来。案例之中教师的介入对

     幼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孩子可能就不太主动接触新事物,并让幼儿不善于主动独立思考。

     3.无效果 在实际情况之中,教师的介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真正意义上提高幼儿的能力并无直接效果。

     案例 7 建构区幼儿在自由搭建,泽然小朋友搭建了一个很好看的城堡,教师 C 先看见搭建的城堡,之后告诉教师 A 和教师 B,三位老师在他的面前,看着他搭建的城堡互相之间说着这个城堡搭的不错,之后对泽然说:“这个搭的真好看。”然而泽然小朋友并没有理会老师的表扬,接着搭自己的积木。

     案例 7 教师在介入的过程中,教师的整体发挥作用比较令人堪忧。幼儿在有教师和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并无差别,在其中也没有任何地方的成长,那么这样教师就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果。

     通过对教师介入现状的观察和对观察表的总结与分析,发现教师介入效果表现出无效果的介入占多数为 48%,说明教师虽然介入了幼儿的游戏,但并没起到一些实际的意义,在观察时发现教师多数都是为了维持纪律,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或是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其次是正向效果为 30%,教师介入游戏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要在整体把控的情况下以自身的力量给幼儿起到标志作用,让幼儿在其中完善自己的不足,培养自身性格的形成。最后负向效果为22%。因此教师介入效果的现状呈现出一方面虽然教师积极介入游戏但是效果却不好,一方面是通过观察或者思考后带有目的性的介入,正确的引导幼儿游戏,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三、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案例的方式,并且和多位教师进行了联系并做访谈和进行总结,对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游戏的情景因素

     针对不同的情境,教师会分别选择不介入、等待后介入、及时介入游戏等三种不同的介入情况。这三种不同的介入方式,是以教师观察为前提和依据的。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给游戏带来障碍,而是使得游戏更加顺利,有利于幼儿的发展。首先幼儿在游戏时会因为缺乏材料和教师沟通,这时候教师应该对材料进行补充,并给幼儿积极的暗示;如果当幼儿在具体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不用及时地给予帮助,而是应该先观察幼儿的一些表现,判断幼儿是否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把问题化解。如果幼儿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就应该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帮助,不能让幼儿因为游戏失去信心。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每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自己明白一些道理,养成及时反思的好习惯,这对于幼儿的帮助是很大的。

     (二)教师对自我角色的认知程度 教师以什么样的角色介入幼儿游戏,这也是影响介入行为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一个方面。

     1.教师以“游戏者”角色介入 观察中发现,各区域活动时教师会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进区规则及玩法,但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出现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时,这时教师以“游戏者”为定位,介入游戏中与幼儿平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幼儿也会对教师的存在产生一定的兴趣,那么这样也是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幼儿和教师也能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收获快乐。那么这种介入方式是比较自然没有障碍的,教师通过自然而然的一种参与可以更好地使得整个游戏更加顺畅地进行,也能给幼儿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向,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

     2.教师以“旁观者”角色介入 教师充当旁观者的角色的意思是让教师并不参与幼儿的游戏之中,而是在一边观察,不对幼儿的游戏进程进行指导。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给幼儿一个相对放松不受阻碍的环境,能够让游戏更加顺畅的进行。教师也能够通过幼儿的表现对幼儿的一些行为有一定的了解。案例 4 可以得知,教师可以以一些肯定的

     语言激励幼儿的表现,这样幼儿也会得到满足感和积极的情绪,并且更加有主动性进行游戏。教师作为观察者介入幼儿游戏,是对幼儿游戏最简单也是最有利的支持。

     3.教师以“引导者”角色介入 幼儿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并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原因产生一些协调不畅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就应该体现自身的引导作用,参与其中能够为幼儿解决相关问题,不要让相关的问题对游戏产生障碍。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尽力将幼儿在游戏中的困难化解,并且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放弃,这样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有利的,并且能帮助幼儿游戏顺利的进行。

     (三)教师情绪状态 教师的情绪状态对介入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天的工作、繁忙的任务还有对孩子一天日常生活的照料教师有时会疲劳,心情消极或者低落,这种情况下介入游戏,孩子的嘻嘻吵闹会让教师的介入次数变多阻止幼儿吵闹,且对幼儿提出要求的反馈简单粗暴,对幼儿游戏带来负面效果。

     在观察中发现,有几天教师 A 的情绪状态比较暴躁,因此介入游戏的时候会粗暴,就下意识的询问教师 A 的情况,在随意的聊天中了解到,教师 A 最近几天因为看了跟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因此对自己的心态有一些影响。和其他两位老师的交谈中也发现,情绪状态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教师介入的情况。教师 B认为幼儿在特别吵的时候会心情烦躁,就会多次介入游戏中,让幼儿保持安静。教师 C 则认为尽管自己的情绪低落,但是在介入游戏时会尽量保持平静,合理的解决幼儿的问题,不能把负面的情绪带到幼儿身上。

     (四)教师个人经验 教师的个人经验不同,对于介入游戏的看法与做法也不同。教龄长的教师知道该何时介入游戏对幼儿有利,教龄短的教师没有较多的经验支持,只有在实践中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 A 在幼儿在游戏时在一旁观察,例如在观察的案件中,建构区幼儿在搭建时偶然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教师始终在一边观察幼儿的行为。这就是个人经验的体现,在幼儿教育之中并不存在绝对合理和完美的答案,需要教师在实际过程之中的预期和引导。幼儿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分析,用自己的方式将小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当教师 C 看到幼儿发生争执时,立马介入到幼儿游戏,告诉幼儿不能抢玩具,将玩具拿走放在一旁。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活动中和三位教师随意的交谈中了解到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介入幼儿的游戏,三位教师的看法各不相同: 教师 A:以前会直接介入幼儿游戏,但是现在会先观察,如果幼儿真的需要你的帮助或是解决一些问题,其实她会用目光去找你。我觉得还是先观察最重要,他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就不要介入。

     教师 B:我认为孩子的安全最重要,一般出现一些争执或者危险行为或者在孩子们忘记区域活动规则或者活动时没有好好使用活动材的时候会介入他们的游戏。

     教师 C:只要幼儿需要或者我看到她们需要的时候我都会介入。

     可见,教师的经验对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 C 作为一名工作经验只有一年的新教师,她能够尽可能地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在幼儿的游戏之中。因为没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她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缺乏对整体的把控,对一些具体场景的突发事件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于是面对突发事件有一些措手不及。而具有工作经验的老师,就会对整体有一个很明确的了解,知道幼儿会以怎样的一个状态进行游戏,并对幼儿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判,这些都为更好地指导幼儿奠定基础。

     (五)教师预设目标与对幼儿的期望 游戏是一个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并不是教师为了应付而进行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实际中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教师之前设定

     的目标相呼应。由于幼儿在很多方面并不具备一个很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可能在事实上很多时候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比较漫无目的,教师就必须根据该项游戏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指点。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之中,教师被期望更多地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对于幼儿的教育也一样,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引导方式。在实践中,教师也同时应该对于幼儿在游戏之中的成果带有一定的预期,并在游戏之后进行合理的反馈,看看幼儿是否在游戏之中有所进步,从而让整个游戏活动更有价值。

     四、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通过观察总结,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预设出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用心观察,寻找适时的介入时机 在指导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还有时刻观察的义务,而这种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而是通过有一定目标性的观察,通过观察可以让教师明白每个幼儿的行为习惯,和一些特别的喜好。因为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多方面的共同配合,通过游戏之中的观察有助于各方面了解幼儿的成长。《规程》中提到,“由于不同的幼儿的年龄存在差异,而教师需要需要因材施教,并不能将相同的方法和技巧统一应用。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护愉快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观察是进行指导的首要步骤,只有进行了初步观察才能对不同的幼儿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且掌握幼儿的部分习惯,才能为之后的游戏介入做准备,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价值。因此,当幼儿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不要过于急迫的介入游戏,应该先多等待多观察,看幼儿能否自己解决,当他们想要放弃时,此时介入游戏鼓励幼儿并能勇敢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游戏。当幼儿告状或者向你倾诉时,也要学会等待,耐心听完幼儿的话,而不是一听到幼儿告状就训斥,让幼儿自己接着游戏,矛盾没有解决,幼儿也不会有心思再继续进行游戏。

     案例 8

     读书区,幼儿都在安静的读书,突然有三位幼儿发生争执,观察时发现因为两位关系好的幼儿和另一位幼儿都同时想看《你看起来很好吃》的绘本,三位幼儿都争抢着想要看那本书,此时发现教师 C 想要介入其中,但是三位幼儿中,懂事的小女孩乔乔主动说:“那这样吧,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之后三位幼儿围成圈坐在一起看绘本。教师 C 在整个过程中都在观察幼儿的情况,直到幼儿自己解决了如何解决都想看同一本书的问题。

     案例 8 中,教师并没有及时的介入,而是等待观察,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幼儿自己自然会解决问题。

     (二)尊重幼儿主体的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游戏,游戏也渐渐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游戏丰富自身,还可以在游戏之中寻找想要的快乐。通常,幼儿在游戏当中需要一个伙伴,这样会让整个游戏不那么单一无聊。所以,教师必须对参与带有很明确的认识,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一定的指导,而不是在整个游戏之中充当主体的地位,过度打扰在游戏中的幼儿。教师的作用更多在于引导,让幼儿在一个充满欢快的情境下做游戏,做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更好地让幼儿喜欢上游戏,培养出一定的创造能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人无完人,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操之过急的弊端,当幼儿在进行游戏并没有达到指定目标的时候,会更多地干扰幼儿的操作。所以教师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更多要以一种耐心的态度进行引导,更好地让幼儿发挥自身的特性。

     (三)选择多种介入方式 幼儿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找准机会参与到其中,但是这种参与方式也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合理地运用多元化方式的特点,更好地实现预期效果。

     案例 9 教师提供了一些暂时没有用的报纸和手工课多余的材料,希望幼儿可以利用目前手中的所有材料加上丰富的想象能力进行创造,但是幼儿只是漫无目的

     地进行裁剪,和教师预想的结果相差甚远。这时,教师用手工课多余的材料和泡泡泥做了一个装有很多蔬菜的菜篮子提在手上,幼儿看见后用剩下的泡泡泥做出了更多形状各异的小东西。

     案例 9 中教师采取了暗示性指导,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可能非正确地将材料合理使用,这时候教师可以在周围进行相同的手工活动,并且只是对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变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较为合理地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幼儿并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保持好奇之心,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启发和暗示,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完成任务。

     (四)定期培训,反思总结 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幼儿接受自己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在一天的工作以后给自己的工作表现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看是否达到了给自己设定的要求,是否改进了教学方法,幼儿是否因为自身方法的改变得到了成长。通过对自己一天工作的评估,就能较好地对于自己工作的质量有较好地把握,并且对参与的时机提供借鉴意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向一些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请教,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引导活动发挥到极致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一些观摩活动或者培训课程,培训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多进行一些交流分享活动,对如何更有效的介入幼儿游戏做出指导,还要让教师更好地融入整体的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殊性进行合理规划,互相多加强教学方法的沟通的交流,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讨论的环节,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以此来提高教师在实践的教导能力。

     (五)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 游戏看上去虽然只是幼儿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手段,但是它并不仅仅只是让幼儿玩一玩这么简单,其实游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游戏必须拥有一定的含义和启示作用。当在特定的情景之下,要让游戏发挥出特定的功能,要设想在具体的一个游戏当中可以发挥出幼儿怎样的能力,根据这个能力的范围做出核对预期并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一旦幼儿偏离了这个方向,

     教师就应当适时适当的介入游戏中,引导幼儿游戏。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在事先对于游戏整体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发挥出教师在整体游戏的核心作用,这样能够在游戏当中更好地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孩子们可以因为教师的引导受益匪浅。

     (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天疲惫的工作,繁重的工作量难免会导致教师心情的低落,影响教师介入幼儿的情绪和次数。因此,教师要学会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消极情绪出现时,不应及时介入幼儿游戏,先听幼儿说完,再客观的处理矛盾或是解决问题,不应把自己消极的情绪施加在幼儿身上,影响介入幼儿游戏的效果。

     五、结束语 因为自身经验的不足和欠缺,仅只选取了一所幼儿园一个班的幼儿和老师进行了观察,没能收集到充足的案例,且记录的也不够详细。通过近三个月的接触,与孩子们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观察中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研究中对教师的行为分析可能不够准确也有所偏差,但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对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启发意义。在今后的研究希望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观察,进一步完善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现状。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现状分析 咸阳师范学院 2017 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高星.幼儿教师游戏介入的实践智慧表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郭泉秀.T 园 4-6 岁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现状的研究,2014. [5]张哲.教师介入幼儿中班区域活动的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1. [6]陈建林.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目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韩绮君.幼儿园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个案研究[D].河南大学,2006. [9]郭芸芸.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10]王毅莲.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目的及策略[J].学园,2015:160-161. [11]谢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探讨[J].创新教育,2014:44-47. [12]张天军.提升幼儿教师游戏指导策略探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4:42-44. [13]包红英.教师指导游戏的目的和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9-90. [14]邱向琴.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2:70-72. [15]王青莲.促进教师适时介入游戏的有效性策略[J].科技文汇,2010:57-58. [16]吴雪芳.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支持性语言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37. [17]常璐.浅议教师主动介入游戏的两种干预倾向[J].幼儿教育,2005:8-9.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