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10篇

    时间:2022-12-09 11:39:2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典型经验 做法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10篇

    按照“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的思路,制定《主导产业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化全产业链精准招商。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一

      一、背景情况

      工程项目用水报装一般由申请人备齐各项申请材料到供水企业服务窗口办理,报装过程手续较为复杂、流程多、时间长、费用高、多头跑。xx市充分发挥政务平台的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作用,推出工程项目0项材料、0费用、0跑腿、1个环节、1个工作日(简称三“0”二“1”)一键接入的用水报装机制。

      二、主要做法

      (一)0材料

      依托“xx政务统一云平台”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规划部门在工程规划审批阶段将工程项目信息和管线设计方案同步推送给供水企业,实现用户报装申请0材料。

      (二)0费用

      一方面,免除用户外线接入建安费,由供水企业负责投资市政管网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的供水管网设施。另一方面,全面免征供水管道接入涉及的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城市绿地赔偿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综合实现报装接入0费用。

      (三)0跑腿

      供水企业进驻政务大厅设置专窗,依托对接政务平台实时获取项目信息、提前介入开展前置服务,建立“一站式”“客服专员”机制,推行全过程帮办代办接驳方案设计、接驳管道施工、破路许可审批等手续,让用户全程“零”跑、“零”审批。

      (四)1个环节

      通过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项目用水报装实时互动交流、全程网办。在工程规划方案(或工程规划)审查阶段信息推送共享、由供水企业自行提前踏勘设计,免除用户报装申请、现场踏勘等环节,工程项目仅需“通水”1个环节,即可实现接入通水。

      (五)1个工作日

      供水企业接到部门推送的信息后,提前介入、主动上门开展勘察、设计、施工,将工作前置、服务靠前,确保项目开工前具备装表通水条件,用户“一键”报送用水需求信息,供水企业即可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通水。

      三、取得成效

      落实“一站式”“零上门”“零费用”“零审批”机制,用户办理获得用水时长大幅缩减,工程项目用户报装“接入通水”办理时长由原规定的9个工作日减为1个工作日,在实际执行中仅需0.5个工作日,并将申请材料精简至0份,提升了用户报装的便利度。通水前各环节全面纳入项目前期规划审批阶段同步完成,主动代办有效实现用户全程“零”跑,项目开工即可通水。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二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业态灵活就业群体大量涌现,成为群众就业的新选择、新去向。xx市立足发达、活跃的民营经济,着力打造“泉用工”灵活就业品牌,通过建立健全灵活就业服务平台和零工市场,完善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机制,为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城乡转移劳动力和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让群众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二、主要做法

      (一)泉港“1小时灵活就业圈”模式。线上,开发“1小时灵活就业”智慧服务平台,实现1小时就业网络区内全覆盖,免费为灵活就业人员及雇主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服务平台。线下,打造“1小时灵活就业”零工市场,在村(社区)设置“就业服务窗口”,通过村(社区)就业服务专员、公益就业帮团队为群众提供免费就业服务,通过“点对点”对接,打造劳务输送快速通道,实现灵活就业服务全覆盖。

      (二)晋江“全链条”零工服务平台模式。线上,开发覆盖晋江所有乡镇(街道)、在手机端便利应用、具备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线上零工服务平台”,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就业意愿申报、需求发布、供需对接、智能匹配、多元保障等全方位就业服务。同时,依托人社基层信息化平台,建设“两库一平台”集成系统,借助“就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覆盖晋江的“就业人员信息库”和“就业岗位信息库”,改造完善线上招聘平台,进一步做优服务。线下,首批建设5家实体零工市场,加快推动更多“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向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延展,并制发“零工市场电子地图”,方便供需对接、集中服务。

      (三)“狮城零工市场”模式。石狮市在每个镇(街道)设总服务点,每个村(社区)至少设一个招聘市集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招聘市集点将企业零散用工招聘信息生成专属二维码,集合在宣传海报上,并推送至各村(社区)宣传栏,求职者扫码即可查看企业简介、厂区环境、岗位需求等信息,并可一键拨号,实现快速对接。同时,在镇(街道)总服务点设有招聘服务区,为企业、求职者提供对接场所、政策咨询、就业帮扶、登记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三、取得成效

      xx市通过深入实施就业稳岗提升工程,积极探索搭建高效便捷的灵活就业服务平台,支持快递、外卖、电商、家政等新业态灵活用工,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信息发布、信息查询、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务合同及用工协议签订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有效构建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权益保障、就业服务机制,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对接流动,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招聘及多类型群体灵活就业问题。机制建立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4万人。泉港“1小时灵活就业平台”自运营以来,已有190户商家入驻,发布用工信息4000多条,成功对接涉及家政、养老护理、外卖骑手、农村建筑工匠等岗位4000多单。晋江“全链条”零工平台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开展“小市场服务大民生”走进社区、企业活动10场,线上线下征集零工就业岗位1819个,服务用人主体529家,服务求职零工1571人,达成意向271人次。“狮城零工市场”设立招聘集市点11个,集合100家用工企业提供保安、保洁、销售等就业岗位600多个、需求人数1500人,提供服务超5300人次。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三

      一、背景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进山入林,提升森林质量,调动林农积极性,推动林权流转,xx市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自由流转、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林票是指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现有林出让经营、委托经营,采伐迹地合资造林、林地入股等方式开展合作经营,将合作共有林权价值化后制发具有收益权的凭证。xx市在出台《林票管理办法》、明确林票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合作、扩大规模。2022年,重点推进林票交易市场化,成立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设立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市场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管,启动运营交易系统。

      二、主要做法

      (一)引导开展合作经营,提升林业集约经营水平。针对集体林经营“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问题,积极鼓励引导乡镇林场、村委会、村民小组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与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经营,借助国有单位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的优势,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和资产价值。

      (二)合作股权进行量化,明晰权益发行林票到人。在合作经营基础上,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按村集体、单位或个人占有的股权份额制发林票,并由合作双方签章确认,注明持有人、股份合作单位、合作经营地点、合作经营面积等信息,建立实名登记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股权一般按照集体占30%、全体村民占70%的股比,向本集体组织成员发行林票到户到人。

      (三)允许林票流转交易,缩短林业收益兑现周期。赋予林票交易、质押、兑现等权能,允许林票在当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流转,把合作经营山林的未来股权收益通过流转交易提前兑现,使林票成为一种具有有价证券权能的股权凭证,可以有效克服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弊端,更好地调动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同时,金融机构为林票创新推出“金林贷”“惠林贷”等普惠林业金融产品,采用整村统一授信和村民随借随还、逐年增信的方式,为村民提供3年期限10—30万元的林票信用贷款,有效盘活森林资产。

      (四)国有单位兜底保证,保障农民林业投资权益。国有林场确保合作经营的杉木用材林Ⅰ、Ⅱ类林地的亩均出材量10立方米以上,并按年度预付每亩不少于10元的林地使用费。国有林场对本单位发行的林票进行兜底保证。若林票持有者拟退出合作经营投资,由国有林场按林票投资金额加上年利率为3%的合作经营年度单利,予以兜底回购。

      三、取得成效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已在11个县(市、区)315个村开展试点,面积22.1万亩,制发林票总额2.78亿元,惠及村民1.67万户、7.18万人,人均获得现值1224元的林票,试点村每年村财可增收5万元以上。通过林票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林业发展中“林业难融资、林权难流转、资源难变现、林分质量难提高、各方难共赢”等五难问题。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四

      一、背景情况

      xx市创新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提高修复工作效率,通过探索开展信用修复宣传培训做“加法”、流程简化做“减法”、融资应用做“乘法”、消除乱象做“除法”的四步工作法,在信用修复方面寻求新突破,开辟新途径,让部分失信企业重现生机活力,为稳经济促发展添砖加瓦。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培训做“加法”。采取信用修复“线上+线下”相结合、“政府+企业”相配合、“行业+系统”相磨合等方式,让更多失信企业知悉善用信用修复,形成信用共识和行动自觉叠加效应。分行业分类别举办鞋服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白名单企业、工信系统、商务服务行业等信用修复培训班,为超过2200家市场主体培训、咨询、服务,宣传学信、用信、守信意识。

      (二)流程简化做“减法”。坚持“随申随办”原则,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实现市级层面“一网通办”“零跑腿”“一日办结”。对企业疫情期间出现的失信行为审慎认定、迅速初核,确因疫情不可抗力导致,情况属实不计入失信记录。

      (三)融资应用做“乘法”。一是为市内36家有一般失信行为白名单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咨询培训教育,企业最短时间恢复信用,享受到国家优惠贷款政策,获得融资授信增加3.2亿元。二是健全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和引导纳税人主动纠正纳税失信行为,通过积极沟通、信用修复、约谈整改,帮助纳税不良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全市591家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信用贷款7.8亿元。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为已经履行判决的失信市场主体开具《信用修复证明》53份,帮助38家市场主体获得融资贷款397万元。

      (四)消除乱象做“除法”。建立“征信修复”乱象治理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制定方案、齐抓共管、联合行动、共同整治。针对打着“征信修复、洗白、铲单”等旗号骗取财产的不良现象,采取发布通告、约谈自查、纠正整改等方式,清除“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诈骗陷阱。

      三、取得成效

      xx市通过建立健全修复机制、服务线上线下修复、简化修复工作流程、联动迅速快办审核,同时发挥商会、协会、促进会等诚信教育社会团体作用,保障失信市场主体权益,让部分失信企业能够重新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享受各级赋予的优惠政策。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五

      一、背景情况

      企业申报奖补资金常常遭遇“政策找不到、条件看不懂、材料一大堆、申报靠腿跑、进度不清楚、资金等半年”等“绊脚石”,政策落地难度大。xx市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通过信息共享、精简流程等方式,有效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让企业更精准、更全面、更便利地享受政策红利,实现“最大惠企政策效应”,优化营商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清单管理。制定印发《xx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梳理公布认定(评定)类、税务类“免申即享”惠企政策171项并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政策清单涵盖市、县两级科技、金融、文旅、人才等多个领域,定期持续滚动更新“免申即享”事项清单,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二)优化流程再造。优化“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发放条件和兑现程序,并采取“三免一授权”(免市政府领导签批、免部门局务会研究、免收企业收据,部门直接授权相关科室拨付资金)的方式进行兑现奖补资金,兑现程序从原先所需的“企业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政府审批、资金拨付、部门兑现”6个环节,缩减至“信息匹配、资金拨付、部门兑现”3个环节,有效简化资金审批流程。

      (三)推动平台建设。依托“政企直通车”平台,开发建成“免申即享”政策平台,并完善平台运行机制,将平台功能延伸至掌上xxAPP。通过后台大数据比对,精准匹配符合发放资格的企业信息,企业无需主动提出申请和提供任何材料,便可享受惠企资金,实现政策兑现由“跑多门、找多头”向“一网办、一键兑”转变。

      (四)加强宣传培训。充分运用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政企对接会等载体,持续推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宣传材料,广泛开展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知晓度。同时,组织市直相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培训,推进工作人员快速熟悉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功能和熟练掌握平台操作要领、操作流程,推动平台快速高效运行。

      三、取得成效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跑腿、无需申请就能“坐等”奖补资金到账,实现“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深受企业欢迎。xx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推行以来,已上线市、县两级“免申即享”惠企政策171项,政策浏览数102.2万人次,点赞政策数量超4.2万人次,累计兑付各类“免申即享”奖补资金达2.60亿元,切实做到政策应兑尽兑、企业应享尽享。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六

      一、背景情况

      xx市作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成立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与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协同办公,积极探索协同改革、协同服务、协同解纷、协同防控的“四协同”金融法治框架体系,着力打造金融司法协同“xx样本”,实现金融发展与司法护航有序衔接。

      二、主要做法

      (一)“一条龙”定制惠民服务。为金融贷款产品定制个性化、零距离的普惠司法服务套餐。针对林木生长周期长、处置慢问题,协调金融机构灵活开展续贷工作,对无法还贷的农户给予不超过两年的缓冲期限,有效兼顾农业生产和疫情防控需求。制定《xx市信用脱困计划实施方案》,对以调解结案的金融纠纷,向辖区金融机构发出科学合理使用信用报告建议,为债务人走出信用困境提供辅导和帮扶,协调解决“不能贷”“不续贷”问题,助力债务人重建信用,积极推进金融信用修复。

      (二)“一站式”搭建解纷平台。建立金融纠纷分色分类分段“一站式”处置机制,运用“智能算法+加人工识别”,按涉案领域、标的数额、违约期间等要素自动分色标注各类纠纷,赋予“纠纷化解难度系数”,智能划入相应解纷通道,实现办案资源最优分配。探索建立10万元以下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纷方式。加强金融速裁审判团队建设,升级云端办案、文书一键生成功能,集约立案、送达、开庭流程,创新线上门诊式庭审,庭审平均时长缩短20分钟,审理周期缩短23天。

      (三)“一体化”防控金融风险。出台《关于联动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审执协作、多元解纷、风险防范、打击犯罪等八项协作机制。建立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专区,实现“线上+线下”普惠金融信息互通全覆盖。充分发挥司法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晴雨表”属性,绘制动态化“热力图”,实时开展金融服务“数字体检”,及时应对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和突出问题。

      三、取得成效

      xx市构建“1231”工作体系,即一个协同工作组,两个协同对接办公室,三个审判团队,一个协同研究基地,合力推进金融司法协同中心运行。构建“法银合作”多元化解纠纷体系,实现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金融产品交易、金融保障服务、金融消费维权、金融司法保障等统一服务,有效应对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形成普惠金融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xx市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协调解决金融信用帮扶、金联保贷款、“借新还旧”贷款等金融领域问题12项,有效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纷5548件,审结各类金融纠纷案件2368件,结案率94.53%,一审服判息诉率99.74%;诉前化解各类金融纠纷3180件,诉前分流率55.94%,为当事人减省诉讼费用200余万元。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七

      一、背景情况

      xx市打响“xx服务”特色品牌,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快构建称心、暖心、安心、舒心“四心环境”,提升服务主导产业水平和能力,打造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龙头引领有力、链条上下贯通、集群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二、主要作法

      (一)强化全链条产业招商。按照“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的思路,制定《主导产业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化全产业链精准招商。一是以“龙头”招产业链。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与世界500强、国内百强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以龙头企业招知名企业,再以新引进的企业为核心吸引其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形成一个又一个产业集群,如xx时代与一汽集团合作在xx成立时代一汽,再由时代一汽吸引配套产业项目等。二是以“延链”招产业链。深入分析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筛选出全球、全国行业前三的招商目标企业,开展产业链“延链”招商。如针对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借助xx时代、新能源科技供应商大会契机,多次举办锂电新能源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对接落地卓高、厦钨、杉杉、国泰等80个锂电产业链项目;又如,依托青拓集团举办不锈钢产业发展创新大会、招商推介会等,集聚70多个不锈钢中下游产业链项目。三是以“配套”招产业链。统一规划产业布局,在基础设施、融资、人才及租赁住房等方面予以配套,重大招商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

      (二)提升全过程企业服务。围绕“万亿工业”目标,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跑动、增便利,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一是加强专班服务。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招商政策、一批重点跟踪项目”的要求,建立产业专班服务机制,推行项目落地“保姆式”服务,对企业项目所需的资金、用地、用电等要素,依据项目建设规模和进度,摆“盘子”、列“清单”,提前谋划、及时保障。开展“走千企访万户促发展”活动,摸清订单、融资、供应链等需求,建立问题开单、交办、反馈的闭环机制。二是推动创新发展。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开发。三是提升政务服务。将“政企直通车”和“企业服务热线968871”“产融云”有效结合,实现政企“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建立项目前期“3+N”工作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主动“导办”、全程“帮办”、委托“代办”、全面“兜办”、全流程在线审批等服务举措,创新项目“模拟审批”,全面落实“三合三省”(“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和省时、省力、省钱),实现要素审批“大提速”。如福鼎锂电基地2064亩用地7天完成报批,66天完成8000多亩征地工作,xx车里湾基地从选址到第一栋主厂房建成仅用20个月。

      (三)加大全方位政策扶持。完善支持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构筑良好创业创造环境。一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制定实施“锂电七条”“冶金新材料六条”“新能源汽车六条”“铜材料七条”“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七条”等系列政策,对四大主导产业在设备、品牌、人才、政策配套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出台助企纾困“44 条”、稳住经济“51”条等,助力企业摆脱困境。二是强化惠企政策兑现。全面梳理各类惠企政策文件,完善惠企政策清单及服务指南,实行惠企政策“一库汇聚”,落实惠企服务“一线咨询”,实现惠企事项“一站服务”。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ixx和惠企政策信息三大平台线上发布政策,精准推送“每周政策速送”。三是创新金融担保服务。建设“担保云”线上平台,推广银担“见贷即保”“二八分担”等业务,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创新“‘银行、工商联、商会、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生态圈”“‘金融+’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服务企业水平。

      三、取得成效

      目前,xx市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配套企业达200多家,xx时代和新能源科技两大龙头企业80%的配套实现就近采购,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形成从“原料—冶炼—热轧—冷轧深加工—各类不锈钢制品”的产业全链条。xx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和不锈钢生产基地,是上汽集团的重点出口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今年1-10月xx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9%,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5个百分点,连续47个月领跑全省。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八

      一、背景情况

      xx综合实验区发挥“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的区位优势,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中心”,以一站式、一条龙、一揽子帮助解决问题、一家亲式服务的“四个一”目标,打造“对台特色明显、涉台服务周到、台胞舒心满意”的对台服务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服务升级,打造“一站式”台胞台企服务大厅。实行“一口受理、集成服务”,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8大类169项涉台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受理。建立对台服务联动互动机制,引进xx人才参与公共行政管理,探索两岸“共同管理”模式,为台胞台企提供“一家亲”式服务。

      (二)政策升级,惠及台胞生活、赋能台企发展。一是涉台民生保障创新。推出“台胞应急救助基金”,并为在岚台胞购买300份无记名意外伤害保险,切实提高在岚台胞意外伤害保障水平。二是对台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台胞诚信闪贷”等,为在岚台胞提供授信或低息融资信贷服务。三是职业资格采认创新。开展对台职业资格资质采信工作,筹建台胞职业资格考证认证一体化服务中心,为台胞来大陆发展提供便利。

      (三)交流升级,倾情用心提升两岸融合温度

      依托“12345”平台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专区,第一时间协调反馈台胞台企关切的堵点难点问题。建成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两岸村里长俱乐部),为台胞提供交流研学场所。会同相关单位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搭建两岸青年志愿服务共享平台。

      三、取得成效

      通过“四个一”对台服务品牌打造,有效缩短涉台事项办理时限,提升台胞办事满意度。截至10月,台胞台企服务专窗已累计受理咨询和办理涉台服务事项近4.6万件次,交流中心已线下举办各类涉台活动35场,参与活动的台胞累计达1000余人次。台胞台企服务中心接待省内外参访考察、交流活动团组229批次,累计4200余人次。“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已为在岚台胞提供授信2400万元,“台胞诚信闪贷”已受理发放贷款690万元。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九

      一、背景情况

      xx产业园有520余家园区企业及6万余名企业员工,具有较大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需求,但该地区与xx区政务服务中心距离较远,交通不够便利,导致园区企业、员工办事不够便利。为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产业园区延伸,实现“园区办”,xx区将政务服务直通车开进产业园区,实现企业事项就近办、马上办。

      二、主要做法

      (一)就近设点,探索全生命周期贴身服务方式

      xx区依托xx产业园服务中心,及巷北、内厝、市头、银鹭、汽车城五个综合服务驿站,整合各审批服务部门涉企高频事项,就近设置园区政务服务点——“审批服务E站”,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前端代办+后台快办”集成式贴身服务。借助信息化系统平台,分析企业需求,主动推送、精准匹配企业服务内容,为企业提供“金牌店小二”套餐式一条龙服务,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档案,实现“一企一档”。

      (二)多元赋能,打造专业团队全方位服务模式

      建立服务工作专班和24小时企业服务群,开展远程服务、视频导办、互动交流等。打造“区级中心+园区站点”“智能网办+线下快办”“实体窗口+自助终端”“上班办事+下班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式全方位服务框架。依托网上办、掌上办、智慧办等“不见面审批”渠道,满足企业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开辟自助服务区,投放“e政务”“翔政通”“税务综合自助终端”等自助办事终端设备,完善“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三)协同联动,多方合力推进政务服务再升级

      各审批服务部门与xx产业园服务中心强化沟通交流、协同合作,及时协调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进场所软硬件建设,做好设施保障。对“审批服务E站”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及工作交流,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公众号及各类新媒体开展多维度宣传,提升“审批服务E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将“审批服务E站”建设成集政务服务、政企沟通、企业交流、项目促进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取得成效

      xx区“审批服务E站”入驻产业园区,从企业开办、纳税、社保、项目建设等高频服务事项入手,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审批服务E站”业务咨询办理量近千件,“e政务”“税务综合自助终端”等自助机使用次数达近800次,现场辅导企业群众通过“不见面审批”渠道办理业务800余件。极大方便了园区及周边企业、员工的办事需求,助力xx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十

      一、背景情况

      xx县小微企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规模相对偏小,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弱,整体呈现“低小散弱”的特征,加之近年来的要素制约和环境制约双重瓶颈,依托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为给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xx县打造60人的“党政专班+技术专家+企业专人”帮扶团队,结合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指导扶持“作坊式”小微企业整合重组,精准赋能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

      (一)行业试点,强化常态化跟踪管理

      一是实施“挂图作战”。从全县253家刀剪企业和25家僧服企业中筛选6家刀剪企业、7家僧服企业开展提升行动试点,选派党政专班与技术专家不定期进企帮扶,现场跟踪质量管理提升情况,根据目标任务及时调整推进策略。二是建立“标杆示范”。在刀剪和僧服行业中各选取1家企业为行业示范标杆企业,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推进会,吸引同行业、试点周边企业主动加入提升行动。三是集中“攻坚拔寨”。为避免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出现反弹,团队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企业优化、整改过程,建立问题台账逐项解决,13家试点企业率先成功通过验收评审。

      (二)管理帮扶,提供个性化帮扶方案

      一是立足实际,全链条服务。团队根据“人、机、料、法、环、测”分析法,结合帮扶企业的管理水平、资源现状及需求等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提升建设方案》,精心指导企业编制管理手册和制度、程序、作业指导文件,主动提供全链条式管理咨询服务。二是立足短板,全方位提升。团队根据各月、各季度行业变化,分析行业影响因素,梳理行业长短板,精准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针对刀剪企业重点围绕现场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针对僧服企业重点围绕仓库管理、疏通工序流转堵点、关键设备改造更新。截至目前,共为13家试点企业提出改善建议117条。三是立足长效,全覆盖保障。团队从转变企业管理层观念、优化薪酬结构等入手,将试点企业导入5S管理,变“家庭小作坊”管理为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推动企业生产环境改善、生产过程持续受控、产品质量状况稳定,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普遍提高。

      (三)组织培训,增强集约化产业优势

      一是聚焦共性问题集中培训。团队有针对性从法规、标准、技能等方面编制培训课件,集中开展专项培训,并借助网络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受益面。二是贴紧行业特点开展交流。举办试点企业经验交流会,通过同行业对标找差、补短强特,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意识。三是针对具体问题现场指导。组织技术专家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模式开展实地座谈,现场指导5S管理、车间管理、生产管理等方案。

      三、取得成效

      “党政专班+技术专家+企业专人”的帮扶模式有效助推xx县刀剪、僧服等优势传统产业从“有”向“优”转型,提升了行业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xx剪刀”集体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审批,《xx僧服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实施。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吸引了中华老字号“张小泉剪刀”在xx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投资建设“xxxx剪具智造中心”,并成功引进xx“巴黎僧服”,实现全国四大僧服品牌齐聚xx。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