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时间:2020-11-16 20:37:2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南充市 期中 学年

     四川省南充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笔墨的理解与分析,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

     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更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表现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的,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在此意义上,锻炼笔墨就成为人格磨砺、境界参悟的过程,笔墨与心性通过不断琢磨、锻炼,构成互动互证的关系。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修为,在历史上已为无数典范反复验证。

     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典范的理想人格。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潘公凯《论笔墨典范: 人格理想的一种表征系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欣赏中国绘画的笔道墨象,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进而体会画家所追求的人格理想。

     B.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得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

     C. 内摹仿可以丰富完善画家的人格,中国画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人格境界的唯一选择。

     D. 笔墨典范对人格理想和人格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强调笔墨的价值,再具体阐释笔墨典范及其实现的路径,将论证推向深人。

     B. 文章以士人画的最高境界对应笔墨典范作为文化表征系统的三层结构,行文缜密。

     C. 文章援引古人“力透纸背”之说,旨在解说笔墨典范的内摹仿这一心理运作机制。

     D. 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论述笔墨与人格养成、笔墨与社会精神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视之迹”“可感之心”“可信之道”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笔墨典范的文化表征系统。

     B. 中国绘画历史上的笔墨典范,是作者在自修的过程中追求大我、希贤希圣的产物。

     C. 内摹仿是一种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使得笔墨与心性互动互证。

     D. 中国画的笔墨如果给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就能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答案】1. D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说法绝对,原文的表述是“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 B 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C 项,“唯一选择”于文无据,文章只是说“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 项,原文第一段“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笔墨的理解与分析,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所以“中西绘画比较”只是为了突出笔墨在中国绘画传统中的重要价值,并非文章的立论前提。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就能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推论不当,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中国画的笔墨不仅……而且……从而……”可知,“给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同时,报告指明了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动了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

     过去五年,从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到办学条件,国家全面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农村师资建设看,师生比是师资数量充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全国师生比和农村师生比都呈现出提高趋势,而且农村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村办学条件看,农村危房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农村教育发展更有保障,办学水平持续提高,一些农村学校还出现了学生回流的现象。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有序实现城乡在生均意义上教育资源均等,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二步,逐渐建立起基于城乡学校规模效率特征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让城乡学生在获得基本教育服务方面享有基本相同的机会。当前与未来较长段时间内,我们要为实现第二步目标而努力。第三步,积极推进以城乡师资质量均衡化为核心的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通过城乡师资初次配置、二次配置、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的均衡配置,实现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条件成熟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均衡化。

     (摘编自林露《寒门难出贵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理念如何落地》) 材料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村料三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

     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困就不会成为世袭。然而,我国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机会是很不公平的。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 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为了上大学,农村孩子要比城市孩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城市里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凸显。农民工子女一般进入不了城市优质公办学校就读。致使他们的子女要么与父母分离在当地受教育,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学习,使子女在学习、生理、心理、行为养成等都面临着困惑;即便是进入了公办学校学习,农民工子女们也经常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歧视,例如评奖评优、老师和同学的日常言语、集体活动甚至作业批改等方面都受到不公平待遇。

     (摘编自“中国论文网”) 4. 下列关于我国城乡教育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五年来中西部城乡教育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

     B. 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差距上。

     C. 近年来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导致乡村教育质量变差。

     D. 城乡教育存在师资建设、办学条件的差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过去五年,从教育投人、师资建设到办学条件方面,农村教育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B. 积极推进以城乡师资质量均衡化为核心的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C. 由于教育的差距,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公,很多农村孩子一 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出现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

     D. 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是高中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困就不会世袭。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如何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答案】4. C

     5. B

      6.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教育经费的投人,以此来保障学校各种教学设备的完善、师资力量的配备。设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农村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 项,“近年来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导致乡村教育质量变差”错。原文相关信息是这样表述的“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动了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可见学生大量向城镇流动和乡村教育质量变差之间并没有因果逻辑关系。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 项,“积极推进以城乡师资质量均衡化为核心的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说法错误,原文是“第一步,有序实现城乡在生均意义上教育资源均等,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第二步,逐渐建立起基于城乡学校规模效率特征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让城乡学生在获得基本教育服务方面享有基本相同的机会。当前与未来较长段时间内,我们要为实现第二步目标而努力。第三步,积极推进以城乡师资质量均衡化为核心的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通过城乡师资初次配置、二次配置、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的均衡配置,实现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衡化。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或条件成熟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均衡化”。可见选项所述是第三步,杂糅信息,张冠李戴。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可以分为三步走”提炼出答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从“过去五年,从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到办学条件,国家全面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农村师资建设看,师生比是师资数量充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全国师生比和农村师生比都呈现出提高趋势,而且农村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村办学条件看,农村危房面积不断减少,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农村教育发展更有保障,办学水平持续提高,一些农村学校还出现了学生回流的现象”得出答案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教育经费的投人,以此来保障学校各种教学设备的完善、师资力量的配备。

     由材料三的第一段“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得出答案设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动了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得出农村教育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

     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 年 5 月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 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9.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7. B

     8. 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这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注意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 项,分析不当,赶车老人说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肩膀最硬”,没有对谢主任嘲讽和回击的意思,而是对那些农民们的赞美。故选 B。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的自然背景;而“三只

     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也洋溢着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小说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答题方法是: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理解语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开头段的作用大致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结尾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或照应开头等。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注意、思考。第一问要求筛选“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关键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常”以及文章倒数第四段内容,都在暗示赶车老人的话使老赵、谢主任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要求分析小说首尾部分细节描写的作用,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

     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 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2)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

     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句中,“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 D 项。“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 C 项。“疑之”的主语是“鲁君”不是“君”。排除 A 项。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 项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中并未提到吴起对公叔继任相位的不满。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所以”,……的原因。第一处“乃”,就是。第二处“乃”,才。“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是判断句式。(2)“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

     【点睛】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

     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秋兴八首:大历元年(766 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共 8 首。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菰米:多年生水草草本植物,又叫茭白,呈黑褐色,可食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 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该联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秋的冷落凄凉。

     C. 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的坎坷艰难。

     D. 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契合,意境苍凉,感情真切。

     15.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

     【答案】14. A

     15. “虚”和“动”。“虚”有空对之意,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包括她的织机和织物)空对夜月、辜负清秋月色的情景。“动”即“抖动”之意,生动传神的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让静的事物有了动态感。两个字一静一动,想象出昆明池今日的萧瑟冷落,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

     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 项,“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的物产丰饶的景象……”错误,从诗中来看,“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汉时功”“武帝旌旗”不是写汉武帝时期,而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故选 A 项。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这是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诗歌语言,考生要先指出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然后解释词语的意思,结合诗意来品味效果。“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这两句意思是“在月光下似乎看到织女的机丝,在秋风中好似见到石鲸在摆动”,“虚夜月”意思是“空对着一天明月”,“动秋风”意思是“(石鲸的鳞甲)好似在秋风中抖动”,一个“动”字化静为动;前一句中织女空对夜月的画面是静止不动的,后一句石鲸鳞片抖动的画面是动态的,两幅画面一静一动,生动传神;如果说开头两句借汉指唐,用想象中的威武场面颂扬了盛唐的强大的话,那颔联中则是想象昆明池今日的萧条冷落,这就暗指唐朝国运的衰颓。

     【点睛】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三)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写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画图省识春风面

     (6). 环珮空归夜月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背诵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摧、事、贵、作客、省、珮、魂。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详实的数据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 6 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

     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 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巳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

     ,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 B. 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C. 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D. 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 6 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 6 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 6 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 6 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 如果心灵 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答案】17. C

     18. D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能力。

     第一组,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符合语境。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结合“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分析,选用“危言耸听”。

     第二组,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结合“《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分析,选用“触目惊心”。

     第三组,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结合“不容丝毫延宕”分析,选用“迫在眉睫”。

     第四组,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结合“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分析可知,选用“不以为意”。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错,“根据”和“显示”句式杂糅,要一个; B 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错,“根据”和“显示”句式杂糅,要一个。不合逻辑,“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 6 亿多人”错,“至少”“多”矛盾; C 项,不合逻辑,“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 6 亿多人”错,“至少”“多”矛盾;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首先,“‘关’上”“蒙了尘”两者应该是选择关系,排除 B 项和 C 项;其次,“美丽未来”“拥有出彩人生”之间,“精彩人生”应该在后,更符合语境内容,排除 A 项。

     故选 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过去 10 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__________,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那么,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科学家发现,_________。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________。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 REM 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 REM 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另一种是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

     【答案】

     (1). (1)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

     (2). (2)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

     (3). (3)一种是与黑色素聚集激素有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补写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第一处,根据下文“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而更”表语意的递进,该处可补写“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第二处,根据上文“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语意前后照应,该处可补写“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第三处,根据下文“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 REM 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该处可补写“一种是与黑色素聚集激素有关”。

     【点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 把下面一段话 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50 个字。

     疑似著名画家梵高1890年7月27日用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手

     枪,19 日将

     在 巴

     黎 最 大 的 拍 卖 行 德 鲁 奥拍

     卖。这

     把

     左

     轮

     手

     枪

     估

     价

     最

     高

     60000 欧

     元。报

      道

      称,19

     日,法

      国

     艺

     术 行

     动 拍

     卖

      行 (Act io n

     A rt)

     的

      拍

      卖

     师

      将

     为

      这

     支

      著

     名

      的

     7

      毫

     米

     手

     枪

     敲

     下

     拍

     卖

     锤。

     本

     次

     在

      德

      鲁

      奥

      拍

     卖

     的

     手

     枪

     是 1960 年

      左右,农 民 在 梵 高 自 杀 事 发 地 点 发 现 的,并 送 给 了 拉 沃 小 客 栈目 前 主 人 的 父 母。损 坏 严

     重

     的手

     枪,被 挂 在 客 栈 柜 台

     上方,该

     手

     枪

     口

     径

     与 医 生

     曾

     经

     从

     梵

     高

     的 胸

     口去

     除

     的

     子

     弹

     口

     径

     吻

     合。2016

     年时,曾 在

     阿 姆 斯 特 丹 的

     梵

      高

     博

     物

     馆

     展

     出。据

     艺

     术

     行

     动

     (Action Art)

      拍

     卖

     行

     称,对

     武

     器

     的

     分

     析

     证

     明

     它

     曾

     被

     埋

     在

     地

     下

     一

     段

      时

      间,可

     能

     与

     1890

     年

     相

     吻

      合。

     【答案】

     19

     日

     疑

     似

     梵

     高

      自

      杀

     所

      用

      手

      枪

      将

     被

      拍

     卖,估

     价

     高

     达

     6

     万

      欧

     元,手

      枪

      于1

     960

     年

      左

     右

     在

      梵

      高

     自

      杀

     地

     点

     发

     现,手

     枪

     情

      况

     与

      梵

     高

      自

     杀

      相

      吻

      合。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材料一:11 月 2 日 ,首 届“科学探索奖”在北 京颁发,获奖者中有 17 人 的年龄 在 36 岁 到 40 岁 之 间,有 9 人 在 35 岁以 下,最年轻的,不过 才 3 2 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

      主

     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它不是奖励过去,而是支持未来,鼓励青年才俊探索科技前沿。”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