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注册安全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黄金考点(65页)

    时间:2020-09-23 00:34:3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考点 生产技术 黄金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 《安全生产技术》 黄金考点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 第一节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考点一 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性危险

     形状或表面特性

     如锋利刀刃、锐边、尖角形等零部件、粗糙或光滑表面。

     相对位置

     如由于机器零部件运动可能产生挤压、剪切、缠绕区域的相对位置。

     动能

     具有运动(速度、加速、减速)以及运动方式(平动、交错运动或旋转运动)的机器零部件与人体接触,零部件由于松动、松脱、掉落或折断、 碎裂、甩出。

     势能

     人或物距离地面有 落差在 重力影响下的势能,高空作业人员跌落危险、弹性元件的势能释放、在压力或真空下的液体或气体的势能、高压流体 (液压和气动)压力超过系统元器件额定安全工作压力等。

     质量和稳定性

     机器 抗倾翻性或移动机器防风抗滑的 稳定性。

     机械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导致断裂或破裂。

     料堆(垛)明塌、

     土岩滑动

     造成掩埋所致的窒息危险等。

     非机械性危险

     电气危险

     如电击、电伤 温度危险

     如灼烫、冷冻 噪声危险

      振动危险

      辐射危险

     如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材料和物质产生

     的危险

      未履行安全人机

     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等

      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伤害事故

     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但丌包括 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丌包括起 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 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不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 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起重伤害; 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夹挤、坠落、(包括吊具、 触电; 电流通过人体或带电体不人体间发生放电造成的人身伤害 灼烫; 由亍火焰烧伤,高温物烫伤,化学灼伤(酸,碱及酸碱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

      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 火灾;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控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高处坠落; 在高处作业(指距地面 2.0m 以上高度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丌包括触电 坠落事故。

     坍塌 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陷落和倒塌 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容器爆炸

     指容器的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容器破裂后的二次空间爆炸 中毒

     有毒物质通过丌同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某些生理功能或组织器官收到记性健康损害的事故 窒息

     机体由亍急性缺氧发生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

     考点二机械危险部位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一)转动的危险部位

      转动轴 (无凸起部分)

     由于没有适当的位置来安装固定式的防护装置,一般是通过在光轴的暴露 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和轴具有 12mm 净距的 护套对其进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

     转动轴 (有凸起部分)

     具有凸起物的旋转轴应利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 全面封闭

     对旋式轧辊 一般采用 钳形防护罩进行防护 牵引辊 可以安装一个钳形条通过 减少间隙来提供保护,通过钳形条上的开口,便 于材料的输送。

     辊式输送机(辊 轴交替驱动)

     应该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罩。如果所有的辊轴都被驱动,将不存在卷 入的危险, 故无须安装防护装置。

     轴流风扇(机)

     安装在 通风管道内部的轴流风扇(机)将 不存在危险。开放式叶片是危险的,需要使用 防护网来进行保护。

     防护网的网孔应 足够大,使得 空气能够有效 通过; 同时网孔还要 足够小,能够有效 防止手指接近叶片。

     径流通风机 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的风机将不存在危险。

     通向风扇的进风口应该被 一定长度的导管所保护,并且其 入口应覆盖 防护网。导管的长度和网孔的尺寸必须能够防止手指和手臂接近转动的叶片。

      齿轮啮合 暴露的齿轮应使用 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的保护。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 全封闭型防护装置。

     机器外部决不允许有裸露的啮合齿轮,防护装置材料可采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必须坚固牢靠,保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振动。防护罩壳体不应有尖角和锐利的部分,同时应便于机器的维护保养,能方便的打开和关闭。防护罩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电气联锁,使防护装置在开启的情况下机 器停止运转。

     旋转的有辐轮 当有辐轮属于转动轴时,用手动有辐轮来驱动机械部件使危险的。可以利 用一个 金属盘片来填充有辐轮来提供防护,也可以在手轮上那装一个弹簧离合器,使轴能够自由转动。

     无论是固定式砂轮机还是手持式砂轮机,除了其磨削区域附件,均应加以

     术参数 旋转的刀具 旋转的刀具应该被包含在 机器内部(如卷筒裁切机)。

     在使用手工送料时,应尽可能减少刀刃的暴露,并使用 背板进行保护。

     当加工的材料是可燃物时,产生碎屑的场所应有适当的 防火措施。

     当需要拆卸刀片时,应使用特殊的卡具和手套来提供防护。

     (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 切割刀刃 切割纸张,塑料等材料的刀刃及其锋利,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应使其暴 露部分尽可能少。当需要对刀具进行维护时,需要提供特殊的卡具。

     砂带机 砂带机的砂带应该向远离操作者的方向运动,并且具有止逆装置,仅将 工作区域暴露出来,靠近操作人员的端部应进行防护。

     机械工作台和滑枕 具有运动平板或者滑枕的机械设备应该被合理布置,当其运动平板(滑枕)达到极限位置时,平板(滑枕)的端面距离应和固定结构的间距不 能小于 450mm ,以免造成挤压。

     配重块 当使用配重块时,应对其全部行程加以封闭,直到地面或者机械的固定 配件处,避免形成挤压陷阱 带锯机 可调节的防护装置应该装置在带锯机上,仅用于材料切割的部分可以露 出,其他部分得以封闭。

     冲压机和铆接机 这些机械设备可能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工件靠近冲击头,需要为这些机械 提供能够感知手指存在的特殊失误防护装置。

     剪刀式升降机 在操作过程的主要危险在于邻近的工作平台和底座边缘间形成的剪切 和挤压陷阱。

     (三)转动和直线运动的危险部位 齿条和齿轮 应利用 固定式防护罩将齿条和齿轮全部封闭起来

      皮带传动 危险出现在 皮带接头及 皮带进入到皮带轮的部位。

     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 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2m 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 3 种情况下,即使实在离地面 2m 以上也应设置防护罩:

     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 3m 以上; (很长)

     皮带宽度在 15cm 以上; ( 很宽)

     皮带回转速度在 9m/min 以上。

     (很快)

     输送链和链轮 危险来自于输送链进入到链轮处以及链齿。

     考点三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 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应按下列等级顺序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的“三步法”。

     第一步: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适当选择机器的设计特性和暴露人员与机器的交互作用。第二步:

     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也称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可采用安全防护或补充 保护措施。

     第三步:

     使用信息,也称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使用信息明确警告,使用设备的方法和相关的培训。

      并且不用工具就可打开。

     (3)联锁防护装置:只要防护装置不关闭,危险功能就不能执行,只有当防护装置关闭时,危险功能才有可能执行;在危险功能执行过程中,只要防护装置被打开,就给出停机指令。

     3)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1)

     防护装置应设置在进入危险区的唯一通道上,应出现漏保护区, 使人不可能越过或绕过。

     (2)

     固定防护装置应采用永久固定或借助紧固件,若不用工具不可 能拆除或打开。

     (3)

     活动防护装置打开时,尽可能与被防护的机械借助饺链或导链 保持连接,防止丢失。

     (4)

     当活动联锁式防护装置出现丧失安全功能的故障时,危险功能 不可能执行或停止执行,装置失效不得导致意外启动。

     (5)

     可调式防护装置的可调或活动部分调整件,在特定操作期间保 持固定、自锁状态,不得因为机器振动而移位或脱落。

     (6)

     在要求通过防护装置观察机器运行的场合,宜提供大小合适开 口的观察孔或观察窗。

     (7)

     防护装置的开口要求 二 安全信息的使用 使用信息的类别有 标志,符号(象形图),安全色,文字警告等

      信息的使用原则 可依次采用安全色,安全标识,警告信号,直到警报器。文字信息应采用使用机器的国家语言。在使用上,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应优先于文字信息。

     安全色的使用不能取代防范事故的其他安全措施。

     三 安全标志和安全色

      安全色 包括 红,蓝,黄,绿四种。(红灯停,绿灯行,黄色警告蓝色令)

     红色 :表示 禁止,停止,危险或者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红色用于各种禁止标志,机械的停止按钮,刹车及停车装置的操纵手柄, 机械设备的裸露部位(飞轮,齿轮,皮带轮的轮辐,轮毂等)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信息。

     蓝色:表示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绿色:表示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安全标志 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和(或)安全对比色,几何形状(边框)或附以简短的文字组合构成。

     安全标志分为:

     (1)

     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基本特征为:图形为圆形,黑色,白色衬底,红色边框和斜杠。

     (2)

     警告标志:图形为三角形,黑色,黄色衬底,黑色边框。

     (3)

     指令标志:图形为圆形,白色,蓝色衬底。

     (4)

     提示标志:白色图形,正方形边框,绿色衬底。

     四 信号和警告装置

     类别 听觉信号分类:

     (2)

     紧急撤离听觉信号; (3)

     警告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分类:

     (1)

     警告视觉信号 (2)

     紧急视觉信号

     (1)可察觉性:在接收区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应低于 65dB(A)。紧急 视觉信号应使用闪烁信号灯,警告视觉信号的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 2)安全要求 (看得到,听得见, 紧急时候首先撤)

     的 5 倍,紧急视觉信号亮度应至少是背景亮度的 10 倍。

     (2)可分辨性:险情信号应与所用的其他信号明显区分。警告视觉信号应为黄色或橙黄色,紧急视觉信号应为红色。

     (3)优先级要求:任何险情信号应优先于其他所有视觉信号;紧急信 号应优先于所有警告信号,紧急撤离信号应优先于其他所有险情信号。

     考点四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安全技术 — 通道

     (2)

     主要生产区、仓库区、动力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道路上部管架和校桥等,在干道上的净高不得小于 5m。

     (3)

     车间横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2000mm;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1000mm。

     (4)

     主要人流与货流通道的出人口分开设置;车间厂房出入口不少于 2 个。厂房大门净宽度应比最大运输件宽度大 600mm,比净高度大300mm;对于特大的设备可设专门安装洞口。

     加工车间通道尺寸

     运输方式 通道宽度/m

     冷加工 铸造 锻造 热处理 焊接

     人工运输 ≥1 1.5 2-3 1.5-2.5 2-3

     电瓶车单向行驶 1.8 2

      电瓶车对开 3 --- 3--5 3--4 3--5

     叉车或汽车行驶 3.5 3.5

      手工造型人行道 ---- 0.8--1.5

      机器造型人行道 ---- 1.2--2

      铁路进厂房入口宽度应为 5.5

     二 设备布置及安全防护措施

      机床设备安全距离 机床布置的最小安全距离m

     安全距离 小型机床 中型机床 大型机床 特大型机床

     机床操作面间距 1.1 1.3 1.5 1.8

     机床后面侧面离墙柱 0.8 1.0 1.0 1.0

     机床操作面离墙柱间距 1.3 1.5 1.8 2.0

     作业现场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规程要 (1)

     机床应设防止切屑、磨屑和冷却液飞溅或零件、工件意外甩出伤人的防护挡板,重型机床高于 500mm 的操作平台周围应设高度不低于 1050mm 的防护栏杆。

     (2)

     产生危害物质排放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和操作、维修要求, 采取整体密闭、局部密闭或设置在密闭室内。密闭后应设排风装置,不能密闭时,应设吸风罩。

     (3)

     生产线辊道、带式运输机等运输设备,在人员横跨处,应设带栏杆的人行走桥; 平台、走台,坑池边和升降口有跌落危险处,必须设栏杆或盖板; 需登高检查和维修的设备处宜设钢梯; 当采用钢直梯时,钢直梯 3m 以上部分应设安全护笼。

     三 采光照明 照明要求 同场所内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是时,应区分设置一般照明或局部 照明(例如:机床的床头灯)。

     光照度 (1)

     备用照明的照度一般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 10%。

     (90%以上)

     (2)

     安全照明的照度标准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标准值的 10%。(90%以上)

     (3)

     水平疏散通道不应低于 1lx ,垂直疏散区域不应低于 5Ix 。(竖向易踩空)

      物资堆放 (1)

     易燃、易爆物质的库房,应符合消防规范。物料、半成品及成品间有互相影响或本身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应隔离堆放,并设有相关的防护措施。

     (2)

     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 1.5 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 2.5 倍, 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高处作业区堆放生产物料和工具,应严格控制数量。

     (3)

     当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 1200mm,一般堆垛 高度不应该超过 2m,且高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 3。

      作业场所地面要求 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场地,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例如,以下(不是全部)情况 (1)

     标注在落地电柜箱,消防器材的签名,不得用其他物品遮挡的禁止阻塞线 (2)

     标注在突出悬挂物及机械可移动范围内,避免碰撞的安全提示线。

     (3)

     标注在高出地面的设备安装平台边缘的安全警戒线 (4)

     标注在楼梯第一级台阶和人行通道高差 300mm 以上的边缘处的防止踏空线 (5)

     标注在凸出于地面或人行横道上,高差 300mm 以上的管线或 其他障碍物上的防止拌跤线

     第二节 考点五 金属切削机床存在的主要危险

      机械危险 (1 )卷绕和绞缠

     ①做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例如轴类零件,包括联轴节,主轴,丝杠, 链轮,刀座和旋转排屑装置等; ②回转件上的突出形状:如安装在轴上的突出建,螺钉或者梢钉,手

     ③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的开口部分:如链轮,齿轮,皮带轮等圆形零件的轮辐,旋转凸轮的中空部位等。

      (2 2 )

     挤压、剪切和冲击

     ①接近型的挤压危险。如工作台,滑鞍(或滑板)与墙或者其他物体之间,刀具与刀座之间,道具与加紧机构或机械手之间, 以及由于操作者意料不到的运动或观察加工时产生的挤压危险; ②通过型的剪切危险。如工作台与滑鞍之间,滑鞍与床身之间,主轴与立柱(或滑板)之间,刀具与刀座之间的剪切危险; ③冲击危险。工作台,滑座,立柱等部件快速移动,主轴箱快速下降, 机械手移动引起的冲击危险。

     (3 3 )

     引入或卷入、碾轧

     ①啮合的夹紧点。如涡轮和蜗杆,啮合的齿轮之间,齿轮和齿条,皮带和皮带轮,链与链轮进入啮合部位; ②回转夹紧区:如两个做相对回转运动的辊子之间的部位; ③接触的滚动面:如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

     (4 4 )

     飞出物打击的危险

     ①

     失控的动能:机床零件或被加工材料(工件),运动的机床零件或工件掉下或甩出;切屑飞溅引起的烫伤,划伤;以及砂轮的末了和细切屑使眼睛受伤; ② 弹性元件的位能:如弹簧,皮带等的断裂引起的弹射; ③ 液体或气体的位能:机床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启动系统由于泄漏或元件失效引起流体喷射,负压和真空导致吸入的危险。

     (5 5 )

     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

     (6 6 )

     形状或表面特征的危险

     ①锋利物件的切割,戳,刺,扎危险; ②粗糙表面的擦伤。如砂轮表面,粗糙的毛坯表面等; ③碰撞,刮蹭和冲击危险; (7 7 )

     滑倒、绊倒和跌落

     ①磕绊跌伤 ②打滑跌倒 ③人员在高处操作,维护,调整机床时,从工作位置跌落,或误踏入坑井坠落等。

     电气危险

     (1)

     触电的危险 (2)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不当 (3)

     电气设备引起的燃烧、爆炸

      热危险

     (1)

     接触高温加工件、高温金属切屑以及热加工设备的热源辐射 (2)

     接触液压系统发热的元件或油液 (3)

     由于工件过热或过冷对健康造成的伤害 (4)

     作业环境过热或过冷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噪声危害

     对人听力造成损伤和其他生理紊乱;对语言通讯和声讯信号造成干 涉。

     噪声超标会导致人耳鸣、听力下降或疲劳和精神压抑等疾病。

     振动危害

     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经常会产生自由振动、强迫振动或自激振动(颤振)等类型的机械振动。振动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降低机 辐射危险

     (1)

     电弧、激光辐射造成视力下降、皮肤损伤。

     (2)

     电火花加工、电子束离子束加工产生较强X 射线等。

      (3)电磁干扰使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电磁辐射损害人身健康的危 险。

     物质和材料产生的危险

     (1)

     接触或吸人有害液体、气体、烟雾、油雾和粉尘等。

     (2)

     现场的发火因素,引起的火灾危险;具有爆炸性粉尘的危险。

     (3)

     生物和微生物,冷却液、油液发霉和变质的危险。

     设计时忽视人机工程学产生的危险

     作业频率和强度不当,作业位置和操作装置不合理,防护装置使用不 当,作业照明不符合要求,现场符号标识不清,操作方向不一致等, 均属于人机工程学的范畴。

     (1)能量供应中断:如动力中断或波动造成机床误动;动力中断后重 新接通时,机床自行再启动引起的危险;

     (2)动力中断、连接松动、元件破损:刀具,工件,机床零件意外甩 出,压力气体或液体的意外喷出的危险; 故障、能量供应中断、机械零件破损及其他功能紊乱造成的危险

     (3)

     控制系统的故障或失灵,选择和安装不符合设计规定。引起机 床意外启动或误动作,速度变化失控和运动不能停止;机床主轴过载和进给机构超负荷工作;控制件功能不可靠引起的危险; (4)

     数控系统由于记忆失灵和保护不当及与各种外部装置间的接口连 接使用不当引起的危险。

     (5)装配错误。机床部件装配错误和导管,电缆,电线或液压,气动 管件等连接错误引起的危险;

     (6)机床稳定性丧失:机床及其附件产生翻到,落下或异常移动;配 重系统中元件断裂引起倾覆的危险。

     (1)防护装置性能不可靠:存在漏保护区,使人员有可能在机床运转 过程中进入危险区生产的危险;

     (2)保护装置性能不可靠:互锁装置,限位装置,压敏防护装置性能 不可靠或失灵引起的危险;

     安全措施错误、安

     (3)信息和报警装置异常:能量供应切断装置和机床危险部位未提供 必要安全信息(安全色和安全标志)或信息污损不清,报警装置未设 全装直缺陷或定位

     置或失灵; 不当

     (4)

     急停装置性能不可靠,安装位置不合适; (5)

     安全调整和维修设备、附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

     (6)

     气动排气装置安装、使用不当,气流将切屑和灰尘吹向操作者。

     (7)

     进人机床(操作,调整,维修等)措施没有提供或措施不到位。

     (8)

     机床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压力过大、压力损失、泄漏或喷射等引起的危险。

     考点六 砂轮机安全技术 (一)砂轮机加工的特点

     从安全卫生角度

     (1)

     砂轮的 运动速度高。磨削速度可高达 30-35m/s。

     (2)

     砂轮的 非均质结构。磨具是由磨粒,结合剂和空隙三要素组成的复合结构,其结构强度大大低于由单一均匀材质组成的一般金属切削刀具。

     (3)

     磨削的 高热现象。

     磨削加工危险因

     素

     (1)

     机械伤害。

     (2)

     噪声危害。磨削噪声与干式磨削的排风系统噪声叠加,

     (3)大量磨削粉尘。

     砂轮机的安全要求

     — 砂轮机的操作要求

     砂轮主轴 砂轮主轴端部螺纹应满足防松脱的紧固要求,其旋向须与砂轮工作时旋转方向相反,砂轮机应标明砂轮的旋转方向;端部螺纹应足够长,切实保证整个螺母旋入压紧(L>1cm);主轴螺纹部分须延伸到紧同螺母的压紧面内,但不得 超过砂轮最小厚度内孔长度的 1/2 (h>H/2)。

      砂轮卡盘 一般用途的砂轮卡盘直径 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 1/3, 切断用砂轮的卡盘直径 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 1/4 ;

     卡盘结构应均匀平衡,各表面平滑无锐棱,夹紧装配后,与砂轮接触的环形压紧面应平整、不得翘曲; 卡盘与砂轮侧面的非接触部分应有 不小于

     1.5mm 的足够间隙。

     砂轮防护罩 砂轮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应不大于 90°, 如果使用砂轮安装轴水平面以下砂轮部分加工时,防护罩开口角度可以增大到 125°。

     而在砂轮安装轴水平面的上方,在 任何情况下防护罩开口角度都应不大于 65°。

     砂轮卡盘外侧面与砂轮防护罩开口边缘之间的间距一般应不大于 15mm。防护罩 上方可调护板与砂轮圆周表面间隙应可调整至 6mm 以下; 托架台面与砂轮主轴中心线等高,托架与砂轮圆周表面间隙应小于 3mm。防护罩的 圆周防护部分应能调节或配有可调护板,以补偿砂轮的磨损。

     砂轮的圆周表面与防护罩可调护板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 1.6mm。

     其他要求 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 80dB,带除尘装置的砂轮机的粉尘浓度不应超过 10mg/m3,砂轮只可单项旋转,在砂轮机的明显位置上应标有 砂轮旋转方向。

     砂轮机的操作要求 (1)

     在任何情况下都 不允许超过砂轮的最高工作速度; (2 2 )

     应使用砂轮的圆周表面进行磨削作业, 不宜使用侧面进行磨削。

     (3 3 )

     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整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的斜前方位置, 不得站在砂轮正面。

     (4)

     禁止多人共用一台砂轮机同时操作。

     (5)

     发生砂轮破坏事故后, 必须检查砂轮防护罩是否有损伤,砂轮卡盘有无变形或不平衡,砂轮主轴端部螺纹和压紧螺母,合格后方可使用。

     (6 6 )

     操作时 应佩戴眼镜或护目镜。

      第三节 冲压剪切机械安全技术

     考点七 冲压机安全技术 — 实现冲压安全的对策 (1)

     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避免人的手部伸入模口区。

     (2)

     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

     (3)

     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4)

     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的下行程期间,人于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

     离合器分为 刚性离合器和摩擦离合器。

     刚性离合器以刚性金属键作为接合零件,但不能使滑块停止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只能使滑块停

      止在上死点 。

     摩擦离合器借助摩擦副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结合平稳,冲击和噪声小,可使滑块停止在行程的任意位置。

     在设计时应保证:

     (1)

     制动器和离合器设计时应保证任一零件的失效,不能使其他零件快速产生危险的联锁失效。

     (2)

     禁止在机械压力机上使用带式制动器来停止。

     (3)

     脚踏操作与双手操作规范应具有联锁控制。

     (4)

     须有急停按钮。在执行停机控制的瞬时动作时,必须保证离合器立即脱开、制动器立即接合。急停按钮停止动作应优先于其他控制装置。

     三 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 保护装置包括 活动、固定栅栏式,推手式,拉手式等。安全 保护控制装置包括 双手操作式,光电感应保护装置等。

     如果压力机工作过程中需要从多个侧面接触危险区域,应为 各侧面安装提供 相同等级的安全防护装置。

     危险区 开口小于

     6mm 的压力机 可不配置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封闭防护装置

     (1)

     防护装置应牢固定安装在固定的结构件或安装在地面上,不用专门工具不能拆除。

     (2 2 )

     联锁式防护装置只有在活动护栏门关闭后才能启动工作行程。双手操作式安全保护控制装置

     (1)

     双手操作的原则。必须双手同时推按操纵器,离合器才能接合滑块下行程;在滑 块下行过程中,松开任一按钮,滑块立即停止。

     (2)

     重新启动的原则。对于被中断的操作控制需要恢复以前,应先松开全部按钮然后 再次双手按压后才能恢复运行。

     (3)

     操纵器的装配要求。两个操纵器(按钮或操纵手柄的手握部位)的内缘装配距离 至少相隔 260mm。为防止意外触动,按钮不得凸出台面或加以遮盖。

     (4))对需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应为每位操作者都配置双手操纵装置,并且只有全部操作者协同操作双手操纵装置时, 滑块才能启动运行。

     (5)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只能保护使用该装置的操作者,不能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

     四 光电保护装置 (1)

     保护范围。保护高度不低于滑块最大行程与装模高度调节量之和,保护长度应能覆盖操作危险区。

     (2)

     自保功能。在保护幕被遮挡,滑块停止运动后,即使人体撤出恢复通光时,装置仍能保持遮光状态,滑块不能恢复运行,必须按动“复位”按钮,滑块才能再次启动。

     (3)

     回程不保护功能。滑块回程时装置不起作用,在此期间即使保护幕被破坏,滑块也不停止运行。

     (4)

     自检功能。光电保护装置可对自身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查和控制,使滑块处于停止状态 ,在故障排除以前不能恢复运行。

     (5)

     响应时间与安全距离。装置响应时间不得超过 20ms. (6)

     抗干扰性。光线式安全装置在白炽灯,高频电子电源荧光灯干扰下应能正常工作。

      考点八 剪板机安全技术简介 — 一般安全要求

      剪板机的操作危险区是刀口和压料装置(压料脚)及其关联区域,常常选择 固定式防护装置,保护暴露于危险区的人员。当间隙 不超过

     6mm 时,则不需要安全防护。

     (1)

     剪板机应有单次循环模式。选择单次循环模式后,即使控制装置持续有效,到家和压料脚也只能工作一个行程。

     (2)

     安装在刀架上的刀片应固定可靠,剪板机上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

     (3)

     在使用剪板机时,剪板机后部落料危险区域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

     (4)

     剪板机上必须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一般应在剪板机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

     二 安全防护装置 剪板机完成工作需要从多个侧面接触危险区域,每一个侧面都应该设置防护。

     固定式防护装置 (1)

     应牢固安装在机器上。

     (2)

     应可防止进入刀口和压料装置构成的危险区域。

     (3)

     固定式防护装置不应阻挡看清剪切线。

     (4)

     装置的进料开口和装置安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

     联锁防护装置或联锁防护装置与固定式防护装置的组合 (1)

     如果联锁防护装置处于打开位置,任何危险运动都应停止;只有防护装置关闭后才能启动剪切流程。电动后档料和辅助装置才能开始运动。

     (2)

     不带防护锁的联锁防护装置应安装在伤害发生前且没有足够时间进入危险区域的位置。

     (3)

     不带防护锁的联锁防护应与固定式防护结合使用,在任何危险运动 过程中应能防止进入危险区。(压料装置,剪切线)

      光电保护装置 (1)

     确保只能从光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区进入危险区,阻止从其他方向进入危险区。

     (2)

     光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操作者接触危险区域伤害发生前危险运动已经停止的位置。

     (3)

     如果人体任一部分引起光电保护装置动作,任何危险动作应停止, 亦不可能启动。

     (4)

     复位装置应放置在可以清楚观察危险区域的位置,每一个检测区域 严禁安装多个复位装置。每个监测区域应安装一个复位装置。

     第四节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考点九 木工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2)

     木工机械的刀轴与电器应有安全联控装置。

     (3)

     存在工件抛射风险的机床,应设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刨 床上和多锯片圆锯机采用止逆器,在圆锯机上采用分料刀,防反弹安全频护等。

     (4)

     传动装置(齿轮、链轮、皮带轮),对其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5)

     配备必要的手用工具。

     木工平刨床安全技术要求 (1)

     刀轴必须是装配式圆柱形结构,严禁使用方形刀轴。刀体上的装刀 梯形槽应上底在外,下底靠近圆心,组装后的刀槽应为封闭型或半封闭型。

     (2)

     组装后的刨刀片径向伸出量不得大于 1.1mm。

     (3)

     组装后的刀轴须经强度试验和离心试验。试验后的刀片不得有卷刃, 崩刃或者显著磨钝。

     (4)

     刀轴的驱动装置所有外露旋转件都必须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罩,标出 单向转动的方向。须设有制动装置,断电后,保证刀轴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转动。

     (5)

     非工作状态下,护指键(或防护罩)必须在工作台面全宽度上盖住 刀轴。

     (6)

     装置不得涂耀眼颜色,不得反射光泽。

     带锯机安全技术 (1)

     带锯条的锯齿应锋利,齿深不得超过锯宽的 1/4. (2)

     锯条焊接应牢固平整,接头不得超过 3 个,两接头之间长度应为总长的 1/5 以上。

     (3)

     严格控制带锯条的横向裂纹,裂纹超长应切断重新焊接。

     (4)

     必须设置急停控制按钮。

     (5)

     锯轮防护。上锯轮内衬有缓冲材料;上锯轮在任何位置,防护罩均 应能罩住锯轮 3/4 以上,在靠锯齿边的适当处设置锯条承受器。

      圆锯机安全技术 (1)

     锯轴转速不得超过圆锯片的最大允许转速; (2)

     圆锯片连续断裂 2 齿或出现裂纹时应停止使用,圆锯片有裂纹不允许修复使用。若更换锯片时必须锁定主轴,应提供主轴锁定装置。

     (3)

     分料刀:

     a. 应采用优质碳素钢 45 或同等性能的钢材制造。

     b. 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其强度和刚度。宽度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在全长上厚度一致。

     c. 分料刀的引导边应是楔形的,以便于导入。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

     d. 应能在锯片平面上作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调整,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 圆周上的最高点;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 3mm,其他各点与锯片的距离不得超过 8mm。

     第五节 铸造安全技术考点十 铸造安全技术

     水烫伤;经过高温铸件时,也可能被烫伤。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使用,人的违章操作等,都可导致机 械伤害。如造型机压伤,设备修理时误启动导致砸伤、碰伤。

     高处坠落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照明不良,加上车间设备立体交叉(天车、操作台), 维护、检修和使用时,易从高处坠落。

     尘毒危害 在型砂、芯砂运输、加工,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作业地区产生大量的粉尘;冲天炉、电炉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砂芯时的二氧化碳;焦炭 燃烧,以及铸型、挠包、砂芯干燥和浇铸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硫 噪声振动 振实造型机、铸件打箱时使用的振动器,以及在铸件清理工序中,利用风动 工具清铲毛刺,利用滚筒清理铸件等都会产生大量噪声和强烈的振动。

     高温和热辐 射 铸造生产在熔化、浇铸、落砂工序中都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在夏季车间温 度会达到 40℃或更高 铸造作业建筑要求 1、铸造车间应在高温、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建在厂区其他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下风侧。

     2、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3、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4、熔化、浇注区和落砂、清理区应设避风天窗。

     有桥式起重设备的边跨,宜在适当高度位置设置能启闭的窗扇。

      第六节 锻造安全技术考点十一 锻造安全技术

      (8)

     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

     (9)

     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10)

     安设在独立室内的重力式蓄力器必须装有荷重位置指示器。

     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 考点十二 安全人机工程学基本知识 — 我国劳动强度分级 WBGT 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Ⅰ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 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 Ⅰ 按大小分为 4 级。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劳动强度

      Ⅰ Ⅰ ≤15 轻

      Ⅱ 15< Ⅰ ≤20 中

      Ⅲ Ⅳ 20< Ⅰ ≤25 Ⅰ >20 重 过重

      Ⅰ级(轻劳动)

     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 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Ⅱ级(中等劳动)

     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 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 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Ⅲ级(重劳动)

     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 等)。

     Ⅳ级(极重劳动)

     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

     二

     疲劳

     疲劳的定义

     疲劳分为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 种。

     疲劳产生的原因

     (1 1 )

     工作条件因素

     ①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

     ②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

     ③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

     (2 2 )

     作业者本身的因素

     ①作业者的熟练程度; ②操作技巧; ③身体素质; ④ 工作的适应性; 三

     人与机器特性 的 比较

     人优于机器的功能 机器优于人的功能

      (1)

     人的某些 感官的感受能力比起机器 来要优越。

     (2)

     人的一种信息通道发生障碍时可运用其他的通道进行补偿;机器只能按设计的固定结构和方法输入信息。

     (3)

     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程序和策略 处理问题。能学习和适应环境,能应付意外事件有良好的优化决策能力。

     (4)

     长期大量储存信息并能综合利用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5)

     具有总结和利用经验,除旧创新, 改进工作的能力。

     (6)

     归纳和推理,归纳出一般结论,形 成概念,并能创造、发明。

     (7)

     最重要特点是有感情、意识和个性, 具有能动性,能继承历史、文化和精神遗 产。人有明显的社会性。

     (1)

     机器能 平稳而准确地输出巨大的动力, 输出值域宽广。

     (2)

     动作速度极快,信息传递、加工和反应 的速度也极快。

     (3)

     运行的精度高,现代机器能做极高精度 的精细工作;误差随机器精度提高而减小。

     (4)

     稳定性好,做重复性工作而不存在疲劳 和单调等问题。

     (5)

     对特定信息的感受和反应能力一般比人高,如机器可以接受超声、电离辐射、微波、电磁波和磁场等信号。

     (6)

     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且可保持较高的效率和准确度。

     (7)

     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如机器在高压、低压、高温、低温、超重、缺氧、辐射、振动等条件下都可以很好地工作。

     四

     人机系统的类型

     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可分为:

     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三种。

      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 人机 共体,或 机为主体; 系统的动力源由机器提供, 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 操作者与控制者。

     其系统的 安全性主要取决于 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状况。

      自动化系统 以 机为主体, 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 人只是一个 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 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 失灵以及 人处于低负荷时的应急反应变差等情形。

     五

     色彩环境

     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电气事故及危害 考点一 电气事故分类

      电气事故分为 (1)

     触电事故

     (3)

     静电事故 (4)

     电磁辐射事故

      (5)

     电路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 电击和电伤 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 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

     电伤 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态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击与电伤相互关联 尽管大约 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 70%含有电伤的因素 辐射电磁波 频率 100kHz 以上的电磁波 一

     电击

     分类 (1)

     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 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2)

     按照 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单相电击、两相电击和跨 步电压电击三种 直接接触电击 电气设备或线路 正常运行条件下,人体 直接触及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所 形成的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 设备或线路 故障状态下, 原本正常情况下 不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设备以外的可导电部分变成了带电状态,人体与上述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可 导电部分触及而形成的电击。

     二

     电伤

     分类

     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

     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 最危险的电伤。电弧烧伤既可以发 生在高压系统,也可以发生在低压系统 电流灼伤 电流灼伤是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越大、通电 时间越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越大,电流灼伤越严重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 电弧使金属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伤害 机械损伤 电气机械性伤害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强烈反射和肌肉强烈 收缩等作用造成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电光性眼炎 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三

     电流对人体的 作 用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不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50Hz 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频率,对亍电击来说是最危险的频率。

     电流值包括 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

     感知电流 感知概率为 50%的平均感知电流,男约为 1.1mA,女约为 0.7mA。

     摆脱电流 摆脱概率为 50% 的平均摆脱电流,男约为 16mA,女约为 10.5mA。摆脱 概率为 99.5%的摆脱电流,则分别约为 9mA 和 6mA

     室颤电流 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约为 50mA; 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 500mA。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电能越多,室颤电流明显减小。

     左手至胸部途径的心脏电流最危险。

     四 触电事故规律

     (1)

     错误操作和违章作用造成的触电事故 (2)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 (3)

     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4)

     移动式设备和临时设备触电事故多 (5)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6)

     每年 6—9 月触电事故多 (7)

     超市,高温,混乱,多移动式设备,多金属设备环境中的事故多 (8)

     农村触电事故多 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 考点二 触电防护技术基础知识 直接接触电击安全措施 绝缘、屏护和间距

     间接接接触电击安全措施 接地、接零、等电位连接

     直接接触电击:

     绝缘、屏护和间距

     绝缘

      绝缘材料 固体绝缘材料,包括瓷、玻璃、云母、石棉等无机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包括矿物油、硅油等液体。

     气体绝缘材料,包括六氟化硫、氮等气体。

      绝缘击穿 1 气体击穿 气体绝缘击穿是由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气体击穿后绝缘性能会很快恢复; 气体的平均击穿场强随着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2 液体击穿 液体绝缘的击穿特性与其纯净程度有关。

     纯净液体的击穿也是由碰撞电离最后导致的电击穿 液体绝缘击穿后,绝缘性能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3 固体击穿 固体绝缘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放电击穿等击穿形式。固体绝缘击穿后将失去其原有性能。

     屏护和间距

     屏护 屏护是采用护罩、护盖、栅栏、箱体、遮栏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1)

     遮栏高度不应小于 1.7m,下部边缘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0.1m。户内栅栏高度不应小于 1.2m;户外栅栏高度不应小于 1.5m。

     (2)

     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0.8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 0.2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0.15m。

     (3)

     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接地(接零)。

     (4)

     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挂标示牌。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

     间距 1 架空线路 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 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

     2 一般要求 在低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0.1m。

      在 10kV 作业中:

     无遮栏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0.7m; 有遮栏时,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0.35m。

     间接接触电击: 接地、接零、等电位连接

     接地保护:IT 系统和 TT 系统

      IT 系统 (保护接地)

     其安全原理是通过 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但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

     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

     只有在不接地配电网中,单相故障接地电流较小,才有可能通过保护接地把漏电设备故障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设备漏电状态并未消失)

     在 380V 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 E ≤4Ω。

     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 100kV·A 时,要求R E ≤10Ω。

      TT 系统 (工作接地)

     该系统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一般的短路保护不起作用,不能及时切断电源,使故障长时间延续下去。

     因此,只有在采取其他的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有困难的条件下才考虑采用

     TT 系统。

     因此在 TT 系统中应装设能自动切断漏电故障的 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具有同等功能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并 优先选用前者。

     接零保护:TN 系统 保护接零系统安全原理和类别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

     TN-S系统可用亍有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亍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

     TN-C-S系统宜用亍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非生产性楼房 TN-C系统可用亍无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丌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

     TN-S N 线和 PE 线完全分开 TN-C 工作零线N 与保护零线 PE 重合(PEN 线)

     TN-C-S 干线部分 PEN,设备端 N 和 PE 分开 TN 系统速断和限压要求 在接零系统中,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的线路,故障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5s; 对于供给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线路或插座回路:

     电压 220V 者故障持续时间不应超过 0.4s, 电压 380V 者故障持续时间不应超过 0.2S。

     工作接地要求 在不接地的 10kV 系统中,工作接地与变压器外壳的接地、避雷器的接地是 共用的。一般要求R N ≤4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R N ≤10Ω。

     保护导体和接地装置 保护导体截面 当保护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保护线可以按表选取;如果保护线与相线材 料不同,可按照相应的阻抗关系折算。

     相线截面积

     S L

     S L ≤16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积

     S PE

     S L

     16<S L ≤35 16

     L

     L

      除应用电缆芯线或金属护套作为保护线者外,采用单芯绝缘导线作保护零线 PE 线时, 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 2.5mm 2 ;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 4mm 2 。

     要求铜质 PEN 线截面积不得小于 10mm 2 、铝质的不得小于 16mm 2 ,如系电缆芯线则不 得小于 4mm 2 。

     考点三 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

     一 双重绝缘

      基本条件 1. Ⅱ类设备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2MΩ,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5MΩ,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7MΩ。

     2. Ⅱ类设备在其明显部位应有“回”形标志 3. 凡属于双重绝缘的设备,不得再进行接地或者接零 二 安全电压(特低电压)

      基本条件 1. 安全电压属于既能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又能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依靠安全电压供电的设备属于Ⅲ类设备 2. 工频有效值额定值:42V、36V、24V、12V、6V 3.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 42V 特低电压; 4. 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 36v 或 24V 特低电压; 5. 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 12V 特低电压; 6. 6V 特低电压用于特殊场地; 7. 当电气设备采用 24V 以上特低电压时,必须采用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三 电气隔离和不导电环境,属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技术措施。

     四 漏电保护,主要用 于 防止间接接触电击 和 直 接 接触电击。

     原理 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以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为动作信号;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以漏电电流或触电电流为动作信号; 动作信号经处理后带动执行元件动作,促使线路快速分断。

      动作参数 ≤30mA,属于高灵敏度,用于防触电事故 >30mA,≤1000mA,属于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 >1000mA,以上的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 护装置的额定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 1/2 。

      安装和运行 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器设备生产用的电气设备; 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第二节 电气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考点四 电气引燃源 一

     危险温度

     短路

     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

     接触不良 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重点部位。不可拆卸或可

     拆卸的接头接触不良、可开闭的触头接触压力或表面不合格、滑动接触的 压力或接触不良、不同材质的导体理化性能不同等导致电阻升高,产生危险温度。

     过载 严重过载或长时间过载都会产生危险温度。

     铁芯过热 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如铁芯短路,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 吸合,由于涡流...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