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功能转型优秀范文

    时间:2023-08-26 16:15:1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功能转型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功能转型优秀范文

    产业学院的建立可以实现教师与企业的真正零距离接触,将企业实践真正落地,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开展技术研发、咨询、培训,参与经营管理,使产业学院成为“双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产业学院的功能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战略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演进,总体上呈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集成的趋势。

      一、从实训基地到人才培养

      产业学院建设伊始,被认为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起初,产业学院的建设就是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工学结合模式将实训教学条件创造于实战企业中,既解决了企业提供条件的补偿问题,也解决了如何设计并构建企业实战环境融入教学训练条件的问题,从而克服了以往实训环境中教学训练性条件和实战条件之间的不平衡性矛盾。随着合作深入和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合用需求,企业开始从被动地提供实训条件转变到参与人才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发挥产业学院贴近产业前沿的优势,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要求,共同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共同组建“双师”教学团队,并通过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产业学院能够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人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产业案例场景对接,形成校企双元协同育人,达到专业群与产业群精准衔接、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匹配。

      二、从教师实习基地到教学创新团队

      产业学院的建立可以实现教师与企业的真正零距离接触,将企业实践真正落地,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开展技术研发、咨询、培训,参与经营管理,使产业学院成为“双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企业实践”轮训制度,实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从合作企业聘任具备一定实践岗位经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产业学院兼职教师,实质性参与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形成产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产业学院将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组建成专兼结合的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内容体系,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立体式信息化资源,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案例引入课堂,通过校企“双导师”和开展“真实项目”教学,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将“三教”改革落到实处。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使学校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提升,企业人员教学和理论水平得到强化,促进团队成员专业水平整体提升,校企互惠双赢,真正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用。

      三、从人力供给到人才孵化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人才培养标准和企业生产标准、岗位群标准全面对接,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学校高质量人才供给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有效填补了产业人才短板,而且优化了区域人力资源结构。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不仅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高技能人才队伍,而且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为企业策划实施全员培训,从员工能力模型建立到培训体系构建。校企共同开发从新员工、初级经理、中级经理到高级经理的进阶课程体系,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企业转型发展与业绩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业学院实现由传统的“供给导向型”向新型的“需求导向型”转变,同时面向社会搭建起人才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立交桥”,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四、从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到协同创新中心

      人才作为技术技能积累的主体,是所有技术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也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源头活水。产业学院通过社会服务载体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将研究成果转换成典型技术解决方案,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加入教学创新团队,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把企业典型项目编入教材,通过关键技术技能的积累来反哺教学,为行业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技术技能积累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产业学院技术技能积累机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技术技能积累需要适应企业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提升需求,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依托校企共建的产品开发中心、技术创新研究院、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打造以“产”为需求、以“研”为引领、以“学”为内涵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技艺传承创新,形成科技协同创新与科研反哺教学良性互动机制,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五、从校企合作平台到产业生态组织

      产业学院最早被定义为校企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共建共享、稳定持续的合作平台,有效推进校企双元育人、产教融合的真正落地,形成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互动共赢的校企合作共生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按照产业点—产业链(线)—产业集群(面)—产业生态群的方向逐步演化,也使产业发展需求对产业学院的功能发挥产生了变化,进而引发教育组织形态变革。产业学院要成为战略资源的整合工具,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的要求看,产业学院从服务企业内部,逐步转向面对产业生态系统,为整个产业集群进行人才赋能和技术创新。将服务延伸到整个产业上中下游的人才需求,开展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从业者的培养和培训,为产业上下游创造价值、共享收益从某种意义来说,产业学院就是一个利润中心,或者说产业学院就是一个产业级的人才培养、培训与认证中心,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打造产业级人才供应链,为实现现代产业体系转型赋能,实现学校与企业、产业、行业的联动协同发展,构成了一个产业生态组织,实现教育连、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六、从职业培养平台到企业文化组织

      产业学院要保持作为教育机构的价值追求,也要吸收企业文化中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内核,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复合型校园文化,形成新型育人环境。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产业学院的重要内容。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将职业素养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并将企业管理模式运用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适应行业的工作氛围、工作流程、考核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使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工匠精神厚植于学生内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学院可以弥补企业文化塑造的短板,帮助企业建立优秀的文化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产业学院不仅是技术技能学习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场所。产业学院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到探索、孕育和传播商业思想,传播和传承企业文化,提炼和普及商业文明。产业学院为学生和企业员工互相营造企业和学校氛围,就是在传递一种进取创新的组织文化,可以使产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效传承和发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