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对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

    时间:2020-09-24 20:06:3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大众 万众 工作方案

     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方案

      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方案

      为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结合镇域实际,出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方案。

      牡丹江市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方案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推动创新创业便利化,强化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加强创新创业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激发潜力、释放活力,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为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动能。

      二、工作目标

      到 20**年底,全市初步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实现创新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创新创业载体从重点布局到全面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从强硬件到重软件的转变,推动牡丹江成为区域性创业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全市创业导师达到***人,每年帮助 2 万人成功创业、创业

     带动就业 4 万人以上,全市孵化载体达到 60 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300 家,科技创业者突破 1***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打造牡丹江“创新创业之城”新名片。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理念教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从思想观念入手,通过高频率、多样化、全方位的教育、宣传和引导,让勤劳致富、创新创业理念落地生根。

      1、涵养创新创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和送政策、送项目、送培训、送信息“四进四送”活动,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倡导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引导群众摒弃“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传统思想,使创新创业成为全民意愿。

      2、加强创新创业宣传。每年开展一次“创新创业全民行动”主题活动,在广播、电视、报纸开设“政策解读”、“创富故事”、“创业之声”等专栏,拍摄播放“为创新创业喝彩,为劳动劳模点赞”公益宣传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网建立“牡创网”,成立创新创业宣讲团,加大对“双创”政策措施、工作成效的宣传力度,把自主创新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全市上下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创业。

      3、选树创新创业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创新创业者,开展“创新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每年从各行各业选树一批创新意识强、带动能力强、创收利税多的创新创业典型,组织其深入大中专院校、企业、社区巡回宣讲,用身边的创新创业典型激励和引导全民崇尚创新、投身创业。

      4、丰富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同心协力创业,凝心聚智创新”、“中国梦劳动美,职工创新创业”、“青年领航行动”、“建小康立新功,巾帼在行动”

     等主题活动,依托“1+*”帮扶创业、“手牵手服务创业、心连心共同创业”、“创新杯”、“互联网+青创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巾帼建功”、“科技创新宣传周”等载体,广泛开展创新竞赛、创业指导、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交流,帮助创业者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树立信心。

      (二)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创业便利化

      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涵盖项目发现、能力培养、企业孵化、投融资等全链条支持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多种服务方式、不同服务主体共存的创新创业新环境。

      1、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按照“培训计划统筹实施、培训项目分头争取、培训对象部门组织、培训服务机构承担”的思路,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培训机制。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和“百名成功企业家带教百名创业学员计划”,开办“创新创业大讲堂”,每年完成精英培训***人、提升培训 1***人、初始培训 1 万人的目标。依托驻牡大中专院校创办“牡丹江创业学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师资匮乏问题,分类建立创业导师资源库和课程包,加大对现有培训平台扶持力度,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鼓励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驻牡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开展“订单式”培训。大力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将网络创业培训面向社会开放,支持发展网创培训机构,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人投身创新创业。

      2、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积极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支持各县(市)区引进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创业服务机

     构。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依托市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载体,建设一批“孵化器+宿舍”、“孵化器+商业”、“孵化器+创投”等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孵化载体建设,落实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电商产业园,推进淘宝特色中国牡丹江馆运营,鼓励创业者依托“互联网+”微创新、微创业。强化创新创业信息咨询服务,建立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和项目资源库,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项目投资机构提供创新创业项目。

      3、加大金融助推力度。支持创新创业起步成长,创新政银合作模式,拓宽创新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牡创贷”,引导银行以“一行一品”方式,加大对初创、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创新民间借贷中心服务模式,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创新创业。做大做强政策性担保机构,扩大风险保证金规模。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建设,积极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构,以资本投入鼓励创新创业。

      (三)落实政策措施,强化创新创业扶持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出台《牡丹江市鼓励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办法》,并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汇编成册,形成《创新创业政策汇编》和《创新创业指南》,营造良好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权责“两个清单”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禁介入或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严厉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乱收费行为。加快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和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的承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构筑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2、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加快建立“负面清单”,消除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设立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推行“一证一码”登记模式,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对创新创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通过盘活商业用房、闲置厂房等方式提供创业场所,通过发展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业态拓宽创业领域。

      3、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财政出资各类担保、产业发展、再就业、中小企业周转等专项资金重点向创新创业倾斜,并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设立 5***万元创业小额担保基金,通过向各银行招标提高放贷比例,为“牡创贷”提供担保。利用国家政策支持,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省现行针对创新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税收减免政策落实,采取更加方便纳税人的方式办理税收优惠事宜,减轻中小微企业办税负担。

      4、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健全完善科技市场体系,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和创新资金,完善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加大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的奖励和后补贴力度。鼓励市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兼职兼薪、

     离岗创业,促进人才向企业和基层流动。完善人才招引激励机制,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一定额度生活和住房补贴,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鼓励各类人才带技术、带项目来牡丹江创新创业。支持“众创空间”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和企业、学校等利用闲置楼宇、厂房、校舍等建设“众创空间”,在房租、宽带接入、公共软件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让创业者和初创企业低成本或无成本入驻。实施普惠性创业补助,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外来创业者等,给予一定的补助和补贴。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双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牡丹江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统筹研究、协调、指导全市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委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单位包括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工商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新闻传媒集团等,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双创”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双创”工作的领导。

      2、形成工作合力。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等党委部门,要在引进人才、舆论宣传、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工商联等群团组织,要分别做好本领域群众和团体创新创业的组织、发动工作。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金融服务局、市经济开发区、市商务局等政府部门,要建好服务平台、落实服务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各县(市)区及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双创”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确保创新创业工

     作有序开展。

      3、强化评估督查。“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目标考核、督办检查、定期通报、工作台账等工作制度。认真开展创新创业监测评价,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健全创新创业考核督办机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对政策落实及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考评和督查,对不履行相关职责、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严肃问责相关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

      德阳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 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9 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川府发〔20**〕27 号),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创新创业型城市建设,打造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政府引导,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发展众创空间,激发创新活力,降低创业门槛,释放创业红利,同时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建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众创核心区。

      ——创新创业力量高度汇集。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努力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创新创业者达到***万人。

      ——创新创业载体快速发展。打造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新型服务平台,形成创新创业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级孵化体系。全市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 50 家,载体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其中种子、苗圃、孵化器数量不少于 20 家,面积不低于***万平方米。

      ——创新创业资本高度聚集。着力构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股权投资生态链,形成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20**年底前,市、县(市、区)、德阳经开区须建成天使投资基金和政府参股的创业投资基金。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资源高度聚集,服务模式基本形成,服务链条基本建成,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体系,服务机构达到500 家,创业导师达到***人。

      ——创新创业产出成效显著。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2000 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00 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 1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

      ——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以创新创业为荣、人人支持创新创业、人人推动创新创业的良好风气和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人才流动、成果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围绕德阳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激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等各类优秀人才在德阳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1.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动力。支持德阳辖区内高校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

     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至少 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

      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取酬。财政资金设立的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依法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兼职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成果转化活动,以及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并取得相应合法股权或薪资。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3 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工龄连续计算,薪级工资按规定正常晋升,保留其原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不影响职称评定。

      大力支持专利实施转化。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专利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促进专利实施获得收益。以专利权等依法可以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入股的,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不受限制。既未约定也未在单位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情形下,国有企事业单位自行实施其发明专利的,在专利有效期内,每年给予全体职务发明人的报酬总额不低于实施该发明专利营业利润的 5﹪;转让、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或者以专利出资入股的,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报酬应不低于转让费、许可费或者出资比例的 20﹪。

      放宽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范围。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间接费用比例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 10﹪,调整劳务费开支范围,将项目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中列支。项目在研期间,年度资金结余可按规定结转继续使用两年。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信用评价好的项目结余资金,由单位统

     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

      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深入推进双百工程,拓宽引才渠道,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在德阳创新创业。用好用活人才发展资金,扩大支持范围,优化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科研经费、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本市户籍人员同等待遇。完善高层次人才社会服务机制,落实引进人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保障措施。

      3.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依托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4.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搭建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市内高校建设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经省级相关部门评审符合条件的,可申请 100—***万元的省级资金补助,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可同等享受德阳市对孵化器建设的支持政策。依托高等院校创办德阳市青年创客学院,定期举办青年(大学生)创客大赛,推荐大赛优胜项目与投融资机构对接,并向德阳相关创业园区转移。对在校大学生或毕业 5 年内的(含国家承认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正在孵化或成功创办的实体,可给予 1-***万元创业补贴或场租补贴。

      实施 SYE—青年(大学生)创业促进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发放 3—***万元三年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资金贷款。优化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型小微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不超过***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允许在校大学生依规休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5.扶持草根能人创业。建立技术、资金、政策、服务对接机制,探索建立一

     镇一导师辅导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网上创业,推动电商进村、特产进城,扶持一批具有创业理想的草根能人。将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对象扩大到城乡初次创业者,额度统一提高到***万元,两年内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 3 个百分点以内的,财政予以贴息。

      (二)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整合创新创业资源,集成式构建阶梯型、链条式孵化体系,匹配技术、资金、中介等要素,为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和专业化、全流程服务。

      6.加强规划引领,园区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型、创业型、产业型孵化器。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产业园区利用存量土地和存量房新建、扩建和改建孵化器。对利用工业用地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按基本单元进行受理、登记、出租或转让;对孵化器在原土地上增加厂房建筑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不再征收或调整土地出让金。推荐并帮助我市孵化器争取省级专项建设经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凡符合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可获得省级 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省级高新区孵化器和本市重点建设的孵化器凡申报国家高新区并符合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可获得省级 500-1***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同时,市上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孵化器,分别给于***万元、***万元、***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7.围绕产业园区发展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毕业企业产业化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完善的服务,培育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各县(市、区)和德阳经开区要建立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成功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给予 50-***万元的专项支持;新进入省级小企业创

     业示范基地的科技型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给予厂房租金 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 5 万元。

      8.培育创业苗圃,打造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各界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等有条件的区域,或利用高校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兴办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业茶馆、创新驿站、创新工场等,开辟想法+创投+孵化模式的创业社区,实现创业孵化载体的全域覆盖。

      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孵化平台;打造青年(大学生)众创空间;支持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支付、物流、营销等服务和应用创新。各级政府要为众创空间提供租房补贴、宽带网络补贴、公共软硬件等支持,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

      (三)加大创新创业投入。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聚集科技投融资要素资源,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9.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业投资引导机制、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科技保险补贴机制。由市县两级共建或各县(市、区)、德阳经开区单独建立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和风险补偿资金,通过引导性参股或跟进投资,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10.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各县(市、区)、德阳经开区要建立创业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小额贷款、科技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完善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建立市场优选机制,推动创业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聚集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公共服务

     与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11.强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引进、新建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端服务业,开展专利代理、信息咨询、检验检测、展示交易、科技金融、维权援助等服务。积极参与省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创新券,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购买所需科研服务,支持相关科研服务机构持创新券兑现补贴。

      扎实开展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工作,搭建全国学会与德阳企业对接交流平台。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专家特派员服务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国、省高新区、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专家人才公寓,享受德阳市孵化器政策。

      在市、县(市、区)、德阳经开区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设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在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充实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丰富创业项目库,扩大创业定点培训机构认定范围,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培训等服务。

      12.汇聚青年创新创业力量。通过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方式,吸引、聚集市内外高校大学生和青年创业先锋,建立德阳市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积极争取省级 100—***万元的资金补助。市、县(市、区)和德阳经开区整体联动,组建德阳市创新创业联盟。

      13.加强创业培训辅导。利用德阳高校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创业人品牌课程,定期举办创业者交流会,畅谈创业历程,推广创业经验。探索建立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与学分挂钩机制。开设 SIYB 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课程,对入驻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经济实体(项目)一对一匹

     配专家导师开展创业帮扶。

      14.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深入推进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多证联办、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构建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推进自助办税、网上办税;降低创业门槛,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鼓励企业在名称中体现新兴行业特点;允许从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设计策划、科技研究等行业的企业住所住改商;推动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住所登记改革。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

      (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德阳特色活动品牌,树立创新创业典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15.打造活动品牌。市、县(市、区)、德阳经开区要结合平台建设和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各类众创活动,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形成推动德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城市名片。

      16.营造文化氛围。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平台及典型事例,大力表彰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鼓励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创业活动,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德阳经开区成立相应的机构,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市县联动,统筹协调全域资源,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完善政策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构建 1+*支持政策体系。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统筹安排、简化程序,优先保障创

     新创业发展资金需要。将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纳入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形成整体联动、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格局。

      (三)强化目标管理。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将财政投入、平台建设、人才支撑、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及指标完成情况等内容纳入市、县(市、区)、德阳经开区重点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开展区域创新创业监测评价,完善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建立区域创新发展报告制度。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