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从“记者手记”看媒体责任缺失.doc

    时间:2020-06-06 08:33:0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缺失 手记 记者

     从“记者手记”看媒体责任的缺失

      媒体责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当前,在党中央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有些都市类报纸的情感类栏目中,媒体的社会责任却多有缺失,这我们可以从其“记者手记”栏目窥见一二。

      以武汉市几家都市报为例,“记者手记”是其情感类栏目惯用的一种“情感点评”形式。它是指情感类栏目除了正文、图片之外,附带着的记者对本期情感故事的个人意见、看法以及点评等。由于它以非正文的形式出现,因此一般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刊在文首,以导读的形式出现;大多时候附在末尾,以编辑或记者个人名义对正文中的情感故事表达一些个人随想,颇似散文家的随笔,如《楚天都市报》“讲述”栏目的“记者手记”、《楚天金报》“百味人生”栏目的“记者手记”、《武汉晚报》的“李青说情”等。这种“记者手记”,多则一两百字,少则只有几十字,它和故事内容本身是一种“依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情感故事的再现或延伸。表面上看,它只是记者个人对各种感情故事的解读,但据笔者分析,发现其点评所使用的话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存在着影响婚姻、家庭稳定,并进而影响到社会和谐的隐患,这不能不说是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一种表现。

     那么,武汉市几家都市报的“记者手记”所使用的话语具有怎样的特征呢?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其普遍存在含糊性、双重性、重复性三个方面

     的特征。

     所谓“含糊性”,就是其话语表达含糊暧昧,意思表达模棱两可。也就是说,很多“记者手记”都有意无意避开情感故事本身,“巧妙”地绕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以一种闪烁其辞的“点评”来传情达意。在“记者手记”中,很难看到直截了当、泾渭分明的情感(正面)引导或是爱憎分明的铿锵之辞,更多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个人感悟”。如有的“记者手记”就出现了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言论:“ 有人拿生命来赌一段感情,在外人看来很不值,但是如果当事人把这段感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失去了,活着都失去了意义,你能说她的生命就一定轻于鸿毛吗?”(《武汉晚报》2006.2.10;故事题目为《丈夫的情人自杀了,我还要不要离婚》);“爱一个人,我们可以把心交出去,把身体交出去,把钱交出去,把时间交出去。但是,把命也交出去,我们能不能做到?”(《武汉晚报》2005.12.2)类似的例子在“记者手记”中并不鲜见。传播活动一般由四个简单的过程组成,即:我,在这一情境中,对你,说什么。当话语表达清楚明了时,这四个部分都能得到明确地表达,此时传播是清晰准确的;而当“说话”含糊其辞甚至错误时,信息中的熵就增大(熵即无规则,它是一个变量,会引起某种不确定性。熵越多,信息的可预测性就越小),这时,传播就变成意义含糊的传播,或曰“有意显得不清晰的讯息”。这样的讯息不是直接明了的,受众必须自己作出判断。这就增加受众选择信息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导致受众认识上的偏差。“记者手记”作为一种依附于报纸情感类故事的传播形式,它的这四个部分是含糊不清的。我们不妨套用以上的公式来说明这一过程:记者(手记),在这些纷繁芜杂的感情纠葛面前,对

     女性读者暗示,情感婚姻复杂且充满变数,危机重重,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吧!这种含糊暧昧的“暗示”,大大增加了情感讯息的熵值,读者选择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因而也大大增加,于是女性读者的情感误读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谓“双重性”,也就是其话语本身具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其中表层是为了满足其外在性的叙事需要,而其深层才真正表露主体的意图。从字面上看,“记者手记”似乎只是单纯地就情感故事进行解读,而没有在行文中表露记者个人的主观看法,所以看起来客观在理;而实际上,若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隐含了许多“言外之意”,含沙射影地传达某种非常态的、甚至是偏激的感情信仰或理念,其“欲说还休”的意味十分浓烈。例如,很多“记者手记”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要读者去离婚、去当第三者,但是它的字里行间却暗含了这种意思。如有记者在为一篇《性贿赂失败,我该让他身败名裂吗》的“讲述”,写手记时这样说:“孙晴(女主人公)的故事引发了办公室激烈地讨论:女人说男人活该,男人说女人也不是好人。有的故事是这样的。男人和女人有截然不同的意见,不过我想,如果没有这点不同,大多数的故事都不会发生,不会如此曲折,不会如此吸引那些故事外的人。”(《武汉晚报》2006.1.16)。在这里,编辑以“看客”的身份对情感故事进行“解读”。虽然从言辞上不露偏激之处,但其揶揄之口吻无异于鼓动广大读者一起来“观赏谈论”这场“曲折的感情戏”!又如《他结婚了,我想把他抢回来》的“记者手记”这样写:“二字头的爱情应该是无悔的。青春终究要成为时间的灰烬,不管你是不是燃烧它。不如恣意地绽放一回,就算会被灼烧……”(《武汉晚报》2005.12.1)

     这里隐藏另一层意思:青春如此短暂,所以可以“恣意”对待感情,趁着年轻潇洒走一回,而不必考虑后果;再如有的“记者手记”这样写到:“情场越来越像战场,看看今天展示的这场战争,本来男方占尽优势,却因为动了感情而中场翻盘,让女方反败为胜。从战争的角度看,故事的女孩倒像个斗士,四处挑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她制胜的秘诀是:看似多情,实则无情――只有多情,才能引诱对方防备全失;只有无情,才能毫不留情地想给对方施以致命的一击。”(《武汉晚报》2005.12.7)其隐藏的意义即:爱情婚姻只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场战争。任何一方(尤其是女人)要想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切莫动真情,否则就会失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记者以一种“传教士”的姿态高呼女性“情感独立”和“情感解放”,其言外之意无异于:“既然男人这么不可靠,女人又何必再去相信男人?在现今的世界里,婚姻已经变得很不牢固,因此女人大可不必那么在乎它。必要的时候,为第三者‘让贤’,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皆大欢喜,大家的日子都好过。”可见,“记者手记”的这种双重性,往往使人产生错觉甚至误解,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说服和劝导作用,其影响不容小觑。

     所谓“重复性”,就是在“记者手记”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语句经常反复出现。具体而言,它有四层含义:一是单纯的话语叙述(用词)上的重复,二是话语内容的重复,三是叙述模式的重复,四是句式上的重复。也就是说,相同或相似的故事内容、故事情节、叙述语言(关键词),甚至对叙述者(故事主人公)身份的称呼,都会遵循一定时间规律出现在“记者手记”中,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尽管其出现的周期不一定完全等同,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出现的比例还是达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平

     衡”。以 2005 年 12 月――2006 年 1 月这一个月内“记者手记”为例,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依次为:“婚外情”“二奶”“第三者”“离婚”“女人”“男人”“婚姻”“情感”“战争”;其所点评的情感故事类型也不外乎如下几类:婚外情、三角恋、多角恋,且各自出现的频率总体上基本持平,也就是几乎各占 30%左右;此外,在叙述上,也基本上遵循相对固定的模式,即:重复情感故事+个人感悟;在句式上,经常使用反问句和设问句,编辑自己不直接给出答案,而读者却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由此,“记者手记”就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由特定的关键词、情感类型、叙述模式以及语言风格组合成的情境。这种重复的用意何在?或许我们可以借用马尔库塞的一句话来回答:“整个大众传播都有一种催眠的特点,这是不断重复的结果,是对媒介熟练管理的结果……它让人们在形式的自由中进行一种个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在肯定和同一元中进行的。大众传播通过语言和内容的操纵使人们相信其所宣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

     总之,不论是“记者手记”的含糊性、双重性,还是重复性,都潜在地误导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情感价值取向的隐患。“记者手记”的情感解读,与其说是记者对各种畸形情感进行审视,倒不如说是他们凭借自身“宏观直觉经验”的思维背景对情感故事的解析,而与读者产生共鸣;他们凭借的传统思维又引起什么样的读者共鸣?就其实践意义上来看,它无疑有助于媒体销量的增加,可同时又将各种偏激的情感信念,即“我所认为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各类层面的群体,让被暗示群体继续作为他们自身的口头故事而相互传递,势必造成记者的直觉经验能让人“脍炙人口”的情感故事从此不绝如缕,对婚姻家庭的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

     媒体责任意识缺失的一种体现。我们的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理当建构并大力弘扬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的稳定和谐,而不是相反。情感类栏目记者,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一个把关人、引导者,而非一个旁观者、欣赏者;我们的报纸不能一味地向社会呈现各种千奇百怪的情感故事甚至为其鼓噪,而应该对非常态的情感进行深刻的反思,对当下人情感存在的困惑提出解决的方案,对健康的情感进行大力提倡,对人充分尊重和对生命给予终极关怀,这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所在,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

     参考资料:

     ⒈马歇尔?福柯:《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⒉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小辉、廖文艳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⒊章志光:《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⒋刘春芳:《语理论的文化解读》,安康师专学报,2005.08

     ⒌田中阳:《话语理论及其对新闻传播研究的价值意义》,《新闻界》,2006.03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 2005 级硕士研究生)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