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慎重与学生沟通交流

    时间:2020-09-04 11:37:1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慎重 沟通交流 学生

     这个年代的中学生非常敏感,他们处在青春期,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者一句短短的话,都可能让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在每日与学生的交流中,必须慎重对待,不然可能会带给学生不好的影响。

     刚踏上教育这条路的时候,自己还年轻,也不够成熟,觉得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走近一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可以及时收集到,不正确的地方能够迅速下药。我认为这样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可任教不久的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了另一些感慨。教师不能与学生走得太近。现今教育倡导教师能够融入学生中,与学生成为朋友。但是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毕竟不一样,这一点绝对不能忘。所以教师必须注意,把握这个度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上把你当做老师认真听讲,在课后可以与你交流谈心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后交流时教师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语举止,保证在课上他不会还是把你当做朋友而肆意妄为。

     教师与学生懂得交流要注意选择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压力很大,总是心情抑郁,很想有人能听其倾诉。教师想要帮助学生,听他去倾诉,想到的是倾诉完了,或许他就好受些了,不会再那么难过了。但是,压力不是*倾诉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意志去战胜。教师就应该努力去培养学生的意志。不然,学生还是会很想倾诉,找到你,你还是听,长此以往,你肯定会厌倦,发现自己对他说的一点用都没有,对他很失望,自己也觉得很有挫败感,这样会对他造成伤害。给他时间让其尽情倾诉,没错的,关键是他说完之后你要采用的方法。抓住他倾诉的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引导他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多地让他自己认识清楚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不然,效果可能并不大,即使这次问题解决了。因为,下次遇到问题时,他可能想到的还是找老师或者其他人倾诉,习惯从别人那里得到解决方法。这样的交流沟通根本不够深入,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是无效的沟通。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与学生有效地沟通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交流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老师的本职。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交流达到要求。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

     如为谈话顺利开展,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防止谈话过程无意识触及伤害学生的话题,例如家庭的变故,学生的一些缺陷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学生。

     第二 ,面对现实。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明确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孩子的某些过激行为不是病态的,而是正常的表现。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

     第三,平等对待。沟通需要真正平等,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学

     生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四,爱心感化。与学生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 5%,而爱心要占 95%。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这种爱是无私的。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第五,专心倾听。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六,面带微笑。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微笑可以把两个不相关的人拉近。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对教育而言,老师更应该对学生保持微笑,如此细小的一个动作却可以得到丰收,我们何乐而不为?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在当今,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对老师严厉的硬性说教并不十分愿意接受;反而友善的气氛中,以平常谈话形式输入你要求他怎样做会更有效。

      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我们应该和学生拉得近一点,再近一点。但这里的近是有限度的,教师要把握这个度,否则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变得没有意义。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