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博士研究计划》

    时间:2021-03-26 18:10:3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博士 计划 研究

    《博士研究计划》word版 本文关键词:博士,计划,研究,word

    《博士研究计划》word版 本文简介:博士研究计划李佩佩一、论文题目是什么《新媒体视阈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二、研究课题的动机以及背景近年来,针对电视娱乐节目过多、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相关部门下发了多项被业内称之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每次有相关政策出台,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节目面临调整。更有一些节目制作者因政策转向,

    《博士研究计划》word版 本文内容:

    博士研究计划

    李佩佩

    一、论文题目是什么

    《新媒体视阈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

    二、研究课题的动机以及背景

    近年来,针对电视娱乐节目过多、跟风现象严重、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相关部门下发了多项被业内称之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每次有相关政策出台,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节目面临调整。更有一些节目制作者因政策转向,选择了向文化类节目转型,以保守方式进行所谓“安全”的制作。

    在众多综艺节目依然在消费明星的热潮中,央视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收获高收视率,还多次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一度被打上“有意思,没意义”标签的综艺节目,在与文化“相遇”后,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亮点。

    《叮咯咙咚呛》从第一季的大胆试水到第二季的逐渐成熟,一直坚持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第二季节目组秉持“传承经典,致敬匠心”的理念,从最初的准备到最后的收官,历时593天,传承弘扬了21种非遗文化,先后走访陕西、江苏、安徽、湖北和北京五大文化圣地,前往到20个非遗的发源地或发祥地,共有24位中外明星加入到传承人联盟当中,147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登上《叮咯咙咚呛》的舞台,匠心打造64首全新创编的原创作品,给予非遗文化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最后的收官夜中,张凯丽、韩磊、黄绮珊、平安、萨顶顶、尚雯婕、郝歌等众明星携传承人回归舞台,通过全新创编的歌曲和张力十足的表演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给观众,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潜力。

    如何做好“文化”与“娱乐”的叠加和平衡?《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坦言:“我们强化了娱乐性的设计,释放了主持人活跃现场的能力,趣味编组了多样化的题目,鼓励选手与主持人互动,调动了嘉宾的状态,后期更是强调保留了现场真实的快乐,并通过花字强化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把内在的文化担当转化为更轻松的外在形式,让大家在快乐中获取营养。”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看来,《中国诗词大会》以中华经典诗词为抓手,配以生动的竞赛样态,调动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全民参与”和“文化普及”成为这一类文化节目的重要特征。

    在媒体竞争加剧、新媒体抢占市场份额的今天,电视文化节目的新探索———通过“坚守内涵”与“创新表达”,实现“存旧”与“立新”,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意源泉,释放文化正能量绝非坦途。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固有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都必须经过多重现实标准的重新考量。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征程中,电视文化节目采取“存旧立新”的方式完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再创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电视节目的研究多集中在从业务角度分析其生存境况和发展策略。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定义:李建军、相德蕊在《电视文化节目的营销策略》指出:文化类的电视节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所有电视节目都属于文化方面的节目,因为电视本身就在文化里面。从狭义角度看,指的是那些与娱乐类节目相对的,充分利用电视传播手段,以文学、艺术、生态环境等文化形态以及各种文化现象为背景,以关注社会进步、探讨人文理念,把脉人间万象、传播现代思想,继承历史文明、挖掘优秀传统,追踪时尚动态、探究生存方式,开拓宏观视野、提高素养意识为内容,既有丰富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形式题材多样的严肃节目。本文所指的电视文化节目正是这种狭义的电视文化节目。

    2、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境况:

    3、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四、课题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地梳理国内外著作文本中文化节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及其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收集关于目前中国电视市场上的文化节目的数据,采集样本,制作并发放问卷。(前两个阶段预计可以在第一年完成)

    第三阶段:分别具体地探讨各种类型的纯文化节目的生存困境及表现。(第三阶段预计可以在第二年完成)

    第四阶段:结合传播学、新闻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知识,针对性的提出创新对策。(第四阶段预计可以在第三年完成)

    第五阶段: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初步确定论文课题的思路和写作结构。

    第六阶段:课题获得论证通过后,开始论文的写作。(最后两个阶段预计可以在第四年完成)

    五、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将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定义为“通过将信息内容分类,以便测度某些变量的途径对传播信息进行研究”。

    【美】E·M·罗杰斯.

    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223.

    而艾尔·巴比在《社会研究方法》中表示,内容分析法特别适用于传播媒介方面的研究,并回答传播媒介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谁说了什么、对谁说、为什么说、如何说、以及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艾尔·巴比.

    邱泽奇译.

    社会研究方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306.

    这个最早见于18世纪的《锡安歌集》之争,随着19世纪美国报业崛起,广泛用于传播领域,至今已经历经一百多年的古老的研究方法,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和适用面广的特点,一直让众多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掘着该方法在传播和社会研究中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默顿曾在1983年提出了一个内容分析的目标模式,卜卫将这一模式扩展如下图所示:

    图1

    内容分析目标模式

    卜卫.

    媒介与性别[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36.

    社会现实

    传播者

    传播内容

    受众

    推论传播者态度

    1.描述内容倾向

    推论传播效果

    2.描绘内容趋势

    3.比较不同样本的内容特征

    这一模式表明,内容分析不是孤立的分析,它与社会现实、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表面上看,内容分析的目标是揭示传播内容的倾向、特征或趋势。但实际上,研究者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去做分析,或为分析而分析。当研究者决定对何种媒介、何种内容进行分析时,都暗含着一些假设,如:媒介暴力内容太多了,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媒介中存在着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需要引起社会的注意;每条新闻播出时间太长了应该改正等等。研究者会以某种社会价值观来观察媒介内容,并试图得出关于社会现实、传播者和传播效果的结论,而内容分析则为研究者提供了这样的分析工具。

    本文以媒介最具特色的传播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期许对架构于传播社会学方面的研究问题获得相应的解答,符合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并凸显了其运用于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借用内容分析法对总结传播媒介及其内容反映出的传媒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有很大的研究帮助。

    六、预期要达到的效果

    《新媒体视阈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的研究预期能够:1、丰富应用传播学理论;2、可为电视台等相关部门开展更加有效的电视节目互动传播提供指导;3、为各级党政机关主管宣传、文化的部门组织策划国学播活动提供参考。

    七、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爱凤.2013-2014年国内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多元认同[J].现代传播,2014(8).

    [2]

    杨阳.寻道

    优术

    为业—从《汉字英雄》看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和探索[J].现代传播,2014(2).

    [3]

    王昭钧.中国文化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5.

    [4]

    王丽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互动传播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2015.

    [5]

    陈雅舟.文化历史类科教电视节目叙事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苏晓莉.论社会情境与受众选择电视文化节目倾向性的关系

    ——以长春市宽城区《百家讲坛》受众为研究对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7]

    项华.电视读书节目的困惑与出路[J].视听界,2010(1).

    [8]

    杨阳.提升电视读书节目品质的策略-《逻辑思维》对电视读书节目的新启示[J].视听,2014(3).

    [9]姜卫玲

    陈长松.浅析电视读书节目的语态转变—以央视《子午书简》为例[J].新闻知识,2011(5).

    [10]

    项华.电视读书节目的困惑与出路[J].视听界,2010(1).

    篇2: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 本文关键词:博士后,深圳,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企业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 本文简介:www.9ask.cn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www.9ask.cn/souask/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市”的战略方针,根据深圳市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要求和全国博士后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 本文内容:

    www.9ask.cn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9ask.cn/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市”的战略方针,根据深圳市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要求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的批示,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为了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进一步锻炼和施展才华的场所,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科研、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先进水平,带动和培养一批企业的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根据国家及深圳市的有关规定,在深圳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第三条

    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的任务是通过组织全国各博士后流动站与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安排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到深圳市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参与科研攻关、科技咨询、合作与交流等工作。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工作站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深圳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第五条

    成立“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深圳市政府领导及有关局办、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有关企业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深圳科技、教育、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制订本市招收博士后的总体规划与政策;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监督和检查工作站的工作情况;听取工作站的年度工作汇报。

    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设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处,负责工作站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工作站下设若干企业博士后工作分站(以下简称“企业分站”),并以接收博士后的企业单位名称命名。

    企业分站的设立与撤销:企业根据选定的研究项目,填报《企业申请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项目报批表》,经工作站组织有关专家审查,确认该研究项目属我市博士后的专业方向并报领导小组批准后,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即具有设立企业分站的资格。由领导小组授予企业分站牌。如企业分站在博士后出站后一年内未提出新的研究项目,该企业分站被认为自行

    撤销,由工作站收回企业分站牌。

    第九条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执行领导小组的决议和督促有关单位实施领导小组的决议。

    (二)审核设立企业分站的资格,指导企业分站的业务。

    (三)组建工作站博士后学科指导小组。

    (四)组织工作站博士后学科指导小组的专家,对企业提交的研究项目进行审核;协助博士后流动站的合作教师指导在企业分站工作的博士后。

    (五)办理博士后进、出站手续,协助企业解决博士后的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六)草拟招收博士后的总体规划。

    (七)管理在站博士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其科研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以及职称评定。

    (八)组织在站的博士后申请国家和深圳市的有关科研资助金。

    第十条

    企业分站负责为博士后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科研经费;管理和协调解决在站博士后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按合同提供生活等经费;为博士后出站作鉴定;安排进站博士后的配偶工作和协助其子女入学等。

    第三章

    进站及在站管理

    第十一条

    现已在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后和新近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者,均可申请进深圳企业分站。

    第十二条

    目前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等。

    第十三条

    博士后人选的确定

    (一)项目申报。每年10月底前,各企业或企业分站根据选定的研究项目填报《企业申请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项目报批表》,

    由工作站组织有关专家审查、论证,如符合我市博士后的专业方向,则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二)博士后的人选可由工作站自行物色并为其安排博士后流动站或由各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推荐;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根据研究项目的具体要求,对人选进行资格和学术水平审查后,报工作站会同企业分站审核。

    (三)经审核合格的博士后作为研究项目的博士后候选人员,并由工作站通知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

    第十四条

    博士后的录用

    (一)合格的博士后候选人需向工作站报送如下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已通过答辩可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

    3、本学科领域两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学术机构对申请者的审查意见

    5、如候选人是留学博士,还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推荐信。

    (二)由工作站与企业分站对候选人考核并体检,择优录取。

    (三)工作站将考核、录用意见书面通知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由设站单位将有关材料及工作站的考核录用意见呈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四)工作站组织企业分站与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五)设站单位为被录用博士后开具工作介绍信到工作站报到,由工作站介绍到企业分站工作。

    第十五条

    博士后进企业分站后,应由博士后流动站选派相关专业的博士后合作导师作为学术指导人,由企业分站选派相关专家作为项目研究指导人,共同指导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同时成立科研项目小组,配备年轻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研究。

    第十六条

    博士后在企业分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由于课题进度等客观原因要求延长的,由本人申请,经企业分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意,并报工作站备案后可适当延长,延长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十七条

    博士后在企业分站工作期间按以下方式进行管理:

    (一)博士后在办理进站手续的同时,应与工作站及企业分站共同签订协议书,

    明确在站期间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二)工作站为博士后建立在站档案。每工作半年,由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分站共同对博士后进行阶段工作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其在站档案。

    (三)因病连续请假半年以上者,应终止其研究工作;对于个人表现不适宜继续做博士后工作的,工作站应劝其退站,同时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四)博士后在企业分站工作期间,不能申请到国外做博士后或进修。如因研究工作需要,经企业分站同意,报工作站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博士后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交流活动。

    第十八条

    博士后的研究成果,由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分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定。申报专利和科研成果的权益,按画家有关规定和“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有关条款办理。

    第四章

    科学基金申请

    第十九条

    博士后进企业分站后可申请科学基金,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申请表》,报工作站审核并出具意见后,由工作站于每年一月或七月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审批。

    第二十条

    工作站每年组织企业分站向市科技局申请三项经费,所获经费只能用于博士后的科研资助。

    第二十一条

    工作站每年组织博士后向市科协申请深圳青年科技奖励基金,批准的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博士后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第五章

    科研经费及工资、生活福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在工作站工作期间,企业分站须按合同书的规定为博士后提供日常生活和科研经费,工资待遇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应略高于不做博士后的同类人员标准。为使博士后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企业分站应给他们适当的生活补贴,标准由企业和博士后本人商定,并报工作站备案。

    第二十三条

    工作站向市政府统一申请一定数量住房,安排在站博士后居住,房租由企业分站负责,期满出站后退回工作站。

    第二十四条

    博士后配偶及未成年的子女可随博士后一起流动。配偶系国家正式职工的可按借调人员由企业分站安排适当工作,并参照原工资级别标准发给工资,享受本单位相关待遇,办理深圳暂住户口。

    博士后配偶为农村户口或无正式工作的,若本人要求工作,由企业分站安排临时工作。

    博士后子女随迁来深圳期间,

    由企业分站协助联系就近上学、入托,有关部门应予以优先照顾。

    配偶、子女不随博士后流动的,每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探亲休假及其它补贴。

    博士后出站后如不在深圳工作,其配偶须同时调离。配偶及其子女的有关流动手续可参照国家博士后工作的有关文件执行。

    第六章

    出站与工作分配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在站的科研工作结束时,应提交工作报告、论文(著作)和研究成果,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分站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议,提出今后业务发展方向和使用意见。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完成企业研究项目,符合晋升任职资格条件的,离站前可申请评审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对申请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博士后,由企业分站提出意见,报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审核后,送有关高级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评审结果由工作站报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七条

    博士后工作期满,先由工作站为其办理工作站的出站手续,再由有关设站单位办理博士后流动站的出站手续。

    根据国家有关博士后工作分配的规定,工作站应提出工作分配意见,由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将有关材料汇总后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博士后工作试点省市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工作分配手续。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暂行规定由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暂行规定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6

    篇3:20XX版-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博士(BY)培养方案-20XX09

    2012版-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博士(BY)培养方案-201409 本文关键词:机械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机械学院

    2012版-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博士(BY)培养方案-201409 本文简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科学与制造工程学科群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机械工程(080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机械电子工程(080202)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08022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3)材料科学与工程(0

    2012版-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博士(BY)培养方案-201409 本文内容: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科学与制造工程学科群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机械工程(080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0802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3)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二、培养目标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在机械科学与制造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本领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以及领军、领导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培养方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1.

    先进制造原理与方法

    2.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1.

    现代机电液系统的综合设计、仿真与控制技术

    2.

    工业网络、信息识别、处理与无损检测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1.

    现代机构学及仿生机器人技术

    2.

    机械系统设计及综合优化

    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080221)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技术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3.

    制造系统及企业信息化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3)

    1.

    板料精密成形技术及装备

    2.

    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理论及技术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1.

    先进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

    2.

    航空宇航先进焊接技术

    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本学科群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将采用以某一级学科为主、结合跨学科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及校企所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订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并指导其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本学科群直博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其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的政策。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管理为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鼓励博士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开始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学校鼓励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出国、出境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一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组织的公派留学项目,包括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及赴境外攻读博士学位项目。

    五、知识和能力结构

    本学科群对博士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业务理论素质、科学及人文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素质等方面。本培养方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大部分构成。

    博士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获得下表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博士(不含直博)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

    结构

    类型

    学位理论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

    公共课

    基础及学科

    理论课

    跨学科课

    选修课

    学术

    交流

    学术

    报告

    文献综述

    与开题报告

    学分

    小计

    ≥4

    ≥7

    ≥2

    ≥0

    1

    1

    1

    总学分

    ≥16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

    结构

    类型

    学位理论课程

    综合实践环节

    公共课

    基础及学科

    理论课

    跨学科课

    选修课

    专业

    实践

    学术

    交流

    学术

    报告

    文献综述

    与开题报告

    学分

    小计

    ≥5

    ≥22

    ≥4

    ≥4

    ≥3

    1

    1

    1

    总学分

    ≥41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分为学位必修课(环节)和学位选修课(环节)。

    1.

    学位必修课(环节)

    学位必修课(环节)指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所必须修学的课程和环节,包括:

    (1)

    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第一外国语、专题课。

    (2)

    学科必修课:包括校基础理论课、一级学科理论课和专业课。

    (3)

    跨学科课:需要跨一级学科选课。

    (4)

    必修环节:专业实践(适用于直博生)、学术交流、学术活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

    学位选修课(环节)

    导师可根据博士研究生知识背景情况及课题研究需要指定选修公共课、本专业课或跨专业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德、日、法等)的博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作为二外,若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己修英语二外,可以免修;对缺少本学科硕士或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将2-3门本学科的硕士或本科核心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所修本科课程记录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3.

    课程设置(见附表)

    博士研究生课程(环节)分为: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学位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及学科理论课、跨学科课、选修课。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学术交流等环节。

    4.

    学分要求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依据培养方案,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硕博连读研究生应同时满足学术硕士学位和普通博士学位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凡已选课程而无成绩者,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根据个性化培养的需要,直博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学分或一级学科理论课学分可替代一门专业课学分。

    附表1为博士(不含直博)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附表2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七、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群的培养方案,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或指导小组与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研究生据此计划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应在开题报告中详细描述。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

    2.

    专业实践

    以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根据培养计划、研究兴趣,按照知识和能力结构中的规定,选择完成不少于3学分的专业实验课程或实践项目,由实践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记载成绩。

    3.

    学术交流

    学分规定的学术交流环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参加不少于8次的学术专题报告及讨论,其中本人报告不少于2次,鼓励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提交《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记录表》及《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考核表》、本人2次报告内容和其它各次交流提纲,由导师负责考核,通过者获得1学分,由学院研究生教务审核后记载成绩。

    4.

    学术报告

    学分规定的学术报告环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要求博士研究生选听本学科及跨学科学术报告总数不少于20次,提交总结报告和《博士研究生学术报告考核表》,由导师负责考核,通过者获得1学分,由学院研究生教务审核后记载成绩。

    学术活动在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5.

    学位论文及相关工作

    本环节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所进行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凝练科学问题、发挥创新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鼓励博士研究生选择学术前沿性的研究课题、选择与国家重大需求有关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鼓励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论文研究着眼于“学术继承-批判-创新”,特别鼓励原始创新性的研究。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要求博士研究生应至少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50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25篇,了解学术发展及前沿,写出综述报告。

    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或与本学科交叉领域。强调研究的前沿性;鼓励开展与国家重大需求有关的研究;鼓励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直接攻博研究生一般在3年内、其他博士研究生一般在2年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学院确定。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

    可利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环节进行筛选淘汰。根据论文选题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要求,评审小组可做出通过开题报告、允许重新开题或终止培养(淘汰)的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半年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2)中期考查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查主要是对学习满3年(直博4年)后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和奖学金资助资格进行认定。

    (3)学位论文标准与答辩

    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执行。

    八、成果与发表论文要求

    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执行。

    九、终止培养

    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执行。

    附表1:博士(不含直博)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要求

    学位必修课及环节

    学位理论课程

    公共课

    0011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36

    2

    必修

    001121

    英语一外(博)

    60

    2

    必修1门

    001122

    日语一外(博)

    60

    2

    001123

    俄语一外(博)

    60

    2

    公共课必修学分小计

    ≥4

    基础

    及学科

    理论课

    001201

    数值分析A

    48

    3

    至少必修

    1门

    001203

    矩阵理论A

    48

    3

    001205

    数理统计A

    48

    3

    001207

    最优化方法

    48

    3

    001209

    泛函分析

    48

    3

    001212

    近世代数与拓扑

    32

    2

    001216

    小波分析

    32

    2

    001225

    并行计算

    32

    2

    071315

    先进制造技术学科综合课(博)

    48

    3

    必修

    071399

    科学写作与报告

    16

    1

    必修

    基础及学科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7

    跨学科课

    (导师指导下跨一级学科选课)

    必修

    跨学科课必修学分小计

    ≥2

    学位理论课必修学分合计

    ≥13

    综合实践

    环节

    00160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博)

    1

    必修

    001604

    学术报告(博)

    1

    必修

    001605

    学术交流

    1

    必修

    综合实践能力必修学分合计

    3

    学位选修课

    001801

    英语二外

    60

    2

    第一外国语非英语必修

    学分总计及说明

    必须同时满足学分的小计、合计及总学分要求

    ≥16

    备注:根据个性化培养需求,专业课可被基础理论和一级学科理论课取代,其极端最低必修学分允许设为0。

    附表2: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要求

    学位必修课及环节

    学位理论课程

    公共课

    0011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必修

    001121

    英语一外(博)

    60

    2

    必修1门

    001122

    日语一外(博)

    60

    2

    001123

    俄语一外(博)

    60

    2

    001900

    人文(或科技)专题课

    16

    1

    必修1门

    公共课必修学分小计

    ≥5

    基础

    理论课

    001201

    数值分析A

    48

    3

    必修

    至少2门

    001203

    矩阵理论A

    48

    3

    001205

    数理统计A

    48

    3

    001207

    最优化方法

    48

    3

    001209

    泛函分析

    48

    3

    001212

    近世代数与拓扑

    32

    2

    001216

    小波分析

    32

    2

    001225

    并行计算

    32

    2

    基础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6

    一级学科理论课

    071322

    固体力学

    32

    2

    ≥6

    071323

    流体力学

    32

    2

    071324

    生物力学

    32

    2

    071325

    材料物理

    32

    2

    071301

    机械系统动力学

    32

    2

    071326

    工程中的数学方法

    32

    2

    071302

    离散数学

    32

    2

    071303

    模糊数学与模糊规划

    32

    2

    071304

    软件技术基础

    32

    2

    071305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

    32

    2

    071306

    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分析

    48

    3

    071307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32

    2

    071308

    有限元方法

    32

    2

    071309

    计算机图形学

    32

    2

    071310

    现代机电控制

    32

    2

    071311

    计算机控制技术

    32

    2

    071312

    现代制造技术与系统

    32

    2

    071313

    离散系统建模与仿真

    32

    2

    071314

    现代机械优化设计

    32

    2

    071315

    机械振动学

    32

    2

    071316

    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

    32

    2

    071317

    切削加工原理及表面完整性

    32

    2

    071318

    热制造学基础

    32

    2

    071319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

    32

    2

    071321

    先进制造技术学科综合课(博)

    48

    3

    必修

    071399

    科学写作与报告

    16

    1

    必修

    一级学科理论课必修学分小计

    ≥10

    专业课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6

    071501

    现代加工技术

    32

    2

    071502

    先进数控技术与装备

    32

    2

    071503

    曲面数字加工技术及理论

    32

    2

    071504

    机电系统建模辨识与控制

    32

    2

    071505

    加工过程监控与传感器技术

    32

    2

    071506

    精密测量技术

    32

    2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071507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32

    2

    071508

    嵌入式功率系统的集成设计

    32

    2

    071509

    智能控制及其应用

    32

    2

    071510

    现代无损检测技术

    32

    2

    071511

    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

    32

    2

    071512

    工程数字图像处理

    32

    2

    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

    071513

    产品设计与虚拟样机

    32

    2

    071514

    机器人学

    32

    2

    071515

    高等机械原理

    32

    2

    071516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071517

    科学计算可视化

    32

    2

    071518

    机器人的现代数学基础

    32

    2

    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方向

    071519

    产品建模技术

    32

    2

    071520

    生产运作与管理

    32

    2

    071521

    智能优化计算

    32

    2

    071522

    现代质量工程学

    32

    2

    071523

    数字化制造的产品几何定义规范

    32

    2

    071524

    产品开发管理

    32

    2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方向

    071525

    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32

    2

    071526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32

    2

    071527

    飞机数字化制造工程

    32

    2

    071528

    板料塑性成形理论及工程解析

    32

    2

    071529

    弹塑性稳定理论

    32

    2

    071530

    塑性成形数值仿真技术

    32

    2

    材料加工工程方向

    071531

    先进焊接技术

    32

    2

    071532

    焊接自动化技术

    32

    2

    071533

    焊接力学与结构完整性

    32

    2

    071534

    激光加工技术

    32

    2

    071535

    材料加工数值模拟技术

    32

    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方向

    071536

    海洋工程概论

    32

    2

    071537

    现代造船技术

    32

    2

    071533

    焊接力学与结构完整性

    32

    2

    专业课必修学分小计

    ≥6

    任选至少3门

    跨学科课

    (导师指导下跨一级学科选课)

    必修

    至少2门

    跨学科课必修学分小计

    ≥4

    学位理论课必修学分合计

    ≥31

    综合实践

    环节

    071701

    单片机系统实验

    16

    1

    专业实验(实践)

    必修3门

    CAD实验(校)

    16

    1

    071702

    实时嵌入式系统实验

    16

    1

    071705

    数控加工与测量实验

    16

    1

    071708

    精密成形工艺实验

    16

    1

    071709

    有限元分析软件应用实验

    16

    1

    071706

    加工动力学特性测试与仿真实验

    16

    1

    071704

    制造系统仿真实验

    16

    1

    00160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博)

    1

    必修

    001604

    学术报告(博)

    1

    必修

    001605

    学术交流

    1

    必修

    综合实践能力必修学分合计

    ≥6

    学位选修课

    001801

    英语二外

    60

    2

    第一外国语非英语必修

    学分总计及说明

    必须同时满足学分的小计、合计及总学分要求

    ≥41

    备注:

    根据个性化培养需求,专业课可被基础理论和一级学科理论课取代,其极端最低必修学分允许设为0。

    10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