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2021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重点笔记

    时间:2021-03-08 20:06:0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年幼 资格证 重点

     2021 年 幼儿教师资格证重点笔记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概谴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人际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 ( 一) ) 人际关系的发展

     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指父母与子女之问的关系,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同伴关系是指幼儿与其他孩子之问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师幼关系是指进入幼儿园的幼儿与幼儿园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与父母之外的成人建立的密切关系,是一种教养关系。

     ( ( 二) ) 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

     的品质特征,包括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社会性的主要方面,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性别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内容。

     ( ( 三) )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同情、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一般来说,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相对立,它的最大的特征是使他人或群体受益。亲社会行为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成败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 四) )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活动,如损坏他人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是一种不为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发展状况既影响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衡量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其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幼儿社会性发展更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第一,社垒性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第二,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二节

     幼儿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一、依恋概述★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早期的安全依恋是幼儿积极性情绪得以成长的重要前提,它为婴儿最初的探索行为提供了安全支持。6—7个月时,婴儿开始对母亲的存在表现出特别的关注,l0 个月左右至 2岁,是婴幼儿依恋的高峰期。

     依恋的类型分为: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

     二、亲子关系类型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 一) ) 民主型

     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明确而合理,将控制、引导性的训

     练与积极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自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 ( 二) ) 专制型

     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达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者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 ( 三) ) 放任型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或关怀过度,百依百顺;或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对孩子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力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 ( 一) ) 婚姻关系

     研究表明,婚姻关系的和谐与否会对亲子关系造成影响。经常争吵、挑剔(不和)的父母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影响。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的适当性比完整家庭差,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的态度。

     ( ( 二) ) 家庭结构

     我国现有的家庭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核心家庭”,即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另一种是“三代人家庭”,即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三代人家庭”中,祖辈往往要避免对孩子采取娇惯的态度,切忌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无原则满足要求。父辈则应注意教育子女尊重老人,切忌在幼儿面前表现出育儿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家庭人口数)与出生顺序(排行)。但由于我国目前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这两个因素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同伴是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问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作用重大。

     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在 6 个月的幼儿身上看到,表现为幼儿相互抚摸和观望,甚至以哭泣来对其他幼儿的哭泣作出反应。l2—24 个月的幼儿开始在一起相互游戏,表现出初步的相互交往能力。3 岁以下的幼儿的同伴关系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3—4岁的幼儿同伴关系更多地建立在口头上,而再大一点的幼儿则出现更为复杂和互惠的游戏。幼儿早期的社会性交往通常是积极的,到了 1

     岁左右则有近半数的同伴交往时出现攻击性、冲突性行为,如打架、揪头发、推人等行为。

     一、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3 岁左右,幼儿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幼儿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共同游戏,闹摩擦的多,玩到一起的少。对这时幼儿间的争吵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争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长幼儿的社会性。

     4 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之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幼儿能够主动寻找游戏的伙伴,而且也能形成良好的游戏氛围,但争吵更激烈了。

     5 岁以后,合作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分工合作,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服从一定指挥,遵守共同的规则,要互相协作、尊重、关心与帮助,大家一起为玩好游戏而努力。

     二、同伴关系的作用★★ 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幼儿学习

     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幼儿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

     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幼儿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幼儿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幼儿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

     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般存在受欢迎幼儿、被拒绝幼儿、被忽视幼儿、一般幼儿四种不同交往类型。

     受欢迎幼儿一般具有友好、外向的人格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他们往往有着更为有效的交往策略。

     被拒绝幼儿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喜欢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常常表现为拒绝、排斥、争执,采取的行为方式具有攻击性、

     敌对性,他们在同伴中处于被排斥、拒绝的地位。

     被忽视幼儿一般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胆小、不爱说话、常常退缩回避,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在交往中缺乏主动,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已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他们既得不到同伴肯定的认可,也得不到同伴否定的批评,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处于被忽视、不受注意的社交地位。

     一般幼儿处于以上三者的中间,没有更明显的特征。被拒绝幼儿和被忽视幼儿都属于与同伴交往不良的幼儿。

     四、影晌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 1.幼儿的行为特征:是否友好,能否帮助、分享、合作、谦让,性子急慢、胆子大小等。

     2.外表:穿戴是否漂亮整洁。漂亮在对于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3.教师: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他的评价。

     4.家庭教养方式、排行、性别、年龄也会影响同伴关系。排行较小的幼儿为同伴接受,但缺乏顺从性。在家庭中排行老大的人格特质比较倾向于独立、支配、自我满足。

     五、如何培养幼儿同伴交往★★★ ( ( 一) )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

     段。如何利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情境来帮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在生活中,教师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教师开辟“玩具世界”,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教师还要让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拿同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要爱护玩具,不抢夺、捣乱等。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讲讲“你最喜欢谁的玩具”、“你和小伙伴是怎样玩的”、“你把自己玩具让给谁玩了”等,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 ( 二) ) 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就是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动,如开展每个月的“评优活动”、“家庭小分队活动”等,孩子们在其中既享受到了活动的快乐,又体验了交往的乐趣。在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发展交往能力,开展“自助餐厅”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用餐;还可开展游园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到各个游戏

     馆玩,他们一方面要帮助弟弟妹妹,另一方面要清楚地介绍游戏玩法让弟弟妹妹玩。这些活动促使幼儿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发展与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交往的能力。

     ( ( 三) ) 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技能。教师重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注意矫治反社会行为。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谦让、助人、抚慰等,通过鼓励幼儿之间找朋友,辅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在孩子活动中,教师要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中去,当孩子间发生争执时,尽量不充当“裁决者”,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商量协调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

     ( ( 四) )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是又一条重要途径。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的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例如,教师在活动室里设立娃娃家、医院、菜市场等,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

     娃”与“长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可以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另外,幼儿在游戏角色中活动,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心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如“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会把娃娃家中的爷爷、奶奶扶下车等。因此,创造性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最佳活动。

     ( ( 五) ) 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从小独处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教师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专栏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开展小分队活动,请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让孩子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家长还可以邀请别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让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各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性行为。同时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培养

     一、幼儿道德的概念★ 幼儿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幼儿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遵守社会规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衡量一个幼儿的道德水平,不仅要看他的行为动机,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判断和认识,更重要的是看他实际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二、幼儿道德的发展★★★★★ ( ( 一) )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 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查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儿童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据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 4—5 岁以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 4、5—8、9 岁之间。以学前幼儿居多。这一时期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称之为道德实在主义。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 9、10 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开始考虑当事人的动机,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

     ( ( 二)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对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作肯定回答,又可作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作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是根据其清晰的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 72 个 10—26 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 10 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从而提出了他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根据行动的有形的结果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到惩罚的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做是对的。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虽然发生了互惠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方式。

     科尔伯格的第一、二阶段与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相对应,第一阶段

     都是毫不怀疑地服从权威,对行为的判断根据行为的后果;第二阶段都承认规则具有相对性,但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已能根据行为的意图来判断,而科尔伯格认为幼儿在第三阶段才具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水平: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问。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定向。注意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的秩序。

     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这个阶段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墨守成规的趋向。正确的行为是按社会所同意的标准来确定的,意识到个人主义的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道德被解释为一种良心的决断。道德原则是自己选定的,根据抽象概念而不根据具体规则。

     三、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 ( 一) ) 认知能力

     无论是基于皮亚杰的理论还是基于科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了个体认知能力对道德成熟的影响。科尔伯格认为,每一个道德阶段都需要一定的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但是这些又不足以确信道德的进展。科尔伯格假设:对每一个道德阶段来说,认知和换位思考能力是

     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条件。

     ( ( 二) ) 同龄人的交流

     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同伴交往的价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同龄人的交流使儿童在发现自我、形成社会知觉、获得情感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理解。因为正是同龄人之间的矛盾、不协调、冲突等障碍,儿童借助于协商、对话、交流等形式,了解了其他人的观点、思想,同伴互动形成了“成熟的道德的骨架”,这对道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孩子们进行协商和妥协的时候,他们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之间的合作。

     ( ( 三) ) 儿童的养育实践

     沃克等与儿童讨论道德困境时,儿童评价了道德判断的级别以及父母的交流方式。一组父母经常通过有意识地听、问一些澄清性的问题,提供高一级别的判断以及使用赞扬和幽默来创造出一个支持性的氛围,他们的孩子与家长面谈两年后,在道德理解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组父母经常训斥、使用威胁或者作出讽刺性评论,他们的孩子变化很小或者根本没什么变化。

     ( ( 四) ) 教育与文化

     教育的过程是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因为教育传承着社会规范、意识形态,所以教育对于道德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对于道德发展来说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场所,因为它将年轻人引向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超越了个人关系而延伸到政治或文化群体,从

     中使得个体逐渐地内化道德认识,树立道德信仰,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节

     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同时,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即特好和特差。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存在任性、依赖性强、自私、不合群、胆小等问题,这给幼儿教育及其他阶段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 ( 一) ) 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的理论解释

     1.缺失。认为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机会,缺乏儿童玩伴,造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种种不利。

     2.独特。认为由于独生子女经历的特殊性,带来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3.家长—子女关系。强调家长与子女的相互作用,独生子女父母的高焦虑影响其孩子,而父母的过多关注影响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

     ( ( 二) ) 导致产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

     1.溺爱。

     父母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正确与否,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特点的产生。

     2.过分保护。

     一切包办代替,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及怕孩子受欺负,就限制孩子的自由游戏、自由交往,使孩子缺乏锻炼机会,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 ( 一) ) 家庭教育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几个方面: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培养独立性。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培养和发展创造性。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知道行为的限度,了解行为规范,养成规则意识。

     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具有适宜的情绪情感,培养与同伴、成人交往的社会技能。

     ( ( 二) ) 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幼儿社会性的教育工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最适合于幼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与人交往方面的知识及社会行为规范。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丰富幼儿的社会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

     生活的各个环节,创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3.注重个别教育。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相互比较,发现那些在社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幼儿,并有意识地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和集体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改正缺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