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清谈和谐气氛.doc

    时间:2020-06-06 08:34:0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魏晋 气氛 和谐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清谈的和谐气氛

      [摘要]魏晋之际,社会秩序大乱,人们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只有在清谈中寻求精神的家园,以忘却现实的烦恼。他们在清谈中探讨真理,寻找欢乐的源泉和平和的心态,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 清谈 和谐

     清谈之风的兴起。与当时政治的惨烈有很大关系,万绳楠在《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这样记录陈寅恪先生的话:“清谈的兴起,大抵由于东汉末年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在这股清谈风气里,名士们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和压抑。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张显自己的学术个性。愉悦放松自己因战乱和残暴的政治所带来的痛苦心情――清谈完全成为他们寻求安慰和宁静的精神家园,这在描写魏晋士人生活的《世说新语》中有很好的表现。

     一、在清谈中再找宁静愉悦,忘却现实人生的烦恼

     在动乱的年代里,魏晋人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在清谈中躲避现实人生的烦恼。寻找宁静愉悦的心灵家园。《言语》第二十二则记载: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此则记载王衍、裴?Q、张华、王戎诸人公事之余在洛水边休闲娱乐的和乐情景。在美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些风流倜傥的士人,来到洛水边,各自拿出看家本领。畅所欲言,所谈内容涉及“名理”、《史记》、《汉书》、“玄学”。这些学派内容各异。主人却因博学善谈而各有风采,并不因各家所谈内容观点不同而互相排斥,出现水火不容的局面,实有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的和乐气氛。故骆玉明先生有这样的评价:“这里写出的清谈雅集,首先是一场自由轻快的精神畅游。所以它快乐。”这种和乐气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诸名士在清谈时其意不仅在于辨析哲理,还把清谈这种学术活动视为一种智力游戏。在这种智力竞赛中寻求精神的满足,申家仁先生在《与人生》中就说:“魏晋人将清谈看作‘戏’。即自由的、愉快的游戏,把理性探讨变成思维和智慧的竞赛,变成鉴赏体验的审美活动。”《文学》第五十五则又曰: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谢安在集会的开始就阐述了集会的意义和目的:“此次群贤毕至的盛会是难得的欢乐时机,大家应该尽情抒情宣泄,以求精神舒畅。”支道林口吐莲花,丽词如潮,众人都拍手称好。谢安才华出众,更是口若悬河,再加上潇洒自如的神情,使谈者和听者都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和享受。《文学》第四十四则又记载: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扦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支道林和许询的讲谈已经使听众到了心满意足,手舞足蹈的地步,其心灵的满足感使他们陶醉于这种高尚的智力娱乐活动中,而不再追究深奥的哲理的对错。

     二、清谈已成人们日常节庆的欢乐源泉

     《文学》第六十二则记载:

     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

     因婚姻之事而形成的家庭聚会,人物众多,正是善谈玄理的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殷仲堪和羊孚一老一少,只管探求真理,无须考虑年龄差异、资历新老。殷伸堪在理输之时没有颜面尽失的难堪,更没有少年不给面子

     的恼羞成怒,反而给予后进以奖掖,其心胸之能容是和当时学术气氛的和谐分不开的。《文学》第十九则又曰:

     裴散骑娶王太尉女。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诸人日:“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裴遐娶王衍的女儿,婚后王家大会宾朋,玄学大师郭象与裴遐谈论玄理,新女婿慢条斯理,所论甚是精微,引得四座赞不绝口,拍手称快,没有人不服气,王衍也对女婿的表现大为满意。这种满座欢心,阖家欢乐祥和的气氛是魏晋人在清谈中寻到的欢乐源泉,也是魏晋人在清谈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婚嫁这样的欢乐聚会时要举行清谈,在送别的时候也要举行清谈,《文学》第二十二则记载:

     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日:“向来语,乃竞未知理源所归,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

     由此可知,魏晋清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庆、婚嫁、送别等聚会场合,清谈已成为保留节目,人们在清谈中寻求欢乐的源泉。

     三、在清谈中无长无少。只追求“玄学”真理

     魏晋人在清谈中陶醉,只沉迷于学术的探讨之中,追求“玄学”真义。而对学术探讨以外的东西不太在意,如年龄、资历、官职等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文学》第六则云:

     何宴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宴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日:“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何宴身为吏部尚书,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如此器重,反映出清谈界是不以资历看人的,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用武之地,年龄、官职都不成问题。因此,善于谈玄的王弼得到了何宴的称赞:“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矣!”年轻人和年长者共同谈理析义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记载,如《文学》第十三则曰:

     诸葛??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灰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文学》第十四则又曰:

     卫?d 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乐云:“因也。

     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瞰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卫思“因”,经曰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既小差。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此两则都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谈论,年长者并不因为孩子年幼就对他们板起面孔说这是大人的事情,没你们的事,而是认真地和孩子谈论。替

     他们分析自身的不足和真理的所在。在这种少长成宜的探讨中,孩子们得到了学术的熏陶和锻炼。

     四、在清谈中寻找平和的心态。

     魏晋人在清谈中追求欢乐祥和的气氛。在清谈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争强好胜、气势凌人被认为是清谈的大戒《文学》第三十一则记载有一场激烈的辩论: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段乃语孙日:“殷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这场辩论双方唇枪舌剑,直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发脾气骂人。表面上他们似乎都气乎乎的,其实他们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双方争论地越是激烈,他们越能获得内心的满足,越是觉得痛快。而那种内心失衡,一心想要折服别人的辩论却要受到批评。《文学》第三十八则曰: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荀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干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许询年少气胜,认为人们把他和王荀子相提并论不公平,他在和王论理时意气用事,一定要和王分个胜负,判个优劣。当他用语言战败王洋洋

     得意时,支道林却批评他对人苦苦相逼。一心只想折服别人,而没有从容平和的心态。

     王晓毅在《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中说:“在这种情况下,与消极缓解国破家亡痛苦的饮酒放纵相比,辨名析理的清谈活动,无疑有积极意义,它能使人感到生命的尊严和文化的价值,起了振奋士人精神的作用”。正是因为清谈有如此的积极意义,所以魏晋人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日子里通过清谈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清谈时的心态是平和的,清谈时的气氛是和谐的。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