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近代史纲要2000字论文三篇

    时间:2020-07-17 16:30:17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近代史 纲要 三篇

     近代史纲要 0 2000 字论文三篇

      ?

     当代,论文经常使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写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近代史纲领 2000 字论文供大家参考选择。近代史纲领 2000 字论文篇 1《浅谈理论教育法在《近代史纲领》教学中的应用》 ?

     摘 要: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情势,国际国内情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近代史纲领》理论灌输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理论灌输,改革理论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育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教育法 《近代史纲领》 ?

     重视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良好传统。理论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侧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常常采取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和硬性灌输的方法,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交换和互动,学生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的工具。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类简单落后的灌输教育模式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抨击。

     1、现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

     理论教育通常也叫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情势,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渐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 1 种教育方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

     的物资武器,一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 1 旦完全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这里的“完全击中”就是指把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闪电“灌输”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园地”。列宁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他认为,科学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各种情势的自觉地教育,才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掌握。

     只有进行理论教育,才能引导人们超出个人、家庭为单位的局部范围,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武装自己,认识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责任。“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但是,“我们的理论始终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类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田”。因此我们讲的“灌输”其实不是强迫性“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去引导、启发人们通过本身体验及不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心悦诚服地接受科学理论。在今天,虽然国际国内情势产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过时,反而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

     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衷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剧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权势抓紧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国际敌对权势与我争取接班人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和复杂,他们加强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化,利用各种途径抓紧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文化渗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 1 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

     和政治制度,终究到达他们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

     我们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今世界扑朔迷离的情势,掌控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改革开放进 1 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情势、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当前 1 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心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少、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 1 个重要缘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缺少。例如当代大学生同意和拥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必定性、长时间性、主要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坚持和拥戴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时间性认识不够;坚持拥戴改革,但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缺少理解和宽容。因此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理论教学法在《近代史纲领》教学中的应用 ?

     《近代史纲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当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在中国

     近现代史教育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灌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的关键阶段,《近代史纲领》课程的开设,不单单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而是帮助他们从历史知识的认识上升到思想上的科学的认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通过国史、国情的内容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深入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更加深信马克思主义指点思想,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宏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期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理论教育法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保障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尽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而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时要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时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问答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忱;讲述反对外国侵犯的斗争时采取参与式教学,使学生晓得中国近代史既是 1 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犯史,又是 1 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史;在讲述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时采取研究式教学,把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作用放在全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策略方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前期和后期的作用与战果等问题的比较,用历史事实说明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另外,我们应认真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辩论。针对 1些比较重要、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组织讨论,由于这些问题与现实联系紧密,能够激起同学们的讨论热忱,也会有不同意见的争辩。

     例如讲授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坚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展开反腐败斗争等问题时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应尽量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发言,并提倡学生不同观点的争辩。由于学生都会有 1 定准备,因此发言时会比较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讨论中,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评和引导,对不正确的观点要明确地进行纠正和说明。只有准备充分,发言热烈,讨论课的效果比较好,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入印象,才能起到理论教育的良好效果。

     (2)采取理论 教育法时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应有 组织、有 计划地组织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加强自我理论灌输。

     《近代史纲领》在每一个章节最后都给学生列出相干浏览文献,要认真指点学生自觉课下浏览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会党的文件精神,写出读书心得 体会,作为学生平时的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学业考核总成绩,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章节内容,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深入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 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深信马克思主义指点思想,更加认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指点学生浏览毛泽东《记念孙中山先生》、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 1 百 410 周年记念大会上的 讲话》等,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缘由——

     资本主义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深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浏览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义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等,学生能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的 3 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选择。

     (3) 利用理论教育法必须改革理论教育的工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媒体、 网络及小说和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取得近代史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教师要精心做好多媒体课件,精心选择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课件仅仅是文字和图片,还希望有图表,并且穿插 1 些视频,必须体现教师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掌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量把课件做得精美些。固然,课件的设计也要恰当,不能文字太多,也不能太花梢。如果课件过于寻求情势和色采,便可能喧宾夺主,使学生忙于记笔记或过于关注课件图片而没有听清楚教师讲课内容,从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教学效果。《近代史纲领》不管是历史题材还是政论题材的影视作品和 专题片都非常多,讲授这门课程时要充分利用相干的丰富的影视教育资源,教学进程中适当穿插 1 些影视作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理论灌输的直观效果。

     (4)利用理论教育法必须从实际动身,理论 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

     我们应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在讲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必须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际国内 环境;讲授中国选择社会主

     义的正确性时,必须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巨大成绩。理论教育法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掌控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 热门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

     《近代史纲领》教学还要加强社会 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 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 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大众中去。我们要通过情势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 政治素质和视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15⑴6. ?

     [2]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

     [3]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317.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5:681. ?

     近代史纲领 2000 字论文篇 2《中国近现代史纲领》教师角色意识培养 ?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领》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纲领》课教学任务,增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构成,教师应着力培养 3 种意识,即价值观引领意识、以学生为本意识和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领;教师;意识 ?

     当下的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极其深入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交叉渗透,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碰撞融会,平常生活的去政治化和对主流舆论的过度怀疑情绪高涨,市场经济本

     身存在的逐利本性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惟活跃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还没有定型确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新情势下如何弄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领》(简称《纲领》)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教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之 1,应当正确进行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并牢牢建立 3 种意识,即价值观引领意识、以学生为本意识和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1、价值观引领意识 ?

     《中国近现代史纲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4 门必修课之 1。开设这门课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明白“3 个选择”,也即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入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根据这门课程的本身定位,我们看到《纲领》课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基础,并且融会了 1 定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等属性。

     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有良好的知识背景,畅通的信息取得渠道,兴趣广泛,思惟活跃,社会参与意识强烈,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由于对国史、国情、民情了解不多,社会经历不深,思想和政治辨别力尚不成熟。同时,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增强,中外交换日渐频繁,1 些西方大国也在利用他们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霸权对我国进行强有力的价值观渗透。在这类情况下,青年学生面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容易遭到“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军队非党化、生活西方化”等观念的影响,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产生怀疑,进而产生思想混乱。“教师是学生的带路人,教师的 1 言 1 行都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心、道德情操、人格品质和学术旨趣的构成,深入地影响着学生历史感的构成”。因此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进行价值观的培养是至为关键的,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在《纲领》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 1,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改革开放 310 多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 1 个突出表现,就是极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绩。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如何正确分析“文化大革命”和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这 1 重大问题上,1 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曲解“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毛病,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弄社会主义,而应当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毛病,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如此种种,不 1 而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但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发展到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影响面大,危害至深。针对这 1 偏向,正如____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 108 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明确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作为高校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对此应有苏醒的认识,努力在《纲领》课教学中发挥好价值观引领作用。

     第 2,大力宏扬民族精神。1840 年以后的近代中国,1 代又 1 代仁人志士和人民大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

     艰苦卓绝的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良好传统在雅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抗争中得到了发扬和升华,特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近代中国汹涌澎湃的历史背景上,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威武不屈的红岩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教学中要不断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述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2、以学生为本意识 ?

     以学生为本区分于以往的“以师为本”,强调各项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观。当代大学生与过去的大学生已有很大差异,面对当代大学生这 1 特殊群体,若再以传统的“以师为本”,强调“师道尊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采取训导式的教学方式,灌输 1 些仿佛高高在上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让学生愈发认为书本理论与现实相距甚远,不但作用有限,乃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使《纲领》课教学难以到达预期目标。因此,在《纲领》课教学进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新课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做到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探索合适他们的学习方法;教师不能 1味地灌输,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对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记忆与复述,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应始终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去读、去说、去想,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学生参与的方法。

     学生参与法,也就是通过不同情势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去触摸历史,发现历史。例如,可以将 1 些中国近代上的著名历史人物的讲授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进行备课并制作多

     媒体课件,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授,教师进行发问与点评。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历史人物,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这类教学方式 1 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历史人物的空间,在学习进程中逐步积累对历史人物进行视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惟能力。

     针对近现代历史上的 1 些重大历史事件与争议人物,教师可以在充分掌握相干史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寻觅有思考价值的、有学习趣味的问题进行切入,鼓励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能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换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纲领》课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

     3、辩证唯物史观意识 ?

     《纲领》课是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探讨历史得失来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的引领与培养。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对基本史实的讲授要以理服人、辩证全面,积极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地视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捉住历史规律的能力。

     对近代历史上的 1 些知名人物的分析,就 10 分需要教师遵守唯物史观的辩证思惟。例如,对袁世凯的历史评价问题,我们 1 方面要指出袁世凯在清末比较支持变法革新,特别是在清末新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推行警政、废除科举、呼吁立宪;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民国初年袁世凯掌权后全面守旧、寻求独裁、背叛共和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害。《纲领》课教学进程中,对历史人物,绝不宜脸谱化、简单化处理,这样不但不符合学术规范与历史实际,而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知识背景和社会实际来讲,其教育效果都是不理想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展现主流正面人物的不足的地方和争议

     人物的宝贵可取的地方,全面的、辩证的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更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虽然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但是中学阶段的史实叙述比较僵硬,与史学研究相差甚远。但是鉴于《纲领》课的课程定位,我们依然需要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辩证分析。通过理性思考,增进学生唯物史观的构成。例如,对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叙述源头――太平天国运动,不但中学阶段讲授僵硬僵化,《纲领》课统编教材对其存在的严重缺点也 1 笔带过。笔者认为,1 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伟大不会由于它的局限与缺点而丧失,也不会由于掩罪藏恶而增加。我们大可没必要过于谨慎,适当指出太平天国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落后性、破坏性,其实不会在学生思想知识体系里面上升到否定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必要性,否定近代中国通过革命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正义性和进步性的高度,反而更有益于学生加深对近代中国探索富强民主道路的艰巨性、曲折性的理解与认同。

     总之,《纲领》课教师要真正干好本职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鉴戒先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水平、探索规律。《纲领》课教师只有真正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色定位,努力掌控以上 3 种意识,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增进《纲领》课教学的可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亚兰.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53. ?

     [2]____.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 108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6.

     ?

     [3]吴发科.试论“生本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3,(4):14. ?

     近代史纲领 2000 字论文篇 3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创建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诞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道光 108 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 2 年,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

     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 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湘军。1854 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 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 州\、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 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 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尔后用兵更加谨慎。旋因朝廷 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时间只以侍郎虚衔领 兵。

     1855 年初,进攻江西 9 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 守南昌。1858 年 6 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 年清军江南京大学营完全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 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具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次年 9 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11 月, 加太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 4 省军务。旋向朝廷推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 巡抚。1862 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 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10 月,湘军与李 秀成等部数 10 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延续围困天京。

     至 1864 年 7 月,终究攻破天京城池,完

     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弹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 1 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1865 年 5 月,曾国藩奉命督办河北、山东、河南 3 省军务,弹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前后采取重 点设防、凭河筑墙、查究民圩的方略,欲在黄河、淮河之 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消灭捻军,因师 久无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鸿章代替,命其回两江总督本 任。1867 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 年 6 月,天津产生教 案,奉命前往查究,屈从法国权势,处决、遣戍官民数 10 人,遭到社会舆论谴责。9 月,还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重视采取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 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 年,造成“黄鹄”号轮船, 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 年至 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张罗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创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曾国藩终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 4 者不可缺 1, 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重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成就,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 年 3 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

     不管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代末年,还是现在 21 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 1 阵或嗟叹或敬佩。曾国藩,这个功高可以盖主,过繁问鼎 1 时的人物是怎样得到如此高的名誉呢? ?

     从很多现代人的角度看来,曾国藩不过是清代末年众多军阀中的 1 个而已,也许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冠冕 1 代,但在普通人的眼里,

     那不过是他为官从政、上下其手的手段。但是,在当时,曾国藩的为人做官之道可谓众所周知,无人不佩服之至。“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胡雪岩其人白手起家,到晚年终 ?

     老之时富可敌国,乃至靠自己的财力资助左宗棠将 x 收回清政府版图,将曾国藩与其等量齐观,可见众人对曾国藩为官之道的尊崇。《曾国藩家书》130 余封,是历史上家书流传下来最多的,曾国藩在家书中推心置腹的言谈,对子侄兄弟们的教导,可谓典范,曾祖传承1 百余年未出纨绔子弟,未曾家道中落,能人辈出,不能不说曾国藩家教之成功,堪为后世之楷模。曾国藩作为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成就极为深厚,文章写作自成 1 家,阳刚与阴柔并济,行文流畅,思想深入,振聋发聩。作为清末重要的军事气力,曾国藩创建的湘军是清政府最后 1 道保命屏障,曾国藩弹压太平天国运动,保护了清王朝的统治,实现了社会安定的宿愿,虽然在 1 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就效忠报国而言,曾国藩的做法无可非议。固然,曾国藩并不是完人,在弹压太平天国的进程中,他善用严刑,杀人如麻,也被骂为“曾剃头”。虽然他在弹压太平天国的劳苦功高使他申明远扬,但是在剿灭捻军的进程中在战略上出现了问题,终究被朝廷免职。他的 1 生是是富有传奇色采的 1 生,毁誉参半,且各趋极致,毁至卖国贼,誉则冠冕 1 代。

     众人眼中,曾国藩功过相抵,但我们看 1 个人,不能将功与过扯平来计算,而是既看到他的长处,又看到他的缺点,由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成绩大业。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但是曾国藩是第 1 个完善的将家国天下都治理的很好的人,誉其为楷模 1 点也不过分。

     修身养性,曾国藩是清代末年杰出的理学大师,他在学术上的

     成就在当时称得上专家。在家书中,他常教育子侄兄弟们写文章贵在气势,而他自己也的确是遵守这 1 规则,以气言理,发人深醒,注意详略的变化,剪裁得当。他的文章总是另辟蹊径,“清韵不匮,音调铿锵,乃文章第 1 妙境”。在做人方面,他深知宽宏大量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处世交友进程中可以与人推心置腹,不因杂事而烦心。为人处世,宁可吃亏也不赚便宜,不会轻取人财。身居高位,官场来往 10 分复杂,送礼贿赂更是家常便饭,能在此污浊之世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不能说他品行高洁,但足以证明其心性之坚定。虽然位极人臣,但他从不自满,也不会心高气傲,处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家庭杂事、官场应酬、功名利禄对他而言都属于烦心之事,1 笑置之,从不计较。

     因此,虽然高处不胜寒,但他仍有很多朋友,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交友之道在起作用。曾国藩总结了修身 102 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 2、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这样的心性为他的处世帮助极大,他表里如 1,没有不可言之事,因此容易为人佩服;他心中没有杂念,1 身正气,端庄严肃,威仪天下;心平气和,心情安静放松,不会为杂事劳心;规律的生活作息使他处事效力极高,做起事来也总是得心应手。子曰“吾日 3 省吾身”,后世广为传颂,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曾国藩逐日写日记,都会对自己 1 天的言行进行检讨,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把自己打造成为当时的圣贤。

     人格修养说来只是 1 个辅助本身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在于曾国藩,则是 1 生事业成功的关键。中国近现代史纲领论文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多方面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讨论最多的还是家事。“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深受理学熏陶的曾国藩把孝道作

     为修身的准则,同时把它作为家族兴旺团结的动力。在他眼中,仕宦家庭在荣华富贵中容易衰败,只有谨朴耕读、孝顺友爱之家才能长时间兴旺。他常常教育子侄兄弟们敬爱尊长,与同辈和睦相处,在晚辈眼前做出榜样。

     在他的家教中,子侄辈除要读好书以外,还被要求亲身参与到躬耕当中,兄弟姐妹之间必须同甘共苦,和睦团结,“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曾国藩本身也践行着这个主旨,与同辈兄弟姐妹们书信来往,尊卑严缓均 10 分得当,使得同辈中人无不对他的话俯首听命,子弟更是谨遵教诲。曾国藩已去世多年,但曾家的后代却人材辈出,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治家有方的结果。现今世界,时期不同了,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风气不应当失去,只有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才能为个人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做官方面,曾国藩可谓无师自通,自幼便有审判鸡蛋案的美谈,长大以后在官场更是无往不胜,做官最好,升官最快,保官最稳,每个词用到它身上都不为过。身处晚清,他对当时社会的腐朽洞若观火,并提出了 1 系列改进措施。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他是坚定的改进派,他清楚清政府的弊端,但他不想颠覆它,也不想取而代之,1 心扶持清政府。他认为国家建设,首在得人,因此他坚持选贤任能是国家复兴之道,其实不顾他人猜疑,推荐了 1 系列文臣武将,这些人后来都在清政府中担负了重要职务。他认为国家财政,重在清正廉洁,打击腐败,克己奉公。当时的中国,是 1 个完全的农业国,他不断强调农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经历过两次雅片战争的他,对西方列强恨之入骨,但他却不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修建兵工企业,创建西式学堂,有力的推动了洋务运动的

     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速度。他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却不排挤接触新生事物。他支持清政府,却也支持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雅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为偿还赔款,不惜压榨百姓,终究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根本无力弹压揭竿而起的起义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呼吁各地团练,发展地方武装,其中湘军就是在这期间发展壮大起来的。曾国藩虽无带兵打仗之才,但训兵手段极为高明。书生治国,他的军事思想内涵丰富,确有过人材的地方。他认为,兵多无用,应训练精兵,搭配先进的现代武器。他主张军政分开,购买 1 系列西方军械,增进了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发展。他有极为高明的战略战术,用兵灵活,用兵法而不拘泥于兵法,成功的弹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拥兵自重,他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他功高盖主,深遭朝廷猜疑,在这个时候,他主动解散湘军,落得自在逍遥。不但没有招致杀身之祸,反而加强了清政府对他的信任,使其在仕途中越行越远。他弹压太平天国的行动 1 直广受现代人的诟病,由于他对农民起义者的残暴超越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更重要的是,他的弹压行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又走了那末多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的发起者并不是是典型的农民起义,洪秀全所宣扬的神权色采使得他的政治纲领更不符合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这样看来,曾国藩的确挽救了广大中华民族的未来,稳定的社会经济和快速发展的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

     人们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人乃

     至说,从某种意义上,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 3 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 3 个代表人物的话,那末初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切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曾国藩完全依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1 生。他恪守“3 纲 5 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8 本”、“8 字”、“4条”、“4 败”等等,均反应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

     曾国藩有近 20 年与太平军长时间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 1 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干联。太平天国运动,完完全全彻完全底的只是 1 场受压迫的农民对封建地主的剥削的起义战争。可坏在洪秀全是利用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与广大无知农民对同等分配的渴望,企图建立自己的帝国。他若成功了,中国岂不硬生生地被拉回那个荒蛮的时期?代表着中国封建主义的曾国藩可不愿意,最少中国的封建主义比你洪秀全的神学教条先进。所以,曾国藩也就顺应时势地弹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益。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

     现在,普遍认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随着人们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从而对其首领曾国藩也必须重新认识。洋务运动被论证为中国第 1 个近代化运动,因此曾国藩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首创者。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虽然 1 开始就有怀着各种目的的洋人的参与,

     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它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已日趋为更多的人所认同。曾国藩将魏源的“师夷之长技”思想付诸实践,率先造船制炮,创办近代兵工及科学技术,是应当肯定的;对其所兴所造“不用于制夷”而“专用以制民”,是应当否定的。曾国藩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纡 1 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久之利。”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再者,曾国藩曾说过“师夷智以制船制炮”。这“智”字可了不得,它是曾国藩比前人哪怕是同代人都高明的证明。,“智”的内涵比“技”的内涵大多了。“技”所包括的只不过是坚船利炮的武器之类。而曾国藩的“智”则既包涵了“坚船利炮”的技能,也包涵了“制器之器”和与此相干的科学文化或其他先进的文化,乃至包括魏源要禁传的学术的某些部份。可见曾国藩眼光之远,勇气之大,思想之开放。

     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外交 ?

     人们都说,近代中国的外交是跪在地上的外交。这从现象上说,的确也是。毕竟,1 张张不同等条约,打的 1 场场败仗,更新换代的中华帝国董事长 1 个个被外人牵着鼻子走。相当明显。曾国藩也不例外,人们评论曾国藩都是“软弱”、“让步”、“投降”、“卖国”、“媚外”等等的叱骂之词。在谈判桌上,说甚么话怎样说,都是要条件要资本的,晚清的军队打过量少胜仗?中国何来资本?曾国藩的笼络外交思想,实际上是对强敌权且笼络,争取 1 个和平环境,速图自强,终究到达御侮的目的。曾国藩能正确地审时度势,知道中外实力差异甚大,和列强硬碰,靠武力与之周旋,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贫困落后、受人欺负的国家,要生存,要反弱为强,舍此笼络外交,别无良策。曾国藩的外交方针有 4 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所以

     说,我曾国藩容易吗? ?

     曾国藩为什么不取清帝而代之 ?

     这 1 问题曾牵挂许多的人,在当时就有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王闿运等多人,为曾国藩不听劝取清帝而代之感到惋惜,其后世也不断有人为此叹惜,说曾国藩“徇书生之小节而忘国民大耻”。

     曾国藩有条件取代而不取代,情愿当 1 个叶赫那拉氏的家奴。这是他的人生观、思想见识、性情等因素酿成的。弹压了太平军以后,曾氏嫡系的吉字营已成强弩之末,且全部湘军也变得 4 分 5 裂,湘淮将帅不可能联合反清,湘军官兵多有积蓄,人心思归,为曾氏夺皇位者不多,而举兵讨贼者却不乏其人。权衡气力,恐无胜算可言,所以曾氏自剪羽翼以解清廷之疑,继续做忠臣,不失为高明之举。

     对曾国藩的整体评价 ?

     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 1 颗忧国忧民之心。他弹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 1 个新的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巨,但历史其实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剧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委曲求全,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 1 个喘息之机,在 1 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 1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当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 60 年里几近无人可与之相比。我想,这也是为何毛主席都只“独服”曾国藩的缘由吧。

     李鸿章说:“师事近 310 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 9 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毛泽东说:“余于近人,

     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 1 生学习的典范,他的起居作息等等很多方面都是完全依照曾国藩的行动规范。从这两位政党领袖的角度看来,不管是封建主义者、资本主义者,还是共产主义者,曾国藩的影响力都极为深远。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虽然曾国藩的人生旅程中也曾犯错误误,乃至被称为“曾剃头”“曾屠户”“卖国贼”,但是就其功绩与过失而言,可谓功过相抵。但是,就其个人的人性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地来看,他留给我们的是 1 座精神雕像,是万世皆可效法的精神楷模。,“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古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工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从上奏激怒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 1 颗忧国忧民之心。他弹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 1 个新的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巨,但历史其实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剧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委曲求全,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 1 个喘息之机,在 1 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 1 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当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 60 年里几近无人可与之相比。

     ?

     1、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辟者 ?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 1 人。在他的指点下,建造中国第 1 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 1 所军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 1 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但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 1 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 1 任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 1 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2、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鼻祖 ?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兵士“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 1 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威望大震,毛泽东作《3 大纪律,8 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 1 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份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获得了最后成功。

     3、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 1 完人 ?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众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3 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斗,曾国藩就是其中之 1。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代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取得上下 1 至的推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

     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3 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 1 完人。” ?

     4、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由于,第 1,他升官最快,3107岁官至 2 品,在清代唯一人;第 2,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 3,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 1 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战无不胜,战无不胜。

     5、收罗培养推荐和使用人材的第 1 高手 ?

     曾国藩 1 生致力结交、收罗、培养、推荐和使用人材,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范围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近聚集了全国的人材精华为招揽人材,留住人材,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推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 1 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 40 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材,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 1 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6、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善良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地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切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一个人 1 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 3 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 1 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

     7、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很是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情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每天写日记检讨自己,1 生中没有 1 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1 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砺,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8、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 1 尊精神偶像 ?

     曾国藩具有精深的学问素养,是 1 个“办事(干失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 1 生勤奋读书,推重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以后又 1 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3 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 1 代”。

     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李鸿章:师事近 310 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 9 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毛泽东:①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整理洪、杨 1 役,完善无缺,使以本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②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利害的人物。胡哲敷:5 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1 为明代的王守仁,1 则清代的曾国藩。杨昌济: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梁启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 12 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球不 12 睹之大人也已。但是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

     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毕生在指逆当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 3 不朽,所成绩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 1 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英勇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