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有机整合.doc

    时间:2021-01-22 20:06:3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目标 有机 整合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 [ 指导思想] ]

     1 1 、以课程标准和“两纲”实施意见为抓手,领悟其精神实质

     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不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乃至教学顺序作具体的规定,它主要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给出行为描述,提出基本要求。这顺应时代需求的变革,使教学工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挥教学工作的创造性有了极大的可能。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途径和方法的择定、教学评价的制定与以前相比都将发生变化,使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要从语文课程的定位、课程理念、设计思路的研读中领悟语文课程的功能、特点、价值取向、基本规律;要从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的研读中厘清语文课程实施的总体框架、中期和近期的目标任务,结合《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形成“三维目标”阶段性、层次性、累积性的整体架构,不断提升教学目标制定及规导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2 2 、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课程的基本功能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作为教学指导性主体的教师和发展性主体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规导教学过程,反思、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参照系。它不是教师个人喜好的产物,而是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今天和明天的发展服务,针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和可能性,对应国家教育宗旨的培养目标,遵循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各阶段目标及教材的编排意图,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专长,精心构思的讲究实作、实效的教学活动标准。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育目标紧密关联,又各具功用。教育目标有一个由普遍性的价值取向的指导,逐步走向具体化、操作化的系列:教育目标(体现国家教育宗旨的培养目标,可称长期目标)→课程目标(学科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可称中期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可称近期目标)。了解这一目标的系列,可以让我们随时增强两个方面的意识:一方面是当我们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时,不能偏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课程的基本功能,自觉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珍爱生命,具有健康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避免过于注重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致使学生难以主动发展,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避免过于注重学科价值、考试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价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致使学生难以全面发展,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积极性和青少年应有的活力下降。

     3 3 、将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提取出来,使之显性化、目标化

     另一方面,我们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实实在在地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

     及有效操作去落到实处。通过对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深入分析,将语文学科所蕴涵的人文思想,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提取出来,使之显性化、目标化,并形成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内容体系,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制定中长期存在的空洞(概念化)、空泛(将教育长、中期目标取代近期目标)现象。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以文本语言为主要载体,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基本中介,让学生在语言的“学得”和“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中,知书达理,明理至善,能动地提高语言的感悟、表达和育化能力,形成语文学科凭藉“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中催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整合思路及实施方略,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益。

      [ [ 基本原则] ]

     三维目标的整合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

      1 1 、建立与新课程同步的教学价值观,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并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要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统一起来,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操作时,要十分注意用心落实语言因素,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激发学生对语言表现形式的敏感性,指导学生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活动,“学得”和“习得”语言运用的规范,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生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的情感不仅是学习情感,也包括对国家、民族、真理、优秀文化、人间真情、美好事物等个人的内在情感品质。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也包括生活态度、科学态度、人际交往态度等。价值观包括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语文教学既成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又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增进其文化认同、健全其公民人格,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2 2 、缺失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

      “二期课改”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呢?余文森教授说,“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尤如立方体的长、宽、高三条棱那样构成立体的形状,它们都以学生的发展为“顶点”,构成的三个面相辅相成,交融互进。相对于学生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与技能”

     目标只有在学生积极认知和实践运用的经历中,才能实现自我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运用和反思,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不能是思想政治术语的呈现

     我们讲“三维目标”,是讲求三个维度的结合,应明确载体是什么,内涵是什么,怎样通过载体来认识、发现、感受内涵。“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将三维融为一体的关键,它要求学生将知识载体转化为学习能力,转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它完全不同于“一期课改”所提出的“三个领域”中的技能(或操作)领域,不同于我们习惯上的分析、理解,它要求学生在沉浸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形成思辨能力,它不是显性的结果表达形式,诸如学会、懂得、掌握等结果性表达形式,而是隐性的过程表达形式,要求学生思考、梳理结论得出的过程,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积累,开掘潜在的能力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在思考、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素养,提升文化品位;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更不是思想政治术语的呈现,而是涉及到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涉及到学生的是非判断力、价值鉴别力以及学生的动机、思想修养、情操品位等,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读了一篇文章就能学到某些优秀品质,形成某种情感,而必须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感念、认同、感悟,它与“过程与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从现在的教学实际来看,所谓“三维目标”,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来分解三个维度的,很少真正考虑学生的实际,有不少目标,在不同文本内容的教学时是重复的,例如,在阅读小说时,总少不了人物描写、情节线索、作品主题等,少不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或讽刺意义等,至于这些内容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是否有必要学,是很少考虑的,结果是,“三个维度”的目标始终停留在教师的假设之中,停留在对这一篇文本内容的全面解读之中。实施“三维目标”,核心应是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在确定“三维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及生活实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要把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必要的反复是需要的,但同一知识点重复过多,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对文本内容是需要把握的,但仅仅考虑“这一篇”的因素,必然会窄化目标意义,从而是把“用教材”演变成了“教教材”。

      [ [ 制定策略] ]

     1 1、 、 了 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告诫我们,“培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大目标,一切教学活动必须服从于这个大目标,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为此,“要牢固树立目中有学生的观点;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和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了解他们在知识技能、认知能力、学习动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依此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

     的出发点。要仔细考虑学生的达标差距,分析学生为完成新学习任务需要怎样的过渡目标和先决技能,为学生设计逼近目标的阶梯,提供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铺垫的“跳磴”,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2 2、 、 读懂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结点

     读懂教材,不仅仅是读懂课文,更要懂得如何选择、处置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这才算 是读懂了教材。要通过文章的基本框架、中心内容和主要写作特色的厘清,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在这基础上深入钻研文章的个性: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世态、作者境况,抓准文章的情感基调,抓住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进入文本的规定情境,浸入文本的特定语境,生成与作者心灵融通的心境,理解作者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利用课本以专题组元的优势,通过相同内容不同表达的文章比较,把握住课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个性特色。然后,根据课程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及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点,前后连贯、衔接学生学习起点的联结点。做好了这些工作,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会比较准确、集中、具体而恰当了。

     3 3、 、 注意保持目标适度的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预设目标,但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生 的学习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激励人心的情景。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注意保持适度的弹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要十分注意将“生成”目标,与“预设”目标融合起来,使课堂的“生成”基于“预设”又超越“预设”。要十分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把它作为教学目标中新的增长点。为此,在确定预设或生成的教学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目标的达成形式,尽量增加区分、区别、分类、比较、联想、对照、归纳、鉴赏、鉴别、解释、阐释、证明、构建等行为过程来完成目标,以激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会运用知识,并用它来培养能力、启迪智慧、塑造人格,是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强调的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体悟,生成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4 4、 、 掌握教学目标叙写的技术

     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和人格影响,其行为改 变或表现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的叙写方式,明确告诉大家,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能在 5 分钟内读完课文,说出文章的主旨和 2 至 3 个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目标,较多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叙写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钦佩顽强的生命力,懂得在危急时刻冷静应对,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承受挫折和压力”、“将自己的表情朗读课文录音,描述听录音后的感受”。要把握叙写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内容和行为标准。例如:“学生(行为主体)在指定的材料阅读基础上(行为条件),比较(行为动词)两篇主旨相

     同的文章的表现手法(行为内容),至少各举出五个特点(标准)。”恰当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的,不少教师习惯采用的“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是不符合目标的叙写要求的。行为动词含糊、行为条件疏忽、行为标准不明,都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明确性、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检验性,也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师自我反思的质量和效益。

     [ [ 案例分析] ]

     1 1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整体性” [ [ 案例 1] 《百合花开》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说明(世界外国语中学

     丁洁)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辨析比较词义,准确运用;学习假设复句的搭配应用。

     2. 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揣摩篇中角色的心理与内在品质;品味散文清新优美

     的语言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理想与信念之与成功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并激励他们为理想而奋斗,培养于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

     教学目标说明:

     生命与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现代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不少青少年在家庭的过度呵护下,暴露出了信仰缺失、抗压力差、心理脆弱、遇挫易放弃等性格弊端。为此我选择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励志散文《百合花开》作为教学篇目,从研读课文出发,指导学生对比词语的意义及搭配,学习假设句式之间的意义区别,使之能良好掌握字词句知识;其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及心理,通过朗读加以表现。在锻炼朗读技巧的同时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角色形象,同时感受散文隽永清新的语言风格;再次,在文中百合花坚持理想、不受外因左右的坚定性格中,学生可以收获启示,并由此树立高尚的理想,培养勇敢直面逆境的积极态度。

     [ [ 点评] ]

     上述案例能依据文本的“励志”内容,针对当前学生“信仰缺失、抗压力差、心理脆弱、遇挫易放弃”的状况,运用多种语言实践的手段组织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如通过词义的“比较辨析”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如通过“朗读”揣摩文学形象的心理、性格,如通过教师创写“赠言”指导学生领悟文章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依次归纳了三句富有哲理的话赠给学生:“播下一个理想,收获一份行动”、“播下一份行动、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通过“片段写作”的练习设计来引导学生增进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本节课的课外作业其中一项是:野草与蜂蝶再也不嘲笑百合了,他们各自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他们的内心,努力写出两者不同的口吻)等等。这都体现了执教者较为鲜明的课程意识,即不是孤立地看待文本、教法、学习内容、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止地去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而是积极地去调动学生既有的语言积累与生活经验,致力于其语言素养的提升、审美情趣的涵养。

     当然,在有所借鉴、有所启发之余,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个问题:三个维度的分类说明是不是适合作为每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 目标分类旨在确定一个观测、评价、分析语文教学活动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确立其价值恰恰在于对学生长期的、整体的语文学习活动的规整。《百合花开》一文的教学目标制定,执教者将“三维”目标平面地予以分类呈现,不仅弱化了目标分类法的价值,也弱化了语文学习注重整体性的特点。所谓的“整体性”,首先强调的是在语文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应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而非简单地割裂、各呈一面。

     [ [ 案例 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说明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王冠蓉 )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体味本文准确、简明、形象的语言;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说明: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像这样以记叙性为主的课文,要理清其内容并不困难。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上,从课文看,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就是“四盲”,但这只是表层原因,“四盲”的根源是什么?这才是关键。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心疾首的情感,这是一个难点。我以为通过对文章准确、简明、形象的语言的体味是把握作者情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里,语文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为“生命教育”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保证。

     [ [ 点评] ]

     《罗布伯,消逝的仙湖》一文教学目标的陈述,简洁而明晰,并没有刻意地、静态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说;而是依循学生阅读该文本的内心感变过程,从“了解”到“体味”,从“体味”再到“认识”;而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组织,正是基于对学生内心体验不断得以丰富的思考,试看其教学过程的一则片段:

     教学过程三:沉浸文本、体验文本 (一)散读课文,在文中圈划上述问题(略)的答案,再找出关键词概括。

     小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过去的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这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关键词“绿洲”、“仙湖”。

     2.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搁笔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关键词是“荒漠”、“恐怖” 3.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近 30 年来,塔里木河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 130 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 处,建抽水泵站 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 1 万多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载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致使塔里木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关键词是“四盲”(分析时要强调文中数据的作用和排比的作用)

     (二)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朗读指导:(个别示范,教师指点,全班朗读、体会)

     明确:过去的罗布泊:欢娱的、愉悦的、高兴的

     现在的罗布泊:苍凉的、痛惜的、如泣如诉

     罗布泊的消逝:遗憾的、忧伤的、谴责的

     “三维目标”强调的立体的维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顶点”,就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目标而言,亦应统摄、整合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课程目标;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应充分关注学生动态的语言实践活动。王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沉浸文本、体验文本”这一环节,既考虑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作为科学小品文的文本特质,注重了该文科学性与文学性相交融的写作特点,并不是孤立地去组织学生学习“引数据”、“作比较”等说明事理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在文学语言的品读、沉浸中逐渐地加以体悟。与此同时,执教者还通过圈划关键词、示范朗读、交流归纳、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感受与认识建立在具体的言语活动及动态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而在文本展现的情境中产生切实的认同和体悟。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曾说,“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感动的教育,生命教育课,应该是善于感动人和被感动的课,是充满感动、充满感染 、充满感化和充满感召的课。感动和被感动的前提是什么?是理解,是关爱,是思考,是反省”(《湖北教育》,2007 年第 5 期),王老师的目标设计不蔓不枝,始终致力于学生阅读中的内心感受过程,其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以及随后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均鲜明地体现了重理解、重思考、重反省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而这一鲜明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其对课程、学科、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等多因素的整体性的审视与观照。

     2 2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过程性”

     [ [ 案例 1]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的认知与制定 (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

     陈玉屏)

     教学目标:

     1、 通过圈画、交流,理清事件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

     教学目标说明:

     本文主要写的是“诺曼底”号油轮遭遇沉船之时,船长哈威尔组织船员和乘客逃生的故事。通过该故事塑造了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哈尔威船长的形象,表现对英雄的敬仰和赞颂之情。无论是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是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都需要钻研文本,因此,设计了圈画、交流、朗读等活动,旨在通过圈画,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提升其自我分析文本的能力;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和纠正等行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再整理能力,提升其自我学习的能力;此外,文中对哈威尔船长的语言有较集中的描写,船长和船员之间的对话也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利用朗读来再现这些精彩的环节可谓是顺理成章的,可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对进一步体会哈威尔船长的精神、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极有裨益的

     [ [ 点评] ]

     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过程中的变化、体验和创造性价值的教育,是一种在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我们知道,教育正是因为对人的肯定、发展和健全才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也正因为指向一个个具体的学生,语文教学的课堂才成为学生的课堂,生命教育也才变得既迫切又具有可能性。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其本质是行为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的,它重在实践,重在不断的生成与不断的超越。

     本案例如果简单地从目标叙写与制订说明来看,与《罗布伯,消逝的仙湖》的教学目标设定有诸多相似之处,均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均从语文课程的立场予以了整体性的思考。我们之所以将此另作案例加以点评,主要的价值在于——执教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机变能力,以及教后对教学目标合理性的审视与反思能力。陈玉屏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通过朗读来再现情景、感受形象这一环节,但在学生读到“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一句时,竟然“连续笑场了三次”,此时,若再换个同学读可能依旧会笑场,而若跳过朗读直接进入下一个人物性格分析环节,又漠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过程。面对此窘况,我们来看陈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眼前发言的恰好是一位女生,性别上的弱势和优势一下子让我有了云开日出的感觉,何不让她亲身感受一下当时现场的慌乱和哈威尔这句话中对女性的偏袒呢?于是,我设置了情境,让该女生具体感受当时慌乱的现场,然后让她思考:假设现在你也在失事的船上,面对满船惊慌失措、惊恐万状、失魂落魄的人群,面对马上就要葬身鱼腹的厄运,几近疯狂的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学生马上体会到是活下去的机会,是生命的安全。我接着追问:那么,在哈尔威所说的话中,你最希望听到的是哪一句?哪一句让你最有安全感?接下来的朗读是水到渠成的,在整堂课已不可能按照原先的设计在两节课内完成的情况下,我做了决定,不妨就让朗读成为这节课的亮点吧。于是,我又让男生读,让他谈谈读了以后的感觉,结果,该男生很不错,深刻地理解了该句句子的含义,同样体会到了安全感,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不是一句粗鲁的话,而是一句最显人格魅力的话……” 由两节课的既定教学时间而延长为三节课,由常规意义的“朗读”手段而凸显为整堂课的“亮点”,这种课堂教学的机变至少给予我们三点启示:其一,教学目标的预设应为学生

     的活动留出时间与空间,应保持适度的弹性,为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其二,教学目标的预设应以学生既有语言能力的不断激发、不断唤醒为重点,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其内在心理、情感机制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三,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过程,亦是师生双方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认同的过程,师生彼此间的纽带不只是教材与课堂,更多凭藉的是彼此敏锐、宽容、悲悯、善良、懂得尊重、懂得期待的心灵。

      [ [ 案例 2] 《〈呐喊〉自序》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说明 ( 上海市风华中学滕芸)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能够从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新视角理解此篇课文。

     教学目标说明:

     通过学习“两个纲要”,我体会到,民族立场不是指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合理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复合而形成的综合素质。有了这样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如果说民族立场更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生命立场的着眼点极有张力:一方面有着极普世的视角即人类,一方面又有着及具体的视角即个人。在此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尽管也有好梦破灭的寂寞与悲哀,可他始终没有泯灭救国救民的壮志,始终没有失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社会责任感,在民族精神方面仍然起着无法替代的示范作用,可为目前的民族精神教育提供良好的启示与激励。而且,从对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以文艺疗救国民性的实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的方式,也可以启发我们目前的生命教育。

      [ [ 点评] ]

     作为“生命教育”的首创者——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观点“生命会教导我们敏于感知自身以外的实存,包括他人的实存。若能以这种方式,我们才有可能从每天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迈向成熟的终极境界。”(引自《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从唐纳·华特士对生命教育的阐释可以看出,其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状态进行的教育,强调的是最终使个体能够追寻到终极信仰的愉悦和幸福。显然,其倡导的生命教育的过程是体现于个体生命中的全程教育。

     上述案例能秉持“人类”与“个体”相依存、现时与历时相交融的生命教育的视角,能正确地审视鲁迅作品的教育教学价值,这是难能可贵的;而在阅读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滕芸老师的切入点也比较精当,从解读文中关键词“寂寞”、“梦”、“新的生命”、“呐喊”入手,来探寻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从而赋以《〈呐喊〉自序》一文现时性的教育价值——“鲁迅先生以文艺疗救国民性的实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的方式”,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与教学处理,显然借鉴了当代人类学、文化学、现象学、解释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体现了自身良好的阅读素养。然而从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来看,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其一,忽略生命教育的过程性,“能够从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新视角理解此篇课文”的目标,其实质是结论式的、延时性的,而缺乏过程性的、即时性的目标分层与支撑,不免流于空泛化、概念化,从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是无法当堂检测与评价的目标,例如何为“新视角”?“理解”的达成度又该如何厘量?其二,忽略语文学习的过程性,执教者虽然“由词及句、

     由句及段、由段及篇”的篇章阅读意识鲜明,过程组织也较为明晰,但是否切实考虑了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是否有意识地考虑了初、高中阶段篇章阅读方法的衔接与区别?同为“关键词句的圈划”,初、高中教学要求的差异不应只停留在词义认读的难易、深浅之上,高二阶段阅读教学要求偏重于“分析与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如此,就可在关键词句圈化、认读的基础上,适度考虑引入当代解释学中“避章取句加以论证”、“寻章举句加以推论”等阅读方法的训练,从而促成学生较高层次的阅读意识与思维水平。

     3 3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可测性”

     [ [ 案例 1] 《故乡》教学目标的认知及制定 ( 上海市怒江中学

     杨家红)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圈划、讨论探究分析本文所塑造的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教师的下水文《我读“杨二嫂”》以及学生仿作《我读“闰土”》,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学习本文人物塑造的方法,写写自己身边平凡的人,反映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说明:

     1.《故乡》是鲁迅先生以 1921 年回故乡的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对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细致描写,采用形象鲜明的对比层层揭示主题,表现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以及从杨二嫂、闰土和“我”的身上引起学生关于“要具有怎样生活的态度”的探究作为教学的重点,而这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首先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为切入口,提出问题,抓重要语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因学生对文中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设计了以阅读教师的下水文《我读“杨二嫂”》、学写《我读“闰土”》的语文训练活动,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对杨二嫂、闰土或“恣睢”或“麻木”的生活态度以及作者积极探索人生之路的探究;第三,读写结合,本文对人物塑造的方法是值得初中学生借鉴的,安排习作小训练,写写身边平凡的人,不仅借鉴了写法,而且从习作中也能体现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三个主要环节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好本文。

      2.本教案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的。自主阅读教学是以“自读笔记”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它通过“自读——探究——借鉴——感悟”四阶段推进式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 [ 点评] ] 法国生命哲学家、文学家柏格森从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发现,人是通过直觉体验来把握生命存在的,生命是在体验、理解和表达中存在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当学生的生命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把被阅读的艺术形象当作另一个“我”去感受、认识时,其体验越深刻,生命的意识也就越强烈。本案例充分关注了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的整体性与过程性,积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将对文本人物形象的分析、重要词句的理解与教师的创写、学生的仿写以及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联结为一体,从“读写结合”的整体性、“自读——探究——借鉴——感悟” 四阶段阅读的过程性予以设计,这就为学生体验、理解、表达创设了充分的条件。但就其教学目标的叙写来看,尚不够明确,亦缺乏可供检测与评价的学习行为界定。如“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人物”指的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典型的性格特征?“对话”意味着什么,一种交流的方法?还是一种阅读的途径?再如“领悟”、“领会”,二词有何区别,其外显的行为标准又是什么?“学习本文对人物塑造的方法”,是描写的方法,还是叙事的方法?若是人物描写的方法,又是哪一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如何观测学生“热爱”与否?行为动词含糊、行为条件疏忽、行为标准不明,都将直接影响教学要求的明确性、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检验性,也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师自我反思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推进“两纲”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了重要的指导:“要通过对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深入分析,探索如何将语文学科所蕴涵的人文思想,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提取出来,使之显性化、目标化,形成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内容体系,使之成为语文教师理解课程、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语文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生命教育的特质亦是整体性、过程性的,但教育的行为并不等同于教学的行为,教学就应致力于彰显生命教育内容的“显性化、目标化”,“形成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若是空乏,就易使生命教育的整体教学流于松散,教学目标若是含糊,就易使生命教育的过程教学变得杂乱。

      [ [ 案例 2]

     《故乡》教学目标的认知及制定 (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程立海)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文对比手法的学习,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和意图。

     2.对文中由于主要人物“我”、“闰土”对生命意义的不同追求而产生的不同命运的感悟。

     3.品析、咀嚼文末三段文字,特别是关键的词句,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说明:

     设计以上的教学目标,旨在: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着重运用对比手法,将故乡的景物与人物写“活”了的写作技法。2、本文的教学,因为课文所写内容与现在的学生所处时代、环境等有着云泥之别,教学起来学生可能会不以为然,从而导致费解以致“隔膜”,所以,如何通过本文的学习,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追求,明确一个人树立远大生活目标和崇高理想的重大意义,即使在黑暗、逆境中,也不能够屈服于命运的多舛,依然要坚强面对,从而体现出生命化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的达成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3、品读课文中关键段落、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相关知识运用、迁移到学生的日常阅读与写作中去。

     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1. 理解文中三个“故乡”间的联系,为什么突出描写“现实”中的故乡。

     2. 体悟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感受及思想。

      [ [ 点评] ] 同为《故乡》一文的教学,本案例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说明,就较为“显性化”,较为明确、合理,这种“显性化”得益于其对教学目标基本要素的界定:其一,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产生的条件作了较确切的描述,如“通过对本文对比手法的学习”、“品析、咀嚼文末三段文字,特别是关键的词句”等;其二,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认可的标准作了较明晰的描述,如“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与把握”。然而,该文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尚缺失一个首要的因素,即未能用一个确切的动词来描述一项学生可供观测、评价的语文学习行为,虽然执教者用了“领会”、“感悟”、“理解”、“把握”等动词加以陈述,但这些动词较为模糊混沌,不足以构建“明确而科学”的目标、内容体系。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郑少鸣、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金中)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