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时间:2020-08-04 00:18:3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村级 情况汇报 扶贫开发

     某县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 16 个乡镇,271 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 1466 平方公里,总人口 32.2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25.4 万人。全县承包农户 6.26 万户,农户承包面积 23.76 万亩,2015 年全县流转面积 2.1 万亩,占承包面积 9%;流转农户 5434 户,占承包农户 8.6%。2012 年,我县根据市里要求指导各乡镇按总人口 7%进行摸底建档,截止 2012 年 4 月底,我县贫困人口有7104户24284人(2012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标准)。近年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造福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方式脱贫一批,以及清退买小车、住商品房、开公司、领财政工资、存款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人员后,经我县各乡镇对现有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进行逐户走访摸底“回头看”精准识别,截止 2016 年 2 月 18日,我县符合“2015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3497 元”认定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727 户 2372 人。其中下祝、东桥等乡镇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比例较高。其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灾因残,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以及自身发展力不足等。2015 年,我县村财总收入预计 6000 万元,全县无经营收入村集体 137 个,有经营收入村集体 134 个,其中:3 万元以下的村 23 个,3-5 万元的村 25 个,5-10 万元的村 9 个,10-20 万元的村 37 个,20-50 万元的村 22 个,50-100 万元的村 14 个,100 万元以上的村 4 个。村财收入主要靠资产资源出租发包收益。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富民强县、和谐宜居”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造福搬迁,开展扶贫济困,扶贫开发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 年以来,累计完成 17 个村 1089 户 4185 人造福搬迁,实施 1155 户 4300 人危房改造,新建和修缮残疾人房屋 373户。2015 年,完成了 4607 人的脱贫任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县村财总收入预计比 2014 年增加 600 万元,无经营收入村集体减少了 10 个,有经营收入村集体增加了 10 个。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落实党政一把手抓总责的工作责任制,编制扶贫开发规划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确保精准施策,精准扶贫。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做好项目、资金对接。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理念,引导农业、财政、民政、发改、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加强配合,整合资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扶持政策的有序衔接,形成各方力量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今年省市县下派 127 名驻村和蹲点干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整合扶贫、涉农等相关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二是分类施策,全力推进。坚持“输血”与“造血”相

     结合,注重扶持生产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促进农村加快发展、脱贫致富。

     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和培育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一产方面,重点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鼓励引导 75 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 238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 103 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原料基地托管、代种养殖等方式,建立“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流通和加工环节收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带动 1200 多人脱贫致富。二产方面,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持续推进建陶、电瓷、工艺品、箱包、钟表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鼓励企业招工向贫困人口倾斜,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三产方面,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进阿里巴巴合作开设“农村淘宝”,在农村设立 40 多个网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大力实施造福搬迁安置工程,2015 年实施 2 个省级和 1 个市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新建 338 户 1292 人,修缮 200 户 815人,新开工保障房 1010 套,力争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加快农村垃圾处理站、乡镇学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015 年举办 10 期培训班,培训学员 1 千人次以上。医疗方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

     全医院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建立贫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及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遏制因病返贫现象。社保方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解决好农民基本生活问题;加强失地农民保障,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标准,2015 年失地农民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 15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 200 元,增长 33.3%。养老方面,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完成县福利中心(一期)建设,加快启动二期建设,确保今年投入使用。加快乡(镇)敬老院和贫困村幸福院建设,2015年底乡镇敬老院达11个,农村幸福院达 76 个。

     扶持贫困户自立增收。对全县有劳动能力的 1460 户贫困户建档立卡,统筹实施项目推荐、技术支持、免费培训,发放农业生产项目扶贫资金 459.4 万元,实现脱贫 960 户 3657 人。

     三是党建引领,助力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15 年,我县全部县领导都挂乡包村建立党建联系点,县委每年拨出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补贴 500 多万元和党建项目经费 80 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金保障。继续实施“党建项目带动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党建•人才•资本•项目”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新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人才支撑、资本支持、项目载体作用,依托省试点网成立了 XXXX 县网上“4·18”平台,建立了首批 116 个村的人才、项目信息库,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平台,鼓励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村财增收和农民致富找到新的突破口。目前,全县新修通村水泥路575公里,46个村新建了农民公园,

     53 个村新建了农民住宅小区,20 个村列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共实施新一轮经济型党建项目 177 个,完成公益型项目 113 个,完成工作型项目 85 个,培育农民创业示范基地28 个,37 个村突破村财“零收入”,120 多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利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契机,对全县 20 个换届重难点村实行“一村一策”整顿转化,配齐配强村干部队伍。联合新华网在全省开通首个面向农村党员的“手机党校”, 依托福建省“党员 e 家”流动党员管理平台组建了流动党员网络 e支部,加强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深入实施“梅邑英才聚集计划”,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柔性引才方式,接收 6 名市直干部人才到我县对口县直部门任科技副职,选派 17 名在梅银行业金融机构青年人才服务团成员挂职县级团委书记助理或兼任乡镇团委副职,同时拟在我县成立北京第一医院专家工作站,截止目前全县专家工作站达 8 个。建立 320 名农村企业致富人才库,并推荐 50 名农村致富党员人才作为市“千人计划”培养对象,实现了国家“千人计划”申报零突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是强化督查,推动落实。加强督查推进力度,实行每月一通报、每月一协调,对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各类涉农、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审计、监督,确保钱花在刀刃上。强化责任落实,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按照 2015 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层层分解,促进全年任务按时完成。严格奖惩措施,把 2015 年扶贫开发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

     展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度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提拔重用或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肃追究、严厉问责,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

     由于受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高山边远地区“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的状况还未很好得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仍然相当困难,扶贫开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主要存在问题有:

     1. 农民增收难度大。当前我县山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种养和外出务工。首先,在边远贫困山村,农业结构单调,品种单一,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薄弱,分户生产和经营、营销渠道狭窄,农产品经常滞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增收难度加大。其次,山区农户劳动力素质较低,“三缺”(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现象普遍存在,外出务工报酬总体偏低,且部分农村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产业发展,难以实现增收目的。同时,由于农户发展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单一,虽然经过扶持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脱贫,但多数脱贫户基础仍不稳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占比仍然偏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不易。

     2.。

     农村基础条件差。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制约,边远落后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近年来,虽然我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部分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年久

     失修,功能老化,制约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发展致富。据统计,全县仍有 26 个缺乏生存发展条件的边远分散自然村约300 户农户需搬迁。且由于村财普遍紧张,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据统计,全县有近四分之三的村只能维持正常运转,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上级政策投入,或负债筹资建设,收支矛盾突出,经济非常困难。

     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受交通、区位、资源等因素制约,相当多的村甚至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全县无集体经济收入(或收不抵支)的村有 137 个,占全县建制村的54%。这些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项目贷款难度加大,一些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拉越大。而地处城镇街区、商贸活跃、基础较好的村,如梅城镇城关村仅依靠商业门点、综合大楼租金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 100余万元。

     4.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如梅城镇城关村 、池园镇井后村、坂东镇坂中村,依靠商铺或工业园区,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如东桥镇安仁溪村、村后村、三溪乡溪源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效益低下,增收后劲严重不足;随着对生态自然的严格要求,生产活动进一步受到制约,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根据市里安排部署,我县计划用 2 年的时间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7 年底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目标,比全省提前 1 年,比全国提前 3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计划利用 3 年时间消除 100 个薄弱村,5 年时间全部消除薄弱村,力争 2020 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尽管压力较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任务。下一阶段,我县将秉持“钉钉子”精神和“滴水穿石”韧劲,以扶贫开发为重点,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关键,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关于扶贫的“四个切实”和“六个精准”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化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深化精准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夯实两项基础。一方面,抓好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建档立卡信息化管理,对扶贫对象脱贫返贫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数据更新。另一方面,夯实组织基础。按需选派各级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发挥127 名省市县驻村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包村干部等的作用,整合贫困村基层扶贫力量,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扶贫开发的能力。

     统筹五项重点工作。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充分发挥山海协作和县(市)区对口协作政策,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立足当地资源,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创业就业,实现就地脱贫,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 1 个以上

     增收脱贫项目。

     一产方面,重点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通过发展 “一村一品”,建设一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食用菌、蔬菜、茶叶、油茶、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林下经济和农村电子商务,提升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市级农民创业园发展水平,引导和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持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扎实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产方面,加快白金工业园区、建筑产业园、东桥表业园“三大园区平台”建设,促进绿色建筑、机械制造、箱包、钟表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争取上半年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互联网经济、生物和新医药、健康养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产方面,引导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体育、家政培训、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抓紧培育总部经济、城市综合体等新型业态,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持续推进旧村复垦、旧房改造、造福搬迁,今年我县计划实施 100 户造福搬迁工程、200 户危房改造,完成保障房建设 830 套,力争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对现有意愿进行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的扶贫

     开发重点村、贫困户优先安排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指标。实施造福工程依托集镇、工业园区、中心村安置搬迁群众,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努力做到应搬尽搬。鼓励搬迁安置区发展物业经济,增加搬迁户财产性收入。探索利用农民进城落户后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空置房屋安置易地搬迁户。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积极向上争取生态补偿资金,加大对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2016 年每亩提高到 23 元,并优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同时,结合我县正在实施的葫芦门水库、水口坝下工程、闽江防洪工程(二期)等项目,灵活运用生态补偿、扶贫搬迁等政策,将征迁户调整集中安置,完善基础配套,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共和谐”。

     发展教育培训脱贫一批。以我县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为契机,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着力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县级教育经费向扶贫开发重点村基础教育倾斜,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县级财政分年度安排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中职教育项目。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稳步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适当提高对高校贫困生助学金资助标准和助学贷款额度,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加强贫困户的就业培训,为农村贫

     困家庭劳动力提供“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等优惠政策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就业技能,增加务工收入。引导和支持用人企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要求用人单位和企业优先招收建档立卡和持有“就业创业证”的贫困人口,对于与贫困人口签订劳动合同并实际聘用一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及其它优惠扶持。对有培训要求和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展“一对一”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和“雨露”计划,今年计划举办 10 期培训班,培训学员 1000 人次以上。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医疗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建立贫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及儿童特殊病种医疗救助制度,今年医疗救助对象的筹集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400 元,实行特殊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一次性定额救助和重特大疾病等救助方式,努力遏制因病返贫现象。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全额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

     社保方面,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逐年提高贫困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从 2016年起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 25%,同时将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

     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标准,落实好待遇审核发放,并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纳入城乡居民保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加强失地农民培训,促进转产转业,切实提升失地农民保障水平。

     养老方面,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完善乡镇敬老院和贫困村幸福院配套设施,全力推进县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扫尾工作,加快启动二期建设。

     2. 着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

     选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对于位于城镇及郊区周边的村,地理环境优越,基础条件较好,可以依托城镇兴建厂房、仓储、市场等二三产业载体,招商引资,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对于有一定资源优势的村,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及时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或出租形式整合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把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起来,在特色农业、经济作物、林下经济和“一村一品”等方面做文章;对于资源缺乏,无发展基础的村,可以创办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市场信息、物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运销等生产经营服务,或者通过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或劳务服务队等方式,开展家政、环卫、生产用水、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服务,围绕服务开展创收。

     积极拓宽村财增收渠道。一是通过村集体电站、水厂、农地、林地及店面、厂房等现有村级资产财产出租,增加村财收入;二是把“八大重点项目”征收集体土地按政策应有的农民生产生活留用地进行开发或折价资金用于购买物业出租收益;三是集中一部分库区移民村帮扶资金用于集中建设标准厂房或购买物业的形式,由县国有公司统一运营保底增加收入;四是加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规模,村集体通过有效服务从承

     租企业中获取一部分服务收益;五是持续加大旧村复垦力度,从复垦收益中提取一定额度的统筹资金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建立信贷支持和费用减免政策,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贷款支持,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工商、税务、土地等方面的税费实行减免和优惠。采取部门联动帮扶,按照“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对口帮扶、一定三年”的思路,由县直部门结对帮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帮扶计划,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

     3. 完善脱贫措施。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与就业扶持、造福工程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低保兜底脱贫。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对因灾、因病等致贫新增贫困户以及返贫户,全部建档立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组织发动县、乡镇机关事业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确保贫困户都有一个干部结对帮扶。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采取入股分红、龙头带动、资金互助、 资产盘活、创业培育、救灾救助、搬迁改造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提高扶贫开发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

     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户,做到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或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探索建立贫困户资产性收益机制,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它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扶贫开发重点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它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指导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属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资产量化折股到户到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开发经营或入股、发包给其他主体开发经营,让贫困人口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4. 加强领导促统筹。

     强化领导力量。县委县政府切实把扶贫开发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准配强村级班子,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硬、致富本领和带动能力强的各类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选派机关干部到村工作,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加强村干部能力培养,

     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发展的能力。

     加强部门配合。农业部门负责扶贫开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扶贫开发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和思路;宣传部门负责舆论宣传工作,加大对扶贫开发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考核问责。把扶贫开发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切实加大考核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在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会上的讲话. .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创城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聚焦重点、把握关键,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城各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持续提升创城工作整体水平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创城工作推进会,目的是围绕迎接文明城区测评检查,结合前段时间全区自查自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部署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确保年度测评取得好成绩。刚才,晓健同志传达了首都文明办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区创城工作开展情况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作落实。

     总的来看,过去一个阶段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坚持“文明润心、创城惠民”宗旨,在认真总结上一轮创城工作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组建了“七部一室”组织架构,细化完善了创城工作台账和职责清单,组织开展了创城“十大专项行动”,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同时,着力将创城工作与完成重点任务、

     开展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创城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思想认识方面,虽然大家对创城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同志和部分单位对创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了解不深入,对开展创城工作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没有将工作状态迅速投入到新一轮创建工作中来。工作推进方面,一些单位聚焦问题求突破的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创城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创城惠民方面,解决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还不够到位,不文明养犬、不遵守交通秩序、不礼让斑马线、机动车乱停乱放、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门前“三包”不到位、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在提高群众的创城获得感上加大力度。宣传动员方面,仍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问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仍然需要提升,距离真重视、真深入、真动员、真满意、真参与还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的“软肋”,也是上一轮创建扣分最多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要主动认领、认真研究,把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往具体上抓,绝不能浮在面上。

     下面,就做好创城各项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创城工作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 在上一轮创建中,我们的综合成绩排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优势,这为我们做好新一轮创建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轮创城标准更高、考核更严、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创城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提高工作标准,加大工作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创城指标体系要求更加严格。新的测评体系对内容、形式、方法、要求作出了新的界定,设置了党风廉政建设、生产生活安全等10 个领域 30 个项目的负面清单,并采取“一票否决”制。同时,在三年创建周期内,分值占比从过去的 15%、25%、60%调整为 30%、30%、40%,三年分值占比基本均等,这就意味着创城工作已经转向常态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每一年测评验收都取得好成绩。

     二是各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这一轮的文明城区创建,从全国的直辖市城区来看,共有 24 个,北京 4 个,天津 6 个,上海、重庆分别是 7 个,数量是上一届提名城区的两倍。总体来看,要想创建成功,必须保证每次测评成绩都在全国直辖市参评城区中排在前列,同时不能有“硬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创城主动权。

     三是补短板强弱项的难度更大。实事求是讲,通过过去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但不管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区标准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硬件建设方面,要重点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在软件提升方面,要在继续保持良好城乡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乡治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以更大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提升。

     四是迎检测评更加全面。这次首都文明委部署的测评检查工作,主要是将过去首都文明城区的测评指标要求有机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区测评指标体系中,全部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对全市 16 个区进行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暗访抽查,最后进行城区排名讲评,相关测评结果对于我们做好迎接中央文明办测评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压,找准差距,做好自查自评工作,对照测评指标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二、聚焦重点、把握关键,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城各项工作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我们专门对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进行了安排部署,强调要同心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认真做好测评迎检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营造全区上下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持续加大工作推

     进力度,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工作统筹,切实形成创城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全区统筹、全面协调、全民动员,真正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全区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方面,要坚持把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城考察的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情况和落实效果,衡量的是群众对我们经常性工作的满意度。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推动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抓创建带动全区各项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以做好各项日常工作促进创建出成效、出亮点。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创城工作与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当前,全区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我们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质量。

     二要强化宣传动员,持续营造创城氛围。在上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我们没能创建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未达到 70%。在新一轮的创城工作中,要聚焦关键问题,深入动员发动,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在提升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上狠下功夫。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开展“怀柔榜样”评选表彰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更加深入人心。要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创

     城氛围,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疏解整治促提升、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城“十大专项行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切实构建共建共享的创城工作局面。特别强调一下,创城“十大专项行动”实际上就是惠民行动,要重点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不断扩大行动的覆盖面,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切实增强群众的创城获得感。

     三要聚焦关键问题,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在这次抽查过程中,共计发现 9 大类、千余条问题,涉及创城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氛围营造方面,要集中更新一批宣传标语、条幅,并通过“搭台子”“支摊子”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高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街道宣传标语的内容一定要规范、布置要与城市品质相融合,做到添彩不添乱。在环境秩序方面,要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开墙打洞”“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充分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筑施工围挡设置要规范、整齐,要对施工项目进行公示,施工围挡的宣传标语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体设计、统一管理。在文明引导方面,要聚焦不文明养犬、闯红灯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市民、展示文明形象,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针对外卖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交通、

     商务等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对文明引导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切实发挥文明引导作用。在基础设施方面,要结合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整合资源、提级改造等方式,加快推进怀柔剧院、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图书馆、综合文化中心和镇乡、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创城硬件条件。特别强调一项重点工作,文明办要牵头在全区各镇乡街道、窗口单位、社区(村)、主要大街建立示范点,立好标杆,树好典型,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这项工作要抓紧落实,区委、区政府将进行专题拉练检查。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持续提升创城工作整体水平

      今年是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起步之年,集中力量做好创城相关工作是全区上下共同的职责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确保新一轮创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已经对创城工作指挥部进行了调整补充,建立了“七部一室”工作体系,目的就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创建合力、狠抓任务落实。各位区级领导要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带领分管领域细化工作台账和任务清单,全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地落实。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创城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工作格局。创城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大对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确保创城工作高效运转、

     有序推进。

     二要不断加大保障力度。新一轮创城工作启动以来,我们集中调配了一些人员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在原有抽调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组织部要结合实际,把一些能干事、会干事、工作细致认真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创城工作一线去培养锻炼。在此基础上,各工作部及成员单位要注重挖掘内部潜力,积极整合人员力量,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创城工作责任明晰、落实到位。对于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工作,区政府要做好统筹,为创城提供资金保障。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