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对于xx市淤地坝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1-01-21 15:08:3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调研报告 情况 建设

     关于 xx 市淤地坝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我市淤地坝建设及风险管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促进 xx 市淤地坝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省政协《关于开展陕北淤地坝建设管理专题调研的函》的安排要求,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于 6 月 10 日至 11 日对榆阳区、横山区淤地坝建设管理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议,听取了市水利局关于淤地坝建设管理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市淤地坝的基本情况。

     (一)淤地坝形成历史。我市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黄河中游地区开展淤地坝建设最早的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建设已成为我市水土保持建设事业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标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经过示范推广、大力发展和巩固提高的发展阶段,建设数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长足发展。实践证明,建成的这些淤地坝工程不仅拦蓄了大量泥沙,成为沟道治理、减少入黄泥沙的主要工程措施,而且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防洪保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淤地造田、粮食增产方面,给山区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深受群众欢迎。

     (二)淤地坝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前,该阶段是大规模淤地坝形成的主要阶段。1、这个时期全市共建成的淤地坝 1.9 万座,占现存淤地坝总数的 90%左右。2、这时期的坝主要是以数量多为主,但是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工程标准低、施

     工质量差等问题。第二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至 2000 年初期,该阶段主要是以治沟骨干工程为建设手段。1、主要是在水土流失地区在坡面治理的基础上,为加强综合治理提高流域坝系的防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而在支毛沟中兴建的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地工程(也通常称骨干坝)。2、这些坝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下游小多成群的淤地坝,减轻下游危害,缓洪拦泥淤地,稳定沟床,防治沟壑侵蚀。大部分坝控制流域面积在 3-5km2, 库容 50 万 m3 以上,且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三大件”齐全。3、主要成效:从 86 年开始,截止 2003 年共批复我市治沟骨干工程230多座,国家投资4230万元。这些工程可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308km2,可拦泥 2.19 亿 m3,可淤地 4.69 万亩。第三阶段:2004 年到 2014 年主要以小流域坝系为主要手段的淤地坝建设阶段。1、它是主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骨干控制,中小型淤地坝合理配臵,上、中、下游兼顾,拦、蓄、排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沟道治理防护体系”。2、这些坝系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市有二十七条坝系列入投资计划,规划总投资 6.35 亿元,从 2003 年开始的十二个年度共计下达总投资 4.26 亿元,其中中央投资 2.53 亿元。建设淤地坝 1195座,其中骨干坝 242 座,中型坝 425 座,小型坝 528 座,可增加总库容 3.215 亿立米,其中拦泥库容 2.181 亿 m3,可淤地 4.9 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 1270km2。列入投资计划的 27 条坝系中,已有 13 条坝系全部实施完。3、坝系的主要作用:(1)使坝系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 10-50 年一遇提高到 200-300 年一遇洪水标准,解决坝系防汛能力低的局面,保障沟道内淤地坝的安全运行。(2)在巩固现有拦泥淤地成果的前提下,使坝系拦沙能力提高 70%以上,有效的拦蓄泥沙和增加坝地。(3)解决坝系安全生产问题,使坝系形成上拦下种,拦排结合等多种种植利用形式,大大提高坝地利用率和保收率。

     二、xx 市淤地坝建设成就 xx 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淤地坝提供了优厚的建设条件和丰富的建设资源,广大群众丰富的筑坝经验和优秀的科技队伍,使淤地坝建设有了的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可靠的技术保障。经过几代人 60 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市淤地坝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全市累计建成淤地坝 22010 座(其中:骨干坝1901 座(含大型坝),中型坝 7382 座,小型坝 12727 座),建坝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总库容达 47.1 亿 m3,已拦泥 36.7 亿 m3,淤成坝地 66 万亩,年增加粮食产量 3 亿多斤。

     一是确保黄河安澜。xx 市全市多沙粗沙区面积 2.42 万 km2,占黄河上中游粗泥沙区的 30.8%,粗泥沙区面积 1.34 万 km2,占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总面积1.88 万平方公里的 71.27%。而我市现有的淤地坝大多建在这个区域,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从根本上减少入黄泥沙,缓解黄河下游“悬河”问题,确保黄河安澜。

     二是巩固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 xx 市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基础。目前,全市建成的 2.2 万多座淤地坝,淤成坝地 66万多亩,这些坝地已成为全市基本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坝地已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口粮田。一般年份,坝地粮食产量是梯田的 2-3 倍,是坡耕地的 6-10 倍。坝地多年平均亩产量 300-400 公斤,有的高达 700 公斤以上。特别是大旱之年效果更为显著,坝地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保命田”、“金饭碗”。

     三是改善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xx 市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但是,通过沟道建坝,使荒沟变为良田、天堑变为通途,不但使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观,形成川道地形,同时,坝体成为便利交通的土桥梁,成为商品流通和山区群众与外界联络的交通要道,极大地改善了山区农民群众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靖、定、横三县建成的骨干坝有 70%以上成为交通主干通道,实现了拦沙、淤地、通达三赢。

     四是调节流域内水资源的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沟道建坝蓄水,使得地下水位抬高,改善了流域的水份条件和小气候,减轻风沙危害,更适宜于林草的发展,同时,也扼制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三、淤地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病险坝多,除险加固任务重,投资少。据《xx 市中型以上淤地坝除险认定报告》,全市目前现有病险淤地坝 11995 座,其中:骨干坝 1364 座、中型坝 3809 座、小型坝 6842 座。占总数的 55%。近年来,虽然各级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用于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但面对数量庞大的病险坝,只能是杯水车薪。国家启动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后,将有重大险情的 2415 座淤地坝列入规划,计划三年完成,截止目前第一批 618 座还未下达完成。由于维修加固资金短缺,病险淤地坝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根除,不少坝还由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

     (二)毁坏坝的修复率较低。

     由于现有坝的病险率高达 50%以上,这些坝抵御暴雨洪水的能力极低,每遇暴雨洪水极易发生溃坝。如,2012 年榆阳、佳县、绥德等县的暴雨和 20xx 年子洲“7.26”洪水,造成几百座淤地坝遭到不同程

     度的毁坏。

     (三)管理管护差。

     淤地坝所有权归镇、村集体,使用权归农民,有人种地,无人护坝普遍存在。加之必要的维修加固经费严重不足,错过了维修加固的最佳时期,往往是“小病”无人管,“大病”管不了。

     (四)安全隐患大。淤地坝在建成的初期,以较大的库容投入运行,能有效的将沟道内的洪水和泥沙进行拦蓄,确保了一个时期沟道的安澜,由此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因此,随之依沟道而建的民房、道路,坝下修建的大棚、校舍等生产生活设施随处可见。但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和逐年的淤积,建坝初期的大库容优势逐渐丧失,病情、险情随之凸显出来。

     (五)淤地坝建管机制不健全。淤地坝建设资金一直采用中央补助、地方配套的方式筹集,由于多年来县级配套资金很难足额落实到位,导致了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淹没损失无法解决,导致一些工程无法开工建设;工程经费不足,造成工程质量标准降低,工程外观粗造,尾留工程较多等诸多问题。随着近年城镇化步伐加快,再加上一些重点工程的政策引导,乡村农民对淤地坝认识上也发生变化,阻工现象十分普遍。

     (六)坝地利用率低,产权不明晰。尽管全市大约有 66 万亩坝地,但是这些“保命田”真正利用率低,加之城镇化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没有把它的经济效益发挥最大化,还有产权不明晰,形成管护力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的现象。

     四、建议和对策 xx 市的大部分土地资源分布在丘陵区,建设淤地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件,沟壑密度达 4km/km2,侵蚀模数 12000--14800t/km2.a。0.5 公里以上沟道就有 8.6 万条,长 1 公里以上沟道 14670 条,100 平方公里以上沟道 109 条,据目前坝系建设较好的韭园沟、麻地沟、xx 沟等流域进行典型调查,其布坝密度平均为 2.7 座/km2,而我市现有淤地坝的平均密度仅为 0.48 座/ km2,丘陵区的建设密度为 0.82 座/ km2,由此推出,全市还可修建淤地坝 5 万余座,这些工程建成后,可拦泥 118.3 亿 m3,可发展坝地 160 万亩,加上现有的坝地,可达 200 万亩以上。按现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可达 0.7 亩。由此可见,淤地坝在我市发展潜力巨大,坝地开发前景广阔。

     (一)尽快上马实施拦沙工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是我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项水保工程,涉及我市神木、米脂、榆阳等 10 个县(区)(不含定边、吴堡两县),137 条小流域,总面积 13375.13 平方公里,实施它是非常必要的。拦沙工程修建的区域是黄河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地,只有在源头上拦住入黄泥沙阻止泥沙流向下游,才能使黄河河床不再抬高,才能使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威胁。所以,它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 xx 市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抓好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淤地坝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作,病险淤地坝的维修加固已刻不容缓,它不仅是巩固现有拦泥淤地成果、减少入黄泥沙的需要,更是防洪保安、解决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从而发展壮大山区农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根据《xx 市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认定报告》,全市中型以上病险坝共 5173 座,其中:骨干坝 1364 座,中型坝 3809 座,估算总投资 40.43 亿元。而我市列入国家一期项目投资范围的仅 670 多座,大量的病险坝仍要带病运行,请求扩大除险加固范围、加大中省市投资力度,提高工程标准。

     (三)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骨干坝、大型淤地坝因其投资大、技术性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由国家出资兴建;2、中型淤地坝采取国家补助和群众投入(投资、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建设机制。3、小型淤地坝则以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建设为主,国家给予适当补助。4、在淤地坝建设管理上应由水利部门按照规范要求,统一组织规划设计、立项、施工和验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切实改变现在多部门在打坝无人管的现状。5、积极引导各方面社会力量建设淤地坝,要实行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管理;6、积极推行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以国家投资为主建成的大中型淤地坝,淤成的坝地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坝地的使用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落实管护责任。通过实行分级建设,调动了各方面参与淤地坝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四)市政府建议省政府尽快修订淤地坝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提高管理水平。随着淤地坝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坝系的运用管理被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所重视,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着重解决淤地坝的管护问题,提升管理水平。

     (五)加快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对重要位臵和偏远无人管理的淤地坝安装远程无线监控系统,24 小时对坝面情况进行全程监控,随时掌握坝面情况及库区水情变化,实现远程管理和协调指导工作,对淤地坝工程的防汛救援、应急避险等工作指挥提供依据,有效提升工程度汛运行监控水平。

     (六)强化蓄水淤地坝淤的管理。由于 xx 市是严重水资源短缺地区,淤地坝蓄水能有效解决农田补充灌溉的问题,调节小流域水资源,所以群众不愿意在

     汛期泄水空库运行,应适当提高淤地坝除险加固设计标准,满足淤地坝适当蓄水的要求。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