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起源

    时间:2020-06-10 00:21:1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德育 中国传统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远广,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仍然需要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014 年 9 月 24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主席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同样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启示和启发。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距今约五千年的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萌芽期;尧舜时代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端期;夏商周时代特别是东周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时期。

     一、三皇——中华文明的奠基者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华民族历经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关于“三皇”,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尚书·大传》认为,三皇指燧皇燧人氏、羲皇伏羲氏、农皇神农氏。

     燧皇燧人氏教人懂得用火,钻木取火,吃熟食,取暖照明,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人类从类人猿转化过来首先要懂得用火,这是燧人氏的一大贡献。

     羲皇伏羲氏教人结网打猎、捕鱼,打来的猎物不可能一次性都吃掉,这就有了牲畜饲养。同时,他还创立了八卦和龙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图腾,我们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另外,关于《易经》成书的历史,传说是由伏羲画八卦,文王演易,孔子述传乃成。

     农皇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民治病;织麻做布,过去人们只能穿树叶、戴兽皮,有了布以后就能做衣服穿了;制作耒耜,耒耜是播种的工具,有了它就可以种植五谷,所以神农开创了农业文明。

     “三皇”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为华夏文明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我阅读近代史学名家顾哲刚、杨向奎的著作《三皇考》有感而发,写了几首小诗,请欣赏:

     七绝·燧皇 燧皇发明取火术,茹毛饮血告结束。

     熟食取暖采光明,华夏文明始火祖。

     【题解】2015 年读《三皇考》,有感而作。

     七绝·羲皇 羲皇画卦太极成,阴阳化育万物生。

     教民渔猎训野兽,创立中华龙图腾。

     【题解】2015 年读《三皇考》,有感而作。

     七绝·农皇 遍尝百草医民恙,织麻为布着衣裳。

     作耒制陶种五谷,农耕文明农皇创。

     【题解】2015 年读《三皇考》,有感而作。

      二、五帝——中华文明的始祖 按照史学界的共同认识,中国历史的脉络是从五帝时候开始的。“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一)五帝之首——黄帝 黄帝(公元前 2717 年-公元前 2599 年)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在位期间,播种五谷,种植草木,发展农业生产,并且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相传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位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为黄帝所作,并因以为名。虽然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但确是由黄帝开始经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而形成的产物。

     现在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炎黄”一个是黄帝,一个是炎帝,他们是上古时代两个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黄帝。”

     黄帝本来是养性爱民,不好战伐的,但为了消除未来战争的隐患,他“乃修德振兵”,决定“以战去战”。“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中国历史上,典籍中最早出现“德”字的地方就是“修德振兵”。此外,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前面我们说史载黄帝有土德之瑞,五德也是由黄帝开始的。

     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炎帝和蚩尤为了争夺部落联盟的领地和民众,实现中华一统爆发的一场战争。炎帝和蚩尤首先发生冲突,由于蚩尤比较强悍,炎帝便联合黄帝击败了蚩尤。后来,炎帝又对黄帝发动进攻。于是黄帝修整军队,经过充分准备后在阪泉和炎帝进行决战。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平息了部落联盟内部的纷争后,众部族推举黄帝为天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神州一统的国家制度由此建立,华夏文明的历史由此开启。

     关于阪泉之战的地点,后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在河北中部的“直隶保定说”;二是河北南部的“巨鹿说”;三是河北西北部的“涿鹿说”;四是北京西北部的“延庆说”。其中传说最多的两种说法是冀西北的“涿鹿说”和京西北的“延庆说”。

     从涿鹿到保安、怀来以至延庆,都处于冀西北的山间盆地之中,是由桑干河、洋河、妫水河冲积而成的宽谷。而阪泉之战可能就发生在这种有山地、有泉水、有沃野的地理环境之中。有文献记载的阪泉之战旧址在今天北京市延庆区下阪泉村,从军事的角度看,这里背山面野,处在妫水河与海坨山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发生激战是顺理成章的。

     据战国时商鞅所著的《商君书·画策》记载:“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内行刀锯”就是制造刀、锯工具用于农业生产。“外用甲兵”,“甲”是披挂的甲,兵甲的甲。由此可见,黄帝时期对内、对外都有一套体系,这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军事战略思想、家庭伦理思想的萌芽,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起源。

     七绝·黄帝 黄帝修德战阪泉,神州一统百姓安。

     养性爱民作义礼,中华文明遂起源。

     【题解】2011 年 8 月 20 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会议暨第 14 届全国德育年会在西安召开,在参观革命圣地延安途中,经过陕西黄陵县,拜谒黄帝陵,有感而作。

     (二)五帝之二——颛顼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 2342-公元前 2245 年)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列为五帝中的第二位帝王,姬姓,号高阳氏。颛顼继位后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河南商丘、濮阳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颛顼的贡献是什么呢?他在位时创制了历法,名为《颛顼历》,进一步发展了农耕文明。同时他还创制了九州,《史记》上说他统领的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

     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颛顼开疆拓土,为华夏民族一统天下建立了功勋。

     我也做了一首诗,诗曰:

     七绝•颛顼 传承炎黄启尧舜,创制九州定乾坤。

     制定历法为民生,奠定华夏文明根。

     【题解】2013 年,在濮阳召开德育研讨会,拜谒濮阳颛顼庙有感而作。

     (三)五帝之三——帝喾 帝喾(kù)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高辛镇),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列为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小时候聪明好学,德行高尚,聪明能干,15 岁辅佐叔父颛顼,30 岁继承帝位。他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为了躲避洪水,帝喾迁都于亳(bó);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还创建了二十四节气。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科学的时辰顺序,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帝喾观察天象,探索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以仁爱治国,他生活俭朴,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使天下百姓信服。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高辛就是帝喾,他生在高辛,所以人们称他为高辛或帝喾。“普施利物,不於其身。”向天下普施恩惠,但自己却不享受物质。“聪以知远,明以察微。”聪明有远见,观察细致入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能顺应天意,又知道老百姓的疾苦。“仁而威,惠而信”,既有威严又有仁德,既温和又讲信誉,“脩身而天下服。” 七绝•帝喾

     帝喾继任颛顼位,迁都于亳避洪水。

     订立节气助农耕,明察善恶施恩惠。

     【题解】2014 年,在商丘召开德育培训会,拜谒帝喾陵而作。帝喾陵坐落于五帝之一帝喾的建都地南亳(今河南商丘),帝喾陵周边的豫、皖、苏、鲁四省民众对其世代祭祀,至今已延续了四千多年之久。

     (四)五帝之尧舜——伦理道德的发端 尧是五帝中的第四位帝王。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尧帝德高望重,得人民倾心。他严肃恭谨,上下分明,使邦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如一家。他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很受人民的爱戴。

     舜是五帝中的第五位帝王。舜帝,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尧虞舜。相传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继母和象心术不正,老想害死舜,继承他父亲的财产。对此,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和继母恭顺,对弟弟慈爱。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他还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考验,尧已经 90 多岁了,他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把帝位禅让于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禅让”制,彰显了尧帝的民族大义、宽广胸怀和大恩大德,实现了中华伦理道德的发端。

     1.尧舜时代的家庭道德 上古先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群体行为习惯,萌生了原始道德观念。因为人生活在群体中,一个人生活怎么都好办,只要有别人,有家庭生活就产生了道德。你不能只顾着自己,还要顾家庭、顾邻居、顾宗族等等。

     据《尚书·尧典》记载,唐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俊德”就是大德和美德。尧非常忠实地执行大德和美德,使自己的宗族和睦,还把

     全体百姓都联合起来使他们懂得道德、友好相处,最后还把各宗族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谐。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舜真诚善意地教化百姓遵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规范。

     以上说明尧舜时代已经有了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我给尧也做了一首诗:

     七绝•尧 克明俊德亲九族,平章百姓和万邦。

     尊贤纳谏政清明,禅位虞舜万世仰。

     【题解】2016 年读《尚书•尧典》有感而作。

     2.虞舜时代的官德 据《尚书·舜典》记载,虞舜时代提出“好生之德,洽于民心”的以德治国的执政理念,及“帝德广运”“罔失法度”的德法兼备的治国之道。治国之道不仅要讲法律,还要讲道德,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要相辅相成。虞舜时候已经有了这个思想。

     此外还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从政的人一定要有德行,实施善政,与民生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民本思想。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任人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任用贤能不要怀疑;去除邪恶时也不要怀疑,要敢于下手。

     “罚弗及嗣,赏延于世”。惩罚犯错之人不要波及他的子嗣,就是说不要株连;奖赏有功之人不仅要奖励他本人,还要延续到他的后代。这就是宽严有度的赏罚制度。

     据《尚书·虞书·大禹谟》记载,虞舜时期理顺了“九功、六府、三事”的社会和谐理念。“六府”即水、火、金、木、土、谷,这为“阴阳五行”说奠定了基础。“三事”即正德、利用、厚生,掌权者的品德要正直,要能很好地利用物质财富,厚待老百姓。“六府”与“三事”合称为“九

     功”。据《尚书·皋陶谟》记载,皋陶是舜帝时候的一个大臣,他提出了舜禹时代的九种官德: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能辨别是非;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合符道义。只有具备这九种品德,才可以为官从政、建功立业。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治国理政思想,也是最早的官德。

     3.虞舜时代的“诗教”和“乐教” 虞舜时代就有了“诗教”和“乐教”的德育形式。据《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与掌管音乐的大臣讨论诗歌和音乐的作用时指出,音乐可教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还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提出德育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就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我给舜也做了一首诗:

     七绝•舜 妫汭服象传佳音,慎徽五典家族亲。

     天下明德舜帝始,治国理政重养民。

     【题解】2016 年读《尚书•舜典》有感而作。

      三、夏商周三代的德育思想 (一)大禹治水和大禹精神 夏商周三代的德育我们要从禹说起。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前面我们说了尧舜,为什么没有说禹呢?正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夏朝。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之子启在诸侯的拥戴下以阳城为都城建立国家,国号夏,这就是夏朝的建立。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即大禹治水。禹死后安葬于会稽 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这里有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派鲧(gǔn)负责治水。鲧采用“围堵”的方法,治水九年而不得成功。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改“围堵”为“疏导”,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堵塞的河流疏通,从而平息了水患。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更为令人敬佩的是他治水居外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他的治水功绩和高尚品德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七律•大禹陵 2002 年 11 月 3 日 会稽山阴大禹陵,气势恢宏如龙庭。

     因势利导堵改疏,江淮河汉服水圣。

     家门三过而不入,新婚四天别娇行。

     岣嵝碑上蝌蚪文,治水功德千秋铭。

     【题解】2002 年 11 月 1—3 日,詹万生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副主编王希永教授邀请,赴浙江省上虞市出席“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征文颁奖大会,作《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报告。会后拜谒大禹陵有感而作。

     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化身。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尊重实践、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因势利导、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心系民生的民本思想;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

     (二)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 夏商周三代不但有了正规学校,而且有了学校德育。据《孟子·滕文公上》描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夏商周三代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让学生明确并懂得实行伦理道德。西周时学校有“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是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乡学是设在都城之外的学校,是一般贵族子弟的学校。学校按知识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类。大学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同时诵读《诗》《书》,小学以“礼”为主要教育内容,讲究礼仪的规范。

     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是这一时期学校德育的特征。后来,孔子开设私学,讲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就是礼节,讲道德;“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书”就是识字,包括写字;“数”是认字、算术。

     (三)周公的德治与德教思想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德高望重,史称周公。周公参与了灭亡商朝的战争,武王驾崩时继位的成王时年尚幼,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侄子治理朝政。《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七年,安居臣位,全力辅国安邦,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功成身退,竭力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以他高尚的德行和德育思想赢得后人永久尊敬。陕西岐山周公庙的周公纪念碑上记载:“尧舜无子而公其子,孔孟无师而公其师”。这什么意思呢?关于尧舜的儿子是谁,历史上没有记载,如果尧舜没有儿子,那周公就是尧舜的儿子;关于孔子的老师是谁,也没有记载,那周公就是孔子的老师。有一种说法是孔子梦见周公之后创立了儒学和中国道德文化。

     周公在奉事文王、辅助武王灭商纣的实践中认识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德治与德教思想。他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在“天命”,而在“敬德保民”,“敬德者天命存,失德者天命追”。他坚信得民心者得天命,而得民心的关键是实行德治,遂劝告统治者要“以德配天”。他从商纣王施行的残刑酷法中得到教训,反思并告诫治国者要“明德慎罚”,即德主刑辅,以德治国,慎用刑罚。

     周朝的礼乐是周公创建的,“制礼作乐”是他实施德教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周公以其政治远见认识到德治与德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上的极端重要性,开辟了德治与德教思想的先河。

     七律•周公庙 2005 年 4 月 18 日 梧桐挺拔引凤凰,槐柏虬劲迎朝阳。

     尧舜之子孔孟师,西周第二太公望。

     大德大智创伟业,多才多艺著华章。

     自古勋劳推元圣,而今圆梦在凤翔。

     【题解】2005 年 4 月 15-18 日,詹万生应陕西省教科所和教科出版社的邀请,对陕西中职教师进行中职德育大纲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辅导报告。会后到凤翔县后专程拜谒周公庙,有感于周公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遂作此诗。

     今天,中华德育文化当中的德育思想的起源我们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