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

    时间:2020-08-04 00:20:3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党员干部 学习心得 体会

      党员干部“ 四史”会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14 篇

     目录 1.“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 2.“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高校)

     ................................ 6 3.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11 4.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15 5.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19 6.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1 7.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5 8.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7 9.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8 10.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29 11.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30 12.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31 13.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33 14.党员干部“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34

      “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 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 500 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 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 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 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 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

     第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 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 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首要 的是学习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 史思想、历史影响等。

     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 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

     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 年党的创建、1935 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等等。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 特区、xx 开发开放、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 WTO,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识点”, 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

      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 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包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 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 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

     以 1949 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以及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第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 来,由点到线,就构成了“一部一部”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 人类从民族史进入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 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 上曲折前进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 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 性,更好地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一个“高 标准”。其“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 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 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揭示出人类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史”中也有经验和教训。苏联在建立、建设社会主义 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 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这一体制没有 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无法进行自我革新, 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

     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 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 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 大奇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

     “四史”学习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 就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就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 和规律把握现实,必将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 信”。

     第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 精神建设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 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我们 的一种独特政治优势。

     特别是,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 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 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 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必须传承 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 因为它能够转

      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如果说历史事件 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历史精 神就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 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 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第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知识学习、经验和 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四史”学习教 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连续的,不能简单地断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 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打通起来,并与 xx 地 方史、xx 开发开放 30 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 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 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

     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会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 或歪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人民军队史的言行。

     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 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 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历史终 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

      道路自信,既不走封 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历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当前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 自我封闭必然落后。同时,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 还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 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

      “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高校)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 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 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历史观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的养料, 并把总结党的历史、用党史

      教育全党作为统一思想、端正党风、 继承传统、开拓前进的重要一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作为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陕北公学自创办初就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毛泽东曾 10 多次到陕北公学亲自授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由此开始,党史教育贯穿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学教育也形成了重视党的历史学习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为“四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提供了遵循。

     “四史”教学,不是一般的历史教学,而是以历史为基础 的政治教育。高校在开展“四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把 握其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 展史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抵御外来侵 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概 言之,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反映我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四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四史”教育的方向如

      果发生偏差,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这方面,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把好“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反之,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对自身历史的认同危机,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自身安全就无法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无法巩固。从目前全国的教学情况看,在把握“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方面,一些高校还存在着模糊认识,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譬如,国内外有人肆意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其拼凑起来的“研究”严重偏离历史原貌,已非史之实,乃至无史可谈;还有人故意歪曲史实,甚至杜撰“历史”,在个别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上大肆散布和传播旨在抹黑、歪曲和诋毁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言论,对部分青年学生产生误导和消极影响。有鉴于此,正本清源、加强“四史”教育,高校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否则,非但许多历史的原貌搞不清楚,还将影响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和高校思想稳定。

     二、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带来价值认同的最大化。这种认同是指青年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会带来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因此,共同的历史观可以被视为一种软权力资源或具有整合作用的“社会水泥”,旨在用来塑造社会的“普遍共识”,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对于高校教育而言,通过有效传授、传播正确的历史观点,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的认同,这正是高校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情国情社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是“90 后”“00 后”,他们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思维更活跃,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生活上去中心化、碎片化明显。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仍

      然处于价值观成型的阶段,缺乏对各种思潮的辨别能力,容易在生活学习的压力下、互相激荡的多元化社会中迷失自我。与此同时, 一些“四史”的不良解读和错误认知不时沉渣泛起。特别是那些自称“价值中立”的民间研究者的解读更具误导性,有人甚至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来夺取历史解释权;一些青年学生受错误思想影响,不愿认同主流的历史观点,深怕被贴上标签;还有一些大学生在认识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和“四史”完全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四史”教育的弱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巨大的意识形态“真空”。

     因此,大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四史”教育,已成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思想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四史”教育作为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课”,不仅需要讲好传授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更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授课形式也要从教师一言堂向问题启发式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坚持系统传授,也要善于设疑引思,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这个问的要点,不是去问“是什么”,而是要问“为什么”, 让学生在“四史”的学习实践中去思考和辨析,提高学习兴趣, 勇于思考知识,勤于钻研理论。

     三、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着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

     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 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我们国家最好的时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

      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 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因此,高校“四史”教育的一个基本教学逻辑就是从讲党的历史知识开始,从建立学生的正确历史观着眼,最后落脚到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四史”教育虽是讲历史,却又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和当代中国政治紧密联系。它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现实,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应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故而,以史鉴今、立德树人就成了“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方面,加强高校“四史” 教育对立德树人、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历史教育为谁服务的 价值观问题。

     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足点,“四史”教育同样以这一点立足。“四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导向正确”。只有方向正确了, 才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理解历 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二,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 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 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有 全面把握。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学生要深入历史发展过 程内部去理解掌握其脉络和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在这个里面,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的方法,学生才能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从理论逻 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 展主题和主线、主

      流和本质,进而在现实的大风大浪面前站稳 政治立场,占据理论制高点,保证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 学生使命担当问题。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本,因此必须将立德放在育才的首位。在大学这个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四史”教育需要把育人育德思维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为什么进行“四史”教育、做什么样的“四史”教育和如何做好“四史”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 坚持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在教学中坚持把“四史”教育同 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 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党员干部“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

      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 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 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 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 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 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 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 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 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 主义国家学说,逐步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根本 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推动制订和实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新中国走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和发展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实 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 刻把握,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洞察,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 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系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抵御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 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 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 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

      加强了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 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 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 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强 大的引领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二十世 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带领 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与苏联社 会主义等进步力量一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 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 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 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 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 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 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四史”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

      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 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员干部“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在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 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要坚持大历史观,把 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 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里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指将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或较短的 历史时期与其他历史事件或较长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坚持整 体化的历史意识,综合运用归纳和比较等手段,通过长时段、 大视角的观察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事件的真正意义。

     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 展史,也要具备这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具体来讲,就是应 当把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改革开放 40 多年奋进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放到 180 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500 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和 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中去认识和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完成了“180 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由衰转盛的关键转折 2020 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0 周年,也是中国历史走入近代 180 周年。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痛苦折磨,因为落后而挨打,因为挨打又更加落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列强一次次践踏中国国土、摧残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富。因此,也同样是从 180 年前开始,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

      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站了出来,进行不懈奋斗。这里所说的“先进”,是相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断涌现,但却没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人终于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之落后,不仅仅在于器物和制度,更根本的是思想。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中国终于看到了命运转折的曙光。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 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 1921 年到 1949 年,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从 1949 年到 1978 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 年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 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近百年的奋斗,完成了中华民 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 转折。

     二、“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实现了“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 最新发现的距今 5300 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河洛古国”,再次用考古证据验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与传承有绪。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凭借着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开发建设大好河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中国人民当然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但我们从未放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我们用一代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执着追求全面小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飞跃。70 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新中国跨越式成长,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从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 光明前景。我们正处于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我们的综合实力远超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即将解决千百 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步迈向现代化。我们当然还要居安 思危、继续奋斗,但无可否认,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取得了 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到目前为止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

     三、“改革开放 40 多年奋进史”创造了“500 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开始的。虽然早在 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直到 16 世纪才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之后的 500 年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共 同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一方面在全球血 腥扩张与掠夺,另一方面也确实促进了巨大的科技、经济和社 会进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 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 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第一个 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 500 年,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 500 年。

     当然,人类发展史上的这段伟大传奇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 带来的,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力 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 1978 年以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 改革开放,创造了“传奇中的传奇”。我们用 40 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发展的速度还是 质量来看,这 40 多年奋进所创造的增长奇迹,即便放到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迅速发

      展的大背景中,也堪称前所未有。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书写了“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最伟大的辉煌篇章 追求理想社会是全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只要文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就一定会产生出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思考和探索既体现于经济发展方面,也更典型地体现在政治文明方面。距今 2000 到 3000 多年前,世界各主要文明大都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开始自觉地追求善政、良政,力图从政治制度的完善入手,建立“人间天国”:在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在中国,有周文王“制礼作乐”;在古希 腊,发展出相当完善的“城邦政治”……3000 多年来,由于理想社会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歇,人类的政 治文明成就也日新月异。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在追求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上最 接近成功的努力。社会主义几乎与资本主义同步诞生,1516 年英国人莫尔发表《乌托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500 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 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受过失败,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失败掩盖不了成就,历史表明,未来人 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必将由社会主义去书写。中 国共产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走向最终的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在进行“四史”的学习时,需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才能真正清楚地“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从而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党员干部“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运用历史思维分析认识新的时代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所谓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思维方式。在各种思维方法中,历史思维方法具有基础性、 综合性的特征。只有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思维,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学习“四史”,培养科学的历史认识论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主体力量,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论。历史 作为“前人的百科全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 教训。“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四史”,我们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更好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 什么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 政规律的。

     历史事实是不容否定、歪曲的,尊重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使理论思维与客观现实达到辩证统一,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才能真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去思考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任何不尊重客观历史真实, 肆意剪裁拼凑历史的行为,在思维方式上都陷入了唯心主义历史观,无法真正把握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也就不能将人类社会引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学习“四史”,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论,还必须坚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四史”,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坚决反对那些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企图否定人民主体地位、无视人民根本利益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虚无主义社会思潮。

     二、学习“四史”,正确运用历史辩证法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考察历史、评判历史。学习“四史”,需要我们学会把握历史事件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抓住历史发展的本质、必然和主流,区分历史的现象、偶然和支流,坚持历史认识的本质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两点论” 与“重点论”的统一,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学习“四史”,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就是启发人们把握 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必然性维度,深刻理 解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发展事业是行得通的,中国共产 党带领人民追求幸福和解放是有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是真管用的。当然,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也遇到过前 所未有的挫折和挑战,也犯过一些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一些 人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陷入到历史虚无 主义之中,甚至不惜歪曲、捏造历史事实,对做出过重大贡献 的历史人物进行无端抹黑,对党的革命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史进行攻击,以否定历史的本质和必然趋势。“四史”的学习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廓清思想迷雾的过程,就是为党和人民的事 业提供思想动力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 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学习“四史”就是要认识到二者的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其间的细节、支 流无论多么富有戏剧性,也阻挡不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趋势。

     三、学习“四史”,树立积极的社会实践观 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必然要求人们将“求真”与“致用” 结合起来,深植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增强历史担当,发扬奋斗精神, 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学习“四史”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树 立面向当下和未来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观和方法论,勇于开拓、勇于担当,也勇于承认和纠正错 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在内含着批判与建设两个基本方面的实 践中完成的,我们要从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 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 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现实的道路和未来的方向。所以,“四史” 应当成为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今天,我们身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历史之中,更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科学分析,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党员干部“ 四史”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历史、 总结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治国理政方略和智慧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近百

      年发展历程中,研读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已经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

     今年 1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 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 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 既是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新部 署,也是对传承与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新要求。5 月 9 日,xx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市委书记李强指 出,要准确把握“四史” 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 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 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历史学习中的“四知”与“四不知” 长期以来,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导下,全党范围内已形成了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党员 干部的新时尚,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 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历史博大精深,学习永无止境。从 以往的学习情况来看,对标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新要求,在历史 学习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在深化“四史”教育过 程中加以克服。

     一是知当下不知过往。主要表现为对最近几年、几十年的 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历史相对陌生;对 亲身经历过的本地区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没有经历过的、外地的、全国的历史相对陌生或比较模糊。例如,xx 的党员干 部对近xx 年xx 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感同身受,但是对近代以来党在 xx 的战斗情况,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 史就不一定很清楚。这种状况与中央深化“四史”教育的要求 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在实践上制约党员干部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主要表现为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缺乏对历史发展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深入思考,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对历史发展的 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做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例如,对我国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既不能走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 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正确抉择 理解不深不透,不善于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70 年的实践中,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论证其必然性,更不善于把 这个问题放在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中,去寻找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三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 是各种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历 史合力论”所阐述的那样,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 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 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因此,对一些 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只有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 综合考察方能得出科学认识。面对浩如烟海的“四史”知识海 洋,有的党员干部或因学习时间有限,或因学习方法不当,或 因学习能力尚待提高,达不到全面、系统、完整的学习要求, 学习中难免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

     四是知其表不知其里。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发展规律,为现实工作服务。以党史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党史研究就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然而在学习的实践中,存在发现不了蕴含在历史表象下的深刻道理,不善于从历史的客观事实中去挖掘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达不到学习目的的现象。

     问题背后的“四化”现象出现以上不足和学习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习的态度有问题,学习表面化。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石。在以往学习中,态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于对相关历史一般性的了解, 以走马观花、心不在焉的态度对待学习,突出特点是对重要的史实或史学理论停留在泛泛而学、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的层面; 二是学而不思,思而不深,不愿下苦功夫学,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装装样子而学,为了...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