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医学史心得体会

    时间:2020-09-26 17:15:3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医学史 心得体会

     医学史心得体会引导语: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 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 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医学史心得体 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期,人们利用智慧发现了疾病,并治疗简单的生理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前人总结了治病 救人的秘方,才逐步形成当今的医学。目前医学在人类社会 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医学史的发展概况。

     医学与健康史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约翰伯纳姆在本书中把医学史介绍给了对该领域比较生疏的读者。他 让我们一窥堂奥的这个领域,一度只有医生们纵笔驰骋,而 在今天,它不仅吸引着一般的历史学家,也吸引着决策者和 各种类型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史的魅力在于历史本身固有的戏剧性,医学化势力与去医学化势力之间持续的较量,尤其涉及到如下五个方 面: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治疗者,从作法的巫师到技术专 家;各个时代、各种文化中的病人;种种疾病,从魔鬼附身到 每半小时扩大一英寸的可怕感染,还有不易察觉的环境毒害; 新思想的发现与传播,所谓的新思想巨细并出,瑕瑜参见; 围绕着医疗保障的无尽争论,它如何影响社会,同时又如何 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 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 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 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 并不妨碍中国医学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组成部分。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烈的继承性,凡是新的进步和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攀登的结 果。因此,研究医学的过去,温故知新借以为鉴,成为解决 当前存在问题的宝贵财富。医学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中 的系统性,这无论在传统医学科学或现代医学科学中,都有 着明显的表现。每一课题或学科问题的顺利解决,都需要其 他学科或专题的密切配合和合作,需要共同努力分工和各司 其职。医学发展在当代面临着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 往往难以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医学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 学,在弥补上述可能的缺陷中,或能发挥其更为重要的积极 功能和作用。

     中国医学史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支流,在人类文化的氛围中生生不息,以其旺盛之生命力自立于古今学科 之林,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继续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 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 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 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 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

     特别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 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 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医学源 流论》等,基本上都是以医学人物为主体的名医传记性著作。

     涉及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以系统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的医学通史著作的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 史》(1919)先生在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医史学时指出:“世 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 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 且以医史学为医学中独立之科学。吾国昔时亦有李濂医史, 甘伯宗名医传,发皇往哲之奥赜,然咸秉传体,不过较方技 传为略详耳,吾国数千年之医学,岂区区传记遽足以存掌故 资考证乎哉,此邦贤之所以发愤编辑中国医学史也。1932 第二次修订,被收入《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后经日人山本成之助日译在东京出版,1957 年第三次修订出版,内容更加 丰富,各版次或有多次印刷,影响国内外中国医学史研究甚 继而则有王吉民、伍连德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版,1932 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中国医史研究在本世纪 三、四十年代间曾比较活跃,创办了中华医史学会和中华医 史杂志,曾有较多的高水平医史论文发表,推进了中国医史 学研究向着深层次发展,其间虽多次停刊,但七十年代末复 会、复刊后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北京、上海、广州、内蒙、 黑龙江、辽宁、吉林、福建、浙江、陕西、安徽、广西、四 川、河南等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恢复或创建了医史分会,各地 区,有些少数民族还举办过各种类型的医史学术会议,1992 月于北京举办首届国际医史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华医史学术会议。中国药史学会、马王堆医书研究会、文献学会等 也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1951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建立的医史 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医史研究专门机构。1955 年该研究所划 归中医研究院,1956 年,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受卫生部委 托,开办了全国第一届医史师资训练班,为中国医学史的教 学、科研培养了一批骨干。1982 年经卫生部批准,在中医研 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史文献研 究所。李径纬继陈邦贤先生之后任该室主任、所长,1983 卫生部委托该所为全国医史与中医文献科研、教学骨干培训基地。1984 10月,该所举办了为期将近一年的全国第二 届中国医史教研骨干进修班。此外,陕西、辽宁、山东、湖 南、上海、四川、湖北、天津等省市的中医药研究院也都设 有医史文献所(室),少数民族医学研究机构中也很重视医史 文献研究和相应科室的设置。医史研究的机构、组织和专业 队伍的布局渐趋合理、阵容不断壮大。

     教学机构不断增加,人员不断扩充,素质相继提高,特别是 1978 年始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首 次招收了医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 年又率先招收医史学 博士研究生,十多年来全国培养医史硕士近百人,他们的学 位论文使中国医史学研究水平和学术价值均大大提高。在这 十多年中,有计划强调和加强了医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少数 民族医学史调查研究,近现代医史研究,医学考古研究等等。

     在这十年中,中国医学通史类、专科史类等专门著作的出版 也很活跃。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医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 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 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 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面的描述、记录、 考证,而更侧重于立体性全方位研究探讨,注重于医史医究 为实际应用服务。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发展到这样的水平,国 内外学者对中国医史学理论研究及本学科的建构给予关注, 并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学术经验的采借。

     过去,对中国医学史与中国医史学在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中国医学史历史悠久,它是研究中国医学本身发 生发展历史的学科;中国医史学则是以中国医学史为研究对 象的一门元科学。它是研究中国医学史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 规律,不要把历史本身研究和把研究历史学科作为对象的研 究混为一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把医学史理解为一种 纯粹描述史实而不涉及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而把医史学作 为研究医学发展规律的学科,那是欠恰当的。以为医学史不 是学,不带有理论性,而医史学才是学,才是理论性的科学, 也是不够恰当的。医学史从来不排斥对医学历史的理论性研 讨,相反,正是这一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二 者之间或有研究侧重点之差异,但却很难确定其本质上会有 更多的区别。过去习惯于用比较幼稚和比较成熟加以区别, 但在二者之间要划一个严格的时间界限或学术分水岭,却几 乎不大可能。单就中国医学史研究而言,虽然历代已经作出 了巨大成绩,但仍有许多领域尚侍开发。

     结语:我们知道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医学主要是研究医学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在我国文化长河中有 着生生不息的文化氛围。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女有有责任和义 务将这一份文化传承下去。了解中医学怎么能不知道医学史 的发展呢? 7.2017暑期读书心得体会 8.2017国培研修心得体会 9.2017国培心得体会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