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微生物名词解释

    时间:2020-09-22 23:59:5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名词解释 微生物

     名词解释:

     2. 致病微生物( ( 病原微生物) ): : 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

     3. 条件致病微生物: :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一类微生物. .

     4. 菌落: : 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 , 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

     5. 质粒: :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 存在于细胞质中, , 为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 带有遗传信息. . 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 , 可独立复制, , 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 , 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 .

     6. 芽胞: :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 , 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

     7. 细菌L L 型: : 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 , 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 , 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 L 型. .

     8. 中介体: : 中介体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 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 它能有效的扩大细胞膜的面积, , 相应的增加了呼吸酶的含量, , 可为细菌提供大量的能量. . 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 , 又称为拟线粒体. .

     9. 普通菌毛: : 普通菌毛是遍布于某些细菌表面的很细、很短、直而硬的丝状物, , 每菌可达数百根, , 为细菌粘附结构, , 能与宿主细胞

     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 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

     10. 性菌毛: : 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 , 呈中空管状结构. . 由致育因子F F 质粒编码. .

     11. 菌毛: : 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 . 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 由菌毛蛋白组成, , 具有抗原性. .

     12. 鞭毛: : 鞭毛是在许多细菌的菌体上附有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 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

     13. 荚膜: :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 , 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 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 凡粘液性物质牢固地狱细胞壁结合, , 厚度≥ 0.2 μ m, 边界明显者为荚膜. .

     14. 热原质: : 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 热反应的物质. . 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 , 故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 .

     15. 细菌素: : 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 其作用范围窄, , 仅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 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

     16. 培养基: :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 , 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

     17. 消毒: :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并不一定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

     18. 灭菌: :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 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 , 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

     19. 无菌和无菌操作: : 无菌是指不存在活菌. . 无菌操作指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 作技术. .

     20. 防腐: : 防腐是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

     21. 滤过除菌法: : 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 , 而达到无菌的目的. . 此法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

     22. 基因转移: : 基因转移是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些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

     23. 转化: : 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基因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

     24. 接合: : 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互相沟通, , 将遗传物质( ( 主要是质粒 DNA) 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 .

     25. 普遍性转导: : 普遍性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 , 将供体菌的一段 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 ,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 如转移的 DNA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 , 则称为普遍性转导. .

     26. 局限性转导: : 在转导过程中, , 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 , 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 .

     27. 溶原性转换: : 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 , 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 DNA 片段, , 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

     28. 原生质体融合: :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 , 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 .

     29. 毒性噬菌体: : 毒性噬菌体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 , 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 , 并 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

     30. 温和噬菌体: :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 ,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 , 不产生子代噬菌体, , 其 DNA 随细菌 DNA 复制, , 并随细菌传至子代的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 .

     31. 前噬菌体: : 前噬菌体是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

     32. 溶原性细菌: : 溶原性细菌是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

     33. 侵袭力: : 侵袭力是指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 \ 黏膜生理屏障, ,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 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 .

     34. 内毒素: :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 , 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

     35. 类毒素: : 类毒 素是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 , 在 0.3%- - 0.4% 甲醛作用下, , 经一定时间, , 可以脱去毒性, , 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 .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 诱发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 .

     36. 外毒素: : 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 , 也有少数存在于菌体内, , 待菌体溶解后释放出来.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

     37. 急性感染: : 急性感染是指疾病发病急, , 病程短, , 痊愈后病原体

     从机体中消失. .

     38. 慢性感染: : 慢性感染是指病情缓慢, , 病程长, , 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

     39. 半数致死量 (LD50) 或半数感染量 (ID50) : 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是指在规定时间内, , 通 过制定的感染途径, , 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 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 .

     40. 毒血症: : 致病菌侵入机体后, , 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 , 并均不进行血循环, , 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 , 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

     41. 内毒素血症: : 内毒素血症是当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引起的症状. .

     42. 菌血症: : 菌血症是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 , 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 , 只是通过血循环, , 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 .

     43. 败血症: :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 , 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 , 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

     44. 外源性感染: : 感染来源于宿 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 .

     45. 内源性感染: : 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

     46. 隐性感染: : 隐性感染是指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 , 或侵入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 , 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 , 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 .

     47. 菌群失调: : 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 , 宿主某部位正常菌

     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病症, , 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 称菌群失调. .

     48. 条件致病菌: : 正常菌群中的细菌, , 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 在特殊条件下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

     49. 胞外菌: : 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细菌. . 胞外菌主要停留在细胞外 的体液( ( 血液、淋巴液、组织液) ) 中. . 人类的多数致病菌属胞外菌, ,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以及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

     50. 胞内菌: : 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 , 称为胞内菌( ( 又称兼性胞内菌 ). 对人类致病的兼性胞内菌有结合分歧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氏杆菌、肺炎军团菌和李斯特菌等. .

     51. 化脓性球菌: : 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 ,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的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

     52. SPA: 葡萄球菌A A 蛋白, , 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 ( 单链多肽 ), 能与人及某些哺 乳动物的 IgG 分子的 Fc 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SPA 与 IgG 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致超敏反应和损伤血小板等活性. .

     53. 假膜性肠炎: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 肠道内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 , 耐药的葡萄球菌趁机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 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 , 其本质是菌群失调性肠炎. . 病理特点是肠黏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 , 由肠黏膜坏死块、炎性渗出物和细菌组成. .

     54. 血浆凝固酶: : 是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 大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 , 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

     55. 链激酶 (SK): 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 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酶原转化成纤维蛋白酶, , 故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 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

     56. 链道酶 (SD): 又称链球菌 DNA 酶, , 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 DNA, 使脓液变稀薄, , 促进细胞扩散. .

     57. 致热外毒素: : 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 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 为蛋白质, , 可引起机体发热和皮疹. .

     58. 抗“O O ”实验: : 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 O 试验的简称, , 是一项测定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 O 抗体含量的中和试验, , 用以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和对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

     59.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TS ST- - 1): 又称制热性外毒素 C. 能引起机体发热, , 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 引起多个组织、器官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 (TSS), 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60. 外斐试验: : 普通变形杆菌 X19 、 X2 和 Xk 菌株的菌体O O 抗原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恙虫病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 , 故可用 X19 、 X2和 Xk 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相应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 ,即为外斐试验, , 以协助诊断相关的立克次体病. .

     61. 肥达试验: :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 O 抗原和H H 抗原, , 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 H 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凝集实验, ,

     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 体及其效价, , 辅助诊断肠热症. .

     62. IMViC: 是指吲哚实验, , 甲基红试验 ,V- -P P 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等, , 是卫生细菌学常用的检测指标. .

     63. 迁徙生长现象: : 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 , 形成以菌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型的层层波状菌苔, , 这种现象称为迁徙生长现象. .

     64. 志贺毒素: : 是痢疾志贺菌的外毒素, , 具有三种生物学活性, , 即可引起水样腹泻的肠毒性、对人肝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细胞毒性和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性. .

     65. 汹涌发酵: :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 , 使其中酪蛋白质凝固: : 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H2 和 CO2 ), 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 , 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 , 甚至冲走试管口棉塞, , 气势汹涌, , 称为汹涌发酵现象. .

     66. Nagler 反应: : 产气荚膜梭菌在卵黄琼脂平板上, , 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 , 若在培养基中加入 α 毒素的抗血清, , 则不出现浑浊, , 此为该菌特点之一. .

     67. 结核菌素试验: : 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实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 .

     68. 抗酸杆菌: : 分枝杆菌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 其使得一般染色不易着色, , 但可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脱着色, , 着色后又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 , 故称为抗酸杆菌. .

     69. BCG: 即卡介苗, , 是 Calmette 和 Guerin2 人将牛结核分枝杆菌

     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 13 年 230 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 , 现广泛用于结核病的预防接种. .

     70. 异染颗粒: : 棒状杆菌属细菌用 Neisser 或 Albert 等法染色. . 菌体内出现节段脓染或深染的颗粒, , 与菌体着染颜色不同, , 称为异染颗粒. .

     71. 锡克试验: : 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 , 以少量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抗毒素免疫的一种方法. .

     72. 卫星现象: : 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血琼脂平板上培养, , 由于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V V 因子, , 可促进流感杆菌生长, ,故在葡萄球菌菌落周 围生长的流感杆菌菌落较大, , 距离越远则越小, , 此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

     73. 动物源性细菌: : 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 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 , 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 , 人类通过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污染物及媒介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而致病, , 这些细菌统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

     74. 波浪热: : 布氏杆菌病, , 是感染布氏杆菌后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 反复形成菌血症, , 使患者的体温呈现波浪型变化. .

     75. 支原体: : 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 由于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 ,故称支原体. .

     79. 立 克次体: : 一类大小介于一般细菌和病毒之间、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并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80. 衣原体: : 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 , 并有独特发育周期, ,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81. 原体: : 原体呈小球形, , 外包坚韧的细胞壁, , 内含致密的类核结构, , 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 , 具有高度感染性. .

     82. 始体: : 始体也成网状体, , 球形, , 较原体大, , 内无致密的核质, , 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 , 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 , 不具感染性. .

     83. 螺旋体: : 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且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其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

     84. 硫磺样颗粒: : 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样物质中, , 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状小颗粒, , 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

     85. 病毒体: : 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 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 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 , 并具有感染性. .

     86. 衣壳: : 为包裹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 , 是由一定数量的壳粒所组成. . 它保护病毒核酸, , 并维持病毒的形态, , 还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具有抗原性. .

     87. 壳粒: : 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 , 每个壳粒含有一至数个多肽. . 根据壳粒的多少排列, , 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型. .

     88. 刺突: : 为某些病毒包膜上的棘状突起结 构, , 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刺突. . 是病毒基因编码的产物, , 具有抗原性并与侵染细胞有关. .

     89. 吸附: : 指病毒体表面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的现象. .

     90. 缺陷病毒: : 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 , 不能进行正常增殖, , 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 此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

     91. 顿挫感染: : 因细胞条件不合适, , 病毒虽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成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 , 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非容许细胞. .

     92. 干扰现象: :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 , 可发生一种病毒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

     93. 亚病毒: : 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类 比病毒更小、更简单的传染性因子. .

     94. 持续性感染: : 持续性感染是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 , 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 , 可出现症状也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 , 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 , 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 是病毒感染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95. 慢发病毒感染: : 慢发病毒感染是指感染后有很长潜伏期, , 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不表现出症状, , 几年或几十年后发生进行性疾病, ,并导致死亡, , 如极个别人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96. 垂直传播: : 病原体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从宿主的亲代传到子代的感染称垂直传播. .

     97. 潜伏感染: : 原发感染后, , 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 织或细胞内, ,

     但不产生病毒颗粒, , 不出现临床症状. . 在某些条件下, , 病毒被激活而发生增殖, , 产生病毒颗粒, , 出现临床症状, , 这种感染叫潜伏感染. .

     98. 水平传播: :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 .

     99. 干扰素 (IFN): 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 ,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

     100. 包涵体: : 某些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后, , 所形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 它是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 , 可能是病毒增殖的遗迹. .

     101. 减毒活疫苗: : 用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变异而获得的毒力降低而 抗原性不变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 , 如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102. 灭活疫苗: : 用甲醛灭活病毒核酸但抗原性不变而制备的疫苗, ,如乙型脑炎疫苗和狂犬疫苗等. .

     103. 抗原性漂移: : 病毒变异幅度小, , 属量变, , 是核酸序列的点突变, ,致使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抗原决定簇发生某些改变, , 可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104. 抗原性转变: : 变异幅度较大, , 属质变, , 是核酸序列不断突变积累或外来基因片段重组所致的, , 甚至产生新的亚型, , 可引起大范围流行或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

     105. 血凝素 (HA): 与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 . 呈柱状, ,

     为为三聚体, , 每个单体需形成二硫键连接的 HA1 和 HA2 两个 亚单位, ,病毒才有感染性 .HA 具有抗原性, , 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称血凝抑制抗体, , 能抑制血凝现象和中和病毒感染性, , 为保护性抗体. .

     106. 神经氨酸酶 (NA): 四聚体, , 呈蘑菇状, , 头部含有酶活性中心和四个抗原位点. . 酶活性可破坏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 , 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和集聚病毒的扩散, , 但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性 .NA 具有抗原性, , 其相应抗体能抑制酶的水解作用. .

     107. SSP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麻疹的晚期并发症, , 属于病毒急性感染后的迟发并发症, , 表现为大脑渐进性衰退. .

     108. 轮状病毒: : 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 . 直径 60- - 80nm, 无包膜含有双层 衣壳的双链 RNA 病毒, , 其形同车轮状而得名, , 它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毒. .

     109. Sabin 疫苗 (OPV): 是由减毒变异株制成的口服减毒活疫苗. .该疫苗免疫方法简单, , 不但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 , 还可刺激机体产生肠黏膜局部 SIgA, 阻断野毒株感染. .

     110. Dane 颗粒: : 又名大球形颗粒, , 是完整的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 , 具有双层衣壳结构, , 因 Dane 首先在乙肝感染患者中发现, ,故名 Dane 颗粒. .

     111. 小球形颗粒: : 是存在于 HBV 感染者血液中的一种无感染性的颗粒, , 由 HBV 多余的表面抗原聚集组成. .

     112. HBsAg: 是 HBV 的外衣壳蛋白 抗原, , 可存在于 Dane 颗粒的外衣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肝细胞表面 .HBsAg 是 HBV 感染诊

     断指标之一, , 其相应抗体具有中和作用, , 故 HBsAg 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

     113. HBeAg: 由 HBV 的前C C 和C C 基因编码的一种可溶性蛋白, , 可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和肝细胞表面 .HBeAg 阳性表示 HBV 在体内复制, ,血液传染性强. . 持续阳性表示感染将转为慢性, , 是 HBV 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 . 其相应抗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114. HBcAg: 是 HBV 的内衣壳蛋白抗原, , 因其表面有 HBsAg 覆盖, ,故在血液中不易检测到, , 但可存在于

     115. HDV: 是一 种缺陷病毒, , 必须在嗜肝 DNA 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并致病, , 通常与 HBV 共同感染. .

     116. 黄病毒: : 是指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 RNA 病毒. . 该类病毒以节肢动物为媒介, , 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 .

     117. 疱疹病毒: : 是在动物和人类中发现的一群中等大小, , 结构相似, , 有包膜的双链 DNA 病毒. .

     118.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为反转录病毒, , 病毒表面有 gp120和 gp41 两种糖蛋白. . 有两个血清型, , 侵犯人的 CD4+T 细胞, , 引起AIDS.

     119.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以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 , 是一种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致死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为 HIV.

     120. 内基氏小体: : 狂犬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 , 在细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 称内基小体, , 在诊断上有价

     值. .

     121. 真菌: : 指具有细胞壁, , 不含叶绿素, , 无根、茎、叶的分化, , 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除少数为单细胞外, ,大多以菌丝体存在. .

     122. 孢子: :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 , 一条繁殖菌丝可长出多个孢子, ,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 孢子又可发芽伸出芽管, , 发育成菌丝体. .

     123. 菌丝: : 在适宜环境中, , 真菌的孢子发芽长出长出芽管, , 逐渐延长呈丝状, , 称菌丝. .

     124. 霉菌: : 又称丝状菌, , 是多细胞真菌, , 由菌丝和孢子构成, , 菌丝伸 长分枝, , 交织成团. .

     125. 营养菌丝: : 深入被寄生物体或培养基内生长, , 以吸取营养供生长为其主要功能的菌丝. .

     1 1 26. . 假菌丝: : 形成类酵母型菌落的真菌, , 如念珠菌属或假丝酵母属, , 当菌细胞出芽后, , 小芽发育延长, , 但不与母体脱离, , 从而形成假菌丝. .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