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XX市地方法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0-08-04 00:20:3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市地 贯彻落实 讲话

     在 XX 市地方法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通报了《XX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条例》《XX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的立法情况,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卫计局、市住建局等单位作了表态发言,XX副市长就做好两部《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作了全面安排,请同志们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重大意义 2015 年 3 月,《立法法》修改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明确了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本市实际,在不与上位法冲突的前提下,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大家知道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系分三个层级: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宪法法律;国务院及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我市在 2015 年 9 月由省人大批准,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市委高度重视地方立法工作,成立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其工作机构。市十五届人大制定了"管立法的法"--《XX市地方立法条例》。市十六届人大制定了《XX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条例》

     《XX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今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入宪,成为了一项宪法制度,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重大意义。

     (一)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从宪法设计上使得地方人大的职能更为完备,更利于人民群众通过地方人大行使权力,推进地方人大"两个机关"建设,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从而有力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二)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来布局。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是前提,地方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在地方上的具体实践。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为地方上结合自身实际,实化、细化上位法规定,制定契合发展的地方法规提

     供了舞台,推动更好地以法治的力量维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是重要的法治积累。

     (三)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之一就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健全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要有四个体系:即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同时在法律体系建设外,还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地方立法工作承担着完备法律规范体系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有宪法及其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7 大法律部门。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调查统计,截止到今年 8 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 267 件、行政法规 756件,地方性法规 12000 多件。有 249 个设区的市已经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经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地方性法规达 621件。我们可以看到,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构成,正在推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建设完善。

     (四)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栗战书委员长在今年的立法工作座谈会议上强调要求,要推动地方立法工作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地方立法是地方上最重要的制度建设,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正是为地方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鼓励地方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法制试点,积极探索、总结地方治理经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能力现代化。

     地方立法工作是宪法和各级党委赋予人大的一项重大责任,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应景之作,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持续加强,全力推进。

     二、坚持人大主导,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坚持和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在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下进行,这是立法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也是新时代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

     平总书记对推进科学立法工作有着新的明确要求,要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规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大主导立法,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工作大局出发把握立法工作,更好发挥立法机关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地方立法是人民群众意见表达和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体现的重要平台,我们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据中省要求,结合XX实际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一要主导立法立项,科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适时修订完善立法规划。在立法计划和立法规划的立法项目统筹安排上都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关切需求、体现XX地方特色,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国人大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关于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要求,及时向市委请示,市委批准将制定《XX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纳入立法规划,并列为一类项目,就是要筑牢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红线。中办、国办提出《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的意见》,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制定革命文物

     保护地方性法规,我们积极推动制定《陕甘边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就是要以法治形式保护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

     二要主导法规案的起草、审议、修改等工作。对于法规案的起草,人大要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积极推动、督促、指导政府及其部门切实履行立法职责。牵头起草部门要成立由实务专家、法律专家和通晓XX市情的专家组成的法规起草工作班子,按照任务、时间、组织、责任四落实的要求,严把质量关,拿出高质量的法规草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法规案,要秉持为民立法的高度责任心,认真细致进行审议,对法规案把关、纠错。法工委要严格按照科学民主依法立法要求,遵循立法工作规程和立法技术规范,做好法规草案的修改工作。

     三要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切实提高立法质量。要以地方立法推动XX转型发展,保证各项改革于法有据,就要立法先行。就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立法效率,加快工作步伐。往小了说这是我们是否有责任担当的问题,往大了说这是我们的政治意识、政治站位问题。要牢牢抓住立法质量这个牛鼻子,加强立法调研,开展立法协作、协商、论证、评估,拓宽社会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渠道,最大限度听取民意。采取委托第三方、聘请专家学者参与、向立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加强立法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立法能力,提高立法质量。

     四要推动市政府先行先试,制定地方规章。立法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法律性、程序性、实践性等特点。我们要立务实有效、精当管用的法,离不开政府对地方治理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对于一些XX地方治理急需、人民有期待的事项,市政府要先行先试,制定地方规章,开展实施情况评估论证,适时上升为地方法规,形成XX地方立法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要站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高度,切实加大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工作力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的重要职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性工作。市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三、扎实推进两部《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两部《条例》的出台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开启了加强法治XX建设的新征程。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性在于实施,《条例》的作用要通过实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两部《条例》落实到位。

     (一)扎实开展法规学习宣传。学习宣传是贯彻实施《条例》的前提。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市、区县人大常委会、政府、监察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要带头学习两部《条例》,深刻领会、全面掌握,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两部《条例》涉及的公安、城市管理、卫生计生、规划、住建、商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培训,确保全体执法工作人员全面熟悉条例、深入掌握条例、准确执行条例。要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各级执法部门要抓住两部《条例》的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将两部《条例》的宣传教育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好两部《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通过宣传让广大市民清楚烟花爆竹的禁放区域、禁放地点和禁放规定;供水企业、物业、餐饮、酒店、商铺等商业企业和服务行业明了两部条例的相关规定,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使两部《条例》的规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努力营造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扎实推进法规实施。两部《条例》的实施涉及千家万户,既有对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有对传统习俗的改革。我们要抓住关键环节,形成合力,扎实推进两部《条例》的实施。要及时出台相关办法规定。市政府要按照两部《条例》的要求,及时研究、制定二次供水设施移交管理办法和违法燃放烟花爆竹举报奖励办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原有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该修改的迅速进行修改、该重新制定的抓紧制定。要严密组织实施。两部《条例》都规定了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明确了实施主体、对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区县政府要肩负起两部《条例》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等职责,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为,把二次供水、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等相关工作落到实处。要严格执法。各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全力维护两部《条例》的严肃性。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城市供水、卫生等部门要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的问题。要及时报告法规实施情况。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公安局要在《条例》实施满一年后,按照XX市人大常委会《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办法》的相关规定,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条例》的实施效果、操作性、配套制度、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反映、相关

     方面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修改建议等相关内容。要强化考核问责。市、区县政府,监察委和司法机关要强化两部《条例》实施的考核问责,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两部《条例》实施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追责。要做好法规解释等相关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要根据需要,及时拟定法规解释草案,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扎实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要强化人大监督。市、区县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执法检查、调查研究、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等形式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深入了解《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情况。要密切关注实施情况。市人大环资委、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要密切关注《条例》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条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全力支持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好《条例》。要组织立法后评估。在《条例》实施一定时间后,有关委员会要采用实地调研、座谈会、论证会、统计调查、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条例》的立法质量、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评估。评估要重视社会舆论,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在评估中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对于不符合XX转型发展实际和改革方向的条款要适时启动修改程序。

     同志们,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努力,推动两部《条例》落地生根。我们要再启征程,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民生领域的地方立法,运用法治的方式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四个XX"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