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市委办公室调研组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28 13:39:0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市委办公室调研组 乡村产业振兴 调研报告

    市委办公室调研组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注重因地制宜,做好 “特” 字文章规模化、特色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xx省xx市不少乡村依托特色资源,用好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型。但对很多乡村而言,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些普通的村庄应如何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振兴?近期,xx市委办公室调研组赴xx县xx镇xx村开展调研,从中找到了些许答案。xx村位于xx县东南边陲,辖14个村民组、370余户、1400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一是地理位置“普通”。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无论是距xx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口,车程都在40分钟以上,哪怕是到xx镇区,也需要15分钟左右。

      二是资源禀赋“普通”。全村耕地面积仅780亩,且多为零散地块,土地资源贫瘠;山场面积虽有7000余亩,但种植的基本上是“小老树”,利用价值不大、经济价值不高。同时,村子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人文古迹,甚至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典故、传说,可以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

      三是经济基础“普通”。xx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之初,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 30.27%,村委会一度欠债60多万元,“连开会的会务费都没有”,是一个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由于缺少收入来源, 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庄日益“空心化”,村干部日益“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村“两委”平均年龄超50岁,懂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理念的村干部一个没有,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无从谈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有点落后的村庄,却乘着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振兴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华丽转变。

      近年来,xx村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村、“xx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xx省特色旅游名村”“xx市先进集体”“xx县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其发展模式四次在全省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xx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0万元、纯收入5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是xx年的3倍以上,xx村成为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十年不到的时间,xx村为什么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老党员、老村干部等人员的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关键是新一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抓住了产业这个“牛鼻子”。

      总结xx村的产业发展模式, 可以用“特、精、融、借”四个字来概括。

      注重因地制宜,做好 “特” 字文章规模化、特色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xx村土地资源紧张,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加注重在“特”字上下功夫,以敢想敢为的精神,创新发展产业项目, 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比如,提到大闸蟹,大多数人想到的、看到的都是湖里养殖的,高山泉水养出来的大闸蟹相对罕见。xx村敏锐地发现这一市场“空白”,利用该村袁家渡畈气候温暖、适宜水产养殖的优势,自2019年起便开始养殖大闸蟹,现已建成养殖园50亩,每年可产出螃蟹1万多只。与湖水养殖相比,高山泉水养殖的大闸蟹更为鳃白肉鲜、营养丰富,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再比如,xx县是茶叶重点生产区域,在大多数村还拘泥于传统的开茶园、种茶叶、办茶厂时,xx村却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茶树花加工领域, 目前已建成加工厂1座,每年可加工茶树花约6000斤。

      还比如,xx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火龙果的生长,目前已建成火龙果基地15亩。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种出来的高山火龙果清甜多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仅此一项,每年便可为村集体增收30~40万元。

      注重提质增效,做好 “精” 字文章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是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xx村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精”字贯穿始终,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

      比如,在生产方式上注重精耕细作,探索开展季度轮作模式,对34亩适宜田块,春夏季节种植红米、冬闲时节种植羊肚菌,亩均年产值可达 4 万元以上, 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了更多的产出效益。

      在产品利用上注重精深加工,建成具有SC认证的标准化果酒厂1座,每年除自生产5000斤葡萄酒、3000斤红米酒外,还以每斤10元的代工费,为其他村镇加工果酒1万多斤。

      据村党组织负责人介绍,下一步,xx村还将在茶树花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开发茶树花粉、茶树花精油等新产品,想方设法把茶树花吃干榨尽。

      注重三产协同,做好 “融” 字文章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xx村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不断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催生乡村产业新动能。

      比如,该村大力推进农业功能融合,敏锐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立足“比田园综合体更具乡土气息的研学村落”定位,精心开发130余亩农业产业园,打造“春有茶、夏有果、秋有蟹、冬有花”四季皆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乡村,与xx四中、高琦小学等县域外6所学校合作创成“乡土课程研学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积极推进乡村多元价值融合,潜心开发思政课、寻访家乡名人、乡土生活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将采茶制茶、农耕劳作、竹编工艺等乡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团队体验绿茶制作流程收费300元,体验割稻子、犁田等农耕劳动收费500元……让村民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xx村仅接待研学师生就超过2000人次,已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万元。研学旅行的热潮促进了“后备箱经济”发展,让村里的绿色生态产品走出“深闺”、走向市场,曾有游客返程时一次性购买价值一万多元的农副产品,形成了一产支撑、二产赋能、三产反哺的生动局面。

      注重因势而为,做好 “借” 字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靠“单打独斗”、搞“闭门造车”显然不可取,必须善于借势借力、形成合力。这一点在xx村的产业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比如,他们借“三变”改革之机,以“四方入股、四马分肥”方式,吸纳村集体、村干部和农户等资金、土地,组建村集体经济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日常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种植园、养殖园、加工厂等每个板块都有专人负责,收益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分配,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

      借红色旅游兴起之势,坚持“以我为主”,把周边的大别山烈士陵园、王步文故居、请水寨暴动旧址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出“探寻红色足迹、践行劳动教育、共促乡村振兴” 研学旅行路线。

      借帮扶工作队之力,抓住连续三批驻村工作队都来自市委办公室的机遇,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以第八批驻村工作队为例,自xx年6月驻村以来,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便争取到各类资金近千万元,有效实施了农村道路拓宽、储备林建设、文旅基础设施等项目;并积极与市教体局、xx环球文旅集团等单位对接联系,有力推动xx村研学旅行的发展。

      xx之变的“密码”究竟是什么?深入剖析其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既要选好“一个人”,也要配强“一班人” xx之变的“首席功臣”是谁?提到这个问题,大多数村民给出的答案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

      xx年,在xx镇党委的动员下,x选择返乡任职,从一名在商海闯荡20多年的“精老板”,成为甘在农村吃苦打拼的“愚书记”。“胆大心细、吃苦耐劳、为村为民”,这是xx村一名老党员对x的评价。在交流中,调研组成员也深切感受到,x的市场化思维、经营化理念很强,这是他能够带领xx村发展致富的关键所在。

      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x之外,村“两委”其他成员的作用同样重要。在xx村集体经济公司中,负责每个板块经营管理的专职人员,均来自村干部和党员队伍,且多为大学生或返乡创业人员。

      这启示我们,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才,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既要激发内生动力,也要增强外部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有效激发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才能保证乡村产业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试想一下,如果xx村自身没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只是一味“等靠要”,他们不可能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对多数普通乡村,特别是脱贫地区乡村而言,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输血”的惯性依赖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各类帮扶力量、各项帮扶政策的作用依旧很重要。

      回顾xx村的发展,无论是在产业发展的规划、产品的推介上,还是在项目、资金的争取上,作为帮扶单位的市委办公室等上级单位,特别是驻村工作队都为其提供了较大助力。

      这启示我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集聚,打造多源动力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既要用好“看得见的资源” ,也要用好“看不见的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其中“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

      从当前xx市的实践来看,各地对山水田园、交通区位等“看得见的资源”,利用得相对较好;对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看不见的资源”,则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其实,这些“看不见的资源”恰恰是乡村最具竞争力的“卖点”,只要善于挖掘、懂得营销,往往能实现巨大经济效益。

      xx村的产业发展,便得益于其对各类资源,尤其是“看不见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看不见的资源”变成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这启示我们,发展乡村产业,要树立大资源观,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 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