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论文3000字]思修理想信念论文2000

    时间:2019-05-16 03:30:4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论文3000字 思修论文关于理想信念 理想与信念论文2000字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成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理想信念

      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3000字论文篇一:《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清当前国际国内的主题形势,夯实理论功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理想信念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先进的理论。“所谓先进的理论,就是指这种理论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主题,是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欲求的人文关怀。”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目的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信念,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构建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江泽民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在全党系统地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突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这就一再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为只有“真正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才能够牢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核心和灵魂,居于首要地位;它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我国发展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的基础上的理想信念才是真正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他们能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帮助他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助于他们从宏观上认清事物的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给大学生指明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是一种教义,也不是一种盲目崇拜,而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把着眼点放在科学认识人类世界的理论思维方面来;着重激发和引导学生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命运和社会发展走势进行理性思考。邓小平十分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他反复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并把理想和纪律作为人才素质的两个重要标准及“四有”新人的重要标准。他说:“‘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可以在通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仅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而且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可以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抛弃狭隘的急功近利的目的,培养淡泊名利的心境,塑造追求真理、心怀人类的高尚精神境界,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观点、政治方向作为自己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并认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领大学生思想主阵地的需要

      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其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国际复杂形势与国内转型特殊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各种文化观念相互交织和激荡。这些变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对过去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益至上原则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抑制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要其去占领大学生思想主阵地;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国际复杂形势和把握国内特殊环境,也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方向。

      (一)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国际形势的发展。21世纪是一个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新时期。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在这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们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国际压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并且异常尖锐。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的斗争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大事和要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民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高校大学生的“阵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宣传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粉碎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就必须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不动摇;坚持和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力度,坚持以“灌输”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是一项必要而又紧迫的重要的政治任务,这关系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灌输,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阵地,从而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精华,去除糟粕。

      (二)有利于大学生把握国内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同时充满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等思想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这必将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带来变化,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除此,在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具

      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虽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总之,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在充满竞争的同时又充满各种诱惑。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困惑,而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困惑的指针。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抑制腐朽思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灌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基础的需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深层依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会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正的科学理论。它是抓住了事物本质的根本的彻底的理论;它能说服人,能掌握群众。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构筑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要强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武装,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理论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科学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正确的理论成为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的信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讲授的基本原理,对于大学生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都有强化理论功底、固本开源的重要意义。邓小平一贯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他认为,对大学生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大学生一定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刻板式的空泛说教,因为那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反思探索精神相违背的。他还特别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即学马列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握精髓,解决问题。马克思说,“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以基本原理为指南为方法,密切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问题;在反思现实中把握规律;在探索规律中认识现实;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中体会体认规律的力量、理论的真谛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不可动摇性。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一定要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回答和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发挥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学生的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需要

      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一般来讲,思维的程序是:混浊一清晰―再混浊―更清晰,以至达到一个思维的顶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思维定势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老交替。当前,我国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符合实际、更能把握客观规律、更能认识事物本质,能够使我们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因素、各个层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识把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关联系与相互作用,并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及时处理。因此,思维方法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对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有着启迪作用。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民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而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就必须提高主体的自身条件,加深对集训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一是坚持以实践思维为基础的理论思维方式,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思想方法。以实践思维为基础的理论思维方式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依据这种理论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察和认识的思想方法。二是坚持唯物辩证的思维理性,注意引导青年学生经常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训练,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扫除思想障碍。当前,一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现今时代已发生极大变化,仍然坚持显得“过时”。然而,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在一百多年前,但它的基本理论思想并未过时。正如江泽民所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应经常通过研讨、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辩证思维训练,这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我们党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重视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因此,高校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负责的政治态度,以对在校大学生至关至爱的宽阔视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3000字论文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成才。本文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为基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理想信念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内涵

      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辩护意识,中央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弱化已是不争事实,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

      现实可能性,理想信念存在的前提,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中,只有具备现实可能性的理想信念,才能为当下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信念支撑、信念引导以及价值目标;其二,未来指向性,以为来的实物为对象,以现存的事物为参照系,辩证的指向未来的世界;其三,主题依存性,理想信念主要是依存、从属于主体,显示出很强的主体依存性。其四,时代性与时代赋有不同的历史烙印,理想信念体系的形成与社会的发展时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的理想信念也必将更加进步、更加科学。

      二、理想信念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理想信念问题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的哲学,它们都是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证一个关于自己时代和社会的理想。这是因为哲学通过对人身本质的追问,对世界本质的追问,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追问,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落实到或涉及到人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着理想信念问题,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石。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观点指引大学生科学的理想信念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和理想追求,高校的哲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使青年学生受到这种基本精神的熏陶、启迪和激励,使他们形成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风范,铸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思想导向。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能动的创造的反映论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支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这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理解为反映与虚拟的统一。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论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实践中认识和改造、创造客体,以求得认识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理想和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引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合乎规律的、有根据的现实,同必然性是密切联系着的。一个事物如果丧失了自己存在的根据,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也就丧失了它的现实性。在实践中,应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但是,我们也不能氢可能与现实截然分开,它们之间除了有对立的一南之外,还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的一面。可有作为潜在的东西,是相对于现实而言的;而现实则是已经展开了的可能。在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既没有脱离现实的可能,也没有不包括可能的现实,可能是现实的一个环节。不仅如此,可能与现实还可以互相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大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理论基础。在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态度:有人偏好甚至痴迷于理想,但却昧于现实,因而,其理想多半止于清谈,在现实问题面前却往往束手无策,其理想与现实是分裂的,极端表现就是为了理想而牺牲现实;有人顺应现实而抛弃理想,其典型表现则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与世无争。显然,这些都是版面和有害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是促进现实与理想的较高统一。大学生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做好眼前工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积极准备条件。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指引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础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这个科学就是马克思发现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当代的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才是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如何贯彻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容上增加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对人的关怀。理想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是,目前的哲学教育却提供足够的空间。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客观规律”的“发现”问题以及“客观规律”的论证和表述问题,而对于理想建构问题基本没有深入论证。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应增加一些关于理想问题的哲学范畴和命题。一方面,要坚持以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生产力原理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深化“精神”、“文明”、“道德”、“理想”、“人格”范畴的讲评和教育。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更新教育模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危机的出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把大学生单纯当成了理想教育客体,而哲学教育工作者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实际上,大学生既是理想教育的主体,又是理想教育的客体②,应该改变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以平等、诚恳的姿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坚持用正确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自我教育,增强自主、自律、自辩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明辩是非;增强学生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自觉选择、吸收美好的、崇高的、科学的思想信念,反对并抵制庸俗、低级、错误的理想信念。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环节上注重实践,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是哲学教育活力和魅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注意实践环节,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想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被动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和学分,可以运用社会调查与撰写调研报告、社会参观与撰写小论文、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与撰写思想体会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自觉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注解:

      ①邓小平选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②陈龙彪,黎齐英.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7,(4):69.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大学理想信念相关的思修3000字论文”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