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古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研究论文] 什么是现实主义精神

    时间:2019-09-28 10:20:3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关键词】公共关系;观念;真诚

    【论文摘要】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其内部扣外部公众进行“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系列努力和行动。为使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发挥巨大作用,首先应当树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观念系统。在关于公共关系主体的观念中,真诚是组织公关人员的基本信条。本文简要介绍公共关系中的真诚观念的涵义、奉行真诚观念的原因以及真诚观念的要求等。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盛唐一颗光焰万丈的巨星。这位一生忧国忧民、恪守儒家传统的诗人,以他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的社会人生,以他出自至性至灵的呼喊,把对自家命运的自叹自怜、对社会人生的大悲大痛融为一体;从以凝重的诗笔,血泪的歌唱,描绘了盛唐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时代社会画卷,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以及自己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熔铸成了一部具有众多社会内容、鲜明时代特色、强烈政治倾向和兼擅众长、沉郁顿挫风格的“诗史”,彪炳青史,流芳千古。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价值。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来自于他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诗歌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上面。

    第一,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逾墙而逃的老翁,应急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殷勤劝饮的田父,昏庸无能的大臣……组成一个人物形象画廊。栩栩如生,刻画淋漓尽致,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杜甫诗歌的杰出贡献。

    第二,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感人。就象我现在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一样,在新闻稿件中讲述客观事实,让作者的倾向性从作品中流露,而不是在作品中强调作者的主观意识。例如杜甫诗歌《丽人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臣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流露出来。正如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所说:“无一字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声感叹,点逗处声声感叹。”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另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手法,让倾向从事物本身流露出。

    第三、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都精彩传神。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时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将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仓皇。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儒裳。罗儒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首诗很好地体现出杜甫爱国与爱民的思想,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将新娘送别丈夫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展示无疑,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休养生息的环境。显然是新妇的呼声,也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它如《无家别》、《潼关吏》均采用对话方式;这些人物的话语,通俗朴素,各各符合性格、身份、年龄特征,显示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因为人物的语言传神,使我们在阅读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着真实、亲切的感觉。

    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所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郎妻子各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腰哭,哭声直上千云萧。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吾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尤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杜甫写的一首新题乐府,讽刺唐玄宗不断发动对外的不义战争。之前,杨国忠等人又连续发动侵略战争,死伤数万。同时又在西北一带发动对吐蕃的战争。此诗便是对这些战争的艺术表现。作者以“道旁过者”的身份亲自目睹了抓丁的惨状,并通过“行人”之口,哭诉了士兵的不幸。在此基础上又指出连年战争给经济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明确批评了当局“开边意未己”的错误政策,表现了杜甫同情人民,敢于批判时政的大无畏精神。

    比如《石壕吏》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中,杜甫的心情是复杂的,既同情百姓,又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诗中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尤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是杜甫现实主义名篇“三吏三别”中的上佳之作。按唐制,“户有三丁点一丁”,今三男都上了战场,且“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此诗颇有叙事性,一听汹汹敲门声,便知“有吏夜捉人”,于是老翁逾墙而走,老妇去应付,因为老翁不走,必被征去,老妇应付,尚有一丝幸免的希望,足见老百姓已有一套应对的方法。孙儿太小无法应征,孙母虽未去,却衣不蔽体,亦无法应征。所以老妇说,非要应征只有我一人。但没想到,就连这样的情形都难逃一劫。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来看,老翁在暂避之后又回到家中,而老妇已被抓走,“如闻泣幽咽”,说明儿媳为此哭了一夜,只因“出入无完裙”,诗人既不能去安慰,她也不能出来相送。这些描述既真实,又有感染力震撼力,将老百姓生活的惨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超级秘书网

    《丽人行》用“犀箸厌饫久未下”这一细节来刻画那班贵妇人的骄奢。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之事,形容独至”。在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以上手法体现了杜诗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感受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追溯其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生前所在的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初步形成了“沉郁”的风格。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有名的儒将、《春秋左传集解》的作者;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但到杜甫时,家道中落、贫困。杜甫从小接受儒家的传统教育,读书颇多,人才出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风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岁时的诗作就为洛阳名士们所惊赏。二十岁以后,抱着科举入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南游吴、越名胜。二十三岁应试落第,又以山东为中心,漫游齐、赵、梁、宋,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间的苦学与壮游,使杜甫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杜甫三十五岁赴长安应试,遭李林甫阴谋而落第。他曾向当权者投诗自荐,不果。四十岁时他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得到赏识,待制集贤院。直到四十四岁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此间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买药都市,寄食友朋”,“朝,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寄家奉先县、幼子饿死的极其潦倒辛酸的生活。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使他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初步形成了“沉郁”的风格。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家与人民一道逃难。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的苦难,加上屡受贬斥的屈辱,使他与社会、人民、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达到新的高度。杜甫入蜀后,在友人的资助下,定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五十一岁时曾由友人严武表荐任节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为期半年,故后人称他“杜工部”。以后曾到过梓州、阆州,又漂泊到夔州。大历三年携家离川,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泊转徙,最后病逝于湘水舟中。杜甫晚年,生活动荡不安,但创作精力空前旺盛,忧国忧民的感情有增无减。杜甫一生,恪守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始终不忘爱国爱民,正视现实和人生。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又发展了儒家思想中比较积极的因素,具有高度的进步性和人民性。杜甫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朝衰落的开端。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打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以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甫诗歌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抒。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