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的《易经》解读

    时间:2019-09-07 10:10:1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易经》是中国哲学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易经》用古老辩证的实践文化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易经》中有太极、八卦、阴阳易变、天人合一等很多思想富有较强的逻辑性,用辩证、联系、发展的方式去认识自然,从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应该辩证地看待《易经》为现实理论提供依据,并推动现实理论发展和完善的价值,尤其是用其中的一些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易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易经》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中有很多反映出较为深刻的哲学道理,可以用其理论精华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服务。

    一、从《易经》看实事求是思想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从《易经》创作的出发点来看,无论是太极还是八卦,代表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和自然力,而这些自然现象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是有规律可循的[1]。这其实就是古人通过自然界现象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其中对自然界中人、事、物的观察相对客观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看法,这种思想认识为当时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指南,也可以称为是当时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解码器”,古人利用《易经》来解决当时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恰恰是从当时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本质上说,就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内在体现。

    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易经》创作的出发点之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需要解放思想,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求真务实,这正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是说,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不与时俱进就会与时代发展相脱离也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样只有具备求真务实的态度才能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也是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升华。

    二、从《易经》看对立统一规律

    《易经》中强调变化和运动是永恒的主题。从哲学的意义层面看,一阴一阳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易经》承认世界的运动性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这就是发展的观点,是辩证看待问题的集中体现。《易经》中的阴阳易变就是一种自然界对立统一的作用法则,从这个原理不难看出,其中对世界运动发展观点的认识,认为事物之间的对立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与阳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本质所在,正是这种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2]。

    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强调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矛盾的对立性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对立面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矛盾的对立性推动了新旧事物的发展交替。从矛盾对立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对立性的观点,才推动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存在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制约,达到暂时的平衡与统一。从矛盾同一性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动态性平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三、从《易经》看实践的认识论

    中国哲学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易经》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认识论,《易经》要求人类进行常规性活动时要以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出发点,进行对客观自然界改造的同时,不能违背规律性,坚持主客体的辩证统一[3]。从本质上说,《易经》的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主体能动性的认识论是一致的。《易经》认为天道、人道、地道是辩证统一的,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天人合一,顺应天道其实就是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主体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产生的,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易经》中关于实践的认识论关注于对人与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一致性,这种认识论也正是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相通的,是实践的认识论与能动的反映论的统一,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文化参考[4]。

    四、从《易经》看以人为本理论

    在《易经》别卦的六爻中,充分体现的是刚柔结合,这正是人的仁义结合特点,人是万物的主宰者,人的活动使自然界的灵性得以展示,在天地之间人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换言之,也就是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5]。同样,《易经》中也有关于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体现,其中的家人卦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庭文化理念,只有以人为本、民心所向才能实现国家的昌盛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人处于主体地位,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各项事业顺利向前发展,也是中国社会改革的决定性力量。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饱含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中的重视人民地位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切实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中国的各项改革惠及最广大人民,做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祖行.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2] 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5.

    [3] 孙熙国.《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J].理论学刊,2005年06期.

    [4] 王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易经》哲学思想的相似相通[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楼纪洋.《易经》思想与人生智慧[J].杭州(周刊),2013年06期.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