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doc

    时间:2020-06-26 08:55:1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文学批评 中国 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 基础知识 汇编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一、《诗经》等反映的文学观念

     1、诗言志:《今文尚书·尧典》中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其中“诗言志”反映了古人对诗歌的一种认识即:作者通过是个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中人和事的观点态度,并且希望诗歌能对社会政治发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言志”并不是情感思想的随意表达,而是应当符合主流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诗言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

     2、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强调了德行、功业以及言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处“言”主要是指有关德教、政教之类的言辞而不是泛指。后世“三不朽”常被用来作为讨论文章著述以及一般文学创作地位和作用的理论依据。

     二、孔子

     1、“思无邪”:《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的 批评标准从艺术上来说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是指音乐的乐曲 要中正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要求作品从思想 内容到语言,不要过激直露,应当委婉曲折。对于“思无邪”,各家解释 也不相一致。

     2、“兴观群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此处“兴”是强调诗歌在修身方面的作用;“观”是“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指诗歌的认识作用;“群”即“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指诗歌具有聚集文人,交流思想的功能;所谓“怨”,指“怨刺上政”(孔安国注),讲诗歌有批评怨刺统治者的作用。“兴观群怨”实质上是对文艺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3、“尽善尽美”: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美”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善”是对艺术 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要求。“尽善尽美”说实际上提出了文艺批评的 社会标准和美学标准。第一次鲜明地指出要讲文艺作品的美学批评和社会 伦理道德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4、“辞达”说:《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所谓“辞达”是指文学作品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内容,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另外,孔子还强调言行一致,反对有言无德。

     5、“文质彬彬”: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意为:过于质朴,显得粗鄙;过于文饰,显得不实;君子应当文质兼 备。“文质彬彬”被用到后世文学创作中,即是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采与质朴相得益彰。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中提出。言修身当先学《诗》。

     7、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8、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传统。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就诗 歌讽谏的特点来说,应当委婉曲折,不应过激。就诗歌社会作用来说,既 要有温柔敦厚的原则,又需合乎礼义。

     9、简要论述孔子的文论思想(即为以上名次解释的归类)

      (1)论《诗》:《诗》为修身之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之标准:“思无邪”。

     《诗》之功用:“兴观群怨”。

      (2)论诗乐:中和之美,尽善尽美。

      (3)论言辞:辞达说,文质彬彬。

     三、《易传》

     1、基础知识:《易》有“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它们是对《易经》的阐发,总称《易传》。《易传》与《易

      经》合成《周易》。

     2、《易传》中的文论思想

     (1)重视言辞。“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2)言与意的关系。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认为精深微妙的意思是难以用一般语言表达的,但通过设立卦象,再在卦下加以文辞说明的方法,便可以委曲详尽的表达。此中的“象”是指卦象,非艺术形象,但后人借指艺术形象,eg 挚虞《文章流别论》“假象尽辞,敷陈其志”。

     (3)阳刚阴柔思想。联系清代姚鼐。

     (4)通变。《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联系《文心雕龙》

     (5)天人合一思想。

     四、孟子

     1、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文是文字,辞是言辞,志是作者的思想。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思,断章取义,而应当从全篇分析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意图,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后世对以意逆志中的“意”,究竟是说诗者之“意”,还是作诗者之“意”,众说不一。

      2、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此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立场,与作者为友,体验和把握其写作意图,进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3、知言养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养气”指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孟子认为,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引用于文学理论和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传统(曹植的“文气说”强调先天,韩愈的“气盛言宜”注重后天)。

     五、荀子

     1、荀子的文论思想

     (1)宗经、征圣、明道说的先声。人性本恶,通过后天对经典的学习加以修治,引导才能向善。

     (2)重视辩说。但需合乎礼义。

     (3)重视礼乐。著有《乐论》一篇,批判墨子“非乐”思想。

     六、老子(非重点,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七、庄子

      1、虚静说(坐忘、心斋):最早提出于老子的《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庄子有所继承。《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庄子认为坐忘也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进行审美关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文论家或多或少接收了这一思想。

     2、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和“虚静说”是相联系的。体悟道从主体上来说要达到“虚静,而从主客体关系上来讲就是要做到“物化”。所谓物化,就是指进入虚静状态后,人抛开一切干扰忘记一切甚至自己,不再受自己感官的束缚,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二为一,从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3、得意忘言:庄子对言意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认为语言是有局限性的,不能把人复杂的思维表达出来。但“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作品应当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这对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意在言外”的传统。eg 司空图《与极浦书》“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王士禛《香祖笔记》“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

     4、天籁说:《齐物论》中,庄子将声音分为“天籁、地籁、人籁”。所谓“天籁”之音即为:“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这实际上与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意思一致,都反对以部分的、人为的声音来代替自然全美之声。

     5、三言说:庄子在《天下》篇中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 为广。”“卮言”是无心之言,“重言”是托时贤先哲之言,“寓言”即为寄寓 之言。这三者都不是对现实的真实表述,而是运用象征性的语言让人们体会 道的特征。

     6、简要论述庄子的文艺思想

     (1)追求精神自由。《让王》“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崇尚自然无为。以无为之道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3)得意忘言。(见上)

     (4)虚静、坐忘、心斋。(见上)

     (5)浪漫风格。《天下》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6)注重实践与技巧。《养生主》“庖丁解牛”。

     7、简述庄子的言意观

     (1)《庄子·外物》篇中提出“得意忘言”说。(具体见名词解释 2)

     (2)庄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没有形象和声音,感觉不到也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指出了语言的局限性。在庄子看来,言与意常常不一致,虽然言是达意的工具,但若执于言,反而往往不能领会其意,有时倒需“忘言”。

     (3)拓展:在解决言意关系问题上,《周易·系辞》虽指出“言不尽意”,但可以“立象以尽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也认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可见,他们都主张通过“象”(意义不同)来表达“意”。然也有人认为即使“立象”也无法表达精意妙理,eg 魏时荀粲。晋宋时期,人们也叹惋言不能尽意,但后来发现诗的特色与美正在于这种无法说尽的意趣,eg 司空图、王士禛(见上)。这种审美情趣显然是受了庄子和玄学家的影响。

     八、墨子 (了解)

      1 、墨子十论: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

     2、三表法:《墨子·非命上》提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第二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 汉代的文学批评 主要 以对《诗经》、楚辞、赋的批评为主。

     、 一、 《 诗大序》 》

     1、“情志统一”:见于《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 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志统一”道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本质。

     它吸收了《礼记·乐记》的“物感说”,指出诗人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 发,故而“吟咏情性”,寄托于诗。但在此时的情不是随意乱发,而是 应当“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体现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

     2、主文谲谏:出于《诗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主文是指重视文采,讲究形式。谲谏指刺上的 方式应当委婉含蓄,使统治者能够接受。“主文谲谏”与孔门“温柔敦厚, 诗教也”(《礼记·经解》)的理论相合,但有时并不符合《诗经》的实际 情况。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来诗歌讲究文采,追求委婉含蓄产生了 一定影响。

     3、六义说:《诗大序》提出“诗有六义”之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从音乐和内容来看,分为风雅颂。风指地方之 乐,言一国之事及百姓心声;雅即贵族之乐,言天下之事;颂即祭祀之乐, 言天子圣德,报告神明。从写作手法来看,赋指铺叙直说;比即比喻;兴为 起,“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六义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 意义,影响深远。

     4、变风变雅(正变说):《诗大序》提出:“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将《风》《雅》分为正、变。正雅是西周兴盛时的作品,变雅是衰落时的作品。郑玄《诗谱》将十五国风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为变风;将武王、周公、成王时的作品列为正雅,其余为变雅。“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相连的批评方法。但有时难免会陷入牵强附会、生硬穿凿。

     5、四始:(1)《诗大序》把“风、大雅、小雅、颂”作为诗歌的源头,即为“四始”。

     (2)《史记·孔子世家》认为“《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将风雅颂的开篇作为“四始”。

     6、二南:《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

     7、简述《诗大序》中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

     (1)诗的产生与性质。情志统一。

     (2)诗与政治的关系。诗反映政治状况:变风变雅。

      诗的政治教化作用:“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的讽谏功能:主文谲谏。

     (3)六义与正变观。(见上)

     二、司马迁

      1、发愤著书:《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提出“发愤著书”说。司马迁认为,痛苦和不幸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成为他们写作的动力。“发愤著书”说由来已久并影响深远。屈原《惜诵》中有“发愤以抒情”;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有“穷苦之言

     易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所说的是不幸激发人的写作,而不是以愁怨悲愤倾注于作品之中,这一点与后世某些批评是有区别的。

     2、“实录”精神: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原则。《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比如,司马迁不泄私愤,客观记述武帝事迹,既有丰功伟绩又有好大喜功、求仙访道的可笑事实。对汉高祖既写他推翻暴秦、深谋远虑的风采,又揭露其虚伪狡诈的流氓嘴脸。“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二十四史在体例和创作态度上都效仿,杜甫的“诗史”也吸收了这一精神。

     3、简述司马迁的文学批评思想

     (1)发愤著书说。(见上)

     (2)实录精神。(见上)

     (3)对屈原的评价。A、肯定屈原的高贵品质。

      B、认为《离骚》具有政治意义,同时也是舒泄怨愤的抒情作品。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C、认识到《离骚》的象征、寄托手法。

     “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对司马相如的评价。肯定司马相如的讽谏有益于政教。但认为其夸张的描述是失实,不可取。这体现了司马迁证实的倾向。

     三、扬雄

     1、劝百讽一:扬雄《法言》提出的论赋主张。他认为赋应当表达劝诫,具有讽谏作用。

     然在作品中,讽谏只占很小的部分,而且表达委婉含蓄,不易察觉,终还 是“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因此扬雄对赋开始采取激烈的批评态度, 原先钦羡的司马相如也被批为“文丽用寡”。

     2、“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丽”指文辞的美丽;“则”是指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有讽谏作用;“淫”是过多、泛滥。在这里,扬雄强调《诗经》的作者为文虽文辞美丽,但能起到讽谏教化的作用。而像司马相如等人之赋,极尽华丽之辞,但于政教无益。此处需注意的是,赋在《诗经》中表示一种写作手法,与扬雄的“赋”意思有所出入。

     3、简述扬雄的文论思想

     (1)主张征圣、宗经。以《五经》为最高典范,阐扬儒家圣人之法。

     (2)论赋:劝百讽一。

     (3)评价屈原。赞扬其为人与作品,但对其自沉湘流表示不理解。

     四、董仲舒 :

     1、诗无达沽: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达沽”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在艺术鉴赏中,由于诗的意义常常不显露,“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上鉴赏者心理、情感状态不同,所以对一首诗,常会有不同

     的解释。“诗无达沽”在后世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

     五 、班固

      1、评价屈原:A、肯定屈原的忠君爱国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屈子之篇,万事归善。”

     B、对其愤懑投江表示批评,认为不合中庸之道。《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微国群小之间~~~~”

     C、没有认识到屈赋的艺术特色,对其运用神话传说、想象的手法表示不满。可看出其征实的批评原则。

     2、评价司马相如:肯定《史记》的实录精神以及文质相济的写作特点。批评《史记》不合儒家思想之处。从某种程度体现了班固思想的落后一面。

     3、论赋:肯定汉赋,认为是汉代盛况的反映。

     4、《汉书·艺文志》 六、王逸(了解《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七、王充

      1、疾虚妄:王充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他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必须是真实的, 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为文”。只有真才是 美,而真美和善是分不开的。在王充看来,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有益于 世,虚妄之作毫无实用价值。

      2、简述《论衡》中体现文学批评理论

      (1)“疾虚妄”的主旨。(见上)

      (2)推崇学术著作及应用文。服务政事,有实用价值。

      (3)轻视辞赋。王充论文尚功利,尚实用。

      (4)反对崇古抑今,重视通俗语言。论说性文章要通俗易晓,不应刻意追求文辞巧丽。

      (5)论夸张和比喻。指出二者的确能增强文章的写作效果,但从“疾虚妄”的角度出发,认为夸张等“伤其本”“离其实”。

     王充的缺点在于过分注重征实,缺少了文学的眼光。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曹丕《典论·论文》

      1、“不朽”说: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典论·论文》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 朽之盛事”,充分强调了文章在封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实用价值,在文学创 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四科八体: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四科霸八体的文体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本”是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末”是文章的具体形态,即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此处曹丕将其分为四科八体。这应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标志问题分类发展到新的阶段。

     ( 注意:诗赋欲丽)

     3、“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气”指作家先天的秉性气度,要求文章应当表现作家独特鲜明的创作个性。后世文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或多或少受其影响。(联系: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韩愈“气盛言宜”)

      4、《典论·论文》中体现的文论思想

      (1)论作家。建安七子的提出;文气说。

     (2)论文体。四科八体,对两汉的总结。

     (3)论文章的价值和作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二、陆机《文赋》

      1、缘情绮靡: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缘情”指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绮靡”指诗歌的总体风貌给人美好的感受。“缘情绮靡”与《诗大序》“吟咏情性”一致,但有所突破。汉儒强调“止乎礼义”,为政教服务。陆机只强调其审美性质,未提政教,偏离儒家正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赋》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思想

      (1)创作冲动的发生。因自然景物受到触发或阅读他人作品时的感慨。“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2)构思时的思维活动。A、虚静“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B、思维活跃“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C、伴随情感和形象“私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D、触及灵感说。有时文思流畅,有时受阻碍。

     (3)文章体貌风格多样。作家个性、爱好、经历不同。不同体裁,风格相异。

     (4)文章的审美标准。构思巧妙,文辞妍丽,声音之美。“应和悲雅艳”五者具备。

     三、挚虞《文章流别论》 葛洪《抱朴子》 四、文笔说:“文笔”是南朝人区分文体的习惯用语,一般认为“有韵谓之文”“无韵谓之笔”。

     萧绎认为“文”应当具有抒情性,辞采美丽,声律和谐。颜之推则有“经典非 笔”的说法。文笔作为文体的区分,初唐时仍沿用,至唐宋古文运动兴起,才 日渐湮没。

     五、声律论 :形成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代表人物沈约、谢眺等。声律论的具体内容即是“四声八病说”四声是指平、上、去、入。八病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刘勰《文心雕龙》专列《声律》一篇,赞同其说。钟嵘《诗品序》反对声律说。

     六、裴子野《雕虫论》

      颜之推《颜氏家训》 七、刘勰《文心雕龙》

      1、基础知识:(1)结构:《文心雕龙》全书 50 篇,前五篇为《原道》《征圣》《宗经》《正 纬》《辨骚》;从第六篇《明诗》到第 25 篇《书记》为文体分论;第 26 篇《神思》到第 49 篇《程器》专论各种文学思想,包括创作论、风格论、鉴赏论等等;第 50 篇为《序志》。

      (2)重点篇章:《情采》《体性》《神思》《风骨》《时序》等。

      2、才气学习:《文心雕龙·体性》指出文章风格与作家有密切关系,作家个性的形成有四方面因素,即才气学习。才是指作家的才能,气是作家的气质个性,此二者是先天性的;学与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学习。刘勰对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培养能做到兼顾,比曹丕强调先天秉性前进一步。

      3、风骨说:关于风骨的内涵众说纷纭。刘勰《文心雕龙》专列《风骨》篇提出文章应当 “风清骨俊”。所谓风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气质等呈现于作品的外部面貌, “风清”要求思想情感清明显豁具有艺术感染力。骨是就文章语言应用范围而 言,“骨俊”要求语言精要、劲健、峻直。风骨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世文论家多标举风骨,反对柔靡繁缛。

      4、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提出,认为文学创作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展变化,反映者各个时代的特色。如

     建安文学“雅好慷慨”“梗概多气”,晋初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各个历史时期文学风貌形成的原因除文学本身继承关系之外,不外一下三点:政治隆污和社会治乱;学术思想面貌;君主的提倡。刘勰在这一方面的论述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5、《文心雕龙》中体现的文论思想

     (1)基本思想:《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文之枢纽”

      道是文章的本源,本章表现道,圣人的经为后世各种文章的渊源和思想艺术上的标准。

     (2)论内容、形式和体制:A、论内容:重视情思,真实可靠,合儒家之正道

      B、论形式:“文丽而不淫”“体约而不芜”

      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情采兼顾。

      D 体制分类:共 33 类。曹丕四科八类,陆机十类,《文选》38 类。

     (3)论风格和文风:A、作家与风格:才气学习,风格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

      B、风格与文体: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风格标准。

      C、风骨论。

     (4)文学与自然景物和时代的关系:A、自然景物与文学:“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B、时代于文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C、文学通变:“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5)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A、创作构思与修养:《神思》《养气》情感、外物文辞

      B、写作方法技巧:三准之说;神志为主,次为文辞、声律等。

      C、文学批评态度与方法:六观说(观位体,观置辞,观通变,观奇正,观事义,观宫商)

      6、《文心雕龙》的贡献于局限

      (1)贡献:A、指导写作,研讨作文之道。

     B、规模宏大、内容丰富。

     C、以质朴刚健的经书文风弥补骈文质朴不足的缺陷。

      (2)局限:A、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表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B、鄙视通俗性文学。

     C、对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楚辞艺术缺乏了解。

     D、有时过于重视形式美,如未提陶渊明 八、钟嵘《诗品》

      1、基础知识:(1)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注,论述汉魏至南朝齐、梁时代的 五言诗。

     (2)评述 122 位诗人,分上中下三品,将作者分为三系:源于《国风》,源于《小雅》,源于《楚辞》。

     (3)上品:李陵、班婕妤、古诗十九首、曹植、刘桢、王粲、左思、阮籍、 陆机、潘岳、张协、谢灵运。

      2、三义说:钟嵘《诗品序》提出“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此处兴指要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比是通过写景叙事来比喻寄托诗人内心的情志;赋是用蕴含寓意的语言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和描写。把兴放首位是为了突

     出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钟嵘对此三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3、直寻说:直寻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诗品序》中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所谓“直寻”就是指诗歌应当直接抒发真挚的情感,反对用典用事,反对过分强调声律,强调自然之真美和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直寻说”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钟嵘对声律在诗歌中的贡献认识不足。

      4、自然英旨:钟嵘主张诗歌的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自然英旨”和“直寻”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强调抒写真情实感,反对用典和声律,认为此二者防害了自然之真美。“自然英旨”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重要的审美范畴。

      5、滋味说:钟嵘“滋味说”的含义与其“三义说”是相通的。他认为要综合运用三义, 不能偏于一种。诗要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要寄托诗人内心的情志,并用 蕴含寓意的语言进行直接的描写,要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这样才 是最有“滋味”的作品。钟嵘的滋味说对后世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神韵 说、境界说等。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 隋及 初唐诗论 一、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1、风骨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批评齐梁诗歌时提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所谓风骨是指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风格。刘勰《文心》首次将风骨用于文学批评,钟嵘《诗品》也赞扬“风力”“骨气”。但刘钟强调风骨,也注重辞采,陈子昂只讲风骨不提辞采,尤推汉魏风骨。陈子昂这一理论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具有重要影响,也迎来盛唐气象的创造高潮。

      2、兴寄说:陈子昂在《修筑篇序》中批评齐梁诗歌时提出“采丽竞繁,兴寄都绝”。所谓“兴寄”即要求作品中寄托作者深沉充实的感慨,要言之有物,因物喻志,寄

      托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感遇诗》38 首即是很好的证明。兴寄说对革除齐梁诗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刘知几《史通》

      1、重史轻文 ;2、尚简用晦;3、史书语言要求真实。

     三、李白

      1、李白的文论主张 (1)以复古来革新:《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2)崇尚清新自然的风格。

     (3)关心政治社会。李阳冰《草堂集序》称李白:“凡所著述,言多讽兴。” (4)推崇屈原、鲍照、陈子昂,谢眺。

     (5)矛盾:《古风·其一》中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但李白很推崇谢眺。

     四、殷璠《河岳英灵集》

      1、《河岳英灵集》:唐代殷璠所编唐诗选本,并附以评语。全书选盛唐时代常建、李白 王维等 24 位作家诗歌二百余首,对作家加以评论,揭示创作风格,表达自己的文论思想。《河岳英灵集》在唐人所编的唐诗选本中占据重要地位。

      2、殷璠《河岳英灵集》反映的文学理论思想

      (1)论述南朝到盛唐诗歌的发展。批评南朝诗歌只追求华丽形式,内容不足。盛唐声

     律风骨兼备

      (2)强调风骨。

      (3)重视兴象。兴象指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感受,使作品有秀雅幽远的意境。

     兴象与风骨有交叉部分,但兴象不包含风骨,此二者代表着盛唐诗人 创作的两种特色。

      (4)重雅重奇。既典雅又不鄙俗,而且还要奇警不凡。

      唐代中期的诗论 一、杜甫

      1、《戏为六绝句》:唐代诗人杜甫最早使用七绝体裁来评价诗人,作《戏为六绝句》。其中主要是对庾信、四杰以及齐梁诗风进行评论,肯定了庾信晚年以及四杰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了齐梁诗风的华艳绮靡,提出“别裁伪体”“转益多诗”的主张。《戏》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元好问的《论诗绝句》30 首等。

      2、杜甫的诗歌理论批评

      (1)重视思想内容。诗有益于国家人民。“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2)注意艺术形式。如语言精炼,重视格律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影响江西诗派。

     (3)肯定了庾信晚年以及四杰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了齐梁诗风的华艳绮靡。《戏》 (4)尊重多种风格。既重视“鲸鱼碧海”的气魄,又重视“清词丽句”。

     二、元结 《箧中集》:唐人元结所编。编录沈千运、王季友等七人诗歌 24 首。这些诗篇全是五言古体,风格古雅质朴。七人中,最推崇沈千运。《箧》中虽未受元结自己的作品,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复古、美刺和反声病、形似。内容多表现社会的衰败,人生疾苦。艺术上多讲求思想的深度,缺乏慷慨激昂。元结可以说是一个反对艺术创新的纯复古者,从某种方面束缚的他的文学成就。

     三、皎然《 诗式》

     《诗式》中体现的文学理论主张

      1、情与格并重。要求感情(表现日常感受,不注重政治闲事)真挚高远,体格高雅健壮。推崇谢灵运。

     2、诗歌创作艺术。自然与人工结合;中和之美;文外之旨。赞扬谢灵运。

     3、对陈子昂看法。轻视,体现了皎然多重视诗歌形式方面,不注重诗的社会内容。

     4、论诗歌的风格。多用高、逸、闲、静等论诗,与其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有关,语多玄幻,流于微妙,开后世以禅理论诗的先河。

     》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中唐高仲武编。选自肃宗至德初年至代宗大历暮年 26 位诗人,诗歌 130 余首,每家均有评语。高仲武常用清雅、新奇等文字评论诗人,对钱起和郎士元特别推崇。《中兴间气集》也选录了一些思想较强的作品。在唐人选诗中较有特色,应受到注意。

     五、白居易 《与元九书》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所谓“为时”“为事”就是主张诗文应当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时政的弊端。这是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强调有为而作,继承了传统儒家的诗文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2、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1)诗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重视讽喻诗。《读张籍古乐府》:“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3)对闲适诗和感伤、杂律诗的评论。白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他比较推崇讽喻诗,对闲适诗也比较赞赏,常赞美陶渊明和韦应物,并认为感伤和杂律诗价值是不大的。然《与元九书》中说:“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4)艺术方面,重视内容和题材的核实,语言通俗直白,音节和谐。

      (5)对历代诗歌的评论。批齐梁,崇杜甫。

      (6)缺点:过于强调诗歌的实用功能,忽视诗歌艺术的审美娱乐性。语言浅近直白, 缺少艺术的含蓄蕴藉。

      唐代古文运动理论 一、韩愈 1、“不平则鸣”:唐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谓文章著作是因为作者心有所感,激动不平,郁积于中,不能自己而发。与司马迁“发愤著书”一脉相承。“不平则鸣”是韩愈论文学抒发感慨的重要论点之一,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中提出。此处有两层意思:一是创作欲望多产生于愁苦窘困,故羁旅草野,贫困憔悴之士多为之。二是表现愁苦悲忧的作品容易动人。这也是韩愈论文学抒发感慨的重要论点之一,它反映了人们以悲为美的普遍心理。

     3、“气盛言宜”论:唐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气盛”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只有 “气盛”才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将养气与为文相统一。需要注意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技巧,而是力主语言上的创新。

      4、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 (1)“文以明道” (2)“气盛言宜”和讲求创新,“师其意不师其辞”,陈言务去。

     (3)不平则鸣和穷苦之言易好。

     (4)诗歌评论。崇李杜,贬晋宋,轻齐梁。

     二、柳宗元

      1、文以明道:唐柳宗元在《与韦中立论师道书》提出:“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与韩愈一样,柳宗元重视文章明道的作用,所谓道必须接触具体事物,有益于现实。他反对诬妄背理,有害于道的作品,反对徒事藻饰的骈偶之文。“文以明道”在继承传统上有所发展,成为古文运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2、柳宗元的文学理论主张

      (1)文以明道

      (2)揣摩古人之文章,效法西汉,写作需严肃认真。

      (3)推崇韩愈。

      唐代晚期和五代的文学批评 一、司空图

      1、思与境偕: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说:“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思

     指创作时的神思,侧重于创作主体的志趣活动;境指激发志趣的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要求诗人的情思与客观的境象相互触发,和谐一致,构成作品的意境。“思与境偕”是司空图的独特体会,也是对陆机创作构思论和刘勰“神与物游”的继承和发展。

      2、韵味说: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认为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 从鉴赏的角度,将“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出来。他的“韵味”本 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着重强调诗歌应当具有“韵外之致”“味 外之旨”。韵味说是司空图重要的审美理论,对后世神韵说、境界说的提出具 有重要意义。

     3、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的“韵外之致”、“味 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统来说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具体细分为:“韵外之致”强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下的无限情致;“味外之旨”强调有意境的作品一发人的深思;“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都是指作品表层形象之外的多重朦胧境象。然这种情致要用自己的审美体验去召唤。四外说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4、关于《诗品》:共 24 则,每则四言 12 句,用韵语写成,又称《二十四诗品》。复旦大学陈尚君、汪涌豪教授认为非司空图作,材料比较翔实,颇有说服力。但关于《诗品》是否为司空图作,疑点很大,目前没有一致的看法。

     二、欧阳炯《花间集序》

     第五章 宋代的文学批评 一、欧阳修

      1、“诗穷而后工”:北宋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是说诗歌内容应当丰富充实,诗人在受到环境的磨砺,忧愤郁积于心,才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简历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诗穷而后工”是对司马迁、韩愈等人的继承和发展。

      2、《六一诗话》:北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六一诗话》是其诗话著作,反映了其诗论主张。

     欧阳修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现实,关心百事,美刺劝诫,主张“诗穷而后工”。在艺术上强调简而有法,反对模拟,崇尚自然。《六一诗话》是最早的一部诗话著作,开这一诗论体裁的先声,影响后世的诗话写作。

      3、欧阳修的文学理论主张 (1)重道亦重文。首先强调“道胜”,最终落到“文至”。“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2)诗穷而后工。

     (3)艺术上,主张简而有法,语言精炼与修饰,崇尚自然之美,喜豪迈雄放之风兼及其他。

     (4)推崇李杜。《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二、王安石

      1、《四家诗》:王安石编选,次序是杜甫、欧阳修、韩愈、李白。推崇杜甫,对浪漫主义风格认识不够。

      2、王安石的文学理论主张

      (1)重道宗经。“文贯乎道”

      (2)重视文学的实用功能,服务于社会。

      (3)亦有讲究艺术锻炼之作。《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于唐人诗中,最推杜甫。

     三、苏轼

      1、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颂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韩愈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有为而作,苏轼也十分推崇。但苏轼之“道”不拘于儒学道统,常指客观事物之规律,与韩愈还是有所不同之处。

      2、静观说:源出道家,《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则以之 论文学创造时的思维活动。“静观”要求文学创作时排除杂念,精力专一。苏 轼在此基础上将“静”与“动”、“空”与“有”、神思虚静与理性思考和实践 相结合,创造出主客体相融的最佳精神状态。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 宇宙人生,须入其内,又须出其外。”与苏轼之说相通。

      3、苏轼的文论观点

      (1)有为而作。《题柳子厚诗》:“诗需要有为而作。”一是强调创作要是对客观事物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二是强调要有积极的目的和作用。

      (2)道可致而不可求。“静观说”

      (3)崇尚自然,遵循规律。创作自由,要直抒胸臆,形式得到解放,突破一种格式的束缚,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文说》:“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4)辞达说。语言文辞表现充分自由,反对艰奥。

      (5)神似与形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话中有诗。”

      (6)主张多种艺术风格自由发展。兼现实与浪漫,推李白和杜甫。

     四、黄庭坚

      1、点铁成金:源出佛教禅宗经典《景德传灯录》。后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借用之,“虽 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说明虽文学创作中取 前人之陈言,但却能展现全新的内涵与境界。点铁成金常用用典和化用的 技巧,是黄庭坚重要的诗论思想。但他片面认为杜甫、韩愈之作“无一字 无来处”,抹杀了二人的创造性。

      2、夺胎换骨:宋人惠洪《冷斋夜话》引用山谷言:“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形容之,未知夺胎法。”二者意在借用前辈诗人之才,或袭其意而创新词,或在旧意启发下加以拓展,从而使诗歌达到崭新的高度。这在宋代文学发展史上是一种耳目一新的见解。

      3、黄庭坚的文学批评观点

      (1)重视人格修养与思想境界。“行要争光日月,诗须皆可弦歌。”

      (2)重视法度、篇章结构、句法句眼。但要达到自然浑成,创造出合规律又意境深远的境界。“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

      (3)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五、 吕本中:“活法悟入”

      张戒:《岁寒堂诗话》 六、朱熹的文学理论

      1、道文合一

      2、诗文注重道德修养

     3、诗歌“三变”说:“因知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魏晋,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始皆大变。以至今日,易巧易密,而无复古人之风矣。” 七、严羽《沧浪诗话》

      1、基本知识:《沧浪诗话》分五章。《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

     将唐代诗歌分为初唐、盛唐、大历、元和、晚唐五体。(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

      1、妙悟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 说是其论诗的核心,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 握。就诗而言,“妙悟”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一种直觉和感悟。“悟 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不同。

      2、兴趣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首次提出“兴趣”:“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 角,无迹可求。”“妙悟”之诗歌创作主体而言,兴趣是“妙悟”的对象和结 果,即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用含蓄手法表现。“兴趣” 是“兴”在古典诗论的一种发展,与钟嵘的“滋味”和司空图“韵味”有直 接的继承关系。概括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3、别材、别趣:严羽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以此来反对宋诗。所谓“别材”是指诗人除书本以外,体现在妙悟上的才能;所谓“别趣”是指诗歌含蓄深妙,“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道理、性理,要做到诗与理的结合。而宋诗中恰好缺少唐诗那种丰富隽永的审美意味。

      4、严羽《沧浪诗话》体现的诗歌理论

      (1)兴趣说:“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2)妙悟与熟参。

      (3)别材、别趣说。

      (4)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5)推崇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壮美与柔美相结合的诗歌风格。

      (6)最为推崇李白、杜甫。

     八、 戴复古《石屏诗集》 》 九、李清照《词论》 (词学史上现存第一篇词论专文)

     )

      1、“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认为诗词的不同在于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放,词的音律要求严格,既强调节奏美,也强调音乐美,反对以诗的粗疏来破坏词的音乐之美。这样有力地肯定了词独立的文学史地位。

      2、李清照对词的审美要求

      (1)词“别是一家”。

      (2)勿“破碎”:批评张先等人提出的,要求词作要有完整的的意象结构。

      (3)要铺叙。细腻,将层次,有渲染。

      (4)讲“故实”。主张词化用前人典故。批评秦观词少有典故。

      (5)词的格调要高雅、典重。批评柳永词“词语尘下”。(矛盾:李之词也有用口语之 处。)

     十、王灼 《碧鸡漫志》(词学史上第一部颇具规模的专著)

     十一、张炎《词源》

     1、 七宝楼台:张炎在《词源》中评价吴文英。“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

      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重要语句,需掌握)+梦窗词的特色。

     2、《词源》体现的审美标准

      (1)雅正:《词源序》:“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肯定周邦彦,不满辛弃疾。

      (2)清空、骚雅:构思要想象丰富,意境的空灵,注重情感的抒发,风格要清新自然。

      (3)意趣说。清空中有意趣。

      (4)音律和谐。《杂论》:“词之作必须合律。”

      (5)推崇姜夔词。

     十二、沈义父《乐府指谜》

     第六章 金元的文学批评 一、王若虚《滹南诗话》

      1、诗文强调“以意为主”,崇尚“真”与“似”。接触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

      2、批判模拟复古倾向和险怪奥僻风气,如江西诗派等。

      3、评析司马迁及唐宋诸家的文法修辞。

     二、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1、掌握其中比较重点的几首。如“心画心声总失真”“望帝春心托杜鹃”“曹刘坐啸虎生风”“有情芍药含春泪”等等。

     2、《论诗三十首》体现的诗论主张

      (1)注重诗歌的真情实感。Eg 讽刺潘岳谄事权贵“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2)崇尚雄浑、高古、自然、醇雅的风格。赞美曹植、刘桢。“曹刘”“一语”

      (3)评价苏黄。不满江西诗派,但对黄庭坚的解释与江西诗派有所区别。受苏轼影响,但对苏轼也有批评。

     》 三、《唱论》:

     :是一部金元时期论述声乐的专著,作者燕南芝庵。

     四、周德清《中原音韵》:论述北曲的重要作品。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正语之本,变雅之端”主要是韵谱;后一部分《正语作词起例》讲述字音辨别,用字方法,共调曲牌等,其中“作词十法”颇具理论价值。这些理论的出现促进了曲词走向格律化。

     五、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前辈与同代金元戏曲作者一百余人的传记和作品目录,并制[l 凌波仙]曲以悼作家中已去世的故友。钟嗣成尤为赞扬了董解元和关 汉卿在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录鬼簿》中表扬了作家们的艰苦创 作活动,反映了他对曲词独创性、针砭时弊,抒发身世之感、愤世 嫉俗之意的功能方面的推崇。《录鬼簿》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 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七章 明代的文学批评 诗文批评 一 、 高棅《唐诗品汇》:明代高棅按照时代,分体编选,90 卷,又拾遗 10 卷。《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